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A、\(\rm{B}\)、\(\rm{C}\)、\(\rm{D}\)是中学化学的常见物质,其中\(\rm{A}\)、\(\rm{B}\)、\(\rm{C}\)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rm{(}\)部分反应中的\(\rm{H_{2}O}\)已略去\(\rm{)}\)。请填空:



              \(\rm{(1)}\)若\(\rm{A}\)是一种碱性气体,常用作制冷剂,\(\rm{B}\)是汽车尾气之一,遇空气会变色,则反应\(\rm{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若\(\rm{C}\)是一种能形成硫酸型酸雨的污染性气体,\(\rm{D}\)是一种能支持燃烧和呼吸的气体,则反应\(\rm{③}\)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

              \(\rm{(3)}\)若\(\rm{D}\)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rm{A}\)、\(\rm{B}\)、\(\rm{C}\)的的焰色反应都呈黄色,则反应\(\rm{③}\)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在铝质易拉罐中收集满\(\rm{CO_{2}}\)气体,然后在其中加入\(\rm{10 mL}\)浓\(\rm{NaOH}\)溶液,并迅速用胶带将易拉罐口封住,能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易拉罐变瘪,经过一段时间后,又观察到易拉罐重新鼓起来。易拉罐变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变瘪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rm{;}\)产生后一现象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 3.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rm{(1)}\)刚切开的钠暴露在空气中表面逐渐变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Na_{2}O_{2}}\)与\(\rm{H_{2}O}\)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Fe(OH)_{2}}\)在空气中变为红褐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4)Al}\)与\(\rm{NaOH}\)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中学常见的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m{A + B → C + D + H_{2}O(}\)未配平,反应条件略去\(\rm{)}\)。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rm{(1)}\)若\(\rm{A}\)为\(\rm{1-18}\)号中某种元素组成的黑色固体单质,与\(\rm{B}\)的浓溶液共热时,产生\(\rm{C}\)、\(\rm{D}\)两种气体,其中一种气体为红棕色。则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若\(\rm{C}\)是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写出实验室里制取该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C}\)还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请补充完整该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rm{MnO}\)\(\rm{{\,\!}_{4}^{—}}\)\(\rm{+}\)  _______\(\rm{+ 2H}\)\(\rm{{\,\!}_{2}}\)\(\rm{O}\)  \(\rm{= }\)___ \(\rm{Mn}\)\(\rm{{\,\!}^{2+}}\)  \(\rm{+}\)  ______\(\rm{+}\)  ____

              \(\rm{(3)}\)若\(\rm{A}\)、\(\rm{B}\)以物质的量\(\rm{1︰1}\)参与反应,生成的\(\rm{D}\)是工业制备氯气的主要原料,\(\rm{C}\) 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则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 5.

              一无色气体,可能是由\(\rm{CO_{2}}\)、\(\rm{HCl}\)、\(\rm{NH_{3}}\)、\(\rm{NO_{2}}\)、\(\rm{NO}\)、\(\rm{H_{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将此无色气体通过盛有浓\(\rm{H_{2}SO_{4}}\)的洗气瓶,发现气体体积减小一部分;继续通过装有固体\(\rm{Na_{2}O_{2}}\)的干燥管,发现从干燥管出气口一端出来的气体显红棕色;再将该气体通入盛满水、倒立于水槽中的试管内,发现试管内水位上升,最后试管中充满液体。由此可知:

              \(\rm{(1)}\)原气体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定不含                   

              \(\rm{(2)}\)最终结果可知原气体中____________________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

            • 6.

              一无色气体可能是由\(\rm{CO_{2}}\)、\(\rm{HCl}\)、\(\rm{NH_{3}}\)、\(\rm{NO_{2}}\)、\(\rm{NO}\)、\(\rm{N_{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此无色气体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发现气体体积减少一部分,继续通过装有固体\(\rm{Na_{2}O_{2}}\)的干燥管,发现从干燥管出气口一端出来的气体颜色显红棕色,再将该气体通入盛满水、倒立于水槽中的试管内,最后试管里仍然充满液体。由此可知:

              \(\rm{(1)}\)原气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写出气体通过浓硫酸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写出气体通过\(\rm{Na_{2}O_{2}}\)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4)}\)写出气体变红棕色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胃酸过多是常见的胃病。下面是甲、乙两种常见胃药的说明摘要。

              甲:\(\rm{(1)}\)白色结晶状粉末,可缓缓分解;\(\rm{(2)}\)属于酸式盐;\(\rm{(3)}\)遇酸及酸性药物则产生二氧化碳;\(\rm{(4)}\)胃酸过多患者服用多见胃胀气,甚至有引起胃溃疡穿孔的危险。

              乙:\(\rm{(1)}\)与胃酸是中和作用缓慢而持久,可维持\(\rm{3~4}\)小时。\(\rm{(2)}\)凝胶本身覆盖于溃疡面上,具有保护作用。\(\rm{(3)}\)可溶于稀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中。

              \(\rm{(1)}\)请你推测,甲中含有的主要化学成份是         \(\rm{(}\)填化学式\(\rm{)}\);乙中含有的主要化学成份是           \(\rm{(}\)填化学式\(\rm{)}\)。

              \(\rm{(2)}\)试写出甲中含有的主要化学成份引起胃胀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rm{(3)}\)试写出乙中含有的主要化学成份分别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8.

              已知:\(\rm{A}\)、\(\rm{F}\)为金属单质,\(\rm{D}\)、\(\rm{E}\)为气态单质,其余均为化合物,其中\(\rm{C}\)的焰色反应呈黄色;\(\rm{B}\)为黑色粉末,\(\rm{J}\)为蓝色沉淀。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rm{(}\)部分生成物已略去\(\rm{)}\):


              \(\rm{⑴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rm{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rm{⑵}\)写出反应\(\rm{C+I→J}\)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⑶}\)写出\(\rm{E+F→I}\)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二元弱酸是分步电离的,\(\rm{25℃}\)时碳酸和草酸的\(\rm{{{K}_{a}}}\)如下表:

              \(\rm{H_{2}CO_{3}}\)

              \(\rm{K_{a1}=4.3×10^{-7}}\)

              \(\rm{H_{2}C_{2}O_{4}}\)

              \(\rm{K_{a1}=5.6×10^{-2}}\)

              \(\rm{K_{a2}=5.6×10^{-11}}\)

              \(\rm{K_{a2}=5.42×10^{-5}}\)

              \(\rm{(l)}\)设有下列四种溶液:

              A.\(\rm{0.1 mol/L}\)的\(\rm{Na_{2}C_{2}O_{4}}\)溶液         \(\rm{B.0.1 mol/L}\)的\(\rm{NaHC_{2}O_{4}}\)溶液

              C.\(\rm{0.1 mol/L}\)的\(\rm{Na_{2}CO_{3}}\)溶液          \(\rm{D.0.1 mol/L}\)的\(\rm{NaHCO_{3}}\)溶液

              其中,\(\rm{c(H^{+})}\)最大的是_________,\(\rm{c(OH^{-})}\)最大的是_________。

              \(\rm{(2)}\)某化学实验兴趣小组同学向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备\(\rm{CO_{2}}\)后残留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在溶液中插入\(\rm{pH}\)传感器,测得\(\rm{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刚开始滴入碳酸钠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rm{BC}\)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rm{D}\)点时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rm{c(H^{+})=}\)____\(\rm{ mol/L}\)。

            • 10. 如图所示中各方框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rm{(}\)某些物质已经略去\(\rm{)}\),其中常温下\(\rm{A}\)、\(\rm{C}\)和\(\rm{D}\)为无色气体,\(\rm{C}\)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rm{X}\)分解产生\(\rm{A}\)、\(\rm{B}\)和\(\rm{C}\)三种产物的比值为\(\rm{1}\):\(\rm{1}\):\(\rm{1}\).

              \(\rm{(1)}\)写出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rm{X}\):____ \(\rm{\_}\);\(\rm{B}\):____ __;\(\rm{F}\):___ ___;\(\rm{G}\):___ ___.

              \(\rm{(2)}\)按要求写出下列变化的反应化学方程式:\(\rm{A→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                       ;\(\rm{G→E}\)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