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铁与\(\rm{{HN}O_{3}}\)作用时,还原产物除与\(\rm{{HN}O_{3}}\)浓度有关外,还与温度有关\(\rm{{.}}\)已知铁与冷的稀\(\rm{{HN}O_{3}}\)反应时,主要还原产物为\(\rm{NO}\)气体;与热的稀\(\rm{{HN}0_{3}}\)反应时,主要还原产物为\(\rm{N_{2}O}\)气体;当\(\rm{{HN}O_{3}}\)更稀时,其重要还原产物是\(\rm{NH_{4}^{{+}}{.}}\)现有铁与稀 \(\rm{{HN}O_{3}}\)的作用,请分析下图,回答有关问题\(\rm{{.}}\)假设曲线的各段内只有一种还原产物


              \(\rm{(1)0}\)点到\(\rm{a}\)点的还原产物是 ______ 。
              \(\rm{(2)a}\)点到\(\rm{b}\)点的还原产物是 ______ ,其原因是 ______ 。
              \(\rm{(3)}\)试完成\(\rm{b}\)点到\(\rm{c}\)点的反应方程式:口\(\rm{Fe{+}}\)口\(\rm{{HN}O_{3}}\)--口\(\rm{Fe(NO_{3})_{3}{+}}\)口\(\rm{{[}}\)______\(\rm{{]+}}\)口\(\rm{{H}_{2}O. }\)
              \(\rm{(4)}\)反应过程中,到达 ______ 点时,\(\rm{{HN}0_{3}}\)已完全反应。
              \(\rm{(5)}\)已知达到\(\rm{d}\)点时反应结束,此时溶液中的主要阳离子是 ______ 。
              \(\rm{(6)c}\)点和\(\rm{d}\)点参加反应的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______ 。
            • 2.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它是农业上常用的氮肥

              B.工业上用\(\rm{H_{2}}\)和\(\rm{N_{2}}\)合成氨与自然界中放电时\(\rm{O_{2}}\)和\(\rm{N_{2}}\)反应都属于氮的固定

              C.大型中央空调的致冷剂可用液氨

              D.铵盐易溶于水,且可与强碱发生复分解反应
            • 3.

              下列反应中,相关示意图错误的是


              A.\(\rm{A}\)  
              B.\(\rm{B}\)   
              C.\(\rm{C}\)   
              D.\(\rm{D}\)
            • 4.

              下列有关浓\(\rm{H_{2}SO_{4}}\)和浓\(\rm{HNO_{3}}\)的说法正确的是

              A.\(\rm{C(H^{+})}\)都很大
              B.敞口放置后溶液的\(\rm{pH}\)均可能减小
              C.都能与\(\rm{SO_{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常温下都能用铝槽车贮运
            • 5.

              \(\rm{1.92g}\)的\(\rm{Cu}\)与足量的浓硝酸反应产生\(\rm{NO}\)和\(\rm{NO_{2}}\)的混合气体,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水中,并不断充入氧气,使其恰好完全反应,则通入\(\rm{O_{2}}\)的体积\(\rm{(}\)标准状况下\(\rm{)}\)为

              A.\(\rm{336ml}\)
              B.\(\rm{.672ml}\)
              C.\(\rm{448ml}\)
              D.\(\rm{896ml}\)
            • 6.

              关于硝酸化学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浓、稀硝酸都有强氧化性,都能使铁、铝钝化

              B.浓硝酸有强氧化性,稀硝酸没有强氧化性

              C.浓硝酸能溶解金和铂等不活泼金属

              D.浓硝酸因分解放出\(\rm{NO}\)\(\rm{{\,\!}_{2}}\)又溶于硝酸中而使它呈黄色
            • 7.

              为证明稀硝酸与铜反应产物中气体为\(\rm{NO}\),设计如图实验\(\rm{(}\)实验过程中活塞\(\rm{2}\)为打开状态\(\rm{)}\),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关闭活塞\(\rm{l}\),加入稀硝酸至液面\(\rm{a}\)处
              B.在装置左侧稍加热可以加快稀硝酸与铜的反应速率
              C.通过关闭或开启活塞\(\rm{l}\)可以控制反应的进行
              D.反应开始后,胶塞下方有无色气体生成,但不能证明该气体为\(\rm{NO}\)
            • 8.

              已知酸性条件下有反应:\(\rm{2Cu^{{+}}{=}Cu^{2{+}}{+}Cu{.}}\)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由于反应温度不同,可能产生\(\rm{Cu}\)或\(\rm{Cu_{2}O}\),两者都是红色固体\(\rm{{.}}\)某同学对某次氢气还原氧化铜的红色固体产物作了如下实验,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列表如下:

              加入试剂

              稀硫酸

              浓硫酸并加热

              稀硝酸

              浓硝酸

              实验现象

              红色固体
              不反应

              无色气体

              无色气体
              蓝色溶液

              红棕色气
              体蓝色溶液

              由此推出本次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产物\(\rm{(}\)  \(\rm{)}\)

              A.是\(\rm{Cu}\)                              
              B.一定有\(\rm{Cu}\),一定有\(\rm{Cu_{2}O}\)
              C.是\(\rm{Cu_{2}O}\)
              D.一定有\(\rm{Cu_{2}O}\),可能有\(\rm{Cu}\)
            • 9.

              已知: \(\rm{Zn + HNO_{3\;——\;}Zn(NO_{3})_{2} + N_{2}O↑+ H_{2}O(}\)未配平\(\rm{)}\),现有\(\rm{26g Zn}\)与足量的硝酸充分反应,求

              \(\rm{(1)}\)生成标况下\(\rm{N_{2}O}\)气体的体积多少升?

              \(\rm{(2)}\)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 10.

              取一定量的\(\rm{Fe}\)、\(\rm{Cu}\)的混合物粉末,平均分成五等份,分别向每一份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硝酸,假设反应的还原产物只有\(\rm{NO}\),若实验中生成的\(\rm{NO}\)气体体积及所得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如下\(\rm{(}\)所有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rm{)}\):

              实验序号

              \(\rm{1}\)

              \(\rm{2}\)

              \(\rm{3}\)

              \(\rm{4}\)

              \(\rm{5}\)

              硝酸溶液体积

              \(\rm{100 mL}\)

              \(\rm{200 mL}\)

              \(\rm{300 mL}\)

              \(\rm{400 mL}\)

              \(\rm{500 mL}\)

              剩余固体的质量

              \(\rm{17.2 g}\)

              \(\rm{8 .0}\) \(\rm{g}\)

              \(\rm{0 g}\)

              \(\rm{0 g}\)

              \(\rm{0 g}\)

              气体体积

              \(\rm{2.24 L}\)

              \(\rm{4.48 L}\)

              \(\rm{6.72 L}\)

              \(\rm{7.84 L}\)

              \(\rm{7.84 L}\)

              求:\(\rm{(1)}\)该实验中所用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____;

              \(\rm{(2)}\)每一等份的混合物粉末中铜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