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过氧化钙微溶于水,溶于酸,可作分析试剂、医用防腐剂、消毒剂。以下是一种制备过氧化钙的实验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rm{(}\)一\(\rm{)}\)碳酸钙的制备


              \(\rm{(1)}\)步骤\(\rm{①}\)加入氨水的目的是_______。小火煮沸的作用是使沉淀颗粒长大,有利于____。

              \(\rm{(2)}\)如图是某学生的过滤操作示意图,其操作不规范的是______\(\rm{(}\)填标号\(\rm{)}\)。


              \(\rm{a.}\) 漏斗末端颈尖未紧靠烧杯壁 \(\rm{b.}\)玻璃棒用作引流

              \(\rm{c.}\)将滤纸湿润,使其紧贴漏斗壁  \(\rm{d.}\)滤纸边缘高出漏斗

              \(\rm{e.}\)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以加快过滤速度

              \(\rm{(}\)二\(\rm{)}\)过氧化钙的制备

              \(\rm{CaCO_{3} \xrightarrow[②]{稀盐酸,煮沸,过滤} }\)滤液\(\rm{ \xrightarrow[冰浴③]{氨水和双氧水} }\) \(\rm{ \xrightarrow[]{过滤} }\) 白色晶体

              \(\rm{(3)}\)步骤\(\rm{②}\)的具体操作为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溶液中尚存有少量固体,此时溶液呈____性\(\rm{(}\)填“酸”、“碱”或“中”。将溶液煮沸,趁热过滤。将溶液煮沸的作用是___________。

              \(\rm{(4)}\)步骤\(\rm{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该反应需要在冰浴下进行,原因是_________。

              \(\rm{(5)}\)将过滤得到的白色结晶依次使用蒸馏水、乙醇洗涤,使用乙醇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

              \(\rm{(6)}\)制备过氧化钙的另一种方法是:将石灰石煅烧后,直接加入双氧水反应,过滤后可得到过氧化钙产品。该工艺方法的优点是______,产品的缺点是_______。

            • 2.

              \(\rm{4.}\)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rm{A}\)

              检验\(\rm{CH_{3}CH_{2}Br}\)在\(\rm{NaOH}\)溶液中是否发生水解

              将\(\rm{CH_{3}CH_{2}Br}\)与\(\rm{NaOH}\)溶液共热。冷却后,取出上层水溶液用稀\(\rm{HNO_{3}}\)酸化加入\(\rm{AgNO_{3}}\)溶液,观察是否产生淡黄色沉淀

              \(\rm{B}\)

              检验\(\rm{Fe(NO_{3})_{2}}\)晶体是否已氧化变质

              将\(\rm{Fe(NO_{3})_{2}}\)样品溶于稀\(\rm{H_{2}SO_{4}}\)后,滴加\(\rm{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rm{C}\)

              验证\(\rm{Br_{2}}\)的氧化性强于\(\rm{I_{2}}\)

              将少量溴水加入\(\rm{KI}\)溶液中,再加入\(\rm{CCl_{4}}\),振荡,静置。可观察到下层液体呈紫色

              \(\rm{D}\)

              验证\(\rm{Fe(OH)_{3}}\)的溶解度小于\(\rm{Mg(OH)_{2}}\)

              将\(\rm{FeCl_{3}}\)溶液加入\(\rm{Mg(OH)_{2}}\)悬浊液中,振荡,可观察到沉淀由白色变为红褐色

              A.\(\rm{A}\)          
              B.\(\rm{B}\)      
              C.\(\rm{C}\)        
              D.\(\rm{D}\)
            • 3.

              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rm{A}\)

              检验\(\rm{CH_{3}CH_{2}Br}\)在\(\rm{NaOH}\)溶液中是否发生水解

              将\(\rm{CH_{3}CH_{2}Br}\)与\(\rm{NaOH}\)溶液共热。冷却后,取出上层水溶液,用稀\(\rm{HNO_{3}}\)酸化,加入\(\rm{AgNO_{3}}\)溶液,观察是否产生淡黄色沉淀

              \(\rm{B}\)

              检验\(\rm{Fe(NO_{3})_{2}}\)晶体是否已氧化变质

              将\(\rm{Fe(NO_{3})_{2}}\)样品溶于稀\(\rm{H_{2}SO_{4}}\)后,滴加\(\rm{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rm{C}\)

              验证\(\rm{Br_{2}}\)的氧化性强于\(\rm{I_{2}}\)

              将少量溴水加入\(\rm{KI}\)溶液中,再加入\(\rm{CCl_{4}}\),振荡,静置,可观察到下层液体呈紫色

              \(\rm{D}\)

              验证\(\rm{AgI}\)的溶解度小于\(\rm{AgCl}\)

              将\(\rm{NaI}\)浓溶液加入\(\rm{AgCl}\)悬浊液中,振荡,

              可观察到沉淀由白色变为黄色

              A.\(\rm{A}\)
              B.\(\rm{B}\)
              C.\(\rm{C}\)
              D.\(\rm{D}\)
            • 4.
              某学习小组研究溶液中\(\rm{Fe}\)\(\rm{{\,\!}^{2+}}\) 的稳定性,进行如下实验,观察,记录结果。

              实验Ⅰ:

              物质

              \(\rm{0 min}\)

              \(\rm{1min}\)

              \(\rm{1h}\)

              \(\rm{5h}\)

              \(\rm{FeSO_{4}}\)

              淡黄色

              桔红色

              红色

              深红色

              \(\rm{(NH_{4})_{2}Fe(SO_{4})_{2}}\)

              几乎无色

              淡黄色

              黄色

              桔红色

              \(\rm{(1)}\)上述\(\rm{(NH_{4})_{2}Fe(SO_{4})_{2}}\)溶液\(\rm{pH}\)小于\(\rm{FeSO_{4}}\)的原因是_____\(\rm{(}\)用化学用语表示\(\rm{)}\)。溶液的稳定性:\(\rm{FeSO_{4}}\)_____\(\rm{(NH_{4})_{2}Fe(SO_{4})_{2}(}\)填“\(\rm{ > }\)”或“\(\rm{ < }\)”\(\rm{)}\)。

              \(\rm{(2)}\)甲同学提出实验Ⅰ中两溶液的稳定性差异可能是\(\rm{(NH_{4})_{2}Fe(SO_{4})_{2}}\)溶液中的\(\rm{NH_{4}^{+}}\)保护了\(\rm{Fe^{2+}}\),因为\(\rm{NH_{4}^{+}}\)具有还原性。进行实验Ⅱ,否定了该观点,补全该实验。

              \(\rm{(3)}\)乙同学提出实验Ⅰ中两溶液的稳定性差异是溶液酸性不同导致,进行实验Ⅲ:分别配制\(\rm{0.80 mol·L^{-1} pH}\)为\(\rm{1}\)、\(\rm{2}\)、\(\rm{3}\)、\(\rm{4}\)的\(\rm{FeSO_{4}}\)溶液,观察,发现\(\rm{pH=1}\)的\(\rm{FeSO_{4}}\)溶液长时间无明显变化,\(\rm{pH}\)越大,\(\rm{FeSO_{4}}\)溶液变黄的时间越短。

              资料显示:亚铁盐溶液中存在反应  \(\rm{4Fe^{2+}+O_{2}+10H_{2}O⇌ }\) \(\rm{4Fe(OH)_{3}+8H^{+}}\)由实验\(\rm{III}\),乙同学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

              \(\rm{(4)}\)进一步研究在水溶液中\(\rm{Fe^{2+}}\)的氧化机理。测定同浓度\(\rm{FeSO_{4}}\)溶液在不同\(\rm{pH}\)条件下,\(\rm{Fe^{2+}}\)的氧化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rm{(}\)实验过程中溶液温度几乎无变化\(\rm{)}\)。反应初期,氧化速率都逐渐增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

              \(\rm{(5)}\)综合以上实验,增强\(\rm{Fe^{2+}}\)稳定性的措施有_______。

            • 5.

              某化学实验小组探究镁与氯化铵溶液反应的气体产物和剧烈反应的影响因素。

              资料:\(\rm{① CH_{3}COONH_{4}}\)溶液是中性的。

              \(\rm{② 1 mol/L NH_{4}Cl}\) 溶液的\(\rm{pH = 4.63}\) ,可以溶解\(\rm{Mg (OH)_{2}}\)沉淀。

              探究一:镁与氯化铵溶液反应的气体产物 

              【实验\(\rm{1}\)】


              探究二:镁与氯化铵溶液剧烈反应的原因

               设想\(\rm{1}\):镁与氯化铵水解产生的\(\rm{H^{+}}\)反应生成氢气


               

              \(\rm{(1)}\)实验\(\rm{1}\)在左边试管出气管口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管口产生的气体,试纸变蓝,说明有__________生成;用排水法收集一小试管产生的气体,靠近酒精灯,点燃,可以听到爆鸣声,说明有__________生成。

              \(\rm{(2)}\)写出实验\(\rm{1}\)右边试管\(\rm{Mg}\)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实验\(\rm{2-1}\)中两试管反应都很剧烈,说明\(\rm{NH_{4}NO_{3}}\)水解产生的\(\rm{H^{+}}\)对反应影响____\(\rm{(}\)填“小”或“大”\(\rm{)}\),\(\rm{NH_{4}^{+}}\)对反应影响___\(\rm{(}\)填“小”或“大”\(\rm{)}\)。

              \(\rm{(4)}\)实验\(\rm{2-2}\)的两支试管中实验现象相同,其设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5)}\)实验\(\rm{3}\)中的实验现象说明\(\rm{Cl^{-}}\)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很小,请在空白处补充完成实验方案设计。

              \(\rm{(6)}\)实验\(\rm{4}\)中的结论说明\(\rm{NH_{4}^{+}}\)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很大,则两支试管中实验现象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7)}\)通过实验\(\rm{1}\)至实验\(\rm{4}\)的探究,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8)}\)写出镁与氯化铵溶液反应生成\(\rm{Mg^{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某化学兴趣探究小组将一批废弃的线路板简单处理后,得到含\(\rm{Cu(70\%)}\)、\(\rm{Al(25\%)}\)、\(\rm{Fe(4\%)}\)及少量\(\rm{Au}\)等金属的混合物,并设计出如下制备硫酸铜和硫酸铝晶体的流程:

              已知:\(\rm{Fe^{3+}}\)、\(\rm{Al^{3+}}\)、\(\rm{Cu^{2+}}\)开始沉淀至沉淀完全的\(\rm{pH}\)范围分别为:\(\rm{2.2~3.2}\)、\(\rm{4.1~5.0}\)、\(\rm{5.3~6.6}\)。

              \(\rm{(1)}\)得到滤渣\(\rm{1}\)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

              \(\rm{(2)}\)操作Ⅰ包含的实验步骤有:____________、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过滤操作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____。

              \(\rm{(3)}\)操作Ⅰ中常用无水乙醇对晶体进行洗涤,选用无水乙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4)}\)第\(\rm{②}\)步加\(\rm{H_{2}O_{2}}\)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rm{(5)}\)取上述硫酸铝晶体进行热重分析,其热分解主要分为三个阶段:\(\rm{323 K~523 K}\),\(\rm{553 K~687 K}\),当温度在\(\rm{1 043 K}\)以上不再失重,下表列出了不同温度下的失重率。

              \(\rm{[}\)硫酸铝晶体化学式为\(\rm{Al_{2}(SO_{4})_{3}·18H_{2}O}\),相对分子质量为\(\rm{666]}\)。

              已知:失重\(\rm{\%=}\)\(\rm{ \dfrac{加热减少的质量}{原晶体样品的总质量}}\)\(\rm{×100\%}\)

               

               

              温度\(\rm{(K)}\)

              失重\(\rm{(\%)}\)

              第一阶段

              \(\rm{323~523}\)

              \(\rm{40.54}\)

              第二阶段

              \(\rm{553~687}\)

               \(\rm{48.65}\)

              第三阶段

              \(\rm{1 043}\)以上

              \(\rm{84.68}\)

              通过计算确定\(\rm{(}\)写出计算过程\(\rm{)}\):

              \(\rm{①}\)失重第一阶段分解产物的化学式。

              \(\rm{②}\)失重第二阶段反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