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关于某无色溶液中所含离子的鉴别,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rm{(}\)  \(\rm{)}\)
              A.加入\(\rm{AgNO_{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可确定有\(\rm{Cl^{-}}\)存在
              B.加入\(\rm{Ba(NO_{3})_{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可确定有\(\rm{SO_{4}^{2-}}\)存在\(\rm{{\,\!}}\)
              C.通入\(\rm{Cl_{2}}\)后,溶液变为黄色,加入淀粉溶液后溶液变蓝,可确定有\(\rm{I^{-}}\)存在\(\rm{{\,\!}}\)
              D.加入盐酸,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溶液中一定有大量\(\rm{CO_{3}^{2-}}\)
            • 2.

              短周期元素的数据、性质见下表,请用对应序号元素的化学用语规范填空。


              \(\rm{(1)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元素\(\rm{⑾}\)用作测定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核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元素\(\rm{③}\)的单质与冷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写出元素\(\rm{⑤}\)和\(\rm{⑥}\)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与元素\(\rm{⑧}\)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反应的离子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4)}\)上述在第三周期的所有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从低到高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5)①⑥⑦}\)三种元素的简单离子与氖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则这三种离子半径从大到小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

              \(\rm{(6)}\)写出实验室制取元素\(\rm{⑤}\)的单质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吸收该尾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rm{(}\)并标出该反应的双线桥\(\rm{)}\)。

              \(\rm{(7)}\)检验元素\(\rm{⑧}\)的离子的实验方案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请叙述清楚操作\(\rm{→}\)现象\(\rm{→}\)结论\(\rm{)}\)。

              \(\rm{(8)}\)写出元素\(\rm{⑥}\)的一种氧化物可用于做呼吸面具供氧剂的物质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它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9)}\) 写出\(\rm{①⑩}\)元素形成常用作绿色氧化剂的物质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10)}\)请用电子式表示元素\(\rm{②}\)与\(\rm{⑤}\)形成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11)}\)请设计实验验证“元素\(\rm{⑥②⑧}\)的金属性依次减弱”:\(\rm{(}\)请叙述清楚“控制好单一变量”;操作\(\rm{→}\)现象\(\rm{→}\)结论\(\r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已知:\(\rm{Ag_{2}SO_{4}}\)微溶于水,可溶于硝酸。溶液\(\rm{X}\)中可能含有\(\rm{Na^{+}}\)、\(\rm{Ca^{2+}}\)、\(\rm{Fe^{2+}}\)、\(\rm{Cl^{-}}\)、\(\rm{Br^{-}}\)、\(\rm{CO_{3}^{2-}}\)、\(\rm{SiO_{3}^{2-}}\)、\(\rm{SO_{4}^{2-}}\)中的几种离子。为了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m{(}\)    \(\rm{)}\)

              A.溶液\(\rm{X}\)中一定含有\(\rm{Na^{+}}\)、\(\rm{Cl^{-}}\)和\(\rm{SiO_{3}^{2-}}\)

              B.溶液\(\rm{X}\)中一定不含\(\rm{Ca^{2+}}\)、\(\rm{Fe^{2+}}\)、\(\rm{Br^{-}}\)

              C.为确定溶液\(\rm{X}\)中是否含有\(\rm{SO_{4}^{2-}}\),可取溶液\(\rm{2}\),加入\(\rm{BaCl_{2}}\)溶液

              D.在溶液\(\rm{X}\)中依次滴入盐酸、双氧水和硫氰化钾溶液后,溶液将变为红色
            • 4.

              有一白色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的阴、阳离子分别如下表所示:

              阳离子

              \(\rm{Na^{+}}\)、\(\rm{Mg^{2+}}\)、\(\rm{Ag^{+}}\)、\(\rm{Ba^{2+}}\)

              阴离子

              \(\rm{SO_{3}^{2-}}\)、\(\rm{SO_{4}^{2-}}\)、\(\rm{CO_{3}^{2-}}\)、\(\rm{AlO_{2}^{-}}\)

              为了鉴定其中的离子,现进行如下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rm{(1)}\)取该粉末,加水后得到无色溶液;用\(\rm{pH}\)试纸测得溶液的\(\rm{pH}\)为\(\rm{12}\)。据此可排除_______离子,排除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向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开始有沉淀生成,继续滴加,沉淀消失,同时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据此可肯定含有____________离子;同时可排除_____________离子。

              \(\rm{(3)}\)根据\(\rm{(1)}\)和\(\rm{(2)}\)的结论,检验固体中含有阳离子的方法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某工业废水仅含下表中的某些离子,且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均为\(\rm{0.1 mol/L(}\)此数值忽略水的电离及离子的水解\(\rm{)}\)。

              阳离子

              \(\rm{K^{+}}\)

              \(\rm{Ag^{+}}\)

              \(\rm{Mg^{2+}}\)

              \(\rm{Cu^{2+}}\)

              \(\rm{Al^{3+}}\)

              \(\rm{NH^{+}_{4}}\)

              阴离子

              \(\rm{Cl^{-}}\)

              \(\rm{CO^{2}_{3}}\)

              \(\rm{NO^{-}_{3}}\)

              \(\rm{SO^{2}_{4}}\)

              \(\rm{SiO^{2}_{3}}\)

              \(\rm{I^{-}}\)

              甲同学欲探究废水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rm{.}\)取该无色溶液\(\rm{5 mL}\),滴加一滴氨水有沉淀生成,且离子种类增加。

              Ⅱ\(\rm{.}\)用铂丝蘸取溶液,在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无紫色火焰。

              Ⅲ\(\rm{.}\)另取溶液加入过量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无色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

              Ⅳ\(\rm{.}\)向Ⅲ中所得的溶液中加入\(\rm{BaCl_{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请推断:

              \(\rm{(1)}\)由Ⅰ、Ⅱ判断,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

              \(\rm{(2)}\)Ⅲ中加入盐酸生成无色气体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rm{(3)}\)甲同学最终确定原溶液中所含阳离子有________,阴离子有________;并据此推测原溶液应该呈________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请用离子方程式说明\(\rm{)}\)。

              \(\rm{(4)}\)另取\(\rm{100 mL}\)原溶液,加入足量的\(\rm{NaOH}\)溶液,此过程中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沉淀至恒重,得到的固体质量为________\(\rm{g}\)。

            • 6.

              下面是对溶液中有无\(\rm{SO_{4}^{2-}}\)检验的实验方案:

              方案甲:试液\(\rm{ \xrightarrow[]{BaC{l}_{2}溶液} }\)白色沉淀\(\rm{ \xrightarrow[]{足量稀HN{O}_{3}} }\)沉淀不溶解
              方案乙:试液\(\rm{ \xrightarrow[]{足量稀HCl} }\)无沉淀\(\rm{ \xrightarrow[]{BaC{l}_{2}溶液} }\)白色沉淀
              方案丙:试液\(\rm{ \xrightarrow[]{足量稀HN{O}_{3}} }\)无沉淀\(\rm{ \xrightarrow[]{Ba{\left(N{O}_{3}\right)}_{2}} }\)白色沉淀
              试评价上述多种方案是否严密?分别说明理由。
              甲方案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案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方案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下列离子检验方法和结论相符的一组是\(\rm{(}\)            \(\rm{)}\)

              序号

              检验方法

              结论

              \(\rm{A}\)

              向一种未知溶液中加入\(\rm{BaCl_{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未知溶液中一定含有\(\rm{SO_{4}^{2-}}\)

              \(\rm{B}\)

              向一种未知溶液中滴加\(\rm{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未知溶液中不含\(\rm{Fe^{2+}}\)

              \(\rm{C}\)

              向一种未知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然后再滴加\(\rm{AgNO_{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未知溶液中一定含有\(\rm{Cl^{-}}\)

              \(\rm{D}\)

              向一种未知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

              不能确定未知溶液中一定含有\(\rm{CO_{3}^{2-}}\)


              A.\(\rm{A}\)
              B.\(\rm{B}\)
              C.\(\rm{C}\)
              D.\(\rm{D}\)
            • 8.

              Ⅰ\(\rm{.}\)化合物\(\rm{Mg_{5}Al_{3}(OH)_{19}(H_{2}O)_{4}}\)可作环保型阻燃材料,受热时按如下化学方程式分解:\(\rm{2Mg_{5}Al_{3}(OH)_{19}(H_{2}O)_{4} \overset{∆}{=} 27H_{2}O↑+10MgO+3Al_{2}O_{3}}\)

              \(\rm{(1)}\)写出该化合物作阻燃剂的一条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除去固体产物中\(\rm{Al_{2}O_{3}}\)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已知\(\rm{MgO}\)可溶于\(\rm{NH_{4}Cl}\)的水溶液,用文字叙述表示其原理____________。

              Ⅱ\(\rm{.}\)磁性材料\(\rm{A}\)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某研究小组按如图流程探究其组成:

              请回答:

              \(\rm{(4)A}\)的组成元素为________________\(\rm{(}\)用元素符号表示\(\rm{)}\),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rm{(5)}\)溶液\(\rm{C}\)可溶解铜片,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6)}\)已知化合物\(\rm{A}\)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一种淡黄色不溶物和一种气体\(\rm{(}\)标况下的密度为\(\rm{1.518 g·L^{-1})}\),该气体分子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7)}\)写出\(\rm{F→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某溶液只含以下离子中\(\rm{K^{+}}\)、\(\rm{Mg^{2+}}\)、\(\rm{Al^{3+}}\)、\(\rm{Ba^{2+}}\)、\(\rm{Fe^{3+}}\)、\(\rm{AlO_{2}^{-}}\)、\(\rm{CO_{3}^{2-}}\)、\(\rm{SO_{4}^{2-}}\)、\(\rm{SiO_{3}^{2-}}\)、\(\rm{Cl^{-}}\)的若干种离子,取适量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rm{(1)}\)此溶液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

              \(\rm{(2)}\)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
              \(\rm{(3)}\)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___

              \(\rm{(4)}\)写出生成沉淀\(\rm{A}\)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 10.

              某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研究亚铁盐与\(\rm{H_{2}O_{2}}\)溶液的反应。

              【实验\(\rm{I}\)】试剂:酸化的\(\rm{0.5mol·L^{-1} FeSO_{4}}\)溶液\(\rm{(pH =0.2)}\),\(\rm{5\%H_{2}O_{2}}\)溶液\(\rm{(pH=5)}\)。

              操作

              现象

              取\(\rm{2mL}\)上述\(\rm{FeSO_{4}}\)溶液于试管中,加入\(\rm{5}\)滴\(\rm{5\%H_{2}O_{2}}\)溶液

              溶液立即变为棕黄色,稍后,产生气泡。测得反应后溶液\(\rm{pH = 0.9}\)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rm{KSCN}\)溶液

              溶液变红


              \(\rm{(1)}\)上述实验中\(\rm{H_{2}O_{2}}\)溶液与\(\rm{FeSO_{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产生气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Ⅱ】试剂:未酸化的\(\rm{0.5mol·L-1FeSO_{4}}\)溶液\(\rm{(pH=3)}\),\(\rm{5\% H_{2}O_{2}}\)溶液\(\rm{(pH=5)}\)

              操作

              现象

              取\(\rm{2mL5\%H_{2}O_{2}}\)溶液于试管中,

              加入\(\rm{5}\)滴上述\(\rm{FeSO_{4}}\)溶液,

              溶液立即变为棕黄色,产生大量气泡,并放热,反应混合物颜色加深且有浑浊。测得反应后溶液\(\rm{pH =1.4}\)


              \(\rm{(3)}\)将上述混合物分离,得到棕黄色沉淀和红褐色胶体。取部分棕黄色沉淀洗净,加\(\rm{4 mol·L^{-1}}\)盐酸,沉淀溶解得到黄色溶液。初步判断该沉淀中含有\(\rm{Fe_{2}O_{3}}\),经检验还含有\(\rm{SO_{4}^{2-}}\)。检验棕黄色沉淀中\(\rm{SO_{4}^{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rm{(4)}\)对于生成红褐色胶体的原因,提出两种假设:

              \(\rm{ⅰ.H_{2}O_{2}}\)溶液氧化\(\rm{Fe^{2+}}\)消耗\(\rm{H^{+}}\)

              \(\rm{ii. Fe^{2+}}\)氧化的产物发生了水解

              \(\rm{①}\)根据实验Ⅱ记录否定假设\(\rm{ⅰ}\),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②}\)实验验证假设\(\rm{ⅱi}\)取__________溶液,加热,溶液变为红褐色,\(\rm{pH}\)下降,证明假设\(\rm{ii}\)成立。

              \(\rm{(5)}\)将\(\rm{FeSO_{4}}\)溶液加入\(\rm{H_{2}O_{2}}\)溶液后,产生红褐色胶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Ⅲ】若用\(\rm{FeCl_{2}}\)溶液替代\(\rm{FeSO_{4}}\)溶液,其余操作与实验Ⅱ相同,除了产生与Ⅱ相同的现象外,还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但不褪色。

              \(\rm{(6)}\)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rm{(7)}\)由实验\(\rm{I}\)、Ⅱ、Ⅲ可知,亚铁盐与\(\rm{H_{2}O_{2}}\)反应的现象与______________\(\rm{(}\)至少写两点\(\rm{)}\)有关。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