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硫酸亚铁铵\(\rm{[(NH_{4})_{2}Fe(SO_{4})_{2}·6H_{2}O]}\)较硫酸亚铁不易被氧气氧化,是分析化学中重要的试剂,常用于代替硫酸亚铁。硫酸亚铁铵在 \(\rm{500℃}\)时隔绝空气加热完全分解。回答下列问题:

              \(\rm{(1)}\)硫酸亚铁铵隔绝空气加热完全分解,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固体产物可能有\(\rm{FeO}\)和\(\rm{Fe_{2}O_{3}}\),气体产物可能有\(\rm{NH_{3}}\)、\(\rm{SO_{3}}\)、\(\rm{H_{2}O}\)、\(\rm{N_{2}}\)和__________。

              \(\rm{(2)}\)为检验分解产物的成份,设计如下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加热\(\rm{A}\)中的硫酸亚铁铵至分解完全。


              \(\rm{① A}\)中固体充分加热较长时间后,通入氮气,目的是___________。

              \(\rm{②}\)为验证\(\rm{A}\)中残留物是否含有\(\rm{FeO}\),需要选用的试剂有__________。

              A.\(\rm{KSCN}\)溶液   \(\rm{B.}\)浓盐酸   \(\rm{C.KMnO_{4}}\)溶液\(\rm{{\,\!}_{\quad }}\)  \(\rm{D.}\)稀硫酸

              \(\rm{③}\)装置\(\rm{B}\)中\(\rm{BaCl_{2}}\)溶液的作用是为了检验分解产物中是否有_________气体生成,若含有该气体,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

              \(\rm{④}\)若\(\rm{A}\)中分解产物有\(\rm{N_{2}}\),固体残留物只有\(\rm{Fe_{2}O_{3}}\),\(\rm{Fe_{2}O_{3}}\)的物质的量为\(\rm{amol}\),\(\rm{C}\)中沉淀物质的量为\(\rm{bmol}\),则\(\rm{b}\)______\(\rm{a(}\)填“大于”、“小于”或“等于”\(\rm{)}\)

              \(\rm{⑤}\)现欲将\(\rm{B}\)中溶液准确稀释至\(\rm{100.00mL}\),应将锥形瓶中的溶液转移入_______\(\rm{(}\)填仪器名称\(\rm{)}\)定容。

              \(\rm{⑥}\)实验中,观察到\(\rm{C}\)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则\(\rm{C}\)中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rm{(}\)用离子方程式表示\(\rm{)}\)。

            • 2.

              \(\rm{(I)}\)有机物\(\rm{M(}\)分子式:\(\rm{C_{6}H_{4}S_{4})}\)是隐形飞机上吸波材料的主要成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其组成元素,进行了如下实验:将少量样品放入\(\rm{A}\)的燃烧管中,通入足量\(\rm{O_{2}}\),用电炉加热使其充分燃烧,并将燃烧产物依次通入余下装置。\(\rm{(}\)夹持仪器的装置已略去\(\rm{)}\)



              \(\rm{(1)}\)写出\(\rm{A}\)中样品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rm{(2)}\)装置\(\rm{B}\)的目的是验证有机物中含氢元素,则\(\rm{B}\)中盛装的试剂为 ________。
              \(\rm{(3)D}\)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rm{(}\)填字母\(\rm{)}\)。
                 \(\rm{a.NaOH}\)溶液   \(\rm{b.}\)品红溶液   \(\rm{c.KMnO_{4}}\)溶液   \(\rm{d.}\)饱和石灰水
              \(\rm{(4)}\)能证明有机物含碳元素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5)}\)燃烧管中放入\(\rm{CuO}\)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6)}\)指出装置\(\rm{F}\)中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II)}\)掌握仪器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下图为两套实验装置



              \(\rm{(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rm{a. }\)____________ \(\rm{b. }\)_______________  \(\rm{c. }\)___________

              \(\rm{(2)}\)若利用装置\(\rm{I}\)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将仪器补充完整后进行实验,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在______________处。冷凝水的进出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现需配制\(\rm{0.1mol/LNaOH}\)溶液\(\rm{450mL}\),装置\(\rm{II}\)是某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

              图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除了图中给出的的仪器和托盘天平外,为完成实验还需的仪器有:__________。

            • 3.

              为探究\(\rm{Cl_{2}}\)、\(\rm{SO_{2}}\)同时通入\(\rm{H_{2}O}\)中发生的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试填空。

                          

              \(\rm{(1)}\)请你写出\(\rm{Cl_{2}}\)、\(\rm{SO_{2}}\)同时通入\(\rm{H_{2}O}\)中恰好发生反应时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rm{(2)}\)该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制取\(\rm{Cl_{2}}\)、\(\rm{SO_{2}}\)气体。现采用\(\rm{Na_{2}SO_{3}}\)与\(\rm{70\%}\)的浓硫酸为原料制取\(\rm{SO_{2}}\),采用\(\rm{MnO_{2}}\)和浓盐酸为原料制取\(\rm{Cl_{2}}\)。在此实验中,\(\rm{E}\)仪器的作用是_________;

              发生装置\(\rm{B}\)应选择图乙三种装置中的_______\(\rm{(}\)填序号\(\rm{)}\)。

              \(\rm{(3)}\)某兴趣小组探究\(\rm{SO_{2}}\)气体能否还原\(\rm{Fe^{3+}}\),他们使用的药品和装置如下图所示: 

                

              \(\rm{①}\)在上述装置中通入过量的\(\rm{SO_{2}}\),为了验证\(\rm{A}\)中\(\rm{SO_{2}}\)与\(\rm{Fe^{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取\(\rm{A}\)中的溶液,分成两份,并设计了如下实验:

              方案一:往第一份试液中加入少量酸性\(\rm{KMnO_{4}}\)溶液,紫红色褪去。

              方案二:往第二份试液加入\(\rm{KSCN}\)溶液,不变红,再加入新制的氯水,溶液变红。

              能说明\(\rm{SO_{2}}\)气体能还原\(\rm{Fe^{3+}}\)方案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②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 4.

              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学生在实验室里用乙醇与浓硫酸加热制取的乙烯中常混有少量的二氧化硫,老师启发他们并由他们自己设计了下列实验图以确认上述混合气体中有\(\rm{C_{2}H_{4}}\)和\(\rm{SO_{2}}\)。回答下列问题:


              \(\rm{(1)I}\)、\(\rm{II}\)、\(\rm{III}\)、\(\rm{IV}\)装置可盛放的试剂是\(\rm{I}\)       ;\(\rm{II}\)       ;\(\rm{III}\)      ;\(\rm{IV}\)         \(\rm{(}\)将下列有关试剂的序号填入空格内\(\rm{)}\)。

              A.品红溶液  \(\rm{B.NaOH}\)溶液  \(\rm{C.}\)浓硫酸  \(\rm{D.}\)酸性\(\rm{KMnO_{4}}\)溶液

              \(\rm{(2)}\)能说明\(\rm{SO_{2}}\)气体存在的现象是                                  

              \(\rm{(3)}\)使用装置\(\rm{II}\)的目的是                                          

              \(\rm{(4)}\)确定含有乙烯的现象是                                        

            • 5.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浓硫酸的性质,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rm{(1)}\)用“可抽动的铁丝”代替“直接投入铁片”的优点是                 

              \(\rm{(2)}\)说明\(\rm{SO_{2}}\)气体产生的实验现象是                ;装置\(\rm{C}\)的作用是               

              \(\rm{(3)}\)反应一段时间后,他们对试管\(\rm{A}\)中溶液的金属离子进行探究,请完成相关试题:

              \(\rm{①}\)提出假设:

              假设\(\rm{1}\) 只含有\(\rm{Fe^{3+}}\);

              假设\(\rm{2}\) 只含有\(\rm{Fe^{2+}}\);

              假设\(\rm{3}\) 既有\(\rm{Fe^{2+}}\),又有\(\rm{Fe^{3+}}\)。

              \(\rm{②}\)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rm{3}\).

              限选试剂:稀硫酸、\(\rm{KMnO_{4}}\)溶液、\(\rm{KSCN}\)溶液、\(\rm{NaOH}\)溶液、\(\rm{H_{2}O_{2}}\)溶液。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

              步骤一:用胶头滴管取出\(\rm{A}\)试管中的溶液,用水稀释后,并分装在试管Ⅰ、Ⅱ中备用

               

              步骤二:检验\(\rm{Fe^{3+}}\),往试管Ⅰ中,                         

                                       

              步骤三:检验\(\rm{Fe^{2+}}\),往试管Ⅱ中,                         

                                   


              \(\rm{(4)}\)已知\(\rm{C+2H_{2}SO_{4}(}\)浓\(\rm{)}\) \(\rm{2SO_{2}↑+CO_{2}↑+2H_{2}O}\),该反应体现浓硫酸的        性。

              A.脱水性         \(\rm{B.}\)强氧化性       \(\rm{C.}\)吸水性

              若要验证反应产物中同时混有\(\rm{SO_{2}}\)气体和\(\rm{CO_{2}}\)气体,可选择以下试剂进行实验:

              \(\rm{①NaOH}\)溶液     \(\rm{②}\)品红溶液     \(\rm{③}\)溴水     \(\rm{④Ca(OH)_{2}}\)溶液

              选择合适试剂并安排合理的顺序为      

            • 6.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实验过程\(\rm{(}\)\(\rm{a}\)\(\rm{b}\)为弹簧夹,加热及固定装置已略去\(\rm{)}\)。

               
              \(\rm{(1)}\)验证\(\rm{SO_{2}}\)的氧化性、还原性和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rm{①}\)连接仪器、_______________、加药品后,打开 \(\rm{a}\)、关闭 \(\rm{b}\),然后滴入浓硫酸。
               \(\rm{②}\)装置\(\rm{A}\)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rm{③}\)验证\(\rm{SO_{2}}\)的氧化性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rm{④B}\) \(\rm{a}\)\(\rm{C}\) \(\rm{l}\)\(\rm{{\,\!}_{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将其分成两份,分别滴加下列溶液,将产生的沉淀的化学式填入下表相应位置。

              滴加的溶液

              氨水

              氯水

              沉淀的化学式

               

               

              \(\rm{(2)}\)验证碳、硅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
               \(\rm{①}\)在\(\rm{(1)①}\)操作后打开\(\rm{b}\),关闭\(\rm{a}\)。
               \(\rm{②NaHCO_{3}}\)饱和溶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rm{③}\)实验过程中,\(\rm{C}\)中出现白色沉淀。甲同学认为不能由此说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需增加一个实验装置才能获得可靠实验结论,其改进方法为_______________。
            • 7.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实验过程\(\rm{(a}\)、\(\rm{b}\)为弹簧夹,加热及固定装置已略去\(\rm{)}\)。


              \(\rm{(1)}\)验证\(\rm{SO_{2}}\)的氧化性、还原性和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rm{①}\)连接仪器、_______________、加药品后,打开\(\rm{a}\)、关闭\(\rm{b}\), 然后滴入浓硫酸。

              \(\rm{②}\)装置\(\rm{A}\)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rm{③}\)验证\(\rm{SO_{2}}\)的氧化性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rm{④BaCl_{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将其分成两份,分别滴加下列溶液,写出其中\(\rm{SO_{2}}\)显示还原性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验证碳、硅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

              \(\rm{①}\)在\(\rm{(1)①}\)操作后打开\(\rm{b}\),关闭\(\rm{a}\)。

              \(\rm{②NaHCO_{3}}\)饱和溶液中通入过量\(\rm{A}\)中产生的气体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rm{③}\)实验过程中,\(\rm{C}\)中出现白色沉淀。甲同学认为不能由此说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需增加一个实验装置才能获得可靠实验结论,其改进方法为_______________。

            • 8.

              氧化镁在医药、建筑等行业应用广泛。硫酸镁还原热解制备高纯氧化镁是一种新的探索。以菱镁矿\(\rm{(}\)主要成分为\(\rm{MgCO_{3}}\),含少量\(\rm{FeCO_{3})}\)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镁的实验流程如下:

                  \(\rm{(1)MgCO_{3}}\)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加入\(\rm{H_{2}O_{2}}\)氧化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滤渣\(\rm{2}\)的成分是________\(\rm{(}\)填化学式\(\rm{)}\)。

                  \(\rm{(4)}\)煅烧过程存在以下反应:

                  \(\rm{2MgSO_{4}+C \overset{800℃}{=} 2MgO+2SO_{2}↑+CO_{2}↑}\)

                  \(\rm{MgSO_{4}+C \overset{800℃}{=} MgO+SO_{2}↑+CO↑}\)

                  \(\rm{MgSO_{4}+3C \overset{800℃}{=} MgO+S+3CO↑}\)

                  利用下图装置对煅烧产生的气体进行检验并分步吸收或收集。\(\rm{(B}\)、\(\rm{C}\)中液体足量\(\rm{)}\)

                  \(\rm{①D}\)中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_\(\rm{(}\)填化学式\(\rm{)}\)。

                  \(\rm{②B}\)中盛放的溶液可以是________\(\rm{(}\)填字母\(\rm{)}\),其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a.NaOH}\)溶液  \(\rm{b.Na_{2}CO_{3}}\)溶液  \(\rm{c.}\)稀硝酸  \(\rm{d.KMnO_{4}}\)溶液

                  \(\rm{C}\)中溶液为________\(\rm{(}\)填试剂名称\(\rm{)}\),吸收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rm{③A}\)中得到的淡黄色固体与热的\(\rm{NaOH}\)溶液反应,产物中元素最高价态为\(\rm{+4}\),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为了探究木炭与浓\(\rm{H_{2}SO_{4}}\)反应的产物中是否存在\(\rm{CO_{2}}\),某同学选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rm{(1)}\)仪器\(\rm{a}\)的名称为:             ;在组装好上述实验装置后,在装入药品之前必需的实验操作是                                 

              \(\rm{(2)}\)写出\(\rm{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rm{(3)}\)装置\(\rm{B}\)的作用是                                       

              \(\rm{(4)}\)已知\(\rm{SO_{2}}\)也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能说明产物中一定存在\(\rm{CO_{2}}\)气体的实验现象为                                                        

            • 10.

              含硫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科学使用对人体健康及环境保护意义重大。

              \(\rm{(1)}\)红酒中添加一定量的\(\rm{SO_{2}}\)可以防止酒液氧化。这应用了\(\rm{SO_{2}}\)的_____性。

              \(\rm{(2)}\)某水体中硫元素主要以\(\rm{S_{2}O{}^{2-}_{3}}\) 形式存在。在酸性条件下,该离子会导致水体中亚硫酸的浓度增大,原因是________。

              \(\rm{(3)}\)实验室采用滴定法测定某水样中亚硫酸盐含量:

                \(\rm{①}\) 滴定时,\(\rm{KIO_{3}}\)和\(\rm{KI}\)作用析出\(\rm{I_{2}}\),完成并配平下列离子方程式:

                       ____\(\rm{IO_{3}^{-}+ }\)____\(\rm{I^{-} + }\)____\(\rm{=}\) ____\(\rm{I_{2} + }\)___\(\rm{H_{2}O}\)

                \(\rm{②}\) 反应\(\rm{①}\)所得\(\rm{I_{2}}\)的作用是______。   

                \(\rm{③}\) 滴定终点时,\(\rm{100mL}\)的水样共消耗\(\rm{x mL}\)标准溶液。若消耗\(\rm{1 mL}\)标准溶液相当于\(\rm{SO}\)\(\rm{{}^{2-}_{3}}\)的质量\(\rm{1g}\),则该水样中\(\rm{SO}\)\(\rm{{}^{2-}_{3}}\)的含量为_______\(\rm{mg/L}\)。

              \(\rm{(4)}\)微生物燃料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某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rm{①HS^{-}}\)在硫氧化菌作用下转化为\(\rm{SO{}^{2-}_{4}}\)的反应式是_______。

                 \(\rm{②}\)若维持该微生物电池中两种细菌的存在,则电池可以持续供电,原因是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