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关于反应速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速率用于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B.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有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
              C.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正、逆反应的速率都不为0
              D.增大反应物浓度、提高反应温度都能增大反应速率
            • 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rm{(}\)  \(\rm{)}\)
              A.铁与稀盐酸制取氢气时,加入\(\rm{NaNO_{3}}\)固体或\(\rm{Na_{2}SO_{4}}\)固体都不影响生成氢气的速率
              B.加入反应物,则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C.过程的自发性只能用于判断其方向性,不能确定其是否一定会发生和发生的速率
              D.中和反应放热说明中和反应前后能量不守恒
            • 3.

              黄铁矿\(\rm{(}\)主要成分\(\rm{FeS_{2})}\)、黄铜矿\(\rm{(}\)主要成分\(\rm{CuFeS_{2})}\)均是自然界中的常见矿物资源。

              \(\rm{(1)}\)黄铁矿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其反应历程可能为下图所示的四步:


              \(\rm{①a}\)反应中每生成\(\rm{1molFeSO_{4}}\)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rm{mol}\)。

              \(\rm{②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rm{(2)}\)用黄铜矿常温细菌冶铜和高温火法冶铜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rm{①}\)细菌冶铜时,当黄铜矿中伴有黄铁矿可明显提高\(\rm{Cu}\)\(\rm{{\,\!}^{2+}}\) 的浸出速率, 其原理如下图所示:

              Ⅰ\(\rm{.}\)冶炼过程中,\(\rm{FeS}\)\(\rm{{\,\!}_{2}}\) 周边溶液的\(\rm{pH}\)_______ \(\rm{(}\)填“增大”、“减小”或“不变”\(\rm{)}\)。
              Ⅱ\(\rm{.}\)从\(\rm{CuFeS}\)\(\rm{{\,\!}_{2}}\) 析出\(\rm{S}\)的反应式是_______。

              \(\rm{②}\)火法冶铜时,由\(\rm{Cu}\)\(\rm{{\,\!}_{2}}\)\(\rm{S}\)制得铜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rm{(3)}\)煤炭中的硫主要以黄铁矿形式存在,用氢气脱除黄铁矿中硫的相关反应\(\rm{(}\)见表\(\rm{)}\),其相关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

              相关反应

              反应热

              平衡常数

              \(\rm{FeS_{2}(s) + H_{2}(g)}\)  \(\rm{⇌ }\) \(\rm{FeS(s)}\) \(\rm{+ H_{2}S(g)}\)

              \(\rm{ΔH_{1}}\)

              \(\rm{K_{1}}\)

              \(\rm{1/2 FeS_{2}(s) + H_{2}(g)}\) \(\rm{⇌ }\) \(\rm{1/2Fe(s)+H_{2}S(g)}\)

              \(\rm{ΔH_{2}}\)

              \(\rm{K_{2}}\)

              \(\rm{FeS(s)}\) \(\rm{+ H_{2}(g)}\) \(\rm{⇌ }\) \(\rm{Fe(s)+H_{2}S(g)}\)

              \(\rm{ΔH_{3}}\)

              \(\rm{K_{3}}\)


              \(\rm{①}\)上述反应中,\(\rm{ΔH_{1}}\)_______\(\rm{0(}\)填“\(\rm{ > }\)”或“\(\rm{ < }\)”\(\rm{)}\)。

              \(\rm{②}\)提高硫的脱除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rm{(}\)举\(\rm{1}\)例\(\rm{)}\)。

            • 4.

              \(\rm{NaClO}\)溶液可用于漂白,其漂白速率随\(\rm{pH}\)降低逐渐增大,当\(\rm{pH < 4}\)时,漂白速率增大更快,此时起漂白作用的主要是\(\rm{Cl_{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保存\(\rm{NaClO}\)溶液时加入少量\(\rm{NaOH}\)可以抑制水解
              B.\(\rm{pH < 4}\)时,起漂白作用的\(\rm{Cl_{2}}\)是\(\rm{HClO}\)分解产生的
              C.随\(\rm{pH}\)降低,溶液中\(\rm{HClO}\)和\(\rm{Cl_{2}}\)增多,所以漂白速率加快
              D.用\(\rm{NaClO}\)溶液漂白色素时,不同条件下由不同成分起到漂白作用
            • 5.

              反应\(\rm{2NO_{2}(g)⇌ N_{2}O_{4}(g)}\);\(\rm{\triangle H=-57kJ·mol^{-1}}\),在温度\(\rm{T_{1}}\)、\(\rm{T_{2}}\)时,平衡体系中\(\rm{NO_{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m{(}\)   \(\rm{)}\)


              A.\(\rm{A}\),\(\rm{C}\)两点的反应速率:\(\rm{A > C}\)
              B.\(\rm{A}\),\(\rm{C}\)两点气体的颜色:\(\rm{A}\)浅,\(\rm{C}\)深
              C.由状态\(\rm{A}\)到状态\(\rm{B}\),可以用加热的方法
              D.\(\rm{A}\),\(\rm{C}\)两点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rm{A > C}\)
            • 6.
              某学习小组研究溶液中\(\rm{Fe}\)\(\rm{{\,\!}^{2+}}\) 的稳定性,进行如下实验,观察,记录结果。

              实验Ⅰ:

              物质

              \(\rm{0 min}\)

              \(\rm{1min}\)

              \(\rm{1h}\)

              \(\rm{5h}\)

              \(\rm{FeSO_{4}}\)

              淡黄色

              桔红色

              红色

              深红色

              \(\rm{(NH_{4})_{2}Fe(SO_{4})_{2}}\)

              几乎无色

              淡黄色

              黄色

              桔红色

              \(\rm{(1)}\)上述\(\rm{(NH_{4})_{2}Fe(SO_{4})_{2}}\)溶液\(\rm{pH}\)小于\(\rm{FeSO_{4}}\)的原因是_____\(\rm{(}\)用化学用语表示\(\rm{)}\)。溶液的稳定性:\(\rm{FeSO_{4}}\)_____\(\rm{(NH_{4})_{2}Fe(SO_{4})_{2}(}\)填“\(\rm{ > }\)”或“\(\rm{ < }\)”\(\rm{)}\)。

              \(\rm{(2)}\)甲同学提出实验Ⅰ中两溶液的稳定性差异可能是\(\rm{(NH_{4})_{2}Fe(SO_{4})_{2}}\)溶液中的\(\rm{NH_{4}^{+}}\)保护了\(\rm{Fe^{2+}}\),因为\(\rm{NH_{4}^{+}}\)具有还原性。进行实验Ⅱ,否定了该观点,补全该实验。

              \(\rm{(3)}\)乙同学提出实验Ⅰ中两溶液的稳定性差异是溶液酸性不同导致,进行实验Ⅲ:分别配制\(\rm{0.80 mol·L^{-1} pH}\)为\(\rm{1}\)、\(\rm{2}\)、\(\rm{3}\)、\(\rm{4}\)的\(\rm{FeSO_{4}}\)溶液,观察,发现\(\rm{pH=1}\)的\(\rm{FeSO_{4}}\)溶液长时间无明显变化,\(\rm{pH}\)越大,\(\rm{FeSO_{4}}\)溶液变黄的时间越短。

              资料显示:亚铁盐溶液中存在反应  \(\rm{4Fe^{2+}+O_{2}+10H_{2}O⇌ }\) \(\rm{4Fe(OH)_{3}+8H^{+}}\)由实验\(\rm{III}\),乙同学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

              \(\rm{(4)}\)进一步研究在水溶液中\(\rm{Fe^{2+}}\)的氧化机理。测定同浓度\(\rm{FeSO_{4}}\)溶液在不同\(\rm{pH}\)条件下,\(\rm{Fe^{2+}}\)的氧化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rm{(}\)实验过程中溶液温度几乎无变化\(\rm{)}\)。反应初期,氧化速率都逐渐增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

              \(\rm{(5)}\)综合以上实验,增强\(\rm{Fe^{2+}}\)稳定性的措施有_______。

            • 7.

              四氯化锡\(\rm{(SnCl_{4})}\)是合成有机锡化合物的原料,其熔点为\(\rm{-33℃}\),沸点为\(\rm{114℃}\),在潮湿的空气中强烈水解产生有刺激性的白色烟雾,产物之一为\(\rm{SnO_{2}}\)。实验室制备四氯化锡的操作是:将金属锡熔融,然后泼入冷水,制成锡花,将干燥的锡花加入反应器中;再向反应器中缓慢地通入干燥的氯气。

              Ⅰ\(\rm{.}\)图\(\rm{1}\)是实验室制备干燥氯气的实验装置\(\rm{(}\)夹持装置已略\(\rm{)}\)

              \(\rm{(1)a}\)的仪器名称________

              该装置制备氯气选用的药晶为漂粉精固体\(\rm{[}\)主要成分\(\rm{Ca(ClO)_{2}]}\)和浓盐酸,\(\rm{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rm{(2)}\)装置\(\rm{C}\)中的饱和食盐水的作用同时装置\(\rm{C}\)亦是安全瓶,能检测实验进行时\(\rm{D}\)中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堵塞时\(\rm{C}\)中的现象________

              \(\rm{(3)}\)试剂\(\rm{X}\)可能为________\(\rm{(}\)填写字母\(\rm{)}\)

              A.无水氯化钙

              B.浓硫酸

              C.碱石灰

              D.五氧化二磷

              \(\rm{(4)}\)四氯化锡在潮湿空气中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rm{(5)}\)用锡花代替锡粒的目的是

              Ⅱ\(\rm{.}\)图\(\rm{2}\)是蒸馏\(\rm{SnCl_{4}}\)的装置

              \(\rm{(6)①}\)蒸馏前若发现烧瓶中液体呈黄色,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rm{②}\)该装置尚有两处不当之处,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rm{③}\)写出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