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短周期主族元素 \(\rm{W}\)、\(\rm{X}\)、\(\rm{Y}\)、\(\rm{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rm{Y}\)和\(\rm{Z}\)位于同一主族。\(\rm{m}\)、\(\rm{n}\)、\(\rm{p}\) 均为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甲、乙、丙为其中三种元素对应的单质,丙为淡黄色固体,易溶在 \(\rm{XZ_{2}}\) 中,\(\rm{n}\) 是一种二元弱酸。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rm{(}\)反应条件省略\(\r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rm{W < X < Y}\)          

              B.\(\rm{W}\)、\(\rm{X}\)、\(\rm{Y}\)、\(\rm{Z}\)可以形成盐

              C.\(\rm{Y}\) 与 \(\rm{Z}\) 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有漂白性  

              D.上述转化关系图所涉及的反应均是氧化还原反应
            • 2. 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正确的是(    )
              A.第\(\rm{IIIA}\)的铊\(\rm{(_{81}Tl)}\)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跟\(\rm{NaOH}\)溶液反应
              B.第\(\rm{VIIA}\)的砹\(\rm{(_{85}At)}\)为有色固体,易溶于四氯化碳,但难溶于水
              C.第\(\rm{IIA}\)的锶的硫酸盐\(\rm{(_{38}SrSO_{4})}\)是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D.第\(\rm{VIA}\)的硒的氢化物\(\rm{(H_{2}Se)}\)是无色、有毒,比\(\rm{H_{2}S}\)稳定的气体
            • 3.

              \(\rm{a}\)、\(\rm{b}\)、\(\rm{c}\)、\(\rm{d}\)、\(\rm{e}\)是短周期元素,周期表中\(\rm{a}\)与\(\rm{b}\)、\(\rm{b}\)与\(\rm{c}\)相邻;\(\rm{c}\)与\(\rm{e}\)同主族;\(\rm{a}\)与\(\rm{c}\)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rm{2∶3}\),\(\rm{b}\)的最外层电子数比\(\rm{c}\)的最外层电子数少\(\rm{1}\)个;常见化合物\(\rm{d_{2}c_{2}}\)与水反应生成\(\rm{c}\)的单质,且溶液使酚酞溶液变红。

              \(\rm{(1)b}\)、\(\rm{e}\)的元素符号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rm{(2)a}\)、\(\rm{b}\)、\(\rm{c}\)的氢化物稳定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rm{(}\)用分子式表示\(\rm{)}\)___          \(\rm{\_}\)   ____;\(\rm{b}\)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稀溶液与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__       ___,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的比为               。

              \(\rm{(3)ec_{2}}\)通入到新制氯水中会使其酸性增强,原因是\(\rm{(}\)用离子方程式表示\(\rm{)}\)_______________       \(\rm{\_}\)____。

              \(\rm{(4)}\)一定量的\(\rm{d_{2}c_{2}}\)与\(\rm{ac_{2}}\)反应后的固体物质,恰好与\(\rm{0.8 mol}\)稀盐酸溶液完全反应,并收集到\(\rm{0.25 mol}\)气体,则该固体物质的组成为_______

            • 4.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素。

                 \(\rm{(1)}\)上表第三周期中第一电离能\(\rm{(I_{1})}\)最大的是_________\(\rm{(}\)填字母,下同\(\rm{)}\),\(\rm{c}\)和\(\rm{f}\)的\(\rm{I_{1}}\)大小关系是_________大于_________。

                  \(\rm{(2)}\)上述元素中,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是_________,写出该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

                  \(\rm{(3)}\)根据下表所提供的电离能数据\(\rm{(}\)单位:\(\rm{kJ·mol^{-1})}\),回答下列问题。


              \(\rm{X}\)

              \(\rm{Y}\)

              \(\rm{I_{1}}\)

              \(\rm{519}\)

              \(\rm{502}\)

              \(\rm{580}\)

              \(\rm{I_{2}}\)

              \(\rm{7296}\)

              \(\rm{4570}\)

              \(\rm{1820}\)

              \(\rm{I_{3}}\)

              \(\rm{11799}\)

              \(\rm{6920}\)

              \(\rm{2750}\)

              \(\rm{I_{4}}\)

              \(\rm{—}\)

              \(\rm{9550}\)

              \(\rm{11600}\)

                  \(\rm{①}\)表中\(\rm{X}\)可能为以上\(\rm{13}\)种元素中的_________元素。用元素符号表示\(\rm{X}\)和\(\rm{j}\)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

                  \(\rm{②Y}\)是周期表中第_________族的元素。

                  \(\rm{③}\)以上\(\rm{13}\)种元素中,_________元素原子失去核外第一个电子需要的能量最多。

            • 5.
              短周期元素\(\rm{X}\)、\(\rm{Y}\)、\(\rm{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m{(}\)  \(\rm{)}\)
              A.\(\rm{X}\)、\(\rm{Y}\)、\(\rm{Z}\)三种元素中,\(\rm{X}\)的非金属性最强
              B.\(\rm{Y}\)的氢化物的稳定性比\(\rm{Z}\)的弱
              C.\(\rm{Y}\)的最高正化合价为\(\rm{+7}\)
              D.\(\rm{X}\)的单质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 6.

              A、\(\rm{B}\)、\(\rm{C}\)、\(\rm{D}\)、\(\rm{E}\)、\(\rm{F}\)、\(\rm{G}\)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rm{A}\)元素原子核内无中子,\(\rm{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rm{2}\)倍,\(\rm{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rm{E}\)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rm{F}\)与\(\rm{G}\)位置相邻,\(\rm{G}\)是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rm{(}\)对应元素均用元素符号表示\(\rm{)}\):

              \(\rm{(1)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rm{G}\)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

              \(\rm{(2)D}\)与\(\rm{E}\)按原子个数比\(\rm{1:1}\)形成化合物甲,其电子式为____________,向甲中滴加足量水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rm{(3)}\)用电子式表示\(\rm{A}\)和\(\rm{C}\)反应形成化合物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4)E}\)、\(\rm{F}\)、\(\rm{G}\)三种元素所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

            • 7.

              下表所示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rm{①~⑩}\)种元素,填写下列空白:

              \(\rm{(1)}\)被选作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核素是________\(\rm{(}\)填核素符号\(\rm{)}\)。

              \(\rm{(2)}\)在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碱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

              \(\rm{(3)}\)最高价氧化物是两性氧化物的元素在第________族;写出它的氧化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4)}\)从\(\rm{⑤}\)到\(\rm{⑧}\)的元素中,________原子半径最大\(\rm{(}\)填元素符号\(\rm{)}\)。

              \(\rm{(5)}\)若要比较\(\rm{⑤}\)与\(\rm{⑥}\)的金属性强弱,下列实验方法可行的是________。

              A.将单质\(\rm{⑤}\)置于\(\rm{⑥}\)的盐溶液中,如果\(\rm{⑤}\)不能置换出单质\(\rm{⑥}\),说明\(\rm{⑤}\)的金属性弱

              B.比较\(\rm{⑤}\)和\(\rm{⑥}\)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水溶性,前者比后者溶解度大,故前者金属性强

              C.将\(\rm{⑤}\)、\(\rm{⑥}\)的单质分别投入水中,观察到\(\rm{⑤}\)与水反应更剧烈,说明\(\rm{⑤}\)的金属性强

              D.将\(\rm{⑤}\)、\(\rm{⑥}\)的单质分别在\(\rm{O_{2}}\)中燃烧,前者得到氧化物的颜色比后者得到氧化物的颜色深,则前者金属性强

            • 8.

              在\(\rm{{\,\!}_{a}X^{m+}}\)和\(\rm{{\,\!}_{b}Y^{n-}}\)两种简单离子\(\rm{(X}\)、\(\rm{Y}\)都是短周期元素\(\rm{)}\)中,已知\(\rm{Y^{n-}}\)比\(\rm{X^{m+}}\)多两个电子层,下列关系或说法正确的是\(\rm{(}\)      \(\rm{)}\)

              A.\(\rm{X}\)只能是第二周期的元素                       
              B.\(\rm{a}\)一定比\(\rm{b}\)小

              C.\(\rm{b-a+m+n}\)一定等于\(\rm{16}\)                 
              D.\(\rm{Y}\)只能是第三周期的元素
            • 9.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两组实验来探究元素周期律。甲同学根据元素非金属性与对应最高价含氧酸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图\(\rm{1}\)装置来一次性完成\(\rm{N}\)、\(\rm{C}\)、\(\rm{Si}\)三种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实验研究;乙同学设计了如图\(\rm{2}\)装置来验证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图\(\rm{2}\)中,\(\rm{D}\)、\(\rm{E}\)、\(\rm{F}\)三处分别是沾有\(\rm{NaBr}\)溶液的棉花、湿润的淀粉\(\rm{KI}\)试纸、湿润红纸条。已知常温下浓盐酸与高锰酸钾能反应生成氯气。

              \(\rm{(1)}\)甲同学实验中选用的物质名称为:\(\rm{A}\),\(\rm{B}\);\(\rm{C}\)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rm{(2)}\)乙同学的实验中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m{E}\)处的实验现象为,\(\rm{F}\)处的实验现象为。

            •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Ⅰ\(\rm{A}\)族元素的金属性比Ⅱ\(\rm{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

              B.Ⅵ\(\rm{A}\)族元素的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好的其沸点也最高

              C.\(\rm{MgCl_{2}}\)属于离子化合物,其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

              D.第三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