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从樟科植物叶提取的精油中含有甲、乙两种成分:

              \(\rm{(1)①}\)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甲和乙中含有碳碳双键,方案是否可行_____\(\rm{(}\)填“可行”或“不可行”\(\rm{)}\)。

              \(\rm{②}\)请写出甲的能同时满足下列\(\rm{4}\)个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

              \(\rm{a.}\)苯环上有两个不同的取代基      \(\rm{b.}\)能与\(\rm{Br_{2}}\)的\(\rm{CCl_{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      

              \(\rm{c.}\)遇\(\rm{FeCl_{3}}\)溶液呈现紫色               \(\rm{d.}\)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rm{2}\)种

              \(\rm{(2)}\)由甲转化为乙的过程为\(\rm{(}\)已略去无关产物\(\rm{)}\):


              步骤Ⅰ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rm{Y}\)的结构简式_________,设计步骤Ⅰ的目的是________。

              \(\rm{(3)1mol}\)乙最多可与______\(\rm{molH_{2}}\)发生加成反应。         

              \(\rm{(4)}\)写出乙与新制\(\rm{Cu(OH)_{2}}\)悬浊液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 2.

              \(\rm{1}\),\(\rm{2-}\)二溴乙烷可作汽油抗爆剂的添加剂,常温下它是无色液体,密度是\(\rm{2.18g/cm^{3}}\),沸点\(\rm{131.4℃}\),熔点\(\rm{9.79℃}\),不溶于水,易溶于醇、醚、丙酮等有机溶剂\(\rm{.}\)在实验中可以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rm{1}\),\(\rm{2-}\)二溴乙烷\(\rm{.}\)其中分液漏斗和烧瓶\(\rm{a}\)中装有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试管\(\rm{d}\)中装有浓溴\(\rm{(}\)表面覆盖少量水\(\rm{)}\).

              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

              \(\rm{(1)}\)烧瓶\(\rm{a}\)中发生的是乙醇的脱水反应,即消去反应,反应温度是\(\rm{170℃}\),并且该反应要求温度迅速升高到\(\rm{170℃}\),否则容易产生副反应\(\rm{.}\)请你写出乙醇的这个消去反应方程式:________

              \(\rm{(2)}\)写出制备\(\rm{1}\),\(\rm{2-}\)二溴乙烷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rm{(3)}\)安全瓶\(\rm{b}\)可以防止倒吸,并可以检查试验进行试管\(\rm{d}\)是否发生堵塞\(\rm{.}\)请写出发生堵塞时瓶\(\rm{b}\)中的现象:\(\rm{\_}\)_______

              \(\rm{(4)}\)容器\(\rm{c}\)中\(\rm{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

              \(\rm{(5)}\)某学生做此试验时,使用一定量的液溴,当溴全部褪色时,所消耗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液的量,比正常情况下超出许多,如果装置的气密性没有问题,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rm{\_}\)_______

            • 3.
              \(\rm{1molCH_{2}=CH_{2}}\)与\(\rm{Cl_{2}}\)完全发生加成反应后,再与\(\rm{Cl_{2}}\)彻底取代,两过程共消耗\(\rm{Cl_{2}}\)的量为\(\rm{(}\)  \(\rm{)}\)
              A.\(\rm{2mol}\)
              B.\(\rm{4mol}\)
              C.\(\rm{5mol}\)
              D.\(\rm{6mol}\)
            • 4.
              下列反应后只可能生成一种有机物的是\(\rm{(}\)  \(\rm{)}\)
              A.\(\rm{CH_{3}-CH=CH_{2}}\)与\(\rm{HCl}\)加成
              B.\(\rm{CH_{3}-CH_{2}-CHOH-CH_{3}}\)在浓硫酸存在下,发生分子内脱水
              C.\(\rm{C_{6}H_{5}-CH_{3}}\)在铁粉存在下与氯气反应
              D.\(\rm{CH_{3}-CHOH-CH_{3}}\)在浓硫酸存在下,发生分子内脱水
            • 5.

              下列反应中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甲烷与氯气混合后光照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



              C.苯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加热反应;乙烯与水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乙醇的反应



              D.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层变无色;乙烯生成聚乙烯的反应


            • 6.
              \(\rm{β-}\)月桂烯的结构如图所示,一分子该物质与两分子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rm{(}\)只考虑位置异构\(\rm{)}\)理论上最多有\(\rm{(}\)  \(\rm{)}\)
              A.\(\rm{2}\)种
              B.\(\rm{3}\)种
              C.\(\rm{4}\)种
              D.\(\rm{6}\)种
            • 7.
              已知有如下转化关系:\(\rm{CH_{3}CHO\xleftarrow[]{①} C_{2}H_{5}OH\xleftarrow[]{②} C_{2}H}\)4\(\rm{\xrightarrow[]{③} }\)\(\rm{C_{2}H_{5}Br}\),则反应\(\rm{①}\)、\(\rm{②}\)、\(\rm{③}\)的反应类型分别为\(\rm{(}\)  \(\rm{)}\)
              A.取代、加成、取代
              B.取代、取代、加成
              C.氧化、加成、加成
              D.氧化、加成、取代
            • 8.
              \(\rm{1mol}\)丙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最多能消耗\(\rm{Cl_{2}}\)的物质的量为\(\rm{(}\)  \(\rm{)}\)
              A.\(\rm{4mol}\)
              B.\(\rm{8mol}\)
              C.\(\rm{10mol}\)
              D.\(\rm{2mol}\)
            • 9.

              \(\rm{A}\)是一种气态烃。\(\rm{B}\)和\(\rm{D}\)是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以\(\rm{A}\)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酸乙酯,其中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rm{(1)}\)写出乙酸乙酯的结构简式      ,写出反应\(\rm{④}\)的反应类型                 。

              \(\rm{(2)A}\)制备\(\rm{B}\)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B}\)与钠反应的化学放出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rm{B}\)与钠反应制备氢气,若制得\(\rm{1molH_{2}}\)需要\(\rm{B}\)__________\(\rm{mol}\)。

              \(\rm{(4)}\)物质\(\rm{B}\)在空气中可以被氧气为\(\rm{C}\),此过程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rm{(5)}\)现拟分离含乙酸、乙醇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下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图中圆括号表示加入适当的试剂,编号表示适当的分离方法。

              \(\rm{①}\)写出加入的试剂\(\rm{(a)}\)是__________,\(\rm{(b)}\)是__________。

              \(\rm{②}\)写出有关的操作分离方法:\(\rm{①}\)是__________,\(\rm{②}\)是__________。

            • 10.

              含有一个双键的烯烃,与\(\rm{H_{2}}\)加成后的产物结构简式为,此烃可能有的结构有\(\rm{(}\)    \(\rm{)}\)

              A.\(\rm{4}\)种         
              B.\(\rm{5}\)种           
              C.\(\rm{6}\)种           
              D.\(\rm{7}\)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