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有机物分子中原子\(\rm{(}\)或原子团\(\rm{)}\)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化学性质的不同\(\rm{.}\)下列叙述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rm{(}\)  \(\rm{)}\)
              A.苯酚能与\(\rm{NaOH}\)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
              B.乙醛能与\(\rm{H_{2}}\)发生加成反应,而乙酸不能
              C.苯酚与溴水作用可得三溴苯酚,而苯与纯溴作用要在催化剂作用下才得到一溴代物
              D.乙烯可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
            • 2.

              醇类物质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实验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醇的催化氧化的实验,并研究相关物质的结构与性质。请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rm{(1){①}}\)若\(\rm{X}\)为乙醇,请写出直玻璃管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②}}\)甲和乙两个水浴作用不相同,乙的作用是________。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干燥试管\(\rm{a}\)中能收集到不同的物质,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

              \(\rm{{③}}\)若试管\(\rm{a}\)中收集到的液体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说明液体中还含有_________。

              \(\rm{(2)}\)若\(\rm{X}\)为甲醇,则实验主要产物为甲醛,该反应所破坏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

              经兴趣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已知甲醛分子中\(\rm{4}\)个原子是共平面的,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同时存在于同一平面上的是__________

              A.     \(\rm{B}\).    \(\rm{C}\).       \(\rm{D}\).

              \(\rm{(3)}\)若\(\rm{X}\)分子式为\(\rm{C_{5}H_{12}O}\),且\(\rm{X}\)既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又可氧化成醛。请写出其可能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

            • 3.

              下列有机反应书写正确的是\(\rm{(}\)    \(\rm{)}\)


              A.\(\rm{{C}_{6}{H}_{6}+B{r}_{2\;} \xrightarrow[]{FeB{r}_{3}}\;{C}_{6}{H}_{5}Br+HBr }\)
              B.\(\rm{CH_{2}=CH_{2}+Cl_{2\;\quad } \xrightarrow[]{催化剂} CH_{3}CHCl_{2}}\)



              C.\(\rm{CH_{3}COOH + CH_{3}CH_{2}OH \underset{稀硫酸}{\overset{∆}{⇌}}}\) \(\rm{CH_{3}COOCH_{2}CH_{3} + H_{2}O}\)

              D.\(\rm{2CH_{3}CH_{2}OH + O_{2} \xrightarrow[∆]{Cu} }\) \(\rm{2CH_{3}COOH}\)  \(\rm{+}\)  \(\rm{2H_{2}O}\)
            • 4.

              苯、四氯化碳、乙醇均为常见的有机溶剂。

              \(\rm{(1)}\)上述三种有机溶剂中,与水能以任意比互溶的是_______;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的是__________;能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的是_________。

              \(\rm{(2)}\)由乙烯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制备乙醇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

              \(\rm{(3)①}\)由苯制取溴苯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②}\)由苯制取硝基苯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m{(}\)      \(\rm{)}\)

              \(\rm{①}\)可以用 \(\rm{Cu(OH)_{2}}\)悬浊液这一种试剂鉴别甲酸、乙酸、乙醛、乙醇。

              \(\rm{②}\)可用酸性 \(\rm{K_{2}Cr_{2}O_{7}}\)溶液检验是否酒后驾车,该应用利用了乙醇的还原性和低沸点的性质。

              \(\rm{③}\)向银氨溶液中加入几滴乙醛后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制可得银镜。

              \(\rm{④}\)向足量的浓苯酚溶液中滴入少量溴水,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为\(\rm{2}\),\(\rm{4}\),\(\rm{6-}\)三溴苯酚。

              \(\rm{⑤}\)该分子中的碳原子可能都在同一平面。

              \(\rm{⑥}\)做过银镜反应实验后的试管,用氨水洗涤。


              A.\(\rm{①②④⑤⑥}\)
              B.\(\rm{①②③④}\)
              C.\(\rm{①②④}\)
              D.\(\rm{①②}\)
            • 6.

              酒后驾车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交警对驾驶员进行呼气酒精检测的一种原理是:橙色的\(\rm{{{k}_{2}}C{{r}_{2}}{{O}_{7}}}\)酸性水溶液与乙醇迅速反应生成蓝绿色\(\rm{C{{r}^{3+}}}\)。这一原理体现了

              \(\rm{①}\)乙醇沸点低  \(\rm{②}\)乙醇密度比水小  \(\rm{③}\)乙醇有还原性  \(\rm{④}\)乙醇是烃的含氧化合物

              A.\(\rm{②④}\)     
              B.\(\rm{②③}\)     
              C.\(\rm{①③}\)     
              D.\(\rm{①④}\)
            • 7.
              我国正在推广使用乙醇汽油;所谓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rm{(}\)一般为\(\rm{10}\):\(\rm{1)}\)混合而成的一种燃料\(\rm{.}\)下列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rm{(}\)  \(\rm{)}\)
              A.由石油可以制得汽油
              B.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C.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D.由玉米、高梁发酵可以制得乙醇
            • 8.

              实验室制备\(\rm{1}\),\(\rm{2-}\)二溴乙烷的反应原理如下:

              \(\rm{CH_{3}CH_{2}OH \overset{{H}_{2}S{O}_{4}}{=} CH_{2}=CH_{2}+H_{2}O}\)   \(\rm{CH_{2}=CH_{2}+Br_{2}→BrCH_{2}CH_{2}Br}\)

              可能存在的主要副反应有:乙醇在浓硫酸存在下在\(\rm{140℃}\)脱水生成乙醚.

              用少量溴和足量的乙醇制备\(\rm{1}\),\(\rm{2-}\)二溴乙烷的装置如图所示:

              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乙醇

              \(\rm{1}\),\(\rm{2-}\)二溴乙烷

              乙醚

              状态

              无色液体

              无色液体

              无色液体

              密度\(\rm{/g⋅cm^{-3}}\)

              \(\rm{0.79}\)

              \(\rm{2.2}\)

              \(\rm{0.71}\)

              沸点\(\rm{/℃}\)

              \(\rm{78.5}\)

              \(\rm{132}\)

              \(\rm{34.6}\)

              熔点\(\rm{/℃}\)

              \(\rm{-130}\)

              \(\rm{9}\)

              \(\rm{-116}\)

              回答下列问题:

              \(\rm{(1)}\)在此制备实验中,要尽可能迅速地把反应温度提高到\(\rm{170℃}\)左右,其最主要目的是                       

              \(\rm{(2)}\)在装置\(\rm{C}\)中应加入        ,其目的是吸收反应中可能生成的酸性气体\(\rm{(}\)填正确选项前的字\(\rm{)}\); 

              \(\rm{a.}\)水   \(\rm{b.}\)浓硫酸     \(\rm{c.}\)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rm{d.}\)氢氧化钠溶液

              \(\rm{(3)}\)判断该制备反应已经结束的最简单方法是                                  

              \(\rm{(4)}\)将\(\rm{1}\),\(\rm{2-}\)二溴乙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应在     层\(\rm{(}\)填“上”“下”\(\rm{)}\).

              \(\rm{(5)}\)若产物中有少量未反应的\(\rm{Br_{2}}\),最好用      洗涤除去;\(\rm{(}\)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rm{)}\)

              \(\rm{a.}\)水    \(\rm{b.}\)碘化钠溶液       \(\rm{c.}\)氢氧化钠溶液      \(\rm{d.}\)乙醇.

            • 9. 从苯酚的乙醇溶液中回收苯酚的实验中,操作步骤合理的是\(\rm{①}\) 蒸馏 \(\rm{②}\) 过滤 \(\rm{③}\) 静置分液 \(\rm{④}\) 加入足量钠 \(\rm{⑤}\) 通入足量\(\rm{CO_{2} ⑥}\) 加入足量\(\rm{NaOH}\)溶液\(\rm{⑦}\) 加入乙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加热\(\rm{(}\)    \(\rm{)}\)
              A.\(\rm{④⑤③}\)     
              B.\(\rm{⑦①}\)     
              C.\(\rm{③⑤①②}\)     
              D.\(\rm{⑥①⑤③}\)
            • 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酸和乙醇都是常见调味品的主要成分
              B.羧基是乙酸的官能团,羟基是乙醇的官能团
              C.乙酸和乙醇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属于酸碱中和反应
              D.乙酸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说明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