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甲苯是由苯环和甲基结合而成的,甲苯能够使酸性\(\rm{KMnO_{4}}\)溶液退色是因为\(\rm{(}\)  \(\rm{)}\)

              A.烷烃能使酸性\(\rm{KMnO_{4}}\)溶液退色
              B.苯环能使酸性\(\rm{KMnO_{4}}\)溶液退色
              C.苯环使甲基的活性增强而导致的
              D.甲基使苯环的活性增强而导致的
            • 2. 实验室模拟合成和\(\rm{CH_{3}CH_{2}CH_{2}Br}\)的方法如图\(\rm{1(}\)已知:甲苯和液溴在有水存在时也能反应\(\rm{)}\):
               
              实验室模拟合成对溴甲苯和\(\rm{1-}\)溴丙烷的流程如图\(\rm{2}\)和相关数据如下:

              物质

              甲苯

              \(\rm{1-}\)丙醇

              \(\rm{1-}\)溴丙烷

              对溴甲苯

              邻溴甲苯

              沸点\(\rm{(℃)}\)

              \(\rm{110.8}\)

              \(\rm{97.2}\)

              \(\rm{71}\)

              \(\rm{184.3}\)

              \(\rm{181.7}\)

              \(\rm{(1)}\)实验室存放液溴的试剂瓶需密闭,同时瓶中要加入 _________ ,以减少溴的挥发\(\rm{.}\)写出甲苯和液溴反应生成对溴甲苯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反应装置如图\(\rm{3}\)所示:

              \(\rm{①}\)图中玻璃仪器\(\rm{a}\)的名称是 ____________,方块\(\rm{b}\)中为某玻璃仪器,其名称是 _________________ .
              \(\rm{②}\)三颈烧瓶中开始加入了甲苯、铁粉和水\(\rm{.}\)加入的适量水的作用是:易于控制温度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 .}\)加热搅拌操作中加入浓硫酸,完成\(\rm{1.}\)丙醇的取代反应,浓硫酸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 .
              \(\rm{(3)}\)操作\(\rm{I}\)的名称是 ___________ ,操作Ⅲ的名称是 _______________ .
              \(\rm{(4)}\)操作\(\rm{1}\)分离出的水溶液中含有\(\rm{H_{2}SO_{4}}\)和\(\rm{Fe^{3+}}\),某同学为测定\(\rm{HBr}\)的物质的量,设计方案如下:将所得水溶液稀释至\(\rm{l000mL}\),取出\(\rm{20mL}\),用\(\rm{0.1mol/L}\) \(\rm{NaOH}\)溶液滴定,以测定\(\rm{HBr}\)的物质的量\(\rm{.}\)该同学认为无需加入指示剂,也能完成滴定\(\rm{.}\)他提出这一观点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3.

              有八种物质:\(\rm{①}\)甲烷、\(\rm{②}\)苯、\(\rm{③}\)聚乙烯、\(\rm{④}\)聚异戊二烯、\(\rm{⑤2-}\)丁炔、\(\rm{⑥}\)环己烷、\(\rm{⑦}\)邻二苯酚、\(\rm{⑧}\)环己烯,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因反应而褪色的(    )

              A.\(\rm{③④⑤⑧}\)
              B.\(\rm{④⑤⑦⑧}\)
              C.\(\rm{④⑤⑧}\)
              D.\(\rm{③④⑤⑦⑧}\)
            • 4.

              以下物质:\(\rm{(1)}\) 甲烷 \(\rm{(2)}\) 苯 \(\rm{(3)}\) 聚乙烯 \(\rm{(4)}\) 聚乙炔 \(\rm{(5) 2-}\)丁炔

                           \(\rm{(6)}\) 环己烷 \(\rm{(7)}\) 邻二甲苯 \(\rm{(8)}\) 苯乙烯。

              既能使\(\rm{KMnO_{4}}\)酸性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因发生化学反应而褪色的是\(\rm{(}\)     \(\rm{)}\)

              A.\(\rm{(4)(5)(8)}\)   
              B.\(\rm{(4)(5)(7)(8)}\)     
              C.\(\rm{(3)(4)(5)(8)}\)     
              D.\(\rm{(3)(4)(5)(7)(8)}\)
            • 5.

              某烃不与溴水反应,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在\(\rm{Fe}\)存在下与\(\rm{Cl_{2}}\)反应,能生成两种一氯代物,该烃是\(\rm{(}\)  \(\rm{)}\)

              A.\(\rm{CH≡C—CH_{3\;\;\;\;\;\;\;\;\;\;\;\;\;\;\;\;\;\;\;\;}}\)
              B.对二甲苯

              C.
              D.
            • 6.

              \(\rm{(}\)一\(\rm{)}\)请根据官能团的不同对下列有机物进行分类。


              \(\rm{(1)}\)芳香烃:_______;     \(\rm{(2)}\)醛:_________; 

              \(\rm{(3)}\)羧酸:___________;   \(\rm{(4)}\)酯:___________。

              \(\rm{(}\)二\(\rm{)}\)某烃\(\rm{A 0.2mol}\)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化合物\(\rm{B}\)、\(\rm{C}\)各\(\rm{1.2mol}\),试完成下列问题:
              \(\rm{(1)}\)烃\(\rm{A}\)的分子式为________。

              \(\rm{(2)}\)若烃\(\rm{A}\)能使溴水褪色,在催化剂作用下,与\(\rm{H_{2}}\)加成,其加成产物经测定分子中含有\(\rm{4}\)个甲基,烃\(\rm{A}\)可能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 7. 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rm{(}\)或原子与原子团间\(\rm{)}\)的相互影响会导致物质化学性质的不同。下列事实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rm{(}\)  \(\rm{)}\)
              A.苯酚能跟\(\rm{NaOH}\)溶液反应,乙醇不能与\(\rm{NaOH}\)溶液反应
              B.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乙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D.苯与硝酸在加热时发生取代反应,甲苯与硝酸在常温下就能发生取代反应
            • 8. 下列各种观点正确的是\(\rm{(}\)  \(\rm{)}\)
              A.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甲苯中含有碳碳双键
              B.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因而乙烯能在一定条件下聚合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C.有机物的水溶液一定不能导电
              D.通常情况下呈气态的烃含有的碳原子一定不多于四个
            • 9.

              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rm{(}\)或原子与原子团间\(\rm{)}\)的相互影响会导致物质化学性质的不同\(\rm{.}\)下列事实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

              A.苯酚能跟\(\rm{NaOH}\)溶液反应,乙醇不能与\(\rm{NaOH}\)溶液反应
              B.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C.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苯酚与浓溴水可直接反应,而苯与液溴反应则需要\(\rm{FeBr_{3}}\)作催化剂
            • 10. 下列物质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的是\(\rm{(}\)  \(\rm{)}\)
              \(\rm{①}\)甲苯 \(\rm{②}\)己烷 \(\rm{③}\)苯 \(\rm{④}\)硝基苯 \(\rm{⑤}\)溴苯 \(\rm{⑥}\)三硝基甲苯 \(\rm{⑦}\)四氯化碳.
              A.\(\rm{④⑤⑥⑦}\)
              B.\(\rm{①②③④}\)
              C.\(\rm{④⑥⑦}\)
              D.\(\rm{①④⑥⑦}\)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