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rm{(7}\)分\(\rm{)}\)某同学帮助水质检测站配制\(\rm{480 mL 0.5 mol/L NaOH}\)溶液以备使用。 \(\rm{(1)}\)该同学应选择________\(\rm{ mL}\)的容量瓶。

              \(\rm{(2)}\)某同学配制\(\rm{480 mL 0.5 mol/L NaOH}\)溶液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你认为该同学的错误有\(\rm{(}\)  \(\rm{)}\)


              A.\(\rm{①⑥⑦}\)    \(\rm{B.②④⑦}\)

              C.\(\rm{①⑤⑦}\)    \(\rm{D.⑤⑥⑦}\)
              \(\rm{(3)}\)该同学应称取\(\rm{NaOH}\)固体________\(\rm{g}\),用质量为\(\rm{22.9 g}\)的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称取所需\(\rm{NaOH}\)固体时,请在附表中选取所需的砝码大小________\(\rm{(}\)填字母\(\rm{)}\),并在下图中选出能正确表示游码位置的选项________\(\rm{(}\)填字母\(\rm{)}\)。

                     

              \(\rm{(4)}\)不规范的实验操作会导致实验结果的误差。分析下列操作对实验结果的影响\(\rm{(}\)填“偏大”、“偏小”或“不变”\(\rm{)}\):

              \(\rm{①}\)在溶解过程中有少量液体溅出烧杯外________;

              \(\rm{②}\)定容时仰视仪器上的刻度线________;

            • 2.

              氮及其化合物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请完成下列填空:

              \(\rm{(1)}\)某学校化学学习小组为探究二氧化氮的性质,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rm{①}\)装置甲中盛放浓硝酸的仪器\(\rm{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丙中的试管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②}\)实验过程中装置乙、丙中出现的现象分别是_________;  _____。

              \(\rm{(2)NO}\)在医疗上有重要的应用,曾被科学家作为研究的重要物质。现有容积为\(\rm{aL}\)的试管盛满\(\rm{NO}\)后倒扣于水槽中,再向试管中通入一定体积\(\rm{O_{2}}\)后,试管内气体的体积为试管容积的一半,则通入的\(\rm{O_{2}}\)的在相同条件下体积为____________。

              A.\(\rm{0.75aL B.0.375aL C.0.625aL D.1.25aL}\)

              \(\rm{(3)}\)在盛有一定量浓硝酸的试管中加入\(\rm{12.8g}\)的铜片发生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rm{①}\)开始阶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后一阶段生成的气体为_______,若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整个反应过程共产生标准状况下气体\(\rm{2.24L}\),则反应过程中被还原的\(\rm{HNO_{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rm{ mol.}\),参加反应的\(\rm{HNO_{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rm{ mol.}\)。

              \(\rm{②}\)反应结束后往试管中加入铜片,再加入少量\(\rm{20\%}\)的稀硫酸,这时铜片上又有气泡产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铝镁合金已成为飞机制造、化工生产等行业的重要材料。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某含镁\(\rm{3\%~5\%}\)的铝镁合金\(\rm{(}\)不含其他元素\(\rm{)}\)中镁的质量分数,设计下列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填写下列空白。

              \(\rm{[}\)实验方案\(\rm{]}\)将铝镁合金与足量稀硫酸溶液反应,测定生成气体在通常状况\(\rm{(}\)约\(\rm{20℃}\),\(\rm{1.01×10^{5} Pa)}\)的体积。

              \(\rm{[}\)问题讨论\(\rm{](1)}\)同学们拟选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完成实验:

              \(\rm{①}\)你认为最简易的装置连接顺序是\(\rm{A}\)接(    )(    )接(    )(    )接(    )。\(\rm{(}\)填接口字母符号,可不填满\(\rm{)}\)

              \(\rm{②}\)实验开始时,先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再轻轻打开其活塞,一会儿后稀硫酸也不能顺利滴入锥形瓶。请你帮助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仔细分析实验装置后,同学们经讨论认为以下两点会引起较大误差:稀硫酸滴入锥形瓶中,即使不生成氢气,也会将瓶内空气排出,使所测氢气体积偏大;实验结束时,连接广口瓶和量筒的导管中有少量水存在,使所测氢气体积偏小。于是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rm{(}\)碱式滴定管上的刻度数值上小下大\(\rm{)}\)

              \(\rm{①}\)装置中导管\(\rm{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②}\)实验前后碱式滴定管中液面读数分别为\(\rm{V}\)\(\rm{{\,\!}_{1}mL}\)、\(\rm{V}\)\(\rm{{\,\!}_{2}mL}\)。则产生氢气的体积为________\(\rm{mL}\)。

            • 4. 某活动小组进行碳酸氢钠的制备实验\(\rm{.}\)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m{NH_{3}+CO_{2}+H_{2}O=NH_{4}HCO_{3}}\);\(\rm{NH_{4}HCO_{3}+NaCl=NaHCO_{3}↓+NH_{4}Cl}\)
              \(\rm{(1)}\)一位同学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含氨的饱和食盐水中制备碳酸氢钠,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rm{(}\)图中夹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rm{).}\)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rm{①}\)实验室制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rm{②}\)乙装置中的试剂是______,丁装置中稀硫酸的作用是______.
              \(\rm{③}\)实验结束后,分离出\(\rm{NaHCO_{3}}\)晶体的操作是______\(\rm{(}\)填分离操作的名称\(\rm{)}\),该操作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和______.
              \(\rm{(2)}\)碳酸氢钠受热所得固体\(\rm{12.28g}\) 与足量的石灰水充分反应,所得沉淀经洗涤、干燥\(\rm{.}\)质量为 \(\rm{12.00g}\),则所得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