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关于实验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rm{(}\)   \(\rm{)}\)   

              A.大量氯气泄漏时,迅速离开现场,并尽量往高处去

              B.不慎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C.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D.金属钠着火时,立即用沾水的毛巾覆盖
            • 2. 实验室用少量的溴和足量的乙醇制备\(\rm{1}\),\(\rm{2-}\)二溴乙烷,装置如图所示:
               
              可能存在的主要副反应有:乙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在\(\rm{l40℃}\)脱水生成乙醚。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乙醇

              \(\rm{1}\),\(\rm{2-}\)二溴乙烷

              乙醚

              状态

              无色液体

              无色液体

              无色液体

              密度\(\rm{/g⋅cm^{-3}}\)

              \(\rm{0.79}\)

              \(\rm{2.2}\)

              \(\rm{0.71}\)

              沸点 \(\rm{/℃}\)

              \(\rm{78.5}\)

              \(\rm{132}\)

              \(\rm{34.6}\)

              熔点 \(\rm{/℃}\)

              \(\rm{-l30}\)

              \(\rm{9}\)

              \(\rm{-1l6}\)

               回答下列问题:
              \(\rm{(1)}\)三颈烧瓶\(\rm{A}\)中发生反应生成的主要有机物的结构简式______\(\rm{(2)}\)为了减少\(\rm{A}\)装置中副反应的发生,操作时应注意 ______  
              \(\rm{(3)B}\)装置的作用为 ______  
              \(\rm{(4)}\)在装置\(\rm{C}\)中应加入 ______ 除去反应中可能生成的某些杂质气体,防止对后续实验造成干扰。
              \(\rm{(5)}\)若产物中有少量副产物乙醚,可用 ______ 的方法除去
            • 3.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制取少量溴乙烷,查阅资料得知:\(\rm{NaBr+H_{2}SO_{4}→HBr+NaHSO_{4\;\;}C{H}_{3}C{H}_{2}OH+HBr\; \xrightarrow[]{∆}C{H}_{3}C{H}_{2}Br+{H}_{2}O }\)化学兴趣小组根据实验原理设计如图的装置.

              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乙醇

              溴乙烷

              状态

              无色液体

              无色液体

              密度\(\rm{/g⋅cm^{-3}}\)

              \(\rm{0.8}\)

              \(\rm{1.4}\)

              沸点\(\rm{/℃}\)

              \(\rm{78.5}\)

              \(\rm{119.0}\)

              熔点\(\rm{/℃}\)

              \(\rm{-l30}\)

              \(\rm{38.4}\)

              \(\rm{(1)}\)圆底烧瓶中加入的反应物是溴化钠、乙醇和\(\rm{2}\):\(\rm{1}\)的硫酸\(\rm{.}\)配制体积比\(\rm{2}\):\(\rm{1}\)的硫酸所用的仪器为        选填编号\(\rm{)}\)

              \(\rm{a.}\)烧杯 \(\rm{b.}\)玻璃棒 \(\rm{c.}\)量筒 \(\rm{d.}\)容量瓶 \(\rm{e.}\)滴定管

              \(\rm{(2)}\)将生成物导入盛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rm{A}\)中,试管\(\rm{A}\)中的物质分为三层\(\rm{(}\)如图所示\(\rm{)}\),产物在第            层;

              \(\rm{(3)}\)用浓的硫酸进行实验,若试管\(\rm{A}\)中获得的有机物呈棕黄色,除去其中杂质应加入 选填编号\(\rm{)}\)然后再进行                一步操作即可;

              \(\rm{a.}\)无水氯化钙 \(\rm{b.}\)硝酸银溶液 \(\rm{c.}\)四氯化碳 \(\rm{d.}\)亚硫酸钠溶液

              \(\rm{(4)}\)实验过程中,同学发现仪器连接部分有漏气现象,老师建议把上述装置中的仪器连接部分都改成标准玻璃接口,其原因是:                     

              \(\rm{(5)}\)假设最初取用的无水乙醇是\(\rm{57.5mL}\),最后得到的纯净的溴乙烷是\(\rm{52.0mL}\),则溴乙烷的产率为                           

            • 4.

              醇脱水是合成烯烃的常用方法,实验室合成环己烯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如下:

                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如下:

               

              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rm{/(g·cm^{-3})}\)

              沸点\(\rm{/℃}\)

              溶解性

              环己醇

              \(\rm{100}\)

              \(\rm{0.961 8}\)

              \(\rm{161}\)

              微溶于水

              环己烯

              \(\rm{82}\)

              \(\rm{0.810 2}\)

              \(\rm{83}\)

              难溶于水

              合成反应:

              在\(\rm{a}\)中加入\(\rm{20 g}\)环己醇和\(\rm{2}\)小片碎瓷片,冷却搅动下慢慢加入\(\rm{1 mL}\)浓\(\rm{H_{2}SO_{4}}\),\(\rm{b}\)中通入冷却水后,开始缓慢加热\(\rm{a}\),控制馏出物的温度不超过\(\rm{90℃}\)

              分离提纯:

              反应粗产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rm{5\%}\)碳酸钠溶液和水洗涤,分离后加入无水氯化钙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最终通过蒸馏得到纯净环己烯\(\rm{12 g}\)。

              回答下列问题:

              \(\rm{(1)}\)装置\(\rm{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rm{(2)}\)本实验中最容易产生的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生成该物质的反应类型是        

              \(\rm{(3)}\)分液漏斗在使用前须清洗干净并____________,在本实验分离过程中,产物应该从分液漏斗的____________\(\rm{(}\)填“上口倒出”或“下口倒出”\(\rm{)}\)。

              \(\rm{(4)}\)在环己烯粗产物蒸馏过程中,不可能用到的仪器有______\(\rm{(}\)填正确答案标号\(\rm{)}\)。

              A.蒸馏烧瓶           \(\rm{B.}\)温度计      \(\rm{C.}\)分液漏斗  

              D.锥形瓶          \(\rm{E.}\)蒸发皿

              \(\rm{(5)}\)本实验所得到的环己烯产率是__________。

            • 5.

              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不正确的是\(\rm{(}\)   \(\rm{)}\)

              A.分液时,先打开分液漏斗上端玻璃塞,再将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
              B.蒸馏时,先从冷凝管下端通入自来水,再加热蒸馏
              C.不慎将烧碱溶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 6.

              下列物质的包装箱应贴如下图标的是 \(\rm{(}\)     \(\rm{)}\)


              A.氢氧化钠   
              B.酒精   
              C.氯化钾    
              D.硝酸钠
            • 7.

              谢弗勒尔盐\(\rm{(Cu_{2}SO_{3}·CuSO_{3}·2H_{2}O)}\)是一种不溶于水、酸和乙醇的固体,\(\rm{100℃}\)时发生分解。可由\(\rm{CuSO_{4}·5H_{2}O}\)和\(\rm{SO_{2}}\)等为原料制备,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rm{(1)}\)装置\(\rm{A}\)在常温下制取\(\rm{SO_{2}}\)时,用\(\rm{70\%}\)硫酸而不用稀硫酸和\(\rm{98\%}\)浓硫酸,其原因是_________。

              \(\rm{(2)}\)装置\(\rm{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装置\(\rm{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rm{(4)}\)从\(\rm{B}\)中获得的固体需先用蒸馏水充分洗涤,再真空干燥。检验已洗涤完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5)}\)请补充完整由工业级氧化铜\(\rm{(}\)含少量\(\rm{FeO)}\)制备实验原料\(\rm{(}\)纯净\(\rm{CuSO_{4}·5H_{2}O)}\)的实验方案:向工业级氧化铜中边搅拌边加入稍过量的硫酸溶液,微热使其完全溶解,边搅拌边向其中滴入______溶液,加入适量纯净的_____调节\(\rm{3.2 < pH < 4.2}\),静置,过滤,将滤液水浴加热蒸发浓缩至表面出现晶膜,冷却结晶,过滤,用\(\rm{95\%}\)酒精洗涤晶体\(\rm{2~3}\)次,晾干,得到\(\rm{CuSO_{4}·5H_{2}O}\)。\(\rm{[}\)已知:该溶液中氢氧化物开始沉淀与沉淀完全时的\(\rm{pH}\)范围分别为:\(\rm{Fe(OH)_{2}(5.8,8.8)}\);\(\rm{Cu(OH)_{2}(4.2,6.7)}\);\(\rm{Fe(OH)_{3}(1.1,3.2)]}\)

            • 8.

              下列试剂中,标签上应标注和 的是

              A.\(\rm{C_{2}H_{5}OH}\)
              B.\(\rm{HNO_{3\;\;\;\;\;\;\;\;\;\;\;\;\;\;\;\;\;\;}}\)
              C.\(\rm{NaOH}\)                    
              D.汽油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