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有关胶体与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都是混合物
              B.胶体比溶液更隐定
              C.都属于分散系
              D.用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与溶液
            •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爆炸力极强的N5变成N2是化学变化
              B.水晶、玛瑙、钻石的主要成分均为SiO2
              C.NaCl溶液和Fe(OH)3胶体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D.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NH42SO4或CuSO4均有鸡蛋清析出,其原理相同
            •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含SO2的烟气可用石灰乳吸收后再排放,以减少对空气污染
              B.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别胶体和溶液
              C.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对环境产生的污染进行治理
              D.PM2.5由于颗粒小,在空气中存在时间长,对人体健康危害大
            • 4. 关于溶液、浊液、胶体说法正确的是(  )
              A.均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B.都是混合物
              C.分散质均能透过半透膜
              D.分散质均能通过滤纸
            •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科学仪器的使用利于我们认识物质的微观世界,现在人们借助扫描隧道显微镜,应用STM技术可以“看”到越来越细微的结构,并实现对原子或分子的操纵
              B.视频《穹顶之下》再次引起公众对“PM2.5”的关注.“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10-6m的细小颗粒物,这些颗粒扩散在空气中形成胶体
              C.臭氧是一种有鱼腥味、氧化性极强的淡蓝色气体,可用作自来水的消毒剂
              D.我国油品从国 IV 汽油升级到国 V 汽油,有助于减少酸雨、雾霾,提高空气质量
            • 6. 下列关于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前者是混合物,后者是纯净物
              B.两者都具有丁达尔效应
              C.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均在1~100nm之间
              D.前者可用于杀菌,后者可用于净水
            • 7. 有些古文或谚语包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从化学角度解释下列古文或谚语,其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古文或谚语化学解释
              A日照香炉生紫烟碘的升华
              B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置换反应
              C煮豆燃豆箕,豆在斧中泣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D雷雨肥庄稼自然界固氮作用
              A.A
              B.B
              C.C
              D.D
            • 8. 清晨松林中的空气格外清新,是因为有极少量的氧气变成了臭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O2=2O3.太阳初升时,我们还会看到林中有光亮“通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为化合反应
              B.“通路”是胶体对光产生的丁达尔现象
              C.上述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D.产生的臭氧有毒,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 9. 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聚光手电筒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时,产生的现象不相同
              B.胶粒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
              C.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丁达尔效应
              D.Al(OH)3胶体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沉降,达到净水目的
            • 10. 当光束通过下列物质时,不可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
              A.稀豆浆
              B.NaCl溶液
              C.Fe(OH)3胶体
              D.H2SiO3胶体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