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同学看到“利用零价铁还原\(\rm{NO_{3}^{-}}\)脱除地下水中硝酸盐”的相关报道后,利用如下装置探究铁粉与\(\rm{KNO_{3}}\)溶液的反应。实验过程如下:


              \(\rm{i.}\) 打开弹簧夹,缓慢通入\(\rm{N_{2}}\),并保持后续反应均在\(\rm{N_{2}}\)氛围中进行;


              \(\rm{ii.}\) 加入\(\rm{pH}\)已调至\(\rm{2.5}\)的\(\rm{0.01mol·L^{-1}KNO_{3}}\)酸性溶液\(\rm{100mL}\),一段时间后铁屑部分溶解,溶液逐渐变为浅绿色;待铁粉不再溶解静置后发现,剩余固体表面有少量白色物质附着;

              \(\rm{iii.}\) 过滤剩余固体时,表面的白色物质变为红褐色;

              \(\rm{iv.}\) 检测到滤液中存在\(\rm{NO_{3}^{-}}\)、\(\rm{NH_{4}^{+}}\)和\(\rm{Fe^{2+}}\)。

              \(\rm{(1)}\)通入\(\rm{N_{2}}\)并保持后续反应均在\(\rm{N_{2}}\)氛围中进行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rm{(2)}\)白色物质是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变为红褐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rm{(3)}\)取少量滤液,向其中加入几滴\(\rm{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几滴稀硫酸,溶液呈红色。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溶液变成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4)}\)该同学进一步查阅文献发现,用铁粉、碳粉混合物脱除硝酸盐,效果更佳。他用上述\(\rm{KNO_{3}}\)溶液继续设计如下实验,探究碳粉的作用。

              假设

              实验操作

              现象及结论

              假设\(\rm{1}\):碳粉可用作还原剂,脱除硝酸盐

              向烧杯中加入  \(\rm{①}\)  ,一段时间后,测定烧杯中\(\rm{NO_{3}^{-}}\)的浓度

              \(\rm{NO_{3}^{-}}\)浓度无明显变化,说明假设\(\rm{1}\)不成立

              假设\(\rm{2}\):碳粉、铁粉形成无数个微小的原电池,促进了硝酸盐的脱除

               

               

               

               

               

              按下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一段时间后,测定\(\rm{NO_{3}^{-}}\)浓度



                \(\rm{②}\)  ,说明假设\(\rm{2}\)成立




              \(\rm{③}\)关于碳粉的作用,还可以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rm{KIO_{3}}\)是一种无色易溶于水的晶体,医药上可作防治地方甲状腺肿的药剂,目前碘酸钾被广泛应用于食盐加碘。一种由含碘废水制取碘酸钾的工艺如下:



              \(\rm{(1)}\)检验“含碘废水”中含有的单质\(\rm{I_{2}}\),常用的试剂是________。

              \(\rm{(2)}\)进行“过滤\(\rm{1}\)”时,需同时对\(\rm{CuI}\)沉淀进行洗涤。在洗涤过滤滤液中可通过滴加________盐溶液来检验其是否已洗涤干净。

              \(\rm{(3)}\)“滤渣\(\rm{2}\)”的成分为____________\(\rm{(}\)填化学式\(\rm{)}\)。

              \(\rm{(4)}\)“制\(\rm{KI}\)”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rm{(5)}\)江苏食用加碘盐新标准是每千克食盐中碘元素含量为\(\rm{25}\)毫克\(\rm{(}\)波动范围为\(\rm{18~33 mg/kg)}\)。测定食盐试样中碘元素含量的步骤如下:称取\(\rm{4.000 g}\)市售食盐加入锥形瓶中,依次加入适量的水、稍过量\(\rm{KI}\)及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再加入\(\rm{12.00 mL 6.000×10^{-4}mol·L^{-1}Na_{2}S_{2}O_{3}}\)溶液,与生成的碘恰好完全反应。有关反应原理为:

              \(\rm{KIO_{3}+5KI+3H_{2}SO_{4}=3K_{2}SO_{4}+3I_{2}+3H_{2}O}\); \(\rm{I_{2}+2S_{2}O\rlap{_{3}}{^{2-}}=2I^{-}+S_{4}O\rlap{_{6}}{^{2-}}}\)。

              \(\rm{①}\)计算该食盐试样中碘元素的含量\(\rm{(}\)单位\(\rm{mg/kg}\),写出计算过程\(\rm{)}\)。

              \(\rm{②}\)该食盐试样是否符合江苏食用加碘盐新标准并说明判断依据。

            • 3.

              \(\rm{KIO_{3}}\)是一种无色易溶于水的晶体,医药上可作防治地方甲状腺肿大的药剂,目前碘酸钾被广泛应用于食盐加碘。一种由含碘废水制取碘酸钾的工艺如下:




              \(\rm{(1)}\) 检验“含碘废水”中含有的单质\(\rm{I_{2}}\),常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

              \(\rm{(2)}\) 进行“过滤\(\rm{1}\)”时,需同时对\(\rm{CuI}\)沉淀进行洗涤。在洗涤过滤滤液中可通过滴加________盐溶液来检验其是否已洗涤干净。

              \(\rm{(3)}\) “滤渣\(\rm{2}\)”的成分为____________\(\rm{(}\)填化学式\(\rm{)}\)。

              \(\rm{(4)}\) “制\(\rm{KI}\)”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5)}\) 江苏食用加碘盐新标准是每千克食盐中碘元素含量为\(\rm{25 mg(}\)波动范围为\(\rm{18~33 mg/kg)}\)。测定食盐试样中碘元素含量的步骤如下:称取\(\rm{4.000 g}\)市售食盐加入锥形瓶中,依次加入适量的水、稍过量\(\rm{KI}\)及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再加入\(\rm{12.00 mL 6.000×10^{-4} mol·L^{-1} Na_{2}S_{2}O_{3}}\)溶液,与生成的碘恰好完全反应。有关反应原理为:\(\rm{KIO}\)\(\rm{{\,\!}_{3}}\)\(\rm{+5KI+3H}\)\(\rm{{\,\!}_{2}}\)\(\rm{SO}\)\(\rm{{\,\!}_{4}}\)\(\rm{═══3K}\)\(\rm{{\,\!}_{2}}\)\(\rm{SO}\)\(\rm{{\,\!}_{4}}\)\(\rm{+3I}\)\(\rm{{\,\!}_{2}}\)\(\rm{+3H}\)\(\rm{{\,\!}_{2}}\)\(\rm{O}\);\(\rm{I}\)\(\rm{{\,\!}_{2}}\)\(\rm{+2S}\)\(\rm{{\,\!}_{2}}\)\(\rm{O}\)\(\rm{\rlap{_{3}}{^{2-}}}\)\(\rm{═══2I}\)\(\rm{{\,\!}^{-}}\)\(\rm{+S}\)\(\rm{{\,\!}_{4}}\)\(\rm{O}\)\(\rm{\rlap{_{6}}{^{2-}}}\)


              \(\rm{①}\)计算该食盐试样中碘元素的含量\(\rm{(}\)单位\(\rm{mg/kg}\),写出计算过程\(\rm{)}\)。

              \(\rm{②}\)该食盐试样是否符合江苏食用加碘盐新标准并说明判断依据。

            • 4.

              草酸\(\rm{(}\)乙二酸\(\rm{)}\)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其\(\rm{{K}_{1}=5.4×{10}^{-2},{K}_{2}=5.4×{10}^{-5} }\)。草酸的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而其钙盐难溶于水。草酸晶体\(\rm{({H}_{2}{C}_{2}{O}_{4}2{H}_{2}O) }\)无色,熔点为\(\rm{101℃}\),易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rm{170℃}\)以上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



              \(\rm{(1)}\)甲组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装置\(\rm{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知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____。装置\(\rm{B}\)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乙组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还有\(\rm{CO}\),为进行验证,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rm{A}\)、\(\rm{B}\)和下图所示的部分装置\(\rm{(}\)可以重复选用\(\rm{)}\)进行实验。



              \(\rm{①}\)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rm{A}\)、\(\rm{B}\)、________。装置\(\rm{H}\)反应管中盛有的物质是______。

              \(\rm{②}\)能证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有\(\rm{CO}\)的现象是________。 

              \(\rm{(3)}\)设计实验证明:

              \(\rm{①}\)草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________。 

              \(\rm{②}\)草酸为二元酸________。 

            • 5.

              某兴趣小组欲探究浓硫酸的性质。他们用下图所列各装置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碳与浓硫酸反应所产生的各种产物。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是\(\rm{④②①③}\)。下面,请同学们帮他们完成下列报告:

              \(\rm{(1)}\)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

              \(\rm{(2)}\)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rm{①}\)中\(\rm{A}\)瓶的溶液褪色。\(\rm{A}\)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rm{B}\)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可用_______代替,\(\rm{C}\)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rm{(3)}\)装置\(\rm{②}\)中所加的固体药品是____________,可验证的产物是____________,确定装置\(\rm{②}\)在整套装置中位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

              \(\rm{(4)}\)装置\(\rm{③}\)中所盛溶液是_____________,可验证的产物是__________。

            • 6.

              磷酸铁\(\rm{(FePO_{4}·2H_{2}O}\),难溶于水的米白色固体\(\rm{)}\)可用于生产药物、食品添加剂和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实验室可通过下列实验制备磷酸铁。

              \(\rm{(1)}\)称取一定量已除去油污的废铁屑,加入稍过量的稀硫酸,加热、搅拌,反应一段时间后过滤。反应加热的目的是                             

              \(\rm{(2)}\)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rm{H_{2}O_{2}}\)氧化\(\rm{Fe^{2+}}\)。为确定加入\(\rm{H_{2}O_{2}}\)的量,需先用\(\rm{K_{2}Cr_{2}O_{7}}\)标准溶液滴定滤液中的\(\rm{Fe^{2+}}\),离子方程式如下:\(\rm{Cr_{2}}\)\(\rm{+6Fe^{2+}+14H^{+}= 2Cr^{3+}+6Fe^{3+}+7H_{2}O}\)

              \(\rm{①}\)在向滴定管中注入\(\rm{K_{2}Cr_{2}O_{7}}\)标准溶液前,滴定管需要检漏、             

              \(\rm{②}\)若滴定\(\rm{xmL}\)滤液中的\(\rm{Fe^{2+}}\),消耗\(\rm{amol·L^{-1}K_{2}Cr_{2}O_{7}}\)标准溶液\(\rm{bmL}\),则滤液中\(\rm{c(Fe^{2+})=mol·L^{-1}}\)。

              \(\rm{③}\)为使滤液中的\(\rm{Fe^{2+}}\)完全被\(\rm{H_{2}O_{2}}\)氧化,下列实验条件控制正确的是______\(\rm{(}\)填序号\(\rm{)}\)。

              A.加入适当过量的\(\rm{H_{2}O_{2}}\)溶液     \(\rm{B.}\)缓慢滴加\(\rm{H_{2}O_{2}}\)溶液并搅拌

              C.加热,使反应在较高温度下进行    \(\rm{D.}\)用氨水调节溶液\(\rm{pH=7}\)

              \(\rm{(3)}\)将一定量的\(\rm{Na_{2}HPO_{4}}\)溶液\(\rm{(}\)溶液显碱性\(\rm{)}\)加入到含有\(\rm{Fe^{3+}}\)的溶液中,搅拌、过滤、洗涤、干燥得到\(\rm{FePO_{4}·2H_{2}O}\)。若反应得到的\(\rm{FePO_{4}·2H_{2}O}\)固体呈棕黄色,则磷酸铁中混有的杂质可能为          

            • 7.

              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图Ⅰ\(\rm{~}\)Ⅳ所示。

              \(\rm{(1)}\)只根据图\(\rm{I}\)、\(\rm{II}\)所示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rm{(}\)填装置序号\(\rm{)}\)__________________;

              \(\rm{(2)}\)图\(\rm{III}\)、\(\rm{IV}\)所示实验均能鉴别这两种物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若用实验\(\rm{IV}\)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则试管\(\rm{B}\)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___________;

              \(\rm{(4)}\)与实验\(\rm{III}\)相比,实验\(\rm{IV}\)的优点是\(\rm{(}\)填选项序号\(\rm{)}\)___________;

              A.\(\rm{IV}\)比\(\rm{III}\)复杂       \(\rm{B.IV}\)比\(\rm{III}\)安全

              C.\(\rm{IV}\)比\(\rm{III}\)操作简便   \(\rm{D.IV}\)可以做到用一套装置同时进行两个对比实验

              \(\rm{(5)}\)将碳酸氢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混合并充分反应。当石灰水过量时,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某溶液中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rm{K^{+}}\)、\(\rm{Al^{3+}}\)、\(\rm{Ba^{2+}}\)、\(\rm{\mathrm{NH}_{4}^{+}}\)、\(\rm{Cl^{-}}\)、\(\rm{\mathrm{CO}_{3}^{2-}}\)、\(\rm{\mathrm{SO}_{4}^{2-}}\),现分别取\(\rm{100mL}\)的两等份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rm{①}\)第一份加入过量\(\rm{NaOH}\)溶液后加热,收集到\(\rm{448mL(}\)标准状况下\(\rm{)}\)气体,无沉淀生成,同时得到溶液甲。

              \(\rm{②}\)向甲溶液中通入过量\(\rm{CO_{2}}\)生成白色沉淀,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灼烧后,得到\(\rm{1.02g}\)固体。

              \(\rm{③}\)第二份加入足量\(\rm{BaCl_{2}}\)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rm{13.98g}\),加入盐酸沉淀不溶解。

              \(\rm{(1)}\)综合以上实验,该混合物的水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rm{(}\)填离子符号,下同\(\rm{)}\);不能确定的离子是________。

              \(\rm{(2)}\)写出\(\rm{②}\)中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rm{(3)}\)某同学通过分析认为该溶液中\(\rm{K^{+}}\)一定________\(\rm{(}\)填“存在”或“不存在”\(\rm{)}\),若存在则该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范围是________。

            • 9.

              \(\rm{(1)}\)为了检验和除去下表中的各种杂质\(\rm{(}\)括号里的为杂质\(\rm{)}\),请从\(\rm{①}\)中选出适当的检验试剂,从\(\rm{②}\)中选出适当的除杂试剂,将所选的答案用字母填入相应的空格内。



              物质

              检验试剂

              除杂试剂

              \(\rm{(}\)Ⅰ\(\rm{)}\)甲烷\(\rm{(}\)乙烯\(\rm{)}\)

               

               

              \(\rm{(}\)Ⅱ\(\rm{)}\)酒精\(\rm{(}\)水\(\rm{)}\)

               

               

              \(\rm{①}\)检验试剂:

              A.无水硫酸铜             \(\rm{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水                    \(\rm{D.}\)氢氧化钠溶液

              \(\rm{②}\)除杂试剂:

              \(\rm{a.}\)无水硫酸铜            \(\rm{B.}\)乙酸

              C.新制的生石灰           \(\rm{D.}\)溴水

              除杂时,乙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_____ 

                                         ______。

              \(\rm{(2)}\)如图,在左试管中先加入\(\rm{2 mL 95\%}\)的乙醇,并在摇动下缓缓加入\(\rm{3 mL}\)浓硫酸,再加入\(\rm{2 mL}\)乙酸,充分摇匀。按图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对左试管小火加热\(\rm{3~5 min}\)后,改用大火加热,当观察到右试管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

              试回答:

              \(\rm{①}\)在右试管中通常加入________溶液,实验生成的乙酸乙酯,其密度比水小,是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分离右试管中所得乙酸乙酯的操作为\(\rm{(}\)只填名称\(\rm{)}\)________。

              \(\rm{②}\)反应中加入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③}\)左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rm{\_}\)                       \(\rm{\_}\)                              \(\rm{\_}\),

              反应类型为_____   ___   __。

            • 10.

              某学习小组在研究酸性废水处理问题时,将一定量\(\rm{NaClO}\)稀溶液与\(\rm{FeSO_{4}}\)稀溶液相混合,得到含有大量悬浮物的混合液。请完成对反应物剩余情况的探究。

              \(\rm{(1)}\)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rm{1}\):\(\rm{FeSO_{4}}\)有剩余;   假设\(\rm{2}\):\(\rm{NaClO}\)有剩余;

              假设\(\rm{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样品初步处理:取少量混合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硫酸得到澄清溶液。此澄清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4)}\)设计后续实验方案验证假设,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

              限选实验试剂:\(\rm{3 mol·L^{-1}H_{2}SO_{4}}\)、\(\rm{0.01 mol·L^{-1}KMnO_{4}}\)、\(\rm{20\% KSCN}\)、\(\rm{3\%H_{2}O_{2}}\)、淀粉\(\rm{-KI}\)溶液、紫色石蕊溶液。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rm{1}\):将上述澄清溶液分置于\(\rm{A}\)、\(\rm{B}\)试管中。

               

              步骤\(\rm{2}\):

               

               

              步骤\(\rm{3}\):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