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rm{NaNO_{2}(}\)亚硝酸钠\(\rm{)}\)常用作肉类食品的防腐剂,若添加过量,易导致人体中毒。亚硝酸盐经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使血液中的正常携氧的亚铁血红蛋白转化成三价铁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引起组织缺氧,导致中毒。成人摄入\(\rm{0.2~0.5g}\)就会引起中毒,摄入\(\rm{3g}\)即可致死。

              \(\rm{(1)NaNO_{2}}\)的毒性源于\(\rm{NaNO_{2}}\)具有_______性。

              \(\rm{(2)}\)设计实验验证\(\rm{NaNO_{2}}\)确实具有该性质\(\rm{(}\)已知: \(\rm{NaNO_{2}}\)与\(\rm{HI}\)反应生成\(\rm{I_{2}}\)和\(\rm{NO)}\)

                 提供试剂:\(\rm{a.}\) 淀粉溶液  \(\rm{b. NaNO_{2}}\)溶液  \(\rm{c.}\) 醋酸  \(\rm{d.}\) 淀粉\(\rm{KI}\)试纸   \(\rm{e.}\) 硝酸

              \(\rm{①}\)将离子方程式配平  \(\rm{□NO_{2}^{-}+ □H^{+} + □I^{-}=□I_{2} + □NO↑ + □}\)___

              \(\rm{②}\)完成实验需要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__\(\rm{(}\)填字母\(\rm{)}\)。

              \(\rm{(3)}\)请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预测\(\rm{NaNO_{2}}\)还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并说明预测的依据\(\rm{(}\)已知:\(\rm{HNO_{2}}\)是一种弱酸\(\rm{)}\)。

              按照因为\(\rm{…}\)所以\(\rm{…}\)进行表述__________________。

              \(\rm{(4)}\)救治\(\rm{NaNO_{2}}\)中毒病人的方法是静脉注射亚甲蓝\(\rm{(}\)一种有机物\(\rm{)}\),其解毒原理是_________。

            • 2.

              氧化还原是一类重要的反应。

              \(\rm{(1)}\)已知反应:\(\rm{①Cl_{2}+2Fe^{2+}=2Cl^{-}+2Fe^{3+}}\),\(\rm{②2Fe^{3+}+S^{2-}= S+2Fe^{2+}}\),通过两个反应可知\(\rm{Fe^{3+}}\)、\(\rm{Cl_{2}}\)、\(\rm{S}\)的氧化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除去\(\rm{FeCl_{3}}\)溶液中少量的\(\rm{Fe^{2+}}\)可向溶液中通入___________气体。

              \(\rm{(2)}\)在反应\(\rm{SO_{2}+2H_{2}S=3S+2H_{2}O}\)中,被氧化的硫元素和被还原的硫元素质量比为:_________

              \(\rm{(3)}\)已知反应: \(\rm{3Cu+8HNO_{3}=3Cu(NO_{3})_{2}+2NO↑+4H_{2}O}\)。若反应中生成标况下\(\rm{2.24LNO}\)气体,则该反应转移电子数为:_________\(\rm{NA}\)个\(\rm{(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rm{)}\);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rm{mol}\)

            • 3.

              常温下,往\(\rm{H_{2}O_{2}}\)溶液中滴加少量\(\rm{FeSO_{4}}\)溶液,可发生如下两个反应:\(\rm{2Fe^{2+}+H_{2}O_{2}+2H^{+}=2Fe^{3+}+2H_{2}O 2Fe^{3+}+H_{2}O_{2}=2Fe^{2+}+O_{2}↑ +2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rm{H_{2}O_{2}}\)的氧化性比\(\rm{Fe^{3+}}\)强,其还原性比\(\rm{Fe^{2+}}\)弱
              B.在\(\rm{H_{2}O_{2}}\)分解过程中,溶液的\(\rm{pH}\)逐渐上升
              C.在\(\rm{H_{2}O_{2}}\)分解过程中, \(\rm{Fe^{2+}}\)和\(\rm{Fe^{3+}}\)的总量保持不变
              D.\(\rm{H_{2}O_{2}}\)生产过程要严格避免混入\(\rm{Fe^{2+}}\)
            • 4.

              下表是四个反应的有关信息:

              序号

              氧化剂

              还原剂

              其它反应物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

              \(\rm{①}\)

              \(\rm{Cl_{2}}\)

              \(\rm{FeBr_{2}}\)

               

              \(\rm{FeCl_{3}}\)

              \(\rm{FeCl_{3}}\)

              \(\rm{②}\)

              \(\rm{KMnO_{4}}\)

              \(\rm{H_{2}O_{2}}\)

              \(\rm{H_{2}SO_{4}}\)

              \(\rm{O_{2}}\)

              \(\rm{MnSO_{4}}\)

              \(\rm{③}\)

              \(\rm{KClO_{3}}\)

              \(\rm{HCl(}\)浓\(\rm{)}\)

               

              \(\rm{Cl_{2}}\)

              \(\rm{Cl_{2}}\)

              \(\rm{④}\)

              \(\rm{KMnO_{4}}\)

              \(\rm{HCl(}\)浓\(\rm{)}\)

               

              \(\rm{Cl_{2}}\)

              \(\rm{MnCl_{2}}\)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第\(\rm{①}\)组反应的氧化产物一定只有\(\rm{FeCl_{3}(}\)实为\(\rm{Fe^{3+})}\)
              B.第\(\rm{③}\)组反应的产物还有\(\rm{KCl}\)和\(\rm{H_{2}O}\)
              C.氧化性比较:\(\rm{KMnO_{4} > Cl_{2} > Fe^{3+} > Br_{2} > Fe^{2+}}\)
              D.还原性比较:\(\rm{H_{2}O_{2} > Mn^{2+} > Cl^{-}}\)
            • 5.

              已知: \(\rm{Zn + HNO_{3\;——\;}Zn(NO_{3})_{2} + N_{2}O↑+ H_{2}O(}\)未配平\(\rm{)}\),现有\(\rm{26g Zn}\)与足量的硝酸充分反应,求

              \(\rm{(1)}\)生成标况下\(\rm{N_{2}O}\)气体的体积多少升?

              \(\rm{(2)}\)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 6.

              实验探究是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的基本途径。下面是某同学完成的探究实验报告的一部分:

              实验名称: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强弱比较

              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

              \(\rm{①}\)氯水\(\rm{+}\)\(\rm{1 mL CCl_{4}}\),振荡,静置,观察\(\rm{CCl_{4}}\)层颜色

              单质的氧化性从强到弱的顺序:

              氯、溴、碘

              \(\rm{②}\)\(\rm{NaBr}\)溶液\(\rm{+}\)氯水\(\rm{+}\)\(\rm{1 mL CCl_{4}}\),振荡,静置,观察\(\rm{CCl_{4}}\)层颜色

              \(\rm{③}\)\(\rm{KI}\)溶液\(\rm{+}\)氯水\(\rm{+}\)\(\rm{1 mL CCl_{4}}\),振荡,静置,观察\(\rm{CCl_{4}}\)层颜色

              实验药品:\(\rm{KBr}\)溶液、\(\rm{KI}\)溶液、氯水、溴水、碘水、四氯化碳、淀粉碘化钾试纸

              实验设计如下,请回答:                                              

              \(\rm{(1)}\)完成该实验需用到的实验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CCl_{4}}\)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实验评价:该同学的实验设计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进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4)}\)实验设计:比较硫和氯非金属性强弱\(\rm{(}\)选择适合的试剂,并简单描述实验现象及结论\(\rm{)}\)

              试剂

              简单描述实验现象

              结论

               

               

              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强

            • 7.

              已知:\(\rm{4Zn+10HNO_{3}(}\)稀\(\rm{)}\) \(\rm{4Zn(NO_{3})_{2}+N_{2}O↑+5H_{2}O}\)。现有\(\rm{26gZn}\)与足量的硝酸充分反应,求:

              \(\rm{(1)}\)生成\(\rm{N_{2}O}\)气体的体积多少\(\rm{L(}\)标准状况下\(\rm{)}\)?

              \(\rm{(2)}\)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 8.

              已知氧化性:\(\rm{Cl_{2} > IO_{3}^{—} > Fe^{3+} > I_{2}}\),以下实验的结论或实验的预测合理的是(    )

              A.往某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水再加淀粉,振荡后不出现蓝色,说明该溶液不含\(\rm{I^{—}}\)
              B.向\(\rm{FeCl_{2}}\)溶液中滴加碘水,所得溶液中加入\(\rm{KSCN}\)溶液将呈红色
              C.向淀粉碘化钾试纸上滴加白醋和碘盐的溶液,试纸变蓝,说明加碘盐中有\(\rm{IO_{3}^{—}}\)
              D.往\(\rm{FeI_{2}}\)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溶液变成棕黄色,说明有\(\rm{Fe^{3+}}\)生成
            • 9.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验证臭氧的氧化性强于氧气,进行了下述实验,请参与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目的】验证臭氧的氧化性强于氧气

              【实验原理】\(\rm{2KI+O_{3}+H_{2}O═2KOH+I_{2}+O_{2}}\),淀粉溶液遇单质碘变蓝色。

              【实验用品】臭氧消毒碗柜、\(\rm{a}\)溶液、碘化钾溶液、滤纸、玻璃片、温度计。

              【实验步骤】\(\rm{①}\)取\(\rm{a}\)溶液与碘化钾溶液混合;

              \(\rm{②}\)取两片用滤纸剪成的纸条,在\(\rm{a}\)和碘化钾的混合液中湿润后分别置于两块洁净的玻璃片上;

              \(\rm{③}\)将一块玻璃片\(\rm{(}\)Ⅰ\(\rm{)}\)置于臭氧消毒碗柜中并接通电源生成臭氧。将另一块玻璃片\(\rm{(}\)Ⅱ\(\rm{)}\)置于可控温度的温箱里,尽量地使温箱的温度与消毒碗柜中的温度相等;

              \(\rm{④}\)观察现象并进行记录:

              时间\(\rm{(min)}\)

              \(\rm{0}\)

              \(\rm{15}\)

              \(\rm{30}\)

              \(\rm{45}\)

              \(\rm{60}\)

              \(\rm{90}\)

              \(\rm{120}\)

              滤纸的颜色变化

              玻璃\(\rm{(}\)Ⅰ\(\rm{)}\) 上的滤纸

              白色

              白色

              灰色

              浅蓝色

              蓝色

              蓝色

              浅蓝色

              玻璃\(\rm{(}\)Ⅱ\(\rm{)}\) 上的滤纸

              白色

              白色

              白色

              白色

              灰色

              灰色

              浅蓝色

              请根据上述实验原理、步骤及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rm{(1)}\)实验原理的化学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rm{(}\)填序号\(\rm{)}\)。

              A.离子反应     \(\rm{B.}\)氧化还原反应   \(\rm{C.}\)复分解反应   \(\rm{D.}\)置换反应  \(\rm{E.}\)分解反应 \(\rm{F.}\)化合反应

              \(\rm{(2)}\)实验药品中的\(\rm{a}\)溶液是___________溶液。

              \(\rm{(3)}\)写出在臭氧消毒柜中产生\(\rm{O_{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4)}\)从实验数据记录不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rm{(}\)填序号\(\rm{)}\)。

              A.\(\rm{O_{3}}\)的氧化性比\(\rm{O_{2}}\)强

              B.氧气也能氧化碘化钾中的碘离子

              C.空气中可能也有一定浓度的\(\rm{O_{3}}\),所以实验数据不可靠,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rm{O_{3}}\)不仅氧化\(\rm{I^{-}}\)的速率比氧气快,而且有漂白作用

              \(\rm{(5)}\)在\(\rm{O_{3}}\)氧化\(\rm{KI}\)的反应中,若有\(\rm{9.6 g O_{3}}\)发生反应,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 10.

              \(\rm{KClO_{3}}\)和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会生成黄绿色的易爆物二氧化氯。其变化可表述为\(\rm{2KClO_{3}+4HCl(}\)浓\(\rm{)═══2KCl+2ClO_{2}↑+Cl_{2}↑+2H_{2}O}\)。

              \(\rm{(1)}\)请用双线桥表示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_\(\rm{(}\)填写编号\(\rm{)}\)。

              \(\rm{①}\)只有还原性 \(\rm{②}\)还原性和酸性 \(\rm{③}\)只有氧化性  \(\rm{④}\)氧化性和酸性

              \(\rm{(3)}\)产生\(\rm{0.1 mol Cl_{2}}\),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rm{mol}\)。

                    \(\rm{(4)ClO_{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因此,常被用作消毒剂,其消毒的效率\(\rm{(}\)以单位质量得到的电子数表示\(\rm{)}\)是\(\rm{Cl_{2}}\)的________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