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课外小组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rm{1}\):
              己知:\(\rm{A}\)中放有浓硫酸;\(\rm{B}\)中放有乙醇、无水碳酸钠;\(\rm{D}\)中放有饱和碳酸钠溶液.
              有关有机物的沸点.
              试剂 乙醚 乙醇 乙酸 乙酸乙酯
              沸点\(\rm{/℃}\) \(\rm{34.7}\) \(\rm{78.5}\) \(\rm{118}\) \(\rm{77.1}\)
              请回答:
              \(\rm{(1)}\)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和 ______ ;反应中加入过量的乙醇,目的是 ______ .
              \(\rm{(2)}\)仪器\(\rm{C}\)的名称是 ______ ,其作用有冷凝乙酸乙酯和 ______ ,若反应前向\(\rm{D}\)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呈红色\(\rm{.}\)实验完毕后,将烧杯\(\rm{D}\)中的溶液充分振荡、静止,现象为 ______ .
              \(\rm{(3)}\)若用同位素\(\rm{18O}\)示踪法确定反应产物水分子中氧原子的提供者,写出能表示\(\rm{18O}\)位置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rm{(4)}\)现拟分离乙酸乙酯\(\rm{(}\)含少量乙醇和乙酸\(\rm{)}\)粗产品,如图\(\rm{2}\)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

              则试剂\(\rm{a}\)是: ______ ,试剂\(\rm{b}\)是: ______ \(\rm{.}\)分离方法\(\rm{I}\)是 ______ ,分离方法\(\rm{II}\)是 ______ .
              \(\rm{(5)}\)甲、乙两位同学欲将所得含有乙醇、乙酸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提纯,在未用指示剂的情况下,他们都先加\(\rm{NaOH}\)溶液中和酯中过量的酸,然后用蒸馏水将酯分离出来\(\rm{.}\)甲、乙两人实验结果如下:甲得到了显酸性的酯的混合物;乙得到了大量水溶性的物质;丙同学分析了上述实验目标产物后认为甲、乙的实验没有成功.
              试解答下列问题:
              \(\rm{①}\)甲实验失败的原因是: ______ .
              \(\rm{②}\)乙实验失败的原因是: ______ .
            • 2.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用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混合加热可得到甲烷,他们欲利用如图装置(盛放排出B中饱和食盐水的装置省略了)完成氯气与甲烷的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的反应可表示为:CH3COONa+NaOH CH4+X(已配平),则X的成份是 ______ ,装置C由两种仪器构成,它是贮气瓶(贮存有氯气),则P中贮存的物质是 ______
              (2)实验过程中,在没有操作不当的情况下,试管底部往往也会出现裂痕,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3)集气瓶B是用于收集CH4、Cl2并使二者大约按照1:1的比例混合在一起,然后在光照条件下的反应.
              ①B内有一处需要改进,改正的方法是 ______
              于判断进入B中的两种气体体积大约是1:1的方法是: ______
              (4)B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用光可引发该反应,引发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______
              (5)确定B中的反应有HCl生成的方法是:取B中残留液与从B中排出的饱和食盐水少量相同体积分别放入X、Y两支试管中,然后 ______
            • 3.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用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混合加热可得到甲烷,他们欲利用如图装置\(\rm{(}\)盛放排出\(\rm{B}\)中饱和食盐水的装置省略了\(\rm{)}\)完成氯气与甲烷的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A}\)中的反应可表示为:\(\rm{CH_{3}COONa+NaOH \xrightarrow[\triangle ]{CaO}}\) \(\rm{CH_{4}+X(}\)已配平\(\rm{)}\),则\(\rm{X}\)的成份是 ______ ,装置\(\rm{C}\)由两种仪器构成,它是贮气瓶\(\rm{(}\)贮存有氯气\(\rm{)}\),则\(\rm{P}\)中贮存的物质是 ______ .
              \(\rm{(2)}\)实验过程中,在没有操作不当的情况下,试管底部往往也会出现裂痕,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
              \(\rm{(3)}\)集气瓶\(\rm{B}\)是用于收集\(\rm{CH_{4}}\)、\(\rm{Cl_{2}}\)并使二者大约按照\(\rm{1}\):\(\rm{1}\)的比例混合在一起,然后在光照条件下的反应.
              \(\rm{①B}\)内有一处需要改进,改正的方法是 ______ .
              于判断进入\(\rm{B}\)中的两种气体体积大约是\(\rm{1}\):\(\rm{1}\)的方法是: ______ .
              \(\rm{(4)B}\)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用光可引发该反应,引发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______ .
              \(\rm{(5)}\)确定\(\rm{B}\)中的反应有\(\rm{HCl}\)生成的方法是:取\(\rm{B}\)中残留液与从\(\rm{B}\)中排出的饱和食盐水少量相同体积分别放入\(\rm{X}\)、\(\rm{Y}\)两支试管中,然后 ______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