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图是硫元素在自然界的循环情况。

              \(\rm{(1)}\)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rm{(}\)填序号\(\rm{)}\)

              \(\rm{a.}\)自然界不存在游离态的硫

              \(\rm{b.}\)部分硫元素由地壳到大气的过程发生了氧化反应

              \(\rm{c.}\)上图显示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最终回到海洋并很快和其它矿物形成煤和石油

              \(\rm{d.}\)葡萄酒中含有二氧化硫可防止葡萄酒被氧化


                \(\rm{(2)}\)硫铁矿\(\rm{(FeS_{2})}\)燃烧产生的\(\rm{SO_{2}}\)通过下列碘循环工艺过程既能制\(\rm{H_{2}SO_{4}}\),又能制\(\rm{H_{2}}\)而获得清洁能源。


              \(\rm{①}\)该循环工艺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rm{②FeS_{2}}\)可和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一种不稳定的液态化合物,该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

                 \(\rm{③}\)用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分析,在\(\rm{HI}\)分解反应中使用膜反应器分离出\(\rm{H_{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rm{④}\)已知下列三个反应:

              \(\rm{a}\) \(\rm{Cl(g) + H(g)=HCl(g)}\)   \(\rm{ΔH_{1}}\)

              \(\rm{b}\) \(\rm{Br(g) + H(g)=HBr(g)}\)    \(\rm{ΔH_{2}}\)

              \(\rm{c}\)   \(\rm{I(g) +}\)  \(\rm{H(g)=HI(g)}\)    \(\rm{ΔH_{3}}\)

              则\(\rm{ΔH_{1}}\)、\(\rm{ΔH_{2}}\)、\(\rm{ΔH_{3}}\)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________。

              \(\rm{(3)}\) 工业制硫酸时,利用催化氧化反应将\(\rm{SO_{2}}\)转化为\(\rm{SO_{3}}\)是一个关键步骤。下表是不同压强、温度时\(\rm{SO}\)\(\rm{{\,\!}_{2}}\)的转化率情况。

                 压强

              温度\(\rm{℃}\)

              \(\rm{0.2Mpa}\)

              \(\rm{1.0Mp}\)

              \(\rm{Mpa}\)

              \(\rm{400}\)

              \(\rm{97.2\%}\)

              \(\rm{99.5\%}\)

              \(\rm{99.7\%}\)

              \(\rm{500}\)

              \(\rm{91.5\%}\)

              \(\rm{96.9\%}\)

              \(\rm{97.8\%}\)

              \(\rm{600}\)

              \(\rm{72.6\%}\)

              \(\rm{85.8\%}\)

              \(\rm{89.5\%}\)

              工业中\(\rm{SO_{2}}\)转化为\(\rm{SO_{3}}\)通常采用\(\rm{400℃~500℃}\)、压强\(\rm{1.0MPa}\),而不选择更高的\(\rm{10MPa}\)。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

              \(\rm{(4)}\)下列事实能说明\(\rm{H_{2}SO_{3}}\)的酸性强于\(\rm{H_{2}CO_{3}}\)的是______ 

              \(\rm{a.}\)饱和\(\rm{H_{2}SO_{3}}\)溶液的\(\rm{pH}\)小于饱和\(\rm{H_{2}CO_{3}}\)溶液的\(\rm{pH}\)。

              \(\rm{b.}\)同温下,等浓度的\(\rm{NaHSO_{3}}\)和\(\rm{NaHCO_{3}}\)溶液,后者的\(\rm{pH}\)值大。

              \(\rm{c.H_{2}SO_{3}}\)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rm{H_{2}CO_{3}}\)不能。

              \(\rm{d.}\)将过量\(\rm{SO_{2}}\)气体通入\(\rm{NaHCO_{3}}\)溶液中,逸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2.
              下列各组物质,不能按\(\rm{(}\)“\(\rm{→}\)”表示反应一步完成\(\rm{)}\)关系转化的是\(\rm{(}\)  \(\rm{)}\)
              选项 \(\rm{a}\) \(\rm{b}\) \(\rm{c}\)
              \(\rm{A}\) \(\rm{NO}\) \(\rm{NO_{2}}\) \(\rm{HNO_{3}}\)
              \(\rm{B}\) \(\rm{SiO_{2}}\) \(\rm{Na_{2}SiO_{3}}\) \(\rm{H_{2}SiO_{3}}\)
              \(\rm{C}\) \(\rm{Al}\) \(\rm{NaAlO_{2}}\) \(\rm{Al(OH)_{3}}\)
              \(\rm{D}\) \(\rm{MgCl_{2}}\) \(\rm{Mg(OH)_{2}}\) \(\rm{MgO}\)
              A.\(\rm{A}\)
              B.\(\rm{B}\)
              C.\(\rm{C}\)
              D.\(\rm{D}\)
            • 3.
              分类是化学学习与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rm{(}\)  \(\rm{)}\)
              A.\(\rm{Cl_{2}O_{7}}\)、\(\rm{P_{2}O_{5}}\)、\(\rm{SO_{3}}\)、\(\rm{CO_{2}}\)均属于酸性氧化物
              B.\(\rm{Na_{2}O}\)、\(\rm{Na_{2}O_{2}}\)为相同元素组成的金属氧化物,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C.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D.根据溶液导电能力强弱,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 4.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rm{(}\)  \(\rm{)}\)
              A.氨气具有还原性,可用作制冷剂
              B.氢氟酸具有弱酸性,可用于蚀刻玻璃
              C.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用于干燥\(\rm{CO_{2}}\)
              D.二氧化氯具有强氧化性,可用来漂白织物
            • 5.

              在给定的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A.\(\rm{CO_{2} \xrightarrow[]{{H}_{2}O} H_{2}CO_{3} \xrightarrow[]{BaC{l}_{2}(aq)} BaCO_{3}}\)
              B.\(\rm{Na \xrightarrow[点燃]{{O}_{2}} Na_{2}O \dfrac{{H}_{2}O}{} NaOH}\)
              C.\(\rm{MgCO}\)3\(\rm{ \xrightarrow[]{盐酸} }\)\(\rm{MgCl_{2}(aq) \xrightarrow[]{通电} Mg}\)       
              D.\(\rm{Fe_{2}O_{3} \xrightarrow[]{盐酸} FeCl_{3}(aq) \xrightarrow[]{Cu} FeCl_{2}(aq)}\)
            • 6. 材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材料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化学.
              ①黏土是陶瓷的生产原料,其中江苏宜兴的高岭土是含有杂质较少的高品质黏土,其主要组成可表示为Al2Si2Ox(OH)4,则x=    
              ②2016年奥运会在巴西举行,场馆的建设需大量的建筑材料.其中生产水泥、玻璃共同的原料是    (填名称),场馆内的座椅通常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原料制得,聚乙烯属于    塑料(填“热固性”或“热塑性”).
              ③沪通铁路建设正在积极推进,其中如何防止铁轨的腐蚀是工程技术人员攻克的难题之一.铁在发生电化学腐蚀时的负极反应方程式为    
              ④工业上常用SiCl4与O2在高温条件下通过置换反应制得SiO2,并于2000℃下拉成光纤细丝.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7. 硫是一种在自然界分布较广的元素,试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单质硫可以从它的天然矿床或硫化物中制得,从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中提取硫时,可将矿石和焦炭的混合物放在炼硫炉,在有限的空气中燃烧,即可分离出硫:
                  FeS2+    C+    O2     Fe3O4+    CO+    S
              ①已知该反应中O2得电子总数有3/4来自于C,试配平上述化学方程式;
              ②若某黄铁矿矿石中FeS2的质量分数为a%,在炼焦炉中硫的损失率为b%,则m吨上述矿石可制得    吨硫.
              (2)通常情况下,硫单质常以S8分子形式存在,试写出S8在充足的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硫代硫酸钠晶体(Na2S2O3•5H2O),又名大苏打、海波,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化学试剂,遇酸立即分解,生成淡黄色沉淀,放出的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试写出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过二硫酸是一种具有极强氧化性的硫的含氧酸:
              ①电解硫酸和硫酸铵的混合溶液,可制得过二硫酸盐,总反应为:2H++2SO42-
               电解 
              .
               
              S2O82-+H2↑,其阳极反应方程式为:    
              ②过硫酸盐在Ag+催化作用下能将Mn2+氧化成MnO4-,而S2O82-则被还原成SO42-,1mol S2O82-氧化Mn2+可制得    mol MnO4-
            • 8. 《天工开物》第七卷《陶埏(陶瓷)》中“水火既济而土合.…后世方土效灵,人工表异,陶成雅器,有素肌、玉骨之象焉”所述的“陶成雅器”的主要原料是(  )
              A.黏土
              B.纯碱、石灰石、石英砂
              C.黏土、石灰石
              D.二氧化硅、硅酸钙、硅酸铝
            • 9.
              下列有关物质的应用与性质相对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有几个\(\rm{(}\)  \(\rm{)}\)
              \(\rm{①}\)明矾能用于净水是因为铝离子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强氧化性
              \(\rm{②}\)氯化铁溶液可用于制作印刷电路板是因为其能氧化单质铜
              \(\rm{③}\)浓硫酸可用作干燥剂是因为其具有脱水性
              \(\rm{④}\)光导纤维可用作通讯材料是因为其具有导电性
              \(\rm{⑤MgO}\)、\(\rm{Al_{2}}\) \(\rm{O}\)\(\rm{{\,\!}_{3}}\)的熔点很高,可制作耐高温材料
              \(\rm{⑥NaHCO_{3}}\)能与碱反应,因此食品工业上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
              \(\rm{⑦Al}\)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抗腐蚀性,可制成铝箔包装物品.
              A.\(\rm{2}\)个
              B.\(\rm{3}\)个
              C.\(\rm{4}\)个
              D.\(\rm{5}\)个
            • 10.
              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r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m{(}\)  \(\rm{)}\)
              A.生石灰用作食品抗氧化剂
              B.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C.航天飞机上的陶瓷防护片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D.草木灰与\(\rm{(NH_{4})_{2}HPO_{4}}\)可混合施用为植物提供\(\rm{N}\)、\(\rm{P}\)、\(\rm{K}\)三种营养元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