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实验室制备\(\rm{1}\),\(\rm{2-}\)二溴乙烷的反应原理如下:\(\rm{CH_{3}CH_{2}OH\xrightarrow[{170}^{0}C]{浓硫酸} CH_{2}=CH_{2}+H_{2}O CH_{2}=CH_{2}+Br_{2}\xrightarrow[]{} BrCH_{2}CH_{2}Br}\),用少量的溴和足量的乙醇制备\(\rm{1}\),\(\rm{2-}\)二溴乙烷的装置如图所示:

              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乙醇

              \(\rm{1}\),\(\rm{2-}\)二溴乙烷

              乙醚

              状态

              无色液体

              无色液体

              无色液体

              密度\(\rm{(}\)\(\rm{g/cm^{3}}\)\(\rm{)}\)

              \(\rm{0.79}\)

              \(\rm{2.2}\)

              \(\rm{0.71}\)

              沸点\(\rm{(}\)\(\rm{℃}\)\(\rm{)}\)

              \(\rm{78.5}\)

              \(\rm{132}\)

              \(\rm{34.6}\)

              熔点\(\rm{(}\)\(\rm{℃}\)\(\rm{)}\)

              \(\rm{-130}\)

              \(\rm{9}\)

              \(\rm{-116}\)


              回答下列问题:

              \(\rm{(1)}\)在此制备实验中,要尽可能迅速地把反应温度提高到\(\rm{170℃}\)左右,其最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rm{(}\)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rm{)}\)。

              \(\rm{a.}\)引发反应    \(\rm{b.}\)加快反应速度   \(\rm{c.}\)防止乙醇挥发  \(\rm{d.}\)减少副产物乙醚生成

              \(\rm{(2)}\)装置\(\rm{A}\)中使用到了恒压滴液漏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rm{B}\)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在装置\(\rm{c}\)中应加入___________\(\rm{(}\)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rm{)}\),其目的是吸收反应中可能生成的酸性杂质气体。

              \(\rm{a.}\)水     \(\rm{b.}\)浓硫酸     \(\rm{c.}\)氢氧化钠溶液      \(\rm{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rm{(4)}\)判断该制备反应己经结束的最简单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rm{(5)}\)将\(\rm{1}\), \(\rm{2-}\)二溴乙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应在____层\(\rm{(}\)填“上”、“下”\(\rm{)}\)。

              \(\rm{(6)}\)若产物中有少量副产物乙醚,可用________的方法除去。

              \(\rm{(7)}\)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rm{D}\),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又不过度冷却\(\rm{(}\)如用冰水\(\rm{)}\),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 2.

              A. 非血红素铁是食物中的铁存在的形式之一,主要是三价铁与蛋白质和羧酸结合成络合物。

              \(\rm{(1) Fe^{2+}}\)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rm{(2) KSCN}\)是检验\(\rm{Fe^{3+}}\)的试剂之一,与\(\rm{SCN^{-}}\)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为____\(\rm{(}\)填化学式\(\rm{)}\)。 

              \(\rm{(3)}\) 蛋白质分子中氨基氮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是____\(\rm{;}\) 

              \(\rm{1mol}\)乙酸分子中含有\(\rm{σ}\)键的数目为____。 

              \(\rm{(4)}\) 把氯气通入黄血盐\(\rm{(K_{4}[Fe(CN)_{6}])}\)溶液中,得到赤血盐\(\rm{(K_{3}[Fe(CN)_{6}])}\),写出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 

              \(\rm{(5) FeO}\)晶胞结构如图所示,\(\rm{FeO}\)晶体中\(\rm{Fe^{2+}}\)的配位数为____。 


              B. 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为无色黏稠液体,密度约为\(\rm{0.966g·cm^{-3}}\),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常用作耐热塑料增塑剂。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图所示装置制取少量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rm{(}\)图中夹持和加热装置已略去\(\rm{)}\),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rm{①}\)向三颈烧瓶内加入\(\rm{0.05g}\)钛酸四异丙酯、\(\rm{95.7g}\)异癸醇及\(\rm{37.3g}\)邻苯二甲酸酐\(\rm{;}\)

              \(\rm{②}\)搅拌,升温至\(\rm{210℃}\),持续搅拌反应\(\rm{3 h;}\)

              \(\rm{③}\)冷却至室温,将反应混合物倒出,抽滤\(\rm{;}\)

              \(\rm{④}\)滤液用饱和碳酸氢钠洗涤、分液,再用蒸馏水洗涤、分液,得到粗产品\(\rm{;}\)

              \(\rm{⑤}\)将粗产品加入蒸馏装置,减压蒸馏,获得成品。

              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 加入钛酸四异丙酯的作用为________。 

              \(\rm{(2)}\) 步骤\(\rm{②}\)中升温至\(\rm{210℃}\),持续搅拌反应\(\rm{3 h}\)的目的是               \(\rm{;}\) 判断反应已结束的方法是               。 

              \(\rm{(3)}\) 步骤\(\rm{③}\)抽滤时用到的硅酸盐质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 

              \(\rm{(4)}\) 步骤\(\rm{④}\)中分液时,得到粗产品的实验操作为__________。 

              \(\rm{(5)}\) 步骤\(\rm{⑤}\)中减压蒸馏的目的是               。 

            • 3.

              长期存放的亚硫酸钠可能会被部分氧化,现通过实验来测定某无水亚硫酸钠试剂的纯度。实验步骤如下:

              \(\rm{①}\)称量\(\rm{a g}\)样品,置于烧杯中。\(\rm{②}\)加入适量蒸馏水,使样品溶解。\(\rm{③}\)加入稀盐酸,使溶液呈强酸性,再加过量的\(\rm{BaCl_{2}}\)溶液。\(\rm{④}\)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沉淀。\(\rm{⑤}\)加热干燥沉淀物。\(\rm{⑥}\)将沉淀物冷却至室温后,称量。 \(\rm{⑦}\)重复\(\rm{⑤}\)、\(\rm{⑥}\)操作直到合格,最后得到\(\rm{b g}\)固体。

              回答下面问题:

              \(\rm{(1)}\)本实验中是否能用\(\rm{Ba(NO_{3})_{2}}\)代替\(\rm{BaCl_{2}}\)?             。其理由是:       

              \(\rm{(2)}\)步骤\(\rm{③}\)中加盐酸使溶液呈强酸性的目的是:             

              \(\rm{(3)}\)将氯化钡溶液加入样品溶液中时,怎样判断沉淀是否完全                                                              

              \(\rm{(4)}\)洗涤沉淀的目的是                                                  

              \(\rm{(5)}\)检验沉淀是否洗净的方法是                                           

              \(\rm{(6)}\)步骤\(\rm{⑦}\)的“合格”标准是:                  

              \(\rm{(7)}\)实验测得样品中无水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是:                 \(\rm{(}\)列出算式,不需化简\(\rm{)}\)

            • 4.

              甲酸钙广泛用于食品、化工、石油等工业生产中,\(\rm{300~400℃}\)左右分解\(\rm{(}\)已知\(\rm{HCHO}\)易挥发,\(\rm{H_{2}O_{2}}\)受热易分解\(\rm{)}\)。

              Ⅰ\(\rm{.}\)实验室制取甲酸钙的方法之一:\(\rm{Ca(OH)_{2}+2HCHO+H_{2}O_{2}=Ca(HCOO)_{2}+2H_{2}O+H_{2}↑}\)。

              实验室制取甲酸钙时,将工业用氢氧化钙和甲醛依次加入到质量分数为\(\rm{30~70%}\)的过氧化氢溶液中\(\rm{(}\)投料物质的量之比依次为\(\rm{1︰2︰1.2)}\),最终可得到质量分数\(\rm{98%}\)以上且重金属含量极低的优质产品。

              \(\rm{(1)}\)过氧化氢比理论用量稍多,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反应温度最好控制在\(\rm{30~70℃}\)之间,不宜过高,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rm{(3)}\)制备时在混合溶液中要加入微量硼酸钠抑制甲醛发生副反应外,还要加入少量的\(\rm{Na_{2}S}\)溶液,加\(\rm{Na_{2}S}\)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4)}\)结束后需调节溶液的\(\rm{pH}\)为\(\rm{7~8}\),其目的是________,最后经结晶分离、干燥得产品。

              Ⅱ\(\rm{.}\)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工业碳酸钙\(\rm{(}\)主要成分为\(\rm{CaCO_{3}}\),含\(\rm{Al_{2}O_{2}}\)、\(\rm{FeCO_{3}}\)杂质\(\rm{)}\)为原料,先制备无机钙盐,再与甲酸钠溶液混合制取甲酸钙。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及表中相关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rm{pH}\)如图所示\(\rm{(}\)开始沉淀的\(\rm{pH}\)按金属离子浓度为\(\rm{1.0mol·L^{-1}}\)计算\(\rm{)}\)。

              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的\(\rm{pH}\)

              沉淀完全的\(\rm{pH}\)

              \(\rm{Fe^{3+}}\)

              \(\rm{1.1}\)

              \(\rm{3.2}\)

              \(\rm{Al^{3+}}\)

              \(\rm{3.0}\)

              \(\rm{5.0}\)

              \(\rm{Fe^{2+}}\)

              \(\rm{5.8}\)

              \(\rm{8.8}\)

              \(\rm{(5)}\)请补充完整由碳酸钙制备甲酸钙的实验方案:

              提供的试剂:甲酸钠、\(\rm{5mol·L^{-1}}\)硝酸、\(\rm{5mol·L^{-1}}\)盐酸、\(\rm{5mol·L^{-1}}\)硫酸、\(\rm{3%H_{2}O_{2}}\)溶液、澄清石灰水。

              步骤一:称取\(\rm{13.6g}\)甲酸钠溶于约\(\rm{20mL}\)水,配成溶液待用,并称取研细的碳酸钙样品\(\rm{10g}\)待用;

              步骤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四:过滤后,将滤液与甲酸钠溶液混合,调节溶液\(\rm{pH7~8}\),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洗涤、\(\rm{60℃}\)干燥得甲酸钙晶体。

            • 5.

              氯化铁和高铁酸钾都是常见的水处理剂,下图为制备粗高铁酸钾的工业流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氯化铁做净水剂的原因是\(\rm{(}\)结合化学用语表达\(\rm{)}\)__     \(\rm{\_}\)。

              \(\rm{(2)}\)吸收剂\(\rm{X}\)的化学式为___,氧化剂\(\rm{Y}\)的化学式为\(\rm{\_}\)        __。

              \(\rm{(3)}\)碱性条件下反应\(\rm{①}\)的离子方程式为\(\rm{\_}\)        __。

              \(\rm{(4)}\)过程\(\rm{②}\)将混合溶液搅拌半小时,静置,抽滤获得粗产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m{2KOH+NaFeO_{4}=K_{2}FeO_{4}+2NaOH}\),请根据反应原理分析反应能发生的原因________。

              \(\rm{(5)K_{2}FeO_{4}}\)在水溶液中易发生反应:\(\rm{4FeO_{4}^{2-}+10H_{2}O=4Fe(OH)_{3}+8OH^{-}+3O_{2}↑}\)。在提纯\(\rm{K_{2}FeO_{4}}\)时采用重结晶、洗涤、低温烘干的方法,则洗涤剂最好选用___\(\rm{(}\)填序号\(\rm{)}\)。

              A.\(\rm{H_{2}O B.}\)稀\(\rm{KOH}\)溶液   \(\rm{C.NH_{4}Cl}\)溶液    \(\rm{D.Fe(NO_{3})_{3}}\)溶液

              除了这种洗涤剂外,一般工业生产还要加入异丙醇作为洗涤剂,你认为选择异丙醇的原因是_____ 。

              \(\rm{(6)}\)高铁电池是正在研制中的充电电池,具有电压稳定、放电时间长等优点。以高铁酸钾、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为原料,硫酸钾为电解质,用惰性电极设计成能在高温下使用的电池,写出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 。

            • 6.
              某化学兴趣探究小组将一批废弃的线路板简单处理后,得到含\(\rm{Cu(70\%)}\)、\(\rm{Al(25\%)}\)、\(\rm{Fe(4\%)}\)及少量\(\rm{Au}\)等金属的混合物,并设计出如下制备硫酸铜和硫酸铝晶体的流程:

              已知:\(\rm{Fe^{3+}}\)、\(\rm{Al^{3+}}\)、\(\rm{Cu^{2+}}\)开始沉淀至沉淀完全的\(\rm{pH}\)范围分别为:\(\rm{2.2~3.2}\)、\(\rm{4.1~5.0}\)、\(\rm{5.3~6.6}\)。

              \(\rm{(1)}\)得到滤渣\(\rm{1}\)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

              \(\rm{(2)}\)操作Ⅰ包含的实验步骤有:____________、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过滤操作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____。

              \(\rm{(3)}\)操作Ⅰ中常用无水乙醇对晶体进行洗涤,选用无水乙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4)}\)第\(\rm{②}\)步加\(\rm{H_{2}O_{2}}\)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rm{(5)}\)取上述硫酸铝晶体进行热重分析,其热分解主要分为三个阶段:\(\rm{323 K~523 K}\),\(\rm{553 K~687 K}\),当温度在\(\rm{1 043 K}\)以上不再失重,下表列出了不同温度下的失重率。

              \(\rm{[}\)硫酸铝晶体化学式为\(\rm{Al_{2}(SO_{4})_{3}·18H_{2}O}\),相对分子质量为\(\rm{666]}\)。

              已知:失重\(\rm{\%=}\)\(\rm{ \dfrac{加热减少的质量}{原晶体样品的总质量}}\)\(\rm{×100\%}\)

               

               

              温度\(\rm{(K)}\)

              失重\(\rm{(\%)}\)

              第一阶段

              \(\rm{323~523}\)

              \(\rm{40.54}\)

              第二阶段

              \(\rm{553~687}\)

               \(\rm{48.65}\)

              第三阶段

              \(\rm{1 043}\)以上

              \(\rm{84.68}\)

              通过计算确定\(\rm{(}\)写出计算过程\(\rm{)}\):

              \(\rm{①}\)失重第一阶段分解产物的化学式。

              \(\rm{②}\)失重第二阶段反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