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rm{Cu_{2}O}\)和\(\rm{FeO}\)组成的混合物\(\rm{3.6g}\),在加热条件下与足量的\(\rm{CO}\)气体充分反应后,所得气体质量为\(\rm{2.04g}\),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rm{1.12L}\),得到固体的质量为\(\rm{mg}\)。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rm{2.04g}\)气体全部为\(\rm{CO_{2}}\)

              B.反应后的气体通入足量的\(\rm{Ba(OH)_{2}}\)溶液能产生\(\rm{7.88g}\)沉淀

              C.原混合物中\(\rm{Cu_{2}O}\)与\(\rm{Fe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rm{3∶1}\)

              D.将得到的\(\rm{m g}\)固体放到氧气中充分灼烧后,固体质量变为\(\rm{4.8 g}\)
            • 2.

              Ⅰ\(\rm{.}\)化合物\(\rm{Mg_{5}Al_{3}(OH)_{19}(H_{2}O)_{4}}\)可作环保型阻燃材料,受热时按如下化学方程式分解:\(\rm{2M{{g}_{5}}A{{l}_{3}}{{(OH)}_{19}}{{({{H}_{2}}O)}_{4}}\underline{\underline{\ \Delta \ }}27{{H}_{2}}O\uparrow +10MgO+3A{{l}_{2}}{{O}_{3}}}\)

                  \(\rm{(1)}\)写出该化合物作阻燃剂的两条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除去固体产物中\(\rm{Al_{2}O_{3}}\)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

                  \(\rm{(3)}\)已知\(\rm{MgO}\)可溶于\(\rm{NH_{4}Cl}\)的水溶液,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____________。

              Ⅱ\(\rm{.}\)磁性材料\(\rm{A}\)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某研究小组按如图流程探究其组成:

              请回答:

                  \(\rm{(1)A}\)的组成元素为________\(\rm{(}\)用元素符号表示\(\rm{)}\),化学式为________。

                  \(\rm{(2)}\)溶液\(\rm{C}\)可溶解铜片,例举该反应的一个实际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已知化合物\(\rm{A}\)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一种淡黄色不溶物和一种气体\(\rm{(}\)标况下的密度为\(\rm{1.518g·L^{-1})}\),该气体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4)}\)写出\(\rm{F→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溶液\(\rm{G}\)中的主要微粒\(\rm{(}\)不考虑\(\rm{H_{2}O}\)、\(\rm{H^{+}}\)、\(\rm{K^{+}}\)、\(\rm{I^{-})}\)________________。

            • 3.

              按要求书写方程式\(\rm{(1}\)、\(\rm{2}\)书离子方程式,\(\rm{3}\)、\(\rm{4}\)、\(\rm{5}\)写化学方程式\(\rm{)}\).

              \(\rm{(1)}\)实验室制氯气离子方程式为:      

              \(\rm{(2)}\)向\(\rm{NaHSO_{4}}\)溶液中逐滴加入\(\rm{Ba(OH)_{2}}\)溶液至恰好中和的离子方程式:      

              \(\rm{(3)}\)漂白粉的漂白作用机理:      

              \(\rm{(4)}\)除去碳酸钠溶液中的少量碳酸氢钠:      

              \(\rm{(5)Na}\)投入\(\rm{MgCl_{2}}\)溶液中:      

            • 4.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中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粗硅\(\rm{ \xrightarrow[高温]{C{l}_{2}} }\) \(\rm{SiCl4 \xrightarrow[高温]{{H}_{2}} Si}\)
              B.\(\rm{Mg(OH)2 \xrightarrow[]{盐酸} MgCl_{2}(aq) \xrightarrow[]{电解} Mg}\)
              C.\(\rm{Cu \xrightarrow[]{盐酸} CuCl_{2}(aq) \xrightarrow[]{蒸发} }\)无水\(\rm{CuCl_{2}}\)
              D.\(\rm{FeS_{2} \xrightarrow[煅烧]{{O}_{2}} SO_{2} \xrightarrow[]{{H}_{2}O} H_{2}SO_{4}}\)
            • 5.

              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rm{100mL 3mol/L}\)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甲:乙\(\rm{=1}\):\(\rm{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

              A.\(\rm{5.4g}\)
              B.\(\rm{3.6g}\)
              C.\(\rm{2.7g}\)
              D.\(\rm{1.6g}\)
            • 6. 【加试题】锌灰是炼锌厂的烟道灰,含\(\rm{ZnO 35\%}\)以上, 还含有少量的氧化锰\(\rm{(MnO)}\)、 氧化铜、 铁的氧化物和不溶于酸的杂质, 工业上常用酸浸法回收 \(\rm{ZnSO_{4}·7H_{2}O}\)。 已知 \(\rm{ZnSO_{4}·7H_{2}O}\) 晶体易溶于水, 难溶于酒精, 某兴趣小组实验室模拟回收 \(\rm{ZnSO_{4}·7H_{2}O}\) 晶体, 流程如下:

              请回答:

              \(\rm{(1)}\) 分析步骤 \(\rm{II}\) 中的操作和原理, 回答下列问题:

              \(\rm{①}\)结合表 \(\rm{1}\)、 \(\rm{2}\), 分析选择的 \(\rm{pH}\) 值及温度分别是______, 其中, 可以采用加入______来调节 \(\rm{pH}\) 值;

              \(\rm{②}\)该过滤时采用减压过滤, 操作过程中是否可以使用滤纸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rm{③}\)酸性 \(\rm{KMnO_{4}}\)溶液将溶液中的 \(\rm{Fe^{2+}}\)氧化,生成两种沉淀; 同时,过量的高锰酸钾在微酸性的条件能自动分解生成\(\rm{MnO_{2}}\)沉淀。 试写出在该环境下,\(\rm{KMnO_{4}}\)溶液氧化 \(\rm{Fe^{2+}}\)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 若用稀硝酸做氧化剂,除了产物中可能含有 \(\rm{Zn(NO_{3})_{2}}\) 外, 还可能的缺点是:_____________;

              \(\rm{(2)}\)在整个实验过程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滤渣 \(\rm{B}\) 的主要成分为\(\rm{Cu}\)
              B.为了检验滤液 \(\rm{B}\) 中是否含有铁元素, 可选择 \(\rm{KSCN}\) 溶液进行测定

              C.步骤Ⅴ进行洗涤时,可以选择酒精作为洗涤剂,对晶体洗涤 \(\rm{1~2}\) 次

              D.步骤 \(\rm{IV}\) 溶液冷却时,若未见晶体析出,可用玻璃棒轻轻地摩擦器壁

              \(\rm{(3)}\)为测定 \(\rm{ZnSO_{4}·7H_{2}O}\) 晶体的纯度, 可用 \(\rm{K_{4}Fe(CN)_{6}}\) 标准液进行滴定。 主要原理如下:

              \(\rm{2K_{4}Fe(CN)_{6}+ 3ZnSO_{4}= K_{2}Zn_{3}[Fe(CN)_{6}]_{2}↓+ 3K_{2}SO_{4}}\)

              准确称取 \(\rm{5.000g ZnSO_{4}·7H_{2}O}\) 晶体, 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 \(\rm{250mL}\), 准确移取该溶液 \(\rm{25.00mL}\)至锥形瓶中,用 \(\rm{0.0500mol/L K_{4}Fe(CN)_{6}}\) 溶液进行滴定, 所得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滴定前读数\(\rm{/mL}\)

              滴定后读数\(\rm{/mL}\)

              \(\rm{1}\)

              \(\rm{0.10}\)

              \(\rm{19.92}\)

              \(\rm{2}\)

              \(\rm{1.34}\)

              \(\rm{21.12}\)

              \(\rm{3}\)

              \(\rm{0.00}\)

              \(\rm{20.10}\)

              则 \(\rm{ZnSO_{4}·7H_{2}O}\) 晶体的纯度是_______\(\rm{(}\)以质量分数表示\(\rm{)}\)。

            • 7.

              电子工业常用\(\rm{30\%}\)的\(\rm{FeCl_{3}}\)溶液腐蚀敷在绝缘板上的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

              \(\rm{(1)}\)检验溶液中\(\rm{Fe^{3+}}\)存在的试剂是          ,证明\(\rm{Fe^{3+}}\)存在的现象是           。 

              \(\rm{(2)}\)写出\(\rm{FeCl_{3}}\)溶液与金属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rm{(3)}\)某工程师为了从使用过的腐蚀废液中回收铜,并重新获得\(\rm{FeCl_{3}}\)溶液,准备采用下列步骤:


              A.请写出上述实验中加入或生成的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rm{①}\)           ,\(\rm{②}\)           ,\(\rm{③}\)        , 

              \(\rm{④}\)          ,\(\rm{⑤}\)         , \(\rm{⑥}\)         。 

              B.请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8.
              下列两种物质发生反应\(\rm{①Na}\)和\(\rm{O_{2}}\) \(\rm{②AlCl_{3}}\)与氨水  \(\rm{③}\)水玻璃与\(\rm{CO_{2}}\)  \(\rm{④Fe}\)与\(\rm{Cl_{2}}\)  \(\rm{⑤Fe}\)和稀\(\rm{HNO_{3}}\),因反应物用量或反应条件的不同而生成不同产物的是\(\rm{(}\)  \(\rm{)}\)
              A.\(\rm{①④}\)
              B.\(\rm{①②③⑤}\)
              C.\(\rm{①②⑤}\)
              D.\(\rm{①③⑤}\)
            • 9. 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主要是\(\rm{NO}\)而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如图所示\(\rm{(}\)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rm{).}\)图中\(\rm{K}\)为止水夹\(\rm{(}\)处于关闭状态\(\rm{)}\),\(\rm{F}\)是一半空的注射器.
              请回答有关问题:
              \(\rm{(1)}\)设计装置\(\rm{A}\)的目的是 ______ ;
              \(\rm{(2)}\)在完成\(\rm{(1)}\)中的“操作”后,将装置\(\rm{B}\)中铜丝插入稀硝酸,并微热之,观察到装置\(\rm{B}\)中的现象是 ______ ;\(\rm{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
              \(\rm{(3)}\)装置\(\rm{E}\)和\(\rm{F}\)的作用是 ______ ;为实现此作用,其操作方法是 ______ .
              \(\rm{(4)}\)装置\(\rm{D}\)的作用是 ______ .
            • 10. 某混合物\(\rm{A}\)中含有\(\rm{KAl(SO_{4})_{2}}\)、\(\rm{Al_{2}O_{3}}\)和\(\rm{Fe_{2}O_{3}}\),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下图所示的物质之间的转化: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rm{(1)}\)Ⅰ、Ⅱ、Ⅲ、Ⅳ四步中对于溶液和沉淀的分离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
              \(\rm{(2)}\)根据上述框图反应关系,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固体\(\rm{B}\)_________;将溶液\(\rm{E}\)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中含有______________.
              \(\rm{(3)}\)写出反应 \(\rm{④}\)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rm{②‚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r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