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rm{(7}\)分\(\rm{)}\)某同学帮助水质检测站配制\(\rm{480 mL 0.5 mol/L NaOH}\)溶液以备使用。 \(\rm{(1)}\)该同学应选择________\(\rm{ mL}\)的容量瓶。

              \(\rm{(2)}\)某同学配制\(\rm{480 mL 0.5 mol/L NaOH}\)溶液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你认为该同学的错误有\(\rm{(}\)  \(\rm{)}\)


              A.\(\rm{①⑥⑦}\)    \(\rm{B.②④⑦}\)

              C.\(\rm{①⑤⑦}\)    \(\rm{D.⑤⑥⑦}\)
              \(\rm{(3)}\)该同学应称取\(\rm{NaOH}\)固体________\(\rm{g}\),用质量为\(\rm{22.9 g}\)的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称取所需\(\rm{NaOH}\)固体时,请在附表中选取所需的砝码大小________\(\rm{(}\)填字母\(\rm{)}\),并在下图中选出能正确表示游码位置的选项________\(\rm{(}\)填字母\(\rm{)}\)。

                     

              \(\rm{(4)}\)不规范的实验操作会导致实验结果的误差。分析下列操作对实验结果的影响\(\rm{(}\)填“偏大”、“偏小”或“不变”\(\rm{)}\):

              \(\rm{①}\)在溶解过程中有少量液体溅出烧杯外________;

              \(\rm{②}\)定容时仰视仪器上的刻度线________;

            • 2. 铝镁合金已成为飞机制造、化工生产等行业的重要材料。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某含镁\(\rm{3\%~5\%}\)的铝镁合金\(\rm{(}\)不含其他元素\(\rm{)}\)中镁的质量分数,设计下列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填写下列空白。

              \(\rm{[}\)实验方案\(\rm{]}\)将铝镁合金与足量稀硫酸溶液反应,测定生成气体在通常状况\(\rm{(}\)约\(\rm{20℃}\),\(\rm{1.01×10^{5} Pa)}\)的体积。

              \(\rm{[}\)问题讨论\(\rm{](1)}\)同学们拟选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完成实验:

              \(\rm{①}\)你认为最简易的装置连接顺序是\(\rm{A}\)接(    )(    )接(    )(    )接(    )。\(\rm{(}\)填接口字母符号,可不填满\(\rm{)}\)

              \(\rm{②}\)实验开始时,先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再轻轻打开其活塞,一会儿后稀硫酸也不能顺利滴入锥形瓶。请你帮助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仔细分析实验装置后,同学们经讨论认为以下两点会引起较大误差:稀硫酸滴入锥形瓶中,即使不生成氢气,也会将瓶内空气排出,使所测氢气体积偏大;实验结束时,连接广口瓶和量筒的导管中有少量水存在,使所测氢气体积偏小。于是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rm{(}\)碱式滴定管上的刻度数值上小下大\(\rm{)}\)

              \(\rm{①}\)装置中导管\(\rm{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②}\)实验前后碱式滴定管中液面读数分别为\(\rm{V}\)\(\rm{{\,\!}_{1}mL}\)、\(\rm{V}\)\(\rm{{\,\!}_{2}mL}\)。则产生氢气的体积为________\(\rm{mL}\)。

            • 3. 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rm{(}\)  \(\rm{)}\)
              A.装置\(\rm{①}\)可用于分离煤油和水
              B.装置\(\rm{②}\)可用于准确称取\(\rm{8.55}\) \(\rm{g}\)氯化钠固体
              C.装置\(\rm{③}\)可用于从海水中得到淡水
              D.装置\(\rm{④}\)可用于排空气收集\(\rm{CO_{2}}\)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