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rm{①}\)装置制取少量纯净的\(\rm{CO_{2}}\)气体
              B.用图\(\rm{②}\)装置验证镁与盐酸反应的热效应
              C.用图\(\rm{③}\)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rm{NH_{3}}\)
              D.用图\(\rm{④}\)装置制备\(\rm{Fe(OH)_{2}}\)并能较长时间观察到白色
            • 2. 已知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小,扩散速度越快。下图所示为气体扩散速度的实验,两种气体扩散相遇时形成白色烟环。下列关于甲、乙的判断正确的是\(\rm{(}\)  \(\rm{)}\)

              A.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硫酸
              B.甲是浓盐酸,乙是浓氨水
              C.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盐酸
              D.甲是浓硝酸,乙是浓氨水
            • 3.

              在实验室进行下列实验,括号内的实验仪器或试剂都能用到的是(    )

              A.制氢氧化铁胶体\(\rm{(}\)饱和\(\rm{FeCl_{3}}\)溶液、\(\rm{NaOH}\)溶液、烧杯、胶头滴管\(\rm{)}\)
              B.钠的焰色反应\(\rm{(}\)氯化钠溶液、盐酸、铂丝、蓝色钴玻璃\(\rm{)}\)
              C.中和热的测定\(\rm{(}\)量筒、温度计、环形或玻璃搅拌棒、酒精灯\(\rm{)}\)
              D.铝热反应\(\rm{(}\)铝热剂、镁带、氯酸钾、蒸发皿\(\rm{)}\)
            • 4.

              用下面两种方法可以制得白色的\(\rm{Fe(OH)_{2}}\):沉淀

              方法一:用不含\(\rm{Fe^{2+}}\)的\(\rm{FeSO_{4}}\)溶液与用不含\(\rm{O_{2}}\)的蒸馏水配制的\(\rm{NaOH}\)溶液反应制备。

              \(\rm{(1)}\)用硫酸亚铁晶体配制上述\(\rm{FeSO_{4}}\)溶液时需加入__________防治\(\rm{FeSO_{4}}\)溶液变质,用离子反应表示其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rm{O_{2}}\)常采用___________ 的方法。

              \(\rm{(3)}\)生成白色\(\rm{Fe(OH)_{2}}\)沉淀的操作是用长滴管吸取不含\(\rm{O_{2}}\)的\(\rm{NaOH}\)溶液,插入\(\rm{FeSO_{4}}\)溶液液面下,再挤出\(\rm{NaOH}\)溶液。这样操作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rm{(4)}\)此法得到沉淀后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在如图装置中,用\(\rm{NaOH}\)溶液、铁屑、稀\(\rm{H_{2}SO_{4}}\)等试剂制备。


              \(\rm{(1)}\)在试管Ⅰ里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 。

              \(\rm{(2)}\)在试管Ⅱ里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 。

              \(\rm{(3)}\)为了制得白色\(\rm{Fe(OH)_{2}}\)沉淀,在试管Ⅰ和Ⅱ中加入试剂,打开止水夹,塞紧塞子后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rm{(4)}\)这样生成的\(\rm{Fe(OH)_{2}}\)沉淀能较长时间保持白色,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

            •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rm{(}\)  \(\rm{)}\)

              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丁达尔现象
              B.将小烧杯中\(\rm{25mL}\)蒸馏水加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rm{5~6}\)滴氯化铁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沉淀,停止加热,以制取\(\rm{Fe(OH)_{3}}\)胶体
              C.\(\rm{Fe(OH)_{3}}\)胶体粒子在电场影响下将向阴极运动,说明\(\rm{Fe(OH)_{3}}\)胶体带正电
              D.往\(\rm{Fe(OH)_{3}}\)胶体中逐滴加入稀\(\rm{H_{2}SO_{4}}\)溶液时,开始时会出现凝聚,再继续逐滴加时,沉淀又会消失
            • 6.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除去\(\rm{NaCl}\)固体中的少量\(\rm{KNO_{3}}\),应将固体溶解后蒸发结晶,趁热过滤,洗涤干燥
              B.将\(\rm{SnCl_{2}}\)固体溶解于盛有适量蒸馏水的烧杯中,再经转移、洗涤、定容和摇匀就可以在容量瓶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rm{SnCl_{2}}\)溶液
              C.检验溶液中的\(\rm{SO_{4}^{2-}}\)离子时,需要向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
              D.向沸水中逐滴加入饱和氯化铁溶液并继续加热搅拌可得到氢氧化铁胶体
            • 7. 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rm{(}\)  \(\rm{)}\)
              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
              B.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
              C.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看到光亮的通路
              D.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 8.

              下列实验装置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 9. 实验是研究化学的基础\(\rm{.}\)关于各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rm{(}\)  \(\rm{)}\)
              A.装置\(\rm{①}\)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氨
              B.装置\(\rm{②}\)中\(\rm{X}\)若为苯,可用于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C.装置\(\rm{③}\)可用于制备氢氧化亚铁并观察其颜色
              D.装置\(\rm{④}\)可验证\(\rm{HCl}\)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 10.

              \(\rm{I}\)如图是测定镁粉\(\rm{(}\)含铝粉\(\rm{)}\)的纯度的实验装置。所用的\(\rm{NaOH}\)浓度为\(\rm{4.5mol·L^{-1}}\)。


              不同时间电子天平的读数如下表所示:

              实验操作

              时间\(\rm{/min}\)

              电子天平的读数\(\rm{/g}\)

              烧杯\(\rm{+NaOH}\)溶液

              \(\rm{120}\)

              烧杯\(\rm{+NaOH}\)溶液\(\rm{+}\)样品

              \(\rm{0}\)

              \(\rm{135.6}\)

              \(\rm{1}\)

              \(\rm{135.1}\)

              \(\rm{2}\)

              \(\rm{134.7}\)

              \(\rm{3}\)

              \(\rm{134.4}\)

              \(\rm{4}\)

              \(\rm{134.4}\)


              \(\rm{(1)}\)所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                                                      

              \(\rm{(2)}\)反应中生成气体的质量                \(\rm{g}\);

              \(\rm{(3)}\)试计算样品中镁的质量分数为              

              \(\rm{II}\)、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rm{⑴}\) 开始实验时弹簧夹\(\rm{e}\)是打开的,\(\rm{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rm{B}\)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rm{⑵}\) 数分钟后夹上弹簧夹\(\rm{e}\),\(\rm{B}\)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rm{III}\)、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做\(\rm{Na_{2}O_{2}}\)与水反应实验时,发现向\(\rm{Na_{2}O_{2}}\)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呈现红色,但红色很快褪去,甲、乙、丙三位同学对此现象分别做了如下推测:

              甲:因为反应后试管很热,所以可能是溶液温度较高使红色褪去.

              乙:因为所加水的量较少,红色褪去可能是生成的\(\rm{NaOH}\)溶液浓度较大.

              丙:\(\rm{Na_{2}O_{2}}\)具有强氧化性,生成物中\(\rm{O_{2}}\)、\(\rm{H_{2}O_{2} (}\)可能产物\(\rm{)}\)等也具有强氧化性,可能是氧化漂白了红色物质.

              \(\rm{(1)}\)验证甲同学的推测是否正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验证乙同学的推测是否正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有同学提出用定量的方法探究丙同学的推测中是否含有\(\rm{H_{2}O_{2}}\),其实验方法为:称取\(\rm{2.6 g Na_{2}O_{2}}\)固体,使之与足量的水反应,测量产生\(\rm{O_{2}}\)的体积,与理论值比较,即可得出结论.

              \(\rm{①}\)若在标准状况下测量气体的体积,应选用的量筒的大小规格为________\(\rm{(}\)填“\(\rm{100 mL}\)”、“\(\rm{200 mL}\)”、“\(\rm{500 mL}\)”或“\(\rm{1000 mL}\)”\(\rm{)}\).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