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有一包铁粉和铜粉混合均匀的粉末样品,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将不同质量的该样品分别与\(\rm{100 mL a mol·L^{-1}}\)的\(\rm{FeCl_{3}}\)溶液反应,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rm{(}\)忽略反应前后溶液体积的微小变化\(\rm{)}\)。

              实验序号

              \(\rm{①}\)

              \(\rm{②}\)

              \(\rm{③}\)

              \(\rm{④}\)

              \(\rm{m(}\)粉末样品\(\rm{)/g}\)

              \(\rm{2.60}\)

              \(\rm{5.20}\)

              \(\rm{7.80}\)

              \(\rm{10.40}\)

              \(\rm{m(}\)反应后剩余固体\(\rm{)/g}\)

              \(\rm{0}\)

              \(\rm{0.32}\)

              \(\rm{3.04}\)

              \(\rm{5.64}\)

              试计算:

              \(\rm{(1) a=}\)__________________。

              \(\rm{(2)}\) 样品中铁和铜的物质的量之比\(\rm{n(Fe)∶n(Cu)=}\)______________。

            • 2. 某兴趣小组对一份质量为\(\rm{100g}\)的某种铝土矿\(\rm{(}\)主要成分为\(\rm{Al_{2}O_{3}}\)和\(\rm{SiO_{2}}\),另有一些不参与反应的杂质\(\rm{)}\)样品进行性质研究,具体如下:

              \(\rm{(1)}\)在进行反应\(\rm{1}\)时出现了如下图所示的曲线,反应的过程中缓慢滴加\(\rm{NaOH}\)溶液到\(\rm{a}\)点即止。请问到\(\rm{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反应\(\rm{2}\)在高温下进行,同时还生成一种还原性气体,请写出反应\(\rm{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rm{(3)}\)铝土矿中铝硅比的大小对氧化铝生产制备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rm{(}\)铝硅比\(\rm{(A/S)=Al_{2}O_{3}}\)的质量\(\rm{/SiO_{2}}\)的质量\(\rm{)}\),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大致有:拜耳法\(\rm{(A/S=8-10)}\)、联合法\(\rm{(A/S=5-7)}\)、烧结法\(\rm{(A/S=3.5-5)}\)。为了研究以此类铝土矿生产氧化铝所适合的方法,该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rm{①}\)向\(\rm{AlN}\)中加入\(\rm{NaOH}\)溶液\(\rm{(AlN+NaOH+H}\)\(\rm{{\,\!}_{2}}\)\(\rm{O═NaAlO}\)\(\rm{{\,\!}_{2}}\)\(\rm{+NH}\)\(\rm{{\,\!}_{3}}\)\(\rm{↑)}\),当反应完全时共收集到\(\rm{1.76 mol}\)的\(\rm{NH}\)\(\rm{{\,\!}_{3}}\)
              \(\rm{②}\)将残渣经过洗涤、干燥处理后,与过量的碳在隔绝空气、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rm{(SiO}\)\(\rm{{\,\!}_{2}}\)\(\rm{+3C═SiC+2CO↑)}\),当反应完全时共收集到\(\rm{CO}\)气体\(\rm{5.6 L(}\)标准状况下\(\rm{)}\)。
              已知:\(\rm{a.AlN}\)中的铝元素不完全来自于铝土矿
              \(\rm{b.AlCl}\)\(\rm{{\,\!}_{3}}\)\(\rm{+3NaAlO}\)\(\rm{{\,\!}_{2}}\)\(\rm{+6H}\)\(\rm{{\,\!}_{2}}\)\(\rm{O═4Al(OH)}\)\(\rm{{\,\!}_{3}}\)\(\rm{↓+3NaCl}\)

              请问若以本份铝土矿样品为依据进行氧化铝的工业化生产,你认为何种方法比较适合?\(\rm{(}\)直接写出结果没有解题过程的不给分\(\rm{)}\)

            • 3.

              某含氧有机物\(\rm{A}\)可以作为无铅汽油的抗爆震剂,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rm{88.0}\),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rm{68.2\%}\),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rm{13.6\%}\),\(\rm{A}\)不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经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显示该分子中有\(\rm{4}\)个甲基。

              \(\rm{(1)}\)求 \(\rm{A}\)的分子式\(\rm{(}\)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rm{)}\)

              \(\rm{(2)}\)写出符合条件的\(\rm{A}\)的结构简式

              \(\rm{(3)}\)分析\(\rm{A}\)的同分异构体中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的数目

            • 4.

              实验室里常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来制取少量的氯气,取一定量的浓盐酸使其与二氧化锰发生反应,产生的氯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rm{22.4 L}\)。

              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参加反应的二氧化锰的质量为________,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______。

              \(\rm{(3)}\)反应中被氧化的\(\rm{HCl}\)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rm{mol}\)。

              \(\rm{(4)}\)实验室备用的浓盐酸质量分数为\(\rm{36.5\%}\),密度为\(\rm{1.19 g·cm^{-3}}\),为使用方便,请计算出该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_。

            • 5.

              \(\rm{(1)}\)含\(\rm{0.4mol Cl^{-}}\)的氯化镁是________ \(\rm{mol}\);它跟________\(\rm{ g}\)的氯化钠含有相同的\(\rm{Cl^{-}}\)。

              \(\rm{(2)22.0gk_{2}R}\)中含有\(\rm{0.4mol K^{+}}\),则\(\rm{K_{2}R}\)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rm{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所含\(\rm{R}\)的质量为\(\rm{3.2g}\)的\(\rm{K_{2}R}\),其物质的量为________。

              \(\rm{(3)0.4 mol}\)某气体的体积是\(\rm{9.8L}\),则该气体的摩尔体积为________;气体所处的条件 ________  \(\rm{(}\)填“是”或“不是”\(\rm{)}\)标准状况。

            • 6.

              用\(\rm{1 L}\)水吸收\(\rm{560 L}\)氨气\(\rm{(}\)标准状况\(\rm{)}\),所得氨水的密度是\(\rm{0.90 g·mL^{-1}}\)。求:

              \(\rm{(1)}\)氨气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rm{(2)}\)所得氨水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

            • 7.

              将\(\rm{128 g}\)铜置于一定量的浓硝酸中并微热。当铜片完全消失时,共收集到\(\rm{NO_{2}}\)和\(\rm{NO}\)的混合气体\(\rm{44.8 L(}\)标准状况下\(\rm{)}\),

              \(\rm{(1)}\)写出上述过程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完成该反应至少需要量取\(\rm{10 mol/L}\)的浓硝酸_________\(\rm{mL}\)。

              \(\rm{(3)}\)混合气体中\(\rm{NO_{2}}\)的体积为_________\(\rm{L}\),\(\rm{NO}\)的体积为_________\(\rm{L(}\)均为标准状况下\(\rm{)}\)。

              \(\rm{(4)}\)将收集上述气体的容器倒扣在盛有水的水槽中,并向其中缓慢通入\(\rm{O_{2}}\)使其充分反应,

              若要使溶液恰好充满容器,则理论上需要参加反应的\(\rm{O_{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rm{mol}\)。

            • 8.

              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支柱之一。

              \(\rm{(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____\(\rm{(}\)填序号\(\rm{)}\)。

               \(\rm{a.Ba(OH)_{2}·8H_{2}O}\)与\(\rm{NH_{4}Cl}\)混合搅拌

               \(\rm{b.}\)高温煅烧石灰石

               \(\rm{c.}\)铝与盐酸反应

              \(\rm{(2)}\)电能是现代社会应用最广泛的能源之一。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中,其负极是________________,正极上能够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若消耗锌\(\rm{6.5g}\),则放出标准状况下气体__________\(\rm{L}\),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为          

            • 9.
              某温度下,在\(\rm{2L}\)容器中\(\rm{3}\)种物质间进行反应, \(\rm{X}\)、\(\rm{Y}\)、\(\rm{Z}\)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右图。反应在\(\rm{t_{1}min}\)时到达平衡,依图所示:

              \(\rm{⑴①}\)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rm{②}\)在\(\rm{t_{1}min}\)时,该反应达到了__________状态

              \(\rm{③}\)若\(\rm{t_{1}}\)为\(\rm{4min}\),则在\(\rm{t_{1}min}\)内,\(\rm{X}\)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rm{⑵ ①}\)若上述反应中\(\rm{X}\)、\(\rm{Y}\)、\(\rm{Z}\)分别为\(\rm{NH_{3}}\)、\(\rm{H_{2}}\)、\(\rm{N_{2}}\),且已知\(\rm{1mol}\)氨气分解成氮气和氢气要吸收\(\rm{46kJ}\)的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rm{②}\)两位同学讨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甲说加热后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乙说反应中要持续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你认为他们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同学。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