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rm{(}\)夹持及加热装置已省略\(\rm{)}\)。

               

              \(\rm{(1)}\)装置\(\rm{B}\)中仪器\(\rm{①}\)的名称是_______;装置\(\rm{E}\)中仪器\(\rm{⑤}\)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rm{(2)}\)装置\(\rm{C}\)中长颈漏斗的作用\(\rm{\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装置\(\rm{D}\)中\(\rm{②}\)处放置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实验开始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关闭\(\rm{K_{1}}\),打开\(\rm{K_{2}}\),滴入浓盐酸,写出在加热条件下装置\(\rm{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rm{(4)}\)实验完成后,用装置\(\rm{A}\)吸收多余的氯气。从实验安全和操作规范的角度考虑,关闭仪器\(\rm{①}\)的旋塞,接下来的操作是\(\rm{\_}\)__________

              \(\rm{(5)}\)实验结束后取装置\(\rm{E}\)中的溶液\(\rm{10mL}\),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和足量的\(\rm{BaCl_{2}}\)溶液,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白色固体\(\rm{4.66g(}\)不考虑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损失\(\rm{)}\),则被氯气氧化的\(\rm{Na_{2}SO_{3}}\)的物质的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 有同学认为上述测得的被氯气氧化的\(\rm{Na_{2}SO_{3}}\)的物质的量分数偏大,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rm{\_}\)。

            • 2.

              苯乙酸铜是合成优良催化剂、传感材料\(\rm{——}\)纳米氧化铜的重要前驱体之一。下面是它的一种实验室合成路线:

              \(\rm{+2H_{2}O+H_{2}SO_{4} \xrightarrow[]{100~130℃} }\)\(\rm{+NH_{4}HSO_{4}}\)

              \(\rm{2}\)\(\rm{+Cu(OH)_{2→}(}\)\(\rm{)_{2}Cu+2H_{2}O}\)


              制备苯乙酸的装置示意图如下\(\rm{(}\)加热和夹持装置等略\(\rm{):}\)


              已知:苯乙酸的熔点为\(\rm{76.5 ℃}\),微溶于冷水,溶于乙醇。 回答下列问题:

              \(\rm{(1)}\)在\(\rm{250 mL}\)三口瓶\(\rm{a}\)中加入\(\rm{70 mL 70\%}\)硫酸。配制此硫酸时,加入蒸馏水与浓硫酸的先后顺序是____。 

              \(\rm{(2)}\)将\(\rm{a}\)中的溶液加热至\(\rm{100 ℃}\),缓缓滴加\(\rm{40 g}\)苯乙腈到硫酸溶液中,然后升温至\(\rm{130 ℃}\)继续反应。在装置中,仪器\(\rm{b}\)的作用是______;仪器\(\rm{c}\)的名称是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反应结束后加适量冷水,再分离出苯乙酸粗品。加入冷水的目的是________。下列仪器中可用于分离苯乙酸粗品的是_____\(\rm{(}\)填标号\(\rm{)}\)。 

              A.分液漏斗 \(\rm{B.}\)漏斗 \(\rm{C.}\)烧杯 \(\rm{D.}\)直形冷凝管 \(\rm{E.}\)玻璃棒

              \(\rm{(3)}\)提纯粗苯乙酸的方法是______,最终得到\(\rm{44 g}\)纯品,则苯乙酸的产率是_____。 

              \(\rm{(4)}\)用\(\rm{CuCl_{2}·2H_{2}O}\)和\(\rm{NaOH}\)溶液制备适量\(\rm{Cu(OH)_{2}}\)沉淀,并多次用蒸馏水洗涤沉淀,判断沉淀洗干净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5)}\)将苯乙酸加入到乙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中,充分溶解后,加入\(\rm{Cu(OH)_{2}}\)搅拌\(\rm{30 min}\),过滤,滤液静置一段时间,析出苯乙酸铜晶体,混合溶剂中乙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 3.

              侯氏制碱法:

              Ⅰ、原理分析

              碳酸氢铵与饱和食盐水反应,能析出碳酸氢钠晶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rm{a}\)、碳酸氢钠难溶于水     \(\rm{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

              \(\rm{c}\)、碳酸氢钠的溶解度相对较小,在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

              Ⅱ\(\rm{.}\)实验探究

              \(\rm{(1)}\)一位同学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含氨的饱和食盐水中制备碳酸氢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rm{(}\)图中夹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rm{)}\)。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rm{①}\)乙装置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 

              \(\rm{②}\)丁装置中稀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rm{③}\)实验结束后,分离出\(\rm{NaHCO_{3}}\)晶体的操作是________\(\rm{(}\)填分离操作的名称\(\rm{)}\)。 

              \(\rm{(2)}\)另一位同学用图中戊装置\(\rm{(}\)其他装置未画出\(\rm{)}\)进行实验。

              \(\rm{①}\)实验时,须先从_________管通入_________气体,再从________管中通入________气体。 

              \(\rm{②}\)有同学建议在戊装置的\(\rm{b}\)导管下端连接己装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请再写出一种实验室制取少量碳酸氢钠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有一含\(\rm{NaCl}\)、\(\rm{Na_{2}CO_{3}·10H_{2}O}\)和\(\rm{NaHCO_{3}}\)的混合物,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通过测量反应产生的\(\rm{CO_{2}}\)和\(\rm{H_{2}O}\)的质量,来确定该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rm{(1)}\)实验步骤:

              \(\rm{①}\)按图\(\rm{(}\)夹持仪器未画出\(\rm{)}\)组装好实验装置后,首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②}\)称取样品,并将其放入硬质玻璃管中;称量装浓硫酸的洗气瓶\(\rm{C}\)的质量和装碱石灰的\(\rm{U}\)形管\(\rm{D}\)的质量。

              \(\rm{③}\)打开活塞\(\rm{K_{1}}\)、\(\rm{K_{2}}\),关闭\(\rm{K_{3}}\),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④}\)关闭活塞\(\rm{K_{1}}\)、\(\rm{K_{2}}\),打开\(\rm{K_{3}}\),点燃酒精灯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装置\(\rm{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⑤}\)打开活塞\(\rm{K_{1}}\),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然后拆下装置,再次称量洗气瓶\(\rm{C}\)的质量和\(\rm{U}\)形管\(\rm{D}\)的质量。

              \(\rm{(2)}\)关于该实验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

              \(\rm{①}\)若加热反应后不鼓入空气,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②E}\)处干燥管中盛放的药品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实验中没有该装置,则会导致测量结果\(\rm{NaHCO_{3}}\)的质量________\(\rm{(}\)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rm{)}\)。

              \(\rm{③}\)若样品质量为\(\rm{w}\)\(\rm{g}\),反应后\(\rm{C}\)、\(\rm{D}\)装置增加的质量分别为\(\rm{m}\)\(\rm{{\,\!}_{1}g}\)、\(\rm{m}\)\(\rm{{\,\!}_{2}g}\),则混合物中\(\rm{Na_{2}CO_{3}·10H_{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rm{(}\)用含\(\rm{w}\)\(\rm{m}\)\(\rm{{\,\!}_{1}}\)、\(\rm{m}\)\(\rm{{\,\!}_{2}}\)的代数式表示\(\rm{)}\)。

            • 5.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浓硫酸的性质,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rm{(1)}\)用“可抽动的铁丝”代替“直接投入铁片”的优点是                 

              \(\rm{(2)}\)说明\(\rm{SO_{2}}\)气体产生的实验现象是                ;装置\(\rm{C}\)的作用是               

              \(\rm{(3)}\)反应一段时间后,他们对试管\(\rm{A}\)中溶液的金属离子进行探究,请完成相关试题:

              \(\rm{①}\)提出假设:

              假设\(\rm{1}\) 只含有\(\rm{Fe^{3+}}\);

              假设\(\rm{2}\) 只含有\(\rm{Fe^{2+}}\);

              假设\(\rm{3}\) 既有\(\rm{Fe^{2+}}\),又有\(\rm{Fe^{3+}}\)。

              \(\rm{②}\)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rm{3}\).

              限选试剂:稀硫酸、\(\rm{KMnO_{4}}\)溶液、\(\rm{KSCN}\)溶液、\(\rm{NaOH}\)溶液、\(\rm{H_{2}O_{2}}\)溶液。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

              步骤一:用胶头滴管取出\(\rm{A}\)试管中的溶液,用水稀释后,并分装在试管Ⅰ、Ⅱ中备用

               

              步骤二:检验\(\rm{Fe^{3+}}\),往试管Ⅰ中,                         

                                       

              步骤三:检验\(\rm{Fe^{2+}}\),往试管Ⅱ中,                         

                                   


              \(\rm{(4)}\)已知\(\rm{C+2H_{2}SO_{4}(}\)浓\(\rm{)}\) \(\rm{2SO_{2}↑+CO_{2}↑+2H_{2}O}\),该反应体现浓硫酸的        性。

              A.脱水性         \(\rm{B.}\)强氧化性       \(\rm{C.}\)吸水性

              若要验证反应产物中同时混有\(\rm{SO_{2}}\)气体和\(\rm{CO_{2}}\)气体,可选择以下试剂进行实验:

              \(\rm{①NaOH}\)溶液     \(\rm{②}\)品红溶液     \(\rm{③}\)溴水     \(\rm{④Ca(OH)_{2}}\)溶液

              选择合适试剂并安排合理的顺序为      

            • 6.

              实验窒用\(\rm{H_{2}}\)还原\(\rm{WO_{3}}\)制备金属\(\rm{W}\)的装置如图所示\(\rm{(Zn}\)粒中往往含有硫等杂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rm{)}\)。下列说法错误的是\(\rm{(}\)   \(\rm{)}\)

              A.\(\rm{①}\)、\(\rm{②}\)、\(\rm{③}\)中依次盛装\(\rm{KMnO_{4}}\)溶液、焦性没食子酸溶液、浓\(\rm{H_{2}SO_{4}}\)
              B.为保证\(\rm{H_{2}}\)的纯度,装置\(\rm{Q(}\)启普发生器\(\rm{)}\)中的锌粒可以用还原铁粉代替
              C.结束反应时,先停止加热,再关闭活塞\(\rm{K}\)
              D.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rm{④}\)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
            • 7.

              \(\rm{2016}\)年\(\rm{8}\)月的\(\rm{eLife}\)上发表了我国医学工作者的一篇论文。论文指出小苏打在治疗癌症的方法中功不可没。在实验室中制取\(\rm{NaHCO_{3}}\)的方法有多种。

              方法一:模拟工业“侯氏制碱法”制取:\(\rm{(}\)原理\(\rm{NaCl+H_{2}O+CO_{2}+NH_{3}=NaHCO_{3}↓+NH_{4}Cl)}\)

                     第一步:连接好装置,检验气密性,在仪器内装入药品。   

                     第二步:让某一装置先发生反应,直到产生的气体不能再在Ⅲ中溶解,再通入另一装置中产生的气体,片刻后,Ⅲ中出现固体。继续向Ⅲ中通入两种气体,直到不再有固体产生。

                     第三步:分离Ⅲ中所得的混合物,得到\(\rm{NaHCO_{3}}\)固体。

              第四步: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某固体粉末,有\(\rm{NH_{4}Cl}\)晶体析出。


              \(\rm{(1)}\)图中所示装置的连接顺序是:\(\rm{a}\)接\(\rm{f}\);\(\rm{e}\)接________;\(\rm{b}\)接________\(\rm{(}\)填接口编号\(\rm{)}\)。

              \(\rm{(2)}\)Ⅰ中盛放稀盐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Ⅳ中应选用的液体为__________。

              \(\rm{(3)}\)第二步中让__________\(\rm{(}\)填序号\(\rm{)}\)装置先发生反应。

              \(\rm{(4)}\)第四步中所加固体粉末为_________。所得的晶体中常含有少量的\(\rm{NaCl}\)和\(\rm{NaHCO_{3}}\)

              \(\rm{(}\)约占\(\rm{5%~8%)}\),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不使用其他任何试剂,证明所得晶体大部分是\(\rm{NH_{4}C1}\)。简要写出操作和现象__________。

              方法二:把\(\rm{CO_{2}}\)通入饱和\(\rm{Na_{2}CO_{3}}\)溶液制取\(\rm{NaHCO_{3}}\)。装置如下图所示\(\rm{(}\)气密性已检验,部分夹持装置略\(\rm{)}\):

                       

              \(\rm{(5)}\)请结合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rm{B}\)中溶液的作用______。

              \(\rm{(6)}\)当\(\rm{C}\)中有大量白色固体析出时,停止实验,将固体过滤、洗涤、干燥备用。为确定固体的成分,实验小组设计方案如下\(\rm{(}\)取一定量的固体,配成溶液作为样液,其余固体备用\(\rm{)}\):

                   \(\rm{①}\) 方案\(\rm{1}\):取样液与澄清的\(\rm{Ca(OH)_{2}}\)溶液混合,出现白色沉淀。实验小组对现象产生的原理进行分析,认为该方案不合理,理由是 _____。

              \(\rm{②}\) 方案\(\rm{2}\):取样液与\(\rm{BaCl_{2}}\)溶液混合,出现白色沉淀并有气体产生。实验小组认为固体中存在\(\rm{NaHCO}\)\(\rm{{\,\!}_{3}}\),其离子方程式是_____。

              方法三:\(\rm{(7)}\)请你再写出一种实验室制取少量碳酸氢钠的方法\(\rm{(}\)用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来表示\(\rm{)}\):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