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是进行气体性质实验的常用装置,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若水槽中是水,试管中是\(\rm{NO_{2}}\),可看到试管中液面上升并充满整个试管

              B.若水槽中是\(\rm{NaOH}\)溶液,试管中是\(\rm{Cl_{2}}\),可看到液面上升,试管中黄绿色褪去

              C.若水槽中是水\(\rm{(}\)并滴有一定量酚酞\(\rm{)}\),试管中是\(\rm{NH_{3}}\),可看到液面上升并呈红色

              D.若水槽中和试管中都是氯水,光照后可在试管中收集到氧气
            • 2. 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相关实验目的的是 \(\rm{(}\)     \(\rm{)}\)
               
              A.图\(\rm{1}\)可用于分离收集\(\rm{CO}\)和\(\rm{CO_{2}}\)  
              B.图\(\rm{2}\)可用于从食盐水中提取\(\rm{NaCl}\)晶体  
              C.图\(\rm{3}\)用于收集\(\rm{NO}\)  
              D.图\(\rm{4}\)用于氢氧化铁胶体和硫酸钠溶液的分离
            • 3.
              只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有\(\rm{(}\)  \(\rm{)}\)
              A.\(\rm{NO}\)
              B.\(\rm{NO_{2}}\)
              C.\(\rm{H_{2}}\)
              D.\(\rm{CO}\)
            • 4.

              \(\rm{FeCl_{3}}\)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模拟工业流程制备无水\(\rm{FeCl_{3}}\),再用副产品\(\rm{FeCl_{3}}\)溶液吸收有毒的\(\rm{H_{2}S}\)。

              Ⅰ\(\rm{.}\)经查阅资料得知:无水\(\rm{FeCl_{3}}\)在空气中易潮解,加热易升华。他们设计了制备无水\(\rm{FeCl_{3}}\)的实验方案,装置示意图\(\rm{(}\)加热及夹持装置略去\(\rm{)}\)及操作步骤如下:



              \(\rm{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rm{②}\)通入干燥的\(\rm{Cl_{2}}\),赶尽装置中的空气;

              \(\rm{③}\)用酒精灯在铁屑下方加热至反应完成;

              \(\rm{④……}\)

              \(\rm{⑤}\)体系冷却后,停止通入\(\rm{Cl_{2}}\),并用干燥的\(\rm{N_{2}}\)赶尽\(\rm{Cl_{2}}\),将收集器密封。

              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装置\(\rm{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第\(\rm{③}\)步加热后,生成的烟状\(\rm{FeCl_{3}}\)大部分进入收集器,少量沉积在反应管\(\rm{A}\)右端。要使沉积的\(\rm{FeCl_{3}}\)进入收集器,第\(\rm{④}\)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操作步骤中,为防止\(\rm{FeCl_{3}}\)潮解所采取的措施有\(\rm{(}\)填步骤序号\(\rm{)}\)________。

              \(\rm{(4)}\)装置\(\rm{B}\)中冷水浴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rm{C}\)的名称为________;装置\(\rm{D}\)中\(\rm{FeCl_{2}}\)全部反应后,因失去吸收\(\rm{Cl_{2}}\)的作用而失效,写出检验\(\rm{FeCl_{2}}\)是否失效的试剂:________。

              \(\rm{(5)}\)在虚线框中画出尾气吸收装置\(\rm{E}\)并注明试剂。

              Ⅱ\(\rm{.}\)该组同学用装置\(\rm{D}\)中的副产品\(\rm{FeCl_{3}}\)溶液吸收\(\rm{H_{2}S}\),得到单质硫;过滤后,再以石墨为电极,在一定条件下电解滤液。

              \(\rm{(6)FeCl_{3}}\)与\(\rm{H_{2}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某学习兴趣小组探究氨气的制取实验:

              \(\rm{(1)}\)甲同学拟用下列实验方法制备氨气,其中合理的是       \(\rm{(}\)填序号,下同\(\rm{)}\)。 

              A.将氯化铵固体加热分解\(\rm{B.}\)将浓氨水滴入氢氧化钠固体中\(\rm{C.}\)将氢氧化钠固体加入\(\rm{NH_{4}NO_{3}}\)溶液中\(\rm{D.}\)将氯化铵稀溶液滴入氢氧化钠固体中

              \(\rm{(2)}\)根据上述正确的制备原理,该同学欲用下列常见的实验室制气装置制取氨气,适宜的装置是        。 

              \(\rm{(3)}\)气体的性质是选择气体收集方法的主要依据,下列性质与收集方法无关的是 。 

              \(\rm{①}\)密度 \(\rm{②}\)颜色 \(\rm{③}\)溶解性 \(\rm{④}\)热稳定性 \(\rm{⑤}\)与氧气反应

              \(\rm{(4)}\)下图是甲同学设计收集氨气的几种装置,其中可行的是 ,集气的原理是    。 

            • 6.

              下列气体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rm{(}\)  \(\rm{)}\)

              A.\(\rm{O_{2}}\)
              B.\(\rm{NO}\)
              C.\(\rm{NO_{2}}\)
              D.\(\rm{NH_{3}}\)
            • 7.

              实验室用下列有关装置先制取干燥、纯净的\(\rm{Cl_{2}(}\)不收集\(\rm{)}\),然后试验干燥氯气和潮湿氯气有无漂白性,\(\rm{A}\)中制得的氯气中混有\(\rm{HCl}\)和水蒸气。试根据下列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rm{(1)}\)上述装置中各仪器从左至右的连接顺序是\(\rm{(}\)填\(\rm{A}\)、\(\rm{B}\)、\(\rm{C…)}\)______________。

              \(\rm{(2)E}\)装置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rm{G}\)装置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rm{D}\)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rm{C}\)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以上事实说明起漂白作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探究浓硫酸和铜的反应,下列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
              A.用装置进行铜和浓硫酸的反应
              B.用装置进行铜和浓硫酸的反应
              C.用装置稀释反应后的混合液
              D.用装置测定余酸的浓度
            • 9.

              可用下图装置制取\(\rm{(}\)必要时可加热\(\rm{)}\),净化、收集的气体(    )


              A.用铜和稀硝酸制一氧化氮
              B.用氯化钠与浓硫酸制氯化氢
              C.用锌和稀硫酸制氢气   
              D.用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制硫化氢
            • 10.
              实验室中制取的下列气体中,可以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是\(\rm{(}\)  \(\rm{)}\)
              A.\(\rm{N_{2}}\)
              B.\(\rm{SO_{2}}\)
              C.\(\rm{CO}\)
              D.\(\rm{NO}\)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