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rm{NH_{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产、生活中用途广泛。

              \(\rm{(1)}\)已知:

              共价键

              键能\(\rm{/ kJ·mol^{-1}}\)

              \(\rm{H―H}\)

              \(\rm{436}\)

              \(\rm{N≡N}\)

              \(\rm{946}\)

              \(\rm{N―H}\)

              \(\rm{391}\)

              注:拆开气态物质中\(\rm{1 mol}\)某种共价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就是该共价键的键能。

              \(\rm{N_{2} (g)+3 H_{2} (g)\overset{}{⇌} 2 NH_{3} (g)}\)  \(\rm{∆H =}\)___\(\rm{kJ·mol^{-1}}\)

              \(\rm{(2)}\)一定温度下,向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rm{N_{2}}\)和\(\rm{H_{2}}\)发生反应:\(\rm{N_{2} +3H_{2}\overset{}{⇌} }\) \(\rm{2NH_{3}}\),测得各组分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rm{①}\)表示\(\rm{c(N_{2})}\)的曲线是_________\(\rm{(}\)填“曲线\(\rm{A}\)”、“曲线\(\rm{B}\)”或“曲线\(\rm{C}\)”\(\rm{)}\)。

              \(\rm{②0~t_{0}}\)时用\(\rm{H_{2}}\)表示反应速率\(\rm{v(H_{2})}\)___\(\rm{mol·L^{-1}·min^{-1}}\)。

              \(\rm{③}\)下列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是_____。

              \(\rm{a.}\)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rm{b.2c(H_{2})=3c(NH_{3})}\)

              \(\rm{c.}\)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再变化

              \(\rm{d.NH_{3}}\)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

            • 2. 硝酸铵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其工业生产流程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写出反应容器\(\rm{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rm{(2)}\)吸收塔\(\rm{C}\)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______ ;\(\rm{C}\)、\(\rm{D}\)两个反应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______ \(\rm{(}\)填反应容器代号\(\rm{)}\).
              \(\rm{(3)}\)浓硝酸一般保存在棕色试剂瓶里,并放置在阴凉处,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 ______ .
              \(\rm{(4)}\)金属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 ,该反应中稀硝酸表现的性质是 ______ .
            • 3.
              工业合成氨是利用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的\(\rm{.}\)氨是重要的工业原料\(\rm{.}\)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______ ;氮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______ ;
              \(\rm{(2)}\)写出氨分子的电子式 ______ ;指出分子中化学键是 ______ \(\rm{(}\)填\(\rm{‘}\)离子键\(\rm{’}\)或\(\rm{‘}\)共价键\(\rm{’)}\).
              \(\rm{(3)}\)写成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则相同条件下“\(\rm{1molN_{2}}\)和\(\rm{3molH_{2}}\)”的能量与“\(\rm{2molNH_{3}}\)”的能量较高的是 ______ .
            • 4.
              开发氢能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rm{.}\)硫铁矿\(\rm{(FeS_{2})}\)燃烧产生的\(\rm{SO_{2}}\)通过下列碘循环工艺过程既能制\(\rm{H_{2}SO_{4}}\),又能制\(\rm{H_{2}}\).

              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已知\(\rm{1g}\) \(\rm{FeS_{2}}\)完全燃烧放出\(\rm{7.1kJ}\)热量,\(\rm{FeS_{2}}\)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rm{(2)}\)该循环工艺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 .
              \(\rm{(3)}\)用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分析,在\(\rm{HI}\)分解反应中使用膜反应器分离出\(\rm{H_{2}}\)的目的是 ______ .
              \(\rm{(4)}\)用吸收\(\rm{H_{2}}\)后的稀土储氢合金作为电池负极材料\(\rm{(}\)用\(\rm{MH)}\)表示\(\rm{)}\),\(\rm{NiO(OH)}\)作为电池正极材料,\(\rm{KOH}\)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可制得高容量,长寿命的镍氢电池\(\rm{.}\)电池充放电时的总反应为:\(\rm{NiO(OH)+MH \underset{{充电}}{\overset{{放电}}{{\rightleftharpoons}}}Ni(OH)_{2}+M}\)
              \(\rm{①}\)电池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 .
              \(\rm{②}\)充电完成时,\(\rm{Ni(OH)_{2}}\)全部转化为\(\rm{NiO(OH).}\)若继续充电将在一个电极产生\(\rm{O_{2}}\),\(\rm{O_{2}}\)扩散到另一个电极发生电极反应被消耗,从而避免产生的气体引起电池爆炸,此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 .
            • 5.
              氮是生命的基础,由于存在着氮的循环,生命世界才能像我们所见到的那样生机勃勃,充满活力\(\rm{.}\)如图是自然界中氮的循环图,请分析此图并回答有关问题.

              \(\rm{(1)}\)大气中的氮以 ______ \(\rm{(}\)填化学式\(\rm{)}\)形式存在\(\rm{.}\)图中共表示了 ______ 种固氮的途径.
              \(\rm{(2)}\)由图可知,动植物体内的氮主要存在于蛋白质中,当动植物尸体发生腐败时,往往会产生一种含氮的气体,其电子式为 ______ .
              土壤中的硝酸盐会被细菌分解\(\rm{.}\)有一种脱氧硫杆菌能够利用土壤中的硫化物来分解硝酸盐,其主要化学原理如下:\(\rm{K_{2}S+KNO_{3}+H_{2}O \overset{{脱氧硫杆菌}}{ }N_{2}+K_{2}SO_{4}+KOH}\)
              \(\rm{(3)}\)上述反应中涉及\(\rm{1~18}\)号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 \(\rm{.}\)属于共价化合物的反应物\(\rm{(}\)或生成物\(\rm{)}\)的结构式是 ______ .
              \(\rm{(4)}\)配平上述反应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rm{.}\)上述反应的氧化剂是 ______ ,被氧化的元素是 ______ .
              \(\rm{(5)}\)上述过程的发生改变了土壤的成分,从而对农业生产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请选择任一角度进行简要说明: ______ .
              \(\rm{(6)}\)工业合成氨的简易流程如图,通过循环Ⅰ可利用的气态物质是 ______

              \(\rm{a.}\)催化剂     \(\rm{b.}\)只有\(\rm{N_{2}}\)      \(\rm{c.}\)只有\(\rm{H_{2}}\)      \(\rm{d.N_{2}}\)和\(\rm{H_{2}}\).
            • 6. 1902年德国化学家哈伯研究出合成氨的方法.
              (1)某温度时,N2与H2反应(可逆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1所示.

              ①写出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
              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______
              A.b曲线是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
              B.在密闭容器中加入28gN2、6gH2,充分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92kJ
              C.由图可知,断开1molN≡N键与3molH-H键吸收的能量和小于形成6molN-氮氢键所放出的能量
              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能量
              (2)在一容积为4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4molN2和1.2mol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反应中NH3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据图计算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平均反应速率ʋ(H2)为 ______ mol/(L•min),平衡时,c(N2)为 ______
              (3)哈伯因证实N2、H2在固体催化剂(Fe)表面吸附和解吸以合成氨的过程而获诺贝尔奖.若用分别表示N2、H2、NH3和固体催化剂,则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过程可用如图表示.吸附后,能量状态最高的是 ______  (填字母序号).
            • 7. 如图所示是工业生产硝酸铵的流程图.

              (1)写出N2和H2通过红热的铁纱网生成氨气的反应方程式: ______
              (2)B装置中Pt-Rh合金网的作用是 ______
              (3)写出B中的反应方程式: ______
              (4)写出D中的反应方程式: ______
              (5)吸收塔C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______
            • 8. 硝酸铵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其工业生产流程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容器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2)吸收塔C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______ ;C、D两个反应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______ (填反应容器代号).
              (3)浓硝酸一般保存在棕色试剂瓶里,并放置在阴凉处,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 ______
              (4)金属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 ,该反应中稀硝酸表现的性质是 ______
            • 9. 工业上合成氨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是氮气和氢气.氮气来源于空气,从空气中制取氮气的方法是 ______ ;氢气来源与水和碳氢化合物,甲烷与水蒸气反应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2)设备A中含有电加热器、触媒和热交换器,设备A的名称是 ______ .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3)设备B的名称是 ______ ,其中进水口是 ______ (填“a”或“b”).
              (4)设备C的作用是 ______
              (5)在原料气制备过程中混有的CO能使催化剂中毒,欲除去原料气中的CO,可通过如下反应实现:CO(g)+H2O(g)⇌CO2(g)+H2(g)△H>0.为了提高该反应中CO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 (写出一条即可).
            • 10.
              工业上合成氨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rm{(1)}\)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是氮气和氢气\(\rm{.}\)氮气来源于空气,从空气中制取氮气的方法是 ______ ;氢气来源与水和碳氢化合物,甲烷与水蒸气反应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rm{(2)}\)设备\(\rm{A}\)中含有电加热器、触媒和热交换器,设备\(\rm{A}\)的名称是 ______ \(\rm{.}\)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rm{(3)}\)设备\(\rm{B}\)的名称是 ______ ,其中进水口是 ______ \(\rm{(}\)填“\(\rm{a}\)”或“\(\rm{b}\)”\(\rm{)}\).
              \(\rm{(4)}\)设备\(\rm{C}\)的作用是 ______ .
              \(\rm{(5)}\)在原料气制备过程中混有的\(\rm{CO}\)能使催化剂中毒,欲除去原料气中的\(\rm{CO}\),可通过如下反应实现:\(\rm{CO(g)+H_{2}O(g)⇌CO_{2}(g)+H_{2}(g)\triangle H > 0.}\)为了提高该反应中\(\rm{CO}\)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 \(\rm{(}\)写出一条即可\(\rm{)}\).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