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有关浓\(\rm{H_{2}SO_{4}}\)和浓\(\rm{HNO_{3}}\)的说法正确的是

              A.\(\rm{C(H^{+})}\)都很大
              B.敞口放置后溶液的\(\rm{pH}\)均可能减小
              C.都能与\(\rm{SO_{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常温下都能用铝槽车贮运
            • 2.

              \(\rm{1.92g}\)的\(\rm{Cu}\)与足量的浓硝酸反应产生\(\rm{NO}\)和\(\rm{NO_{2}}\)的混合气体,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水中,并不断充入氧气,使其恰好完全反应,则通入\(\rm{O_{2}}\)的体积\(\rm{(}\)标准状况下\(\rm{)}\)为

              A.\(\rm{336ml}\)
              B.\(\rm{.672ml}\)
              C.\(\rm{448ml}\)
              D.\(\rm{896ml}\)
            • 3.

              关于硝酸的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稀硝酸与\(\rm{Zn}\)反应生成\(\rm{H_{2}}\)
              B.浓硝酸与\(\rm{C}\)反应生成\(\rm{CO_{2}}\)

              C.\(\rm{Cu}\)与稀硝酸、浓硝酸都能发生反应       
              D.常温下,\(\rm{Fe}\)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
            • 4.

              某同学设计下列实验,来研究硫酸和硝酸的性质。

              实验一: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块很小的铜片,再加入\(\rm{2 mL}\)浓硫酸,然后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把一小条蘸有品红溶液的滤纸放入带有单孔橡皮塞的玻璃管中。塞紧试管口,在玻璃管口处缠放一团蘸有\(\rm{Na_{2}CO_{3}}\)溶液的棉花。给试管加热,观察现象。当试管中的液体逐渐透明时,停止加热。待试管中的液体冷却后,将试管中的液体慢慢倒入另一支盛有少量水的试管中,观察现象。

              回答下列问题:

              \(\rm{(1)a}\)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计算放出\(\rm{112 mL}\)气体\(\rm{(}\)标准状况\(\rm{)}\),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

              \(\rm{(2)}\)试管中的液体反应一段时间后,\(\rm{b}\)处滤纸条的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待试管中反应停止后,给玻璃管放有蘸过品红溶液的滤纸处微微加热,滤纸条的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为了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一氧化氮,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其装置如下图所示\(\rm{(}\)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rm{)}\)。\(\rm{A}\)为注射器,\(\rm{B}\)为两端长短不等的\(\rm{U}\)形管,\(\rm{C}\)是装有\(\rm{NaOH}\)溶液的烧杯,\(\rm{D}\)处是绕成螺旋状的铜丝,\(\rm{K_{1}}\)、\(\rm{K_{2}}\)是止水夹。

              \(\rm{(1)}\)实验时,为在\(\rm{D}\)处收集到\(\rm{NO}\),以便观察颜色,必须事先在\(\rm{A}\)中吸入一定量的空气。然后__________\(\rm{K_{1}(}\)“关闭”或“打开”\(\rm{)}\),从\(\rm{U}\)形管左端注入稀硝酸。

              \(\rm{(2)}\)然后给装置\(\rm{B}\)微微加热,在装置\(\rm{D}\)处产生无色气体,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如何证明\(\rm{D}\)处聚集的是\(\rm{NO}\)而不是\(\rm{H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4)}\)实验现象观察完毕,关闭止水夹\(\rm{K_{1}}\),打开止水夹\(\rm{K_{2}}\),在重力作用下,\(\rm{U}\)形管右端的红棕色混合气体被酸液压入\(\rm{NaOH}\)溶液中吸收,消除了环境污染。

            • 5.

              关于硝酸化学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浓、稀硝酸都有强氧化性,都能使铁、铝钝化

              B.浓硝酸有强氧化性,稀硝酸没有强氧化性

              C.浓硝酸能溶解金和铂等不活泼金属

              D.浓硝酸因分解放出\(\rm{NO}\)\(\rm{{\,\!}_{2}}\)又溶于硝酸中而使它呈黄色
            • 6.

              氧化还原是一类重要的反应。

              \(\rm{(1)}\)已知反应:\(\rm{①Cl_{2}+2Fe^{2+}=2Cl^{-}+2Fe^{3+}}\),\(\rm{②2Fe^{3+}+S^{2-}= S+2Fe^{2+}}\),通过两个反应可知\(\rm{Fe^{3+}}\)、\(\rm{Cl_{2}}\)、\(\rm{S}\)的氧化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除去\(\rm{FeCl_{3}}\)溶液中少量的\(\rm{Fe^{2+}}\)可向溶液中通入___________气体。

              \(\rm{(2)}\)在反应\(\rm{SO_{2}+2H_{2}S=3S+2H_{2}O}\)中,被氧化的硫元素和被还原的硫元素质量比为:_________

              \(\rm{(3)}\)已知反应: \(\rm{3Cu+8HNO_{3}=3Cu(NO_{3})_{2}+2NO↑+4H_{2}O}\)。若反应中生成标况下\(\rm{2.24LNO}\)气体,则该反应转移电子数为:_________\(\rm{NA}\)个\(\rm{(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rm{)}\);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rm{mol}\)

            • 7.

              为证明稀硝酸与铜反应产物中气体为\(\rm{NO}\),设计如图实验\(\rm{(}\)实验过程中活塞\(\rm{2}\)为打开状态\(\rm{)}\),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关闭活塞\(\rm{l}\),加入稀硝酸至液面\(\rm{a}\)处
              B.在装置左侧稍加热可以加快稀硝酸与铜的反应速率
              C.通过关闭或开启活塞\(\rm{l}\)可以控制反应的进行
              D.反应开始后,胶塞下方有无色气体生成,但不能证明该气体为\(\rm{NO}\)
            • 8.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加线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几乎能被完全消耗的是

              A.\(\rm{8.7 g}\)二氧化锰与\(\rm{50 mL 8 mol·L^{-1}}\) 浓盐酸共热制取氯气
              B.\(\rm{19.2 g}\) 与\(\rm{100 mL 12 mol·L^{-1}}\)的硝酸反应
              C.常温下,将\(\rm{5.4 g}\) 铝片投入\(\rm{20 mL 18 mol·L^{-1}}\)的硫酸中
              D.将足量的\(\rm{Cu}\)置于\(\rm{50 mL 18 mol·L^{-1}}\)\(\rm{H_{2}SO_{4}}\)溶液中加热
            • 9.

              已知酸性条件下有反应:\(\rm{2Cu^{{+}}{=}Cu^{2{+}}{+}Cu{.}}\)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由于反应温度不同,可能产生\(\rm{Cu}\)或\(\rm{Cu_{2}O}\),两者都是红色固体\(\rm{{.}}\)某同学对某次氢气还原氧化铜的红色固体产物作了如下实验,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列表如下:

              加入试剂

              稀硫酸

              浓硫酸并加热

              稀硝酸

              浓硝酸

              实验现象

              红色固体
              不反应

              无色气体

              无色气体
              蓝色溶液

              红棕色气
              体蓝色溶液

              由此推出本次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产物\(\rm{(}\)  \(\rm{)}\)

              A.是\(\rm{Cu}\)                              
              B.一定有\(\rm{Cu}\),一定有\(\rm{Cu_{2}O}\)
              C.是\(\rm{Cu_{2}O}\)
              D.一定有\(\rm{Cu_{2}O}\),可能有\(\rm{Cu}\)
            • 10.

              已知: \(\rm{Zn + HNO_{3\;——\;}Zn(NO_{3})_{2} + N_{2}O↑+ H_{2}O(}\)未配平\(\rm{)}\),现有\(\rm{26g Zn}\)与足量的硝酸充分反应,求

              \(\rm{(1)}\)生成标况下\(\rm{N_{2}O}\)气体的体积多少升?

              \(\rm{(2)}\)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