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碱式碳酸铅\(\rm{[}\)化学式为\(\rm{2PbCO_{3}·Pb(OH)_{2}]}\)是生产铅酸蓄电池正极的原料。

                  \(\rm{(1)}\)某研究小组制备碱式碳酸铅的主要实验流程如下:

                  \(\rm{①}\)“反应\(\rm{①}\)”的生成物是\(\rm{(CH_{3}COO)_{2}Pb·Pb(OH)_{2}}\),该反应是在\(\rm{90℃}\)、搅拌并保温\(\rm{3 h}\)的条件下完成的,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②}\)过滤时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漏斗、_____________。

                  \(\rm{③}\)沉淀经水洗涤后又用酒精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为确定\(\rm{2PbCO_{3}·Pb(OH)_{2}}\)的热分解过程,进行了如下实验:

                  称取一定量\(\rm{(1)}\)中制得的产品放在热重分析仪中,在氩气流中加热分解,测得残留固体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rm{①A\xrightarrow{{}}B}\)过程中,逸出的分解产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rm{E}\)点残留固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rm{②}\)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并确定\(\rm{D}\)点残留固体的化学式\(\rm{(}\)写出计算过程\(\rm{)}\)。

            • 2.
              下列药品在实验室中能存放在同一橱柜中的是\(\rm{(}\)  \(\rm{)}\)
              \(\rm{①NaOH}\)  \(\rm{②}\)浓硫酸  \(\rm{③}\)浓盐酸  \(\rm{④KOH}\)   \(\rm{⑤}\)金属钠   \(\rm{⑥}\)酒精   \(\rm{⑦}\)苯.
              A.\(\rm{⑤}\)和\(\rm{⑥}\)、\(\rm{④}\)和\(\rm{⑤}\)
              B.\(\rm{②}\)和\(\rm{③}\)、\(\rm{①}\)和\(\rm{②}\)
              C.\(\rm{②}\)和\(\rm{③}\)、\(\rm{⑥}\)和\(\rm{⑦}\)
              D.\(\rm{④}\)和\(\rm{⑤}\)、\(\rm{④}\)和\(\rm{⑥}\)
            • 3.
              下列化学药品的保存方法合理的是\(\rm{(}\)  \(\rm{)}\)
              A.金属钾保存在乙醇中
              B.常温下浓硫酸可存放在铁质容器中
              C.\(\rm{NaOH}\)溶液保存在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D.\(\rm{FeCl_{3}}\)溶液中加入少量还原铁粉存放
            • 4.
              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rm{.}\)下列关于各实验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rm{(}\)  \(\rm{)}\)
              A.装置\(\rm{①}\)常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
              B.装置\(\rm{②}\)可用于吸收\(\rm{NH_{3}}\)或\(\rm{HCl}\)气体,并防止倒吸
              C.装置\(\rm{③}\)可用于收集\(\rm{H_{2}}\)、\(\rm{CO_{2}}\)、\(\rm{Cl_{2}}\)、\(\rm{NH_{3}}\)等气体
              D.装置\(\rm{④}\)可用于干燥、收集氯化氢,并吸收多余的氯化氢
            • 5.

              下列实验装置、试剂选用或操作正确的是(    )

                           

              A.干燥\(\rm{Cl_{2}}\)

              B.除去\(\rm{CO_{2}}\)中的\(\rm{HCl}\)

              C.稀释浓硫酸

              D.制取少量氨气

            • 6.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玻璃棒蘸取CH3COOH溶液,点在用水湿润的pH试纸上测定其pH
              B.用25ml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 mL KMnO4溶液
              C.为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后分液
              D.
              用如图装置加热分解NaHCO3
            • 7.

              某实验小组用工业上废渣\(\rm{(}\)主要成分\(\rm{Cu_{2}S}\)和\(\rm{Fe_{2}O_{3})}\)制取纯铜和绿矾\(\rm{(FeSO_{4}·7H_{2}O)}\)产品,设计流程如下:

              \(\rm{(1)(1)}\)在实验室中,欲用\(\rm{98%}\)的浓硫酸\(\rm{(}\)密度为\(\rm{1.84g·mL-1)}\)配制\(\rm{500mL1.0mol·L-1}\)的硫酸,需要的仪器除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还有________。

              \(\rm{(2)}\)该小组同学设计如下装置模拟废渣在过量氧气中焙烧,并验证废渣中含硫元素。

              \(\rm{①}\)装置\(\rm{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rm{D}\)装置作用________,\(\rm{E}\)装置中的现象是________

              \(\rm{②}\)当\(\rm{F}\)装置中出现白色沉淀时,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rm{③}\)反应装置不完善,为避免空气污染,在方框中补全装置图,并注明试剂名称。

              \(\rm{(3)}\)从下列图中选择合适的装置,写出步骤\(\rm{⑤}\)中进行的操作顺序________\(\rm{(}\)填序号\(\rm{)}\)

              \(\rm{(4)}\)步骤\(\rm{⑥}\)中由粗铜得到纯铜的方法为________\(\rm{(}\)填写名称\(\rm{)}\).

              \(\rm{(5)}\)为测定产品中绿矾的质量分数,称取\(\rm{30.0g}\)样品溶于水配成\(\rm{250mL}\)溶液,取\(\rm{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rm{0.1000mol·L^{-1}}\)酸性\(\rm{KMnO4}\)溶液进行滴定,反应为:

              \(\rm{10FeSO_{4}+8H_{2}SO_{4}+2KMnO_{4}=2MnSO_{4}+5Fe_{2}(SO_{4})_{3}+K_{2}SO_{4}+8H_{2}O.}\)

              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滴定次数

              \(\rm{1}\)

              \(\rm{2}\)

              \(\rm{3}\)

              \(\rm{4}\)

              \(\rm{KMnO_{4}}\)溶液体积\(\rm{/mL}\)

              \(\rm{19.10}\)

              \(\rm{20.02}\)

              \(\rm{19.98}\)

              \(\rm{20.00}\)

              \(\rm{①}\)第\(\rm{1}\)组实验数据出现异常,造成这种异常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rm{(}\)填代号\(\rm{)}\).

              \(\rm{a.}\)酸式滴管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rm{b.}\)锥形瓶洗净后未干燥

              \(\rm{c.}\)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

              \(\rm{d.}\)滴定前尖嘴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rm{②}\)根据表中数据,计算所得产品中绿矾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 8.
              下列实验仪器名称正确的是\(\rm{(}\)  \(\rm{)}\)
              A.
              具支试管
              B.
                 坩锅
              C.
                  三角架
              D.
                圆底烧瓶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