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rm{a}\)、\(\rm{b}\)、\(\rm{c}\)、\(\rm{d}\)、\(\rm{e}\)是短周期元素,周期表中\(\rm{a}\)与\(\rm{b}\)、\(\rm{b}\)与\(\rm{c}\)相邻;\(\rm{c}\)与\(\rm{e}\)同主族;\(\rm{a}\)与\(\rm{c}\)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rm{2∶3}\),\(\rm{b}\)的最外层电子数比\(\rm{c}\)的最外层电子数少\(\rm{1}\)个;常见化合物\(\rm{d_{2}c_{2}}\)与水反应生成\(\rm{c}\)的单质,且溶液使酚酞溶液变红。

              \(\rm{(1)b}\)、\(\rm{e}\)的元素符号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rm{(2)a}\)、\(\rm{b}\)、\(\rm{c}\)的氢化物稳定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rm{(}\)用分子式表示\(\rm{)}\)___          \(\rm{\_}\)   ____;\(\rm{b}\)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稀溶液与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__       ___,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的比为               。

              \(\rm{(3)ec_{2}}\)通入到新制氯水中会使其酸性增强,原因是\(\rm{(}\)用离子方程式表示\(\rm{)}\)_______________       \(\rm{\_}\)____。

              \(\rm{(4)}\)一定量的\(\rm{d_{2}c_{2}}\)与\(\rm{ac_{2}}\)反应后的固体物质,恰好与\(\rm{0.8 mol}\)稀盐酸溶液完全反应,并收集到\(\rm{0.25 mol}\)气体,则该固体物质的组成为_______

            • 2.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素。

                 \(\rm{(1)}\)上表第三周期中第一电离能\(\rm{(I_{1})}\)最大的是_________\(\rm{(}\)填字母,下同\(\rm{)}\),\(\rm{c}\)和\(\rm{f}\)的\(\rm{I_{1}}\)大小关系是_________大于_________。

                  \(\rm{(2)}\)上述元素中,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是_________,写出该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

                  \(\rm{(3)}\)根据下表所提供的电离能数据\(\rm{(}\)单位:\(\rm{kJ·mol^{-1})}\),回答下列问题。


              \(\rm{X}\)

              \(\rm{Y}\)

              \(\rm{I_{1}}\)

              \(\rm{519}\)

              \(\rm{502}\)

              \(\rm{580}\)

              \(\rm{I_{2}}\)

              \(\rm{7296}\)

              \(\rm{4570}\)

              \(\rm{1820}\)

              \(\rm{I_{3}}\)

              \(\rm{11799}\)

              \(\rm{6920}\)

              \(\rm{2750}\)

              \(\rm{I_{4}}\)

              \(\rm{—}\)

              \(\rm{9550}\)

              \(\rm{11600}\)

                  \(\rm{①}\)表中\(\rm{X}\)可能为以上\(\rm{13}\)种元素中的_________元素。用元素符号表示\(\rm{X}\)和\(\rm{j}\)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

                  \(\rm{②Y}\)是周期表中第_________族的元素。

                  \(\rm{③}\)以上\(\rm{13}\)种元素中,_________元素原子失去核外第一个电子需要的能量最多。

            • 3.
              短周期元素\(\rm{X}\)、\(\rm{Y}\)、\(\rm{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m{(}\)  \(\rm{)}\)
              A.\(\rm{X}\)、\(\rm{Y}\)、\(\rm{Z}\)三种元素中,\(\rm{X}\)的非金属性最强
              B.\(\rm{Y}\)的氢化物的稳定性比\(\rm{Z}\)的弱
              C.\(\rm{Y}\)的最高正化合价为\(\rm{+7}\)
              D.\(\rm{X}\)的单质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 4.

              A、\(\rm{B}\)、\(\rm{C}\)、\(\rm{D}\)、\(\rm{E}\)、\(\rm{F}\)、\(\rm{G}\)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rm{A}\)元素原子核内无中子,\(\rm{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rm{2}\)倍,\(\rm{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rm{E}\)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rm{F}\)与\(\rm{G}\)位置相邻,\(\rm{G}\)是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rm{(}\)对应元素均用元素符号表示\(\rm{)}\):

              \(\rm{(1)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rm{G}\)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

              \(\rm{(2)D}\)与\(\rm{E}\)按原子个数比\(\rm{1:1}\)形成化合物甲,其电子式为____________,向甲中滴加足量水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rm{(3)}\)用电子式表示\(\rm{A}\)和\(\rm{C}\)反应形成化合物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4)E}\)、\(\rm{F}\)、\(\rm{G}\)三种元素所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

            • 5.

              下表所示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rm{①~⑩}\)种元素,填写下列空白:

              \(\rm{(1)}\)被选作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核素是________\(\rm{(}\)填核素符号\(\rm{)}\)。

              \(\rm{(2)}\)在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碱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

              \(\rm{(3)}\)最高价氧化物是两性氧化物的元素在第________族;写出它的氧化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4)}\)从\(\rm{⑤}\)到\(\rm{⑧}\)的元素中,________原子半径最大\(\rm{(}\)填元素符号\(\rm{)}\)。

              \(\rm{(5)}\)若要比较\(\rm{⑤}\)与\(\rm{⑥}\)的金属性强弱,下列实验方法可行的是________。

              A.将单质\(\rm{⑤}\)置于\(\rm{⑥}\)的盐溶液中,如果\(\rm{⑤}\)不能置换出单质\(\rm{⑥}\),说明\(\rm{⑤}\)的金属性弱

              B.比较\(\rm{⑤}\)和\(\rm{⑥}\)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水溶性,前者比后者溶解度大,故前者金属性强

              C.将\(\rm{⑤}\)、\(\rm{⑥}\)的单质分别投入水中,观察到\(\rm{⑤}\)与水反应更剧烈,说明\(\rm{⑤}\)的金属性强

              D.将\(\rm{⑤}\)、\(\rm{⑥}\)的单质分别在\(\rm{O_{2}}\)中燃烧,前者得到氧化物的颜色比后者得到氧化物的颜色深,则前者金属性强

            • 6.

              在\(\rm{{\,\!}_{a}X^{m+}}\)和\(\rm{{\,\!}_{b}Y^{n-}}\)两种简单离子\(\rm{(X}\)、\(\rm{Y}\)都是短周期元素\(\rm{)}\)中,已知\(\rm{Y^{n-}}\)比\(\rm{X^{m+}}\)多两个电子层,下列关系或说法正确的是\(\rm{(}\)      \(\rm{)}\)

              A.\(\rm{X}\)只能是第二周期的元素                       
              B.\(\rm{a}\)一定比\(\rm{b}\)小

              C.\(\rm{b-a+m+n}\)一定等于\(\rm{16}\)                 
              D.\(\rm{Y}\)只能是第三周期的元素
            • 7.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分别含有二种或三种元素,它们的分子中均各含\(\rm{18}\)个电子,其中甲是气态氢化物,在水中分步电离出两种阴离子,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某钠盐溶液中含甲电离出的阴离子,该溶液显碱性,则该溶液只能与酸反应
              B.乙与氧气的摩尔质量相同,则乙一定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C.丙中含有第\(\rm{2}\)周期\(\rm{IVA}\)族的元素,则丙与甲烷一定相差一个\(\rm{CH_{2}}\)原子团
              D.丁和甲中各元素质量比相同,则丁中一定含有\(\rm{-1}\)价的元素
            • 8.

              实验室通过简单的实验,即可探索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请你选用下列试剂:\(\rm{①}\)镁条 \(\rm{②}\)铝条 \(\rm{③}\)氯水 \(\rm{④AlCl_{3}}\)溶液 \(\rm{⑤MgCl_{2}}\)溶液 \(\rm{⑥NaBr}\)溶液 \(\rm{⑦NaOH}\)溶液 \(\rm{⑧CCl_{4}}\) 根据实验要求完成下表。

              实验方案

              \(\rm{(}\)只要求填写选用试剂的序号\(\rm{)}\)

              实验现象

              结论

              \(\rm{⑴}\)

                          

              一支试管中有白色沉淀,另一支试管中先生成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消失。

              金属性:\(\rm{Mg > Al}\)

              \(\rm{⑵}\)

               

                          

               

                                        

              非金属性:       


              \(\rm{(3)}\)请写出实验方案\(\rm{⑴}\)中白色沉淀消失的离子方程式                           

            • 9.

              \(\rm{(1)}\)有两种气体单质\(\rm{A_{m}}\)和\(\rm{B_{n}}\)。已知\(\rm{7.2g A_{m}}\)和\(\rm{6.3 g B_{n}}\)所含的原子个数相同,分子个数之比却为\(\rm{2∶3}\)。又知\(\rm{A}\)原子中\(\rm{L}\)电子层含电子数是\(\rm{K}\)电子层的\(\rm{3}\)倍。通过计算回答\(\rm{B}\)的元素名称______。

              \(\rm{(2)}\)向含\(\rm{0.1molFeBr_{2}}\)的溶液中通入\(\rm{0.1molCl_{2}}\)充分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写成一个离子方程式\(\rm{)}\)。

              \(\rm{(3)}\)将\(\rm{192}\)克铜投入\(\rm{1L}\)浓度均为\(\rm{2mol/L}\)硝酸、硫酸的混合酸,充分反应生成\(\rm{NO}\)______\(\rm{L(}\)标准状态下\(\rm{)}\)。\(\rm{(}\)还原产物只有\(\rm{NO)}\)

              \(\rm{(4)}\)取\(\rm{100}\)克铜、铁、银、铝金属的混合物,在足量的稀硝酸完全溶解,已知硝酸的还原产物为\(\rm{NO}\),且\(\rm{NO}\)体积在标准状态下为\(\rm{67.2L}\);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rm{2mol/L}\)氢氧化钠溶液,则能得到沉淀最大值为______克。

            • 10. 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但如果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会得出错误结论\(\rm{.}\)下列类推结论正确的是(    )
              A.\(\rm{S}\) \(\rm{i}\)\(\rm{H_{4}}\)的熔沸点比\(\rm{CH_{4}}\)高,则\(\rm{PH_{3}}\)的熔沸点比\(\rm{NH_{3}}\)高
              B.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则锂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锂
              C.\(\rm{A}\) \(\rm{l}\)\(\rm{(OH)_{3}}\)能溶于\(\rm{N}\) \(\rm{a}\)\(\rm{OH}\)溶液,则\(\rm{B}\) \(\rm{e}\)\(\rm{(OH)_{2}}\)能溶于\(\rm{N}\) \(\rm{a}\)\(\rm{OH}\)溶液
              D.\(\rm{A}\) \(\rm{l}\)\(\rm{(OH)_{3}}\)是两性化合物,则\(\rm{T}\) \(\rm{l}\)\(\rm{(OH)_{3}}\)是两性化合物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