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rm{A~H}\)等\(\rm{8}\)种物质存在如下转化关系\(\rm{(}\)反应条件,部分产物未标出\(\rm{)}\)。已知:\(\rm{A}\)是正盐,\(\rm{B}\)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rm{G}\)是红棕色气体。按要求回答问题:

              \(\rm{(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rm{A}\)_____________,写出\(\rm{B}\)的一种危害_______________。

              \(\rm{(2)}\)写出下列反应:

              \(\rm{E→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热的木炭与\(\rm{H}\)的浓溶液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铜与\(\rm{H}\)的稀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rm{(3)}\)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rm{A}\)中阳离子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A、\(\rm{B}\)、\(\rm{C}\)、\(\rm{D}\)、\(\rm{E}\)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递增\(\rm{.}\)其中\(\rm{B}\)元素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 \(\rm{A}\)、\(\rm{E}\)同主族\(\rm{.A}\)与 \(\rm{E}\)的质子数之和是\(\rm{B}\)质子数的\(\rm{2}\)倍,且\(\rm{E}\)与\(\rm{D}\)分别形成的最简单离子都含有\(\rm{10}\)个电子\(\rm{.}\)由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rm{BD}\)和\(\rm{C_{2}}\)具有相同的电子数\(\rm{.}\)请回答以下问题:


              \(\rm{(1)E}\)位于            周期            族;\(\rm{E}\)形成的最简单离子半径            \(\rm{(}\)填“\(\rm{ < }\)”“\(\rm{=}\)”或“\(\rm{ > }\)”\(\rm{)D}\)形成的最简单离子半径。

              \(\rm{(2)}\) 用电子式表示\(\rm{C_{2}}\)的形成过程:            

              \(\rm{(3)}\) 由\(\rm{A}\)、\(\rm{D}\)、\(\rm{E}\)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写出工业上用电解法制取该物质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rm{(4)}\)由\(\rm{A}\)、\(\rm{B}\)组成的化合物\(\rm{M}\)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生产水平,则化合物\(\rm{M}\)分子的是            型结构 \(\rm{.}\)已知\(\rm{14g}\)该化合物\(\rm{M}\)燃烧,产物是气体时,放出的热为\(\rm{705.5kJ}\),写出该化合物\(\rm{M}\)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下图Ⅰ是\(\rm{M}\)燃料电池\(\rm{(}\)电解质为\(\rm{KOH}\)溶液\(\rm{)}\)的结构示意图,

              \(\rm{①}\)Ⅰ中通入\(\rm{O_{2}}\)的一端为电池的            极。

              \(\rm{②}\)若在Ⅱ中实现锌片上镀铜,则\(\rm{b}\)的电极材料是            ,\(\rm{N}\)溶液为            溶液。

              \(\rm{③}\)若在Ⅱ中实现\(\rm{Cu+H_{2}SO_{4}= CuSO_{4}+H_{2}↑}\),则\(\rm{b}\)极的反应式是            

              \(\rm{④}\)Ⅰ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 3.

              \(\rm{(1)}\)有两种气体单质\(\rm{A_{m}}\)和\(\rm{B_{n}}\)。已知\(\rm{7.2g A_{m}}\)和\(\rm{6.3 g B_{n}}\)所含的原子个数相同,分子个数之比却为\(\rm{2∶3}\)。又知\(\rm{A}\)原子中\(\rm{L}\)电子层含电子数是\(\rm{K}\)电子层的\(\rm{3}\)倍。通过计算回答\(\rm{B}\)的元素名称______。

              \(\rm{(2)}\)向含\(\rm{0.1molFeBr_{2}}\)的溶液中通入\(\rm{0.1molCl_{2}}\)充分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写成一个离子方程式\(\rm{)}\)。

              \(\rm{(3)}\)将\(\rm{192}\)克铜投入\(\rm{1L}\)浓度均为\(\rm{2mol/L}\)硝酸、硫酸的混合酸,充分反应生成\(\rm{NO}\)______\(\rm{L(}\)标准状态下\(\rm{)}\)。\(\rm{(}\)还原产物只有\(\rm{NO)}\)

              \(\rm{(4)}\)取\(\rm{100}\)克铜、铁、银、铝金属的混合物,在足量的稀硝酸完全溶解,已知硝酸的还原产物为\(\rm{NO}\),且\(\rm{NO}\)体积在标准状态下为\(\rm{67.2L}\);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rm{2mol/L}\)氢氧化钠溶液,则能得到沉淀最大值为______克。

            • 4.

              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rm{(1)}\)写出硫酸铁\(\rm{﹝Fe_{2} (SO_{4})_{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r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rm{①}\)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②}\)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实验室有\(\rm{FeCl_{3}}\)、\(\rm{CuCl_{2}}\)、\(\rm{FeCl_{2}}\)的混合溶液。现加入适量铁粉,请写出溶液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铁黑\(\rm{(Fe_{3}O_{4})}\)是常见的铁系颜料。一种制取铁黑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制取铁黑的反应原理可表示为\(\rm{Fe(OH)_{2}+2Fe(OH)_{3}\underrightarrow{\triangle }Fe(OH)_{2}·2Fe(OH)_{3}\underrightarrow{\triangle }Fe_{3}O_{4}}\)。

              \(\rm{(1)}\)加入氨水调\(\rm{pH}\)至\(\rm{7~9}\)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写出\(\rm{Fe(OH)_{2}}\)在空气中被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为了保证铁黑样品的质量,“合成”中需要控制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4)}\)铁黑产品中\(\rm{Fe_{3}O_{4}}\)的含量是判断产品等级的依据之一。某铁黑样品中混有的杂质为\(\rm{FeO}\)、\(\rm{Fe_{2}O_{3}}\)中的一种。根据国标方法,进行的测定实验如下:

              步骤\(\rm{1}\):称取\(\rm{1.908 g}\)样品置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盐酸,加热使之完全溶解。

              步骤\(\rm{2}\):向锥形瓶中先加入足量的\(\rm{SnCl_{2}}\)溶液,将\(\rm{Fe^{3+}}\)全部转化为\(\rm{Fe^{2+}}\),除去过量的\(\rm{Sn^{2+}}\),再加入一定量的硫酸和磷酸,并滴加指示剂。

              步骤\(\rm{3}\):再向锥形瓶中滴加\(\rm{0.082 00 mol·L^{-1}K_{2}Cr_{2}O_{7}}\)溶液,发生反应:\(\rm{Cr_{2}O\rlap{_{7}}{^{2-}}+6Fe^{2+}+14H^{+}=2Cr^{3+}+6Fe^{3+}+7H_{2}O}\)。

              恰好完全反应时,共消耗\(\rm{50.00 mL K_{2}Cr_{2}O_{7}}\)溶液。请计算样品中\(\rm{Fe_{3}O_{4}}\)的质量分数\(\rm{(}\)写出计算过程\(\rm{)}\)。

            • 6. 在\(\rm{MgCl_{2}}\)和\(\rm{AlCl_{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rm{NaOH}\)溶液直至过量\(\rm{.}\)经测定,加入的\(\rm{NaOH}\)的物质的量\(\rm{(mol)}\)和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rm{(mol)}\)的关系如图所示\(\rm{.}\)则:

              \(\rm{(1)}\)写出代表各线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rm{OD}\)段____________,
              \(\rm{DC}\)段____________.
              \(\rm{(2)}\)原溶液中\(\rm{Mg^{2+}}\)、\(\rm{Al^{3+}}\)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____________.
              \(\rm{(3)}\)图中\(\rm{C}\)点表示当加入____________\(\rm{mol NaOH}\)时,\(\rm{Al^{3+}}\)已经转化为____________,\(\rm{Mg^{2+}}\)已经转化为____________.
              \(\rm{(4)}\)图中线段\(\rm{OA}\):\(\rm{AB=}\)____________.
            • 7.

              实验研究发现,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硝酸的浓度越稀,对应还原产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越低,直至\(\rm{-3}\)价。某同学取一定量铝、铁混合物与一定量很稀的硝酸充分反应,反应过程中无气体放出。在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rm{4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rm{(mL)}\)与产生的沉淀的物质的量\(\rm{(mol)}\)的关系如图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rm{(1)}\)图中\(\rm{OC}\)段没有沉淀生成,此阶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rm{(2)}\)在\(\rm{DE}\)段,沉淀的物质的量没有变化,则此阶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上述\(\rm{CD}\)段说明溶液中      结合\(\rm{OH^{-}}\)的能力比    强\(\rm{(}\)填离子符号\(\rm{)}\)。

              \(\rm{(3)B}\)与\(\rm{A}\)的差值为          \(\rm{mol}\)。

              \(\rm{(4)B}\)点对应的沉淀的物质的量为     \(\rm{mol}\),\(\rm{C}\)点对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    \(\rm{mL}\)。

            • 8.

              在含有\(\rm{0{.}4molHCl}\)和\(\rm{0.1molMgS{O}_{4} }\)的 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rm{Ba{\left(OH\right)}_{2} }\) 溶液,产生的沉淀质量\(\rm{m}\)与加入\(\rm{Ba{\left(OH\right)}_{2} }\)的物质的量\(\rm{n}\)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rm{(1)a→b }\)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   
              \(\rm{(2)b→c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   
              \(\rm{(3)d}\)点沉淀质量是 ______\(\rm{g}\)
            • 9.

              已知\(\rm{A}\)和\(\rm{B}\)两支试管所盛的溶液中共含有\(\rm{K^{+}}\)、\(\rm{Ag^{+}}\)、\(\rm{Mg^{2+}}\)、\(\rm{Cl^{—}}\)、\(\rm{OH^{—}}\)、\(\rm{NO3^{—}}\)六 种离子\(\rm{(A}\)、\(\rm{B}\)所含离子种类不重复\(\rm{)}\),向试管\(\rm{A}\)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呈粉红色。请回答下 列问题: 

              \(\rm{(1)}\)试管\(\rm{A}\)的溶液中所含上述离子共有__________种。

              \(\rm{(2)}\)若向某试管中滴入稀盐酸产生沉淀,则试管为___________\(\rm{(}\)填“\(\rm{A}\)”或“\(\rm{B}\)”\(\rm{)}\)。

              \(\rm{(3)}\)若向试管\(\rm{B}\)的溶液中加入合适的药品,过滤后可以得到相应的金属和仅含一种溶质的溶液,则加入的药品是____________\(\rm{(}\)填化学式\(\rm{)}\)。

              \(\rm{(4)}\)若将试管\(\rm{A}\)和试管\(\rm{B}\)中的溶液按一定体积比混合过滤后,蒸干滤液可得到一种纯净物, 则混合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5)}\)若试管\(\rm{A}\)和试管\(\rm{B}\)中的溶液是由等物质的量的四种物质配成的溶液,将两试管中溶液混合后过滤,所得滤液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

              \(\rm{(6)}\)若向由试管\(\rm{A}\)溶液中的阳离子组成的碳酸氢盐溶液中,滴入少量\(\rm{Ba(OH)2}\)溶液,则发生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rm{A~E}\)五种元素中,除\(\rm{E}\)外其他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结构或性质如下表所示。

              元素

              原子结构或性质

              \(\rm{A}\)

              其形成的一种同位素原子在考古中可推测化石的年代

              \(\rm{B}\)

              与\(\rm{A}\)同周期,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无论浓、稀溶液均有强氧化性

              \(\rm{C}\)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rm{D}\)

              其单质主要存在于火山口附近

              \(\rm{E}\)

              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它有两种常见的氯化物,且相对分子质量相差\(\rm{35.5}\)

              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 A}\)在周期表位于第   周期,第     族;\(\rm{1 mol A}\)的某种氢化物分子中含有\(\rm{14 mol}\)电子,则该化合物电子式为              

              \(\rm{(2)}\)下列事实能证明\(\rm{C}\)和\(\rm{D}\)的非金属性强弱的是              。\(\rm{(}\)填序号\(\rm{)}\)

              \(\rm{a.}\)常温下,\(\rm{C}\)的单质呈气态,\(\rm{D}\)的单质呈固态           \(\rm{b.}\)氢化物的稳定性:\(\rm{C > D}\)

              \(\rm{c.}\)仅由\(\rm{C}\)与\(\rm{D}\)形成的化合物中,\(\rm{D}\)呈正价              \(\rm{d.}\)氢化物的沸点:\(\rm{D > C}\)

              \(\rm{(3)}\)仅由\(\rm{A}\)、\(\rm{B}\)、\(\rm{C}\)和氢这四种元素所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中,满足阴、阳离子数目之比为\(\rm{1}\):\(\rm{1}\)的是         \(\rm{(}\)填化学式\(\rm{)}\),它与足量\(\rm{NaOH}\)溶液在加热时反应的离子方程为:             

              \(\rm{(4) 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___;\(\rm{EC}\)与足量\(\rm{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稀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若有标准状况下\(\rm{5.6 L}\)的\(\rm{BC}\)生成,则转移的电子数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