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聚合氯化铝铁[FeaAlb(OH)cCld]m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在净水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1)在[FeaAlb(OH)cCld]m中d=    .(用a、b、c表示)
              (2)聚合氯化铝铁净水的性能优于氯化铝和氯化铁的原因可能是    
              (3)为确定聚合氯化铝铁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准确称取5.745g样品,配成500mL溶液.取10mL溶液于锥形瓶中,加适量盐酸,滴加稍过量氯化亚锡溶液.加氯化汞溶液2mL,充分反应后用0.0100mol•L-1 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10.00mL.相关反应如下:2FeCl3+SnCl2═2FeCl2+SnCl4
              SnCl2+2HgCl2═SnCl4+Hg2Cl2; 6FeCl2+K2Cr2O7+14HCl═6FeCl3+2CrCl3+2KCl+7H2O
              ②准确称取5.745g样品,加入足量的盐酸充分溶解,然后加入足量氨水,过滤、洗涤、灼烧,得固体3.420g.
              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聚合氯化铝铁样品中的n(Fe3+):n(Al3+).(写出计算过程)
            • 2. 将1.000gFeC2O4•2H2O固体样品放在热重分析仪中进行热重分析,测得其热重分析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已知:①草酸盐受热分解易释放出碳的氧化物.②500℃之前,该热重分析仪的样品池处于Ar气气氛中,500℃时起,样品池与大气相通.完成下列填空:
              (1)300℃时是样品脱水的过程,试确定350℃时样品是否脱水完全    (填“是”或“否”),判断的理由是    (要求写出推算过程).
              (2)400℃时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是    
              (3)将600℃时样品池中残留的固体隔绝空气冷却至室温,再向该固体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刚好完全溶解,用pH试纸测得所得溶液的pH=3,其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回答);向该溶液中滴加适量NaOH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测得此时溶液中铁元素的离子浓度为4.0×10-11 mol/L-1,则此时溶液的pH=    (已知:Ksp[Fe(OH)2]=8.0×10-16,Ksp[Fe(OH)3]=4.0×10-38).
              ).
              (4)将1500℃时样品池中残留的固体隔绝空气冷却后,用稀盐酸溶解得一棕黄色溶液.取少量该溶液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另取少量该溶液滴加K3[Fe(CN)6](铁氰化钾)溶液,产生特征蓝色沉淀.试写出图中1400℃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产生特征蓝色沉淀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3. (2016•贺州模拟)将1.800g FeC2O4•2H2O固体样品放在热重分析仪中进行热重分析,测得其热重分析 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已知:①草酸盐受热分解易放出碳的氧化物.
              ②500℃之前,该热重分析仪的样品池处于氩气气氛中,500℃时起,样品池与大气相通.回答下列问题:
              (1)300℃时是样品脱水的过程,试确定350℃时样品是否脱水完全    (填“是”或“否”),判断的理由是    (要求写出推算过程).
              (2)400℃时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是    
              (3)将600℃时样品池中残留的固体隔绝空气冷却至室温,再向该固体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刚好完全溶解,用pH试纸测得所得溶液的pH=3,其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回答).向该溶液中滴加适量NaOH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测得此时溶液中铁元素的离子浓度为4.0×10-10 mol•L-1,则此时溶液的pH=    
              (已知:Ksp[Fe(OH)2]=8.0×10-16,Ksp[Fe(OH)3]=4.0×10-38).
              (4)将1500℃时样品池中残留的固体隔绝空气冷却后,用稀盐酸溶解得到一棕黄色溶液.取少量该溶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显血红色;另取少量的该溶液滴加K3[Fe(CN)6](铁氰化钾)溶液,产生特征蓝色沉淀.写出残留固体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产生血红色现象和特征蓝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 4. Cl2与NaOH溶液反应可生成NaCl、NaClO和NaClO3(Cl-和ClO-)的比值与反应的温度有关,用24gNaOH配成的250mL溶液,与Cl2恰好完全反应(忽略Cl2与水的反应、盐类的水解及溶液体积变化):
              (1)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mol•L-1
              (2)某温度下,反应后溶液中c(Cl-)=6c(ClO-),则溶液中c(ClO-)=    mol•L-1
            • 5. 0.80gCuSO4•5H2O样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1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确定200℃时固体物质的化学式    (要求写出推断过程);
              (2)取270℃所得样品,于570℃灼烧得到的主要产物是黑色粉末和一种氧化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把该黑色粉末溶解于稀硫酸中,经浓缩、冷却,有晶体析出,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其存在的最高温度是    
              (3)在0.10mol•L-1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稀溶液充分搅拌,有浅蓝色氢氧化铜沉淀生成,当溶液的pH=8时,c(Cu2+)=     mol•L-1(Ksp[Cu(OH)2]=2.2×10-20).若在0.1mol•L-1硫酸铜溶液中通入过量H2S气体,使Cu2+完全沉淀为CuS,此时溶液中的H+浓度是     mol•L-1
              (4)25℃,在0.10mol•L-1H2S溶液中,通入HCl气体或加入NaOH固体以调节溶液pH,溶液pH与c(S2-)关系如图(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H2S的挥发).
              ①pH=13时,溶液中的c(H2S)+c(HS-)=     mol•L-1
              ②某溶液含0.020mol•L-1Mn2+、0.10mol•L-1H2S,当溶液pH=    时,Mn2+开始沉淀,[已知:Ksp(MnS)=2.8×10-13].
            • 6. 乳酸亚铁晶体([CH3CH(OH)COO]2Fe•3H2O,Mr=288)是常用的补铁剂.乳酸亚铁可由乳酸与碳酸亚铁反应制得.
              (1)将制得的FeCO3加入乳酸溶液中,再加入过量铁粉,75℃下搅拌使之充分反应.结束后,无需过滤,除去过量铁粉的反应方程式为    
              (2)从上述(3)所得溶液中获得乳酸亚铁晶体的方法是        、洗涤、干燥.
              (3)该兴趣小组用KMnO4测定产品中亚铁含量进而计算乳酸亚铁晶体的质量分数,发现产品的质量分数总是大于100%,其原因可能是    .经查阅文献后,该兴趣小组改用铈(Ce)量法测定产品中Fe2+的含量.取2.880g产品配成100mL溶液,每次取20.00mL,进行必要处理,用0.100 0mol•L-1Ce(SO42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平均消耗Ce(SO4)219.7mL.滴定反应为Ce4++Fe2+═Ce3++Fe3+,则产品中乳酸亚铁晶体的质量分数为    
            • 7. 绿矾(FeSO4•7H2O)在化学合成上用作还原剂及催化剂.工业上常用废铁屑溶于一定浓度的硫酸溶液制备绿矾.
              (1)98% 1.84g/cm3的浓硫酸在稀释过程中,密度下降,当稀释至50%时,密度为1.4g/cm3,50%的硫酸物质的量浓度为    (保留两位小数),50%的硫酸与30%的硫酸等体积混合,混合酸的浓度为    (填>、<、=)40%.
              (2)将111.2g绿矾(FeSO4∙7H2O,式量为278)在高温下加热,充分反应后生成Fe2O3固体和SO2、SO3、水的混合气体,则生成Fe2O3的质量为    g;SO2    mol.
              实验室可用以下方法制备摩尔盐晶体.
              (3)将4.88g铁屑(含Fe2O3)与25mL3mol/L H2SO4充分反应后,得到 Fe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稀释溶液至100mL,测得其pH=1.铁屑中Fe2O3的质量分数是    (保留两位小数).
              (4)向上述100mL溶液中加入与该溶液中FeSO4等物质的量的(NH42SO4晶体,待晶体完全溶解后蒸发掉部分水,冷却至t℃,析出摩尔盐晶体12.360g,剩余溶液的质量为82.560g.t℃时,计算(NH42SO4•FeSO4•6H2O的溶解度    .(保留两位小数).
            • 8. 油脂的不饱和度可通过油脂与碘的加成反应来测定,我们通常称为油脂的碘值,碘值越大,油脂的不饱和度越大.碘值是指100g油脂中所能吸收碘的克数.现称取xg某油脂,加入含y mol I2的溶液(韦氏液,碘值测定时使用的特殊试剂,含CH3COOH),充分振荡;过量的I2用c mol•L-1Na2S2O3溶液滴定(淀粉作指示剂),用去V mL Na2S2O3溶液.
                  2Na2S2O3+I2=Na2S4O6+2NaI
              (1)滴定终点时颜色的变化是    
              (2)该油脂的碘值为    (用相关字母表示)
              (3)韦氏液中CH3COOH也会消耗Na2S2O3,所以还要做相关实验进行校正,否则会引起测得的碘值偏    (填“高”或“低”)
            • 9. 醋酸亚铬水合物[Cr(CH3COO)2]2•2H2O是一种氧气吸收剂,为红棕色晶体,易被氧化,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水和乙醚(易挥发的有机溶剂).其制备装置及步骤如下: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往三颈瓶中依次加入过量锌粒、适量CrCl3溶液.
              ②关闭k2.打开ki,旋开分液漏斗的旋塞并控制好滴速.
              ③待三颈瓶内的溶液由深绿色(Cr3+)变为亮蓝色(Cr2+)时,把溶液转移到装置乙中,当出现大量红棕色晶体时,关闭分液漏斗的旋塞.
              ④将装置乙中混合物快速过滤、洗涤和干燥,称量得到2.76g[Cr(CH3COO)2]2•2H2O.
              (1)装置甲中连通管a的作用是    
              (2)三颈瓶中的Zn除了与盐酸生成H2外,发生的另一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实现步骤③中溶液自动转移至装置乙中的实验操作为    
              (4)装置丙中导管口水封的目的是    
              (5)洗涤产品时,为了去除可溶性杂质和水分,下列试剂的正确使用顺序是    (填标号).
              a.乙醚    b.去氧冷的蒸馏水    c.无水乙醇
              (6)若实验所取用的CrCl3溶液中含溶质3.17g,则[Cr(CH3COO)2]2•2H2O(相对分子质量为376)的产率是    
              (7)一定条件下,[Cr(CH3COO)2]2•2H2O受热得到CO和CO2的混合气体,请设计实验检验这两种气体的存在.    
            • 10. (2016•诏安县校级模拟)胆矾晶体(CuSO4•5H2O)中4个水分子与铜离子形成配位键,另一个水分子只以氢键与相邻微粒结合.某兴趣小组称取2.500g胆矾晶体,逐渐升温使其失水,并准确测定不同温度下剩余固体的质量,得到如右图所示的实验结果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填标号).
              A.晶体从常温升至105℃的过程中只有氢键断裂
              B.受热过程中,胆矾晶体中形成配位键的4个水分子同时失去
              C.120℃时,剩余固体的化学式是CuSO4•H2O
              D.按胆矾晶体失水时所克服的作用力大小不同,晶体中的水分子所处化学环境可以分为3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