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关于离子检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用\(\rm{NaOH}\)溶液来检验\(\rm{FeCl_{3}}\)溶液中混有的\(\rm{Fe^{2+}}\)
              B.取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的\(\rm{NaOH}\)溶液并加热,若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说明待测液中一定有\(\rm{NH_{4}^{+}}\)
              C.取待测液于试管中,先加稀硝酸酸化,再加\(\rm{Ba(NO_{3})_{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待测液中一定有\(\rm{SO_{4}^{2-}}\)
              D.取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若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的无色无味气体,则待测液中一定有大量\(\rm{CO_{3}^{2-}}\)
            • 2.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rm{H^{+}}\)、\(\rm{NH_{4}^{+}}\)、\(\rm{Mg^{2+}}\)、\(\rm{Al^{3+}}\)、\(\rm{Fe^{3+}}\)、\(\rm{CO_{3}^{2-}}\)、\(\rm{SO_{4}^{2-}}\)、\(\rm{NO_{3}^{-}}\)中的几种。\(\rm{①}\)若加入锌粒,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rm{②}\)若加入\(\rm{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产生的沉淀量与加入\(\rm{NaOH}\)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m{(}\)    \(\rm{)}\)

              A.溶液中一定不含\(\rm{CO_{3}^{2-}}\),可能含有\(\rm{SO_{4}^{2-}}\)和\(\rm{NO_{3}^{-}}\)
              B.溶液中的阳离子只有\(\rm{H^{+}}\)、\(\rm{Mg^{2+}}\)、\(\rm{Al^{3+}}\)
              C.溶液中\(\rm{n(NH_{4}^{+})=0.2mol}\)
              D.\(\rm{n(H^{+}):n(Al^{3+}):n(Mg^{2+})=1:1:1}\)
            • 3.
              某无色溶液含有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rm{H^{+}}\)、\(\rm{NH_{4}^{+}}\)、\(\rm{Fe^{3+}}\)、\(\rm{Ba^{2+}}\)、\(\rm{Al^{3+}}\)、\(\rm{Cl^{-}}\)、\(\rm{OH^{-}}\)、\(\rm{CO_{3}^{2-}}\)、\(\rm{NO_{3}^{-}.}\)向该溶液中加入铝粉,只放出\(\rm{H_{2}}\),则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最多有\(\rm{(}\)  \(\rm{)}\)
              A.\(\rm{3}\)种
              B.\(\rm{4}\)种
              C.\(\rm{5}\)种
              D.\(\rm{6}\)种
            • 4.

              某学生在如下图所示装置中用苯和液溴制取溴苯,请根据下列实验步骤完成有关问题:



              \(\rm{(1)}\)第一步,在分液漏斗中依次加入\(\rm{10 mL}\)苯和\(\rm{5 mL}\)液溴,使之混合均匀,此时观察到溴溶于苯,不反应,溶液呈深棕红色。

                    第二步,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将苯、溴混合液按一定速率逐滴加入玻璃管甲中的铁丝上,观察到的现象是剧烈反应,玻璃管甲和导管\(\rm{C}\)中有橙红色蒸气。从上述两步观察到的现象差异,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第三步,几分钟后,打开胶皮管夹\(\rm{A}\)和\(\rm{B}\),使反应混合液流入\(\rm{U}\)形管中,打开管夹\(\rm{B}\)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通过分液漏斗向\(\rm{U}\)形管中加入适量的\(\rm{NaOH}\)溶液,目的是\(\rm{(}\)用化学方程式表示\(\r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第四步,关闭胶皮管\(\rm{A}\)和\(\rm{B}\),连同\(\rm{A}\)和\(\rm{B}\)一起取下\(\rm{U}\)形管,用力振荡并静置后,观察到无色的溴苯,它在\(\rm{U}\)形管中液体的_________\(\rm{(}\)填“上”或“下”\(\rm{)}\)层。

              \(\rm{(4)}\)要证明上述溴跟苯的反应是取代而不是加成反应,请根据装置乙的作用完成下列各题:

              小试管内的液体是__________\(\rm{(}\)填名称\(\rm{)}\)。

              锥形瓶内的液体是__________\(\rm{(}\)填名称\(\rm{)}\)。

              反应后,向锥形瓶内滴加试剂__________\(\rm{(}\)填名称\(\rm{)}\)溶液,作用是                     。

              \(\rm{(5)}\)写出上述苯跟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rm{X}\)、\(\rm{Y}\)、\(\rm{Z}\)三种物质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其中\(\rm{X}\)与稀盐酸不反应:

               \(\rm{(1)}\)根据上述转化关系,推断下列物质的化学式:\(\rm{X}\)____,\(\rm{Y}\)____,\(\rm{Z}\)___,试剂甲___,试剂乙___。

              \(\rm{(2)}\)写出下述要求的反应离子方程式:

              \(\rm{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rm{①}\) 将\(\rm{CO_{2}}\)通入溶有足量氨气的\(\rm{BaCl_{2}}\)溶液中,无白色沉淀生成  

              \(\rm{②}\) 将盐酸、 \(\rm{KSCN}\)溶液和\(\rm{Fe(NO_{3})_{2}}\)溶液三种溶液混合,混合溶液显红色    \(\rm{③}\) 向某溶液中滴入盐酸酸化的 \(\rm{BaCl_{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rm{SO_{4}^{2-\;\;}④}\) 将 \(\rm{SO_{2}}\)通入溴水中,证明\(\rm{SO_{2}}\)具有漂白性  \(\rm{⑤}\) 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生成的无色无味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能证明原溶液中一定含 \(\rm{CO_{3}^{2-}}\) 离子

              A.\(\rm{②④}\)                      
              B.\(\rm{①②③}\)                 
              C.\(\rm{①③④}\)           
              D.\(\rm{③④⑤}\)
            • 7.

              甲、乙、丙、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rm{NH_{4}^{+}}\)、\(\rm{Ba^{2+}}\)、\(\rm{Mg^{2+}}\)、\(\rm{H^{+}}\)、\(\rm{OH^{-}}\)、\(\rm{Cl^{-}}\)、\(\rm{HCO_{3}^{-}}\)、\(\rm{SO_{4}^{2-}}\)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已知:

              \(\rm{①}\)将甲溶液分别与其它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

              \(\rm{② 0.1mol/L}\)乙溶液中\(\rm{c(H^{+}) > 0.1mol/L}\);

              \(\rm{③}\)向丙溶液中滴入\(\rm{AgNO_{3}}\)溶液有不溶于稀\(\rm{HNO_{3}}\)的白色沉淀生成。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甲溶液含有\(\rm{Ba^{2+}}\)
              B.乙溶液含有\(\rm{SO_{4}^{2-}}\)
              C.丙溶液含有\(\rm{Cl^{-}}\)
              D.丁溶液含有\(\rm{Mg^{2+}}\)
            • 8.
              某溶液可能含有\(\rm{Cl^{-}}\)、\(\rm{SO_{4}^{2-}}\)、\(\rm{CO_{3}^{2-}}\)、\(\rm{NH_{4}^{+}}\)、\(\rm{Fe^{3+}}\)和\(\rm{K^{+}.}\)取该溶液\(\rm{100mL}\),加入过量\(\rm{NaOH}\)溶液并加热,得到\(\rm{0.02mol}\)气体,同时产生红褐色沉淀;将过滤洗涤后的沉淀灼烧得到\(\rm{1.6g}\)固体;向上述滤液中加足量\(\rm{BaCl_{2}}\)溶液,得到\(\rm{4.66g}\)不溶于盐酸的沉淀\(\r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m{(}\)  \(\rm{)}\)
              A.该溶液中最多存在\(\rm{4}\)种离子
              B.该溶液可由\(\rm{KCl}\)、\(\rm{(NH_{4})_{2}SO_{4}}\)和\(\rm{FeCl_{3}}\)配制而成
              C.该溶液中一定存在\(\rm{Cl^{-}}\)、且\(\rm{c(Cl^{-})\geqslant 0.4mol⋅L^{-1}}\)
              D.该溶液中不能确定是否存在\(\rm{CO_{3}^{2-}}\)
            • 9.

              下图中各方框中的字母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rm{(}\)某些物质略去\(\rm{)}\),其中常温下\(\rm{C}\)为无色液体,\(\rm{B}\)、\(\rm{D}\)、\(\rm{G}\)、\(\rm{I}\)、\(\rm{J}\)为气体,其中\(\rm{B}\)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rm{A~N}\)的所有物质中只有\(\rm{G}\)为单质,其余为化合物。\(\rm{N}\)为不溶于水的无机酸。

              回答下列问题:
              \(\rm{(1)A}\)的化学名称为 _____________;,\(\rm{E}\)的化学式是

              \(\rm{(2)}\)写出\(\rm{B+G→I}\)的化学方程式                   ,\(\rm{F+L→M}\)的化学方程式                     。实 验 室 制 取\(\rm{B}\)的 反 应 原 理 的 化 学 方 程 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写出\(\rm{Cu}\)与\(\rm{K}\)的 稀 溶 液 反 的 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

              \(\rm{(4)}\)写出\(\rm{A}\)中 阳 离 子 的一种 检 验 方 法: __________

              \(\rm{(5)}\)写出\(\rm{G}\)的一种同素异形体的化学式: __________,该物质与\(\rm{G}\)在化学性质上的共同点是 __________

              \(\rm{(6)}\)在反应\(\rm{C+E→G+F}\)中,每生成\(\rm{1.5 mol G}\)转移 __________\(\rm{mol}\)电子。

            • 10.

              I.白磷\(\rm{(P_{4})}\)是磷的单质之一,易被氧化。

              \(\rm{(1)6.20g}\)白磷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rm{P_{2}O_{5}}\),反应所消耗的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rm{L}\)。上述燃烧产物溶于水配成\(\rm{50.0mL}\)磷酸\(\rm{(H_{3}PO_{4})}\)溶液,该磷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rm{mol·L^{-1}}\)。
              \(\rm{(2)}\)含\(\rm{0.300mol H_{3}PO_{4}}\)的水溶液滴加到含\(\rm{0.500mol Ca(OH)_{2}}\)的悬浮液中,反应恰好完全,生成一种难溶盐和\(\rm{16.2gH_{2}O}\)。该难溶盐的化学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
              \(\rm{II.}\) \(\rm{(}\)注:\(\rm{M[(NH_{4})_{2}SO_{4}]=132g/mol}\) \(\rm{M(NH_{4}Cl)=53.5g/mol}\) \(\rm{M(BaSO_{4})=233g/mol)}\)

              分别称取\(\rm{2.39 g(NH_{4})_{2}SO_{4}}\)和\(\rm{NH_{4}Cl}\)固体混合物两份。

              \(\rm{(1)}\)将其中一份配成溶液,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rm{Ba(OH)_{2}}\)溶液,产生的沉淀质量与加入\(\rm{Ba(OH)_{2}}\)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

              混合物中\(\rm{n[(NH_{4})_{2}SO_{4}]∶n(NH_{4}Cl)}\)为________。

              \(\rm{(2)}\)另一份固体混合物中\(\rm{NH\rlap{^{+}}{_{4}}}\)与\(\rm{Ba(OH)_{2}}\)溶液\(\rm{(}\)浓度同上\(\rm{)}\)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rm{c}\)\(\rm{(Clˉ)=}\)________\(\rm{(}\)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rm{)}\)。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