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rm{(}\)  \(\rm{)}\)
              A.\(\rm{SO_{2}}\)、\(\rm{SO_{3}}\)都是极性分子
              B.在\(\rm{NH_{4}^{+}}\)和\(\rm{[Cu(NH_{3})_{4}]^{2+}}\)中都存在配位键
              C.元素电负性越大的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
              D.原子晶体中原子以共价键结合,具有键能大、熔点高、硬度大的特性
            • 2.

              下列曲线表示卤族元素某种性质随核电荷数的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

              A.
              B.
              C.
              D.
            • 3.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rm{A~H}\)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rm{(1)D}\)、\(\rm{E}\)、\(\rm{F}\)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B}\)、\(\rm{C}\)、\(\rm{D}\)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D}\)、\(\rm{E}\)两种元素可以形成原子个数比为\(\rm{1:1}\)的化合物,写出该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

              \(\rm{(4)E}\)、\(\rm{F}\)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rm{(5)}\)在\(\rm{B}\)所形成的化合物\(\rm{CH_{4}}\)、\(\rm{CO}\)、\(\rm{CH_{3}OH}\)中,碳原子采取\(\rm{sp^{3}}\)杂化的分子有_________;与\(\rm{CO}\)分子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和离子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根据等电子理论推测\(\rm{CO}\)分子的结构式可表示成________。

              \(\rm{(6)}\)根据价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rm{D}\)和\(\rm{H}\)所形成的\(\rm{HD_{4}^{—}}\)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形。

              \(\rm{(7)}\)由\(\rm{E}\)和\(\rm{D}\)两种元素形成的一种只含离子键的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晶体中阳离子的配位数为。已知晶胞边长\(\rm{a= 0.566nm}\),列式计算晶体\(\rm{F}\)的密度\(\rm{(g.cm^{-3})}\)。

            • 4. 下列元素的电负性最大的是:
              A.\(\rm{Na}\)             
              B.\(\rm{S}\)       
              C.\(\rm{O}\)          
              D.\(\rm{C}\)
            • 5.

              锂\(\rm{—}\)磷酸氧铜电池正极的活性物质是\(\rm{Cu_{4}O(PO_{4})_{2}}\),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备:\(\rm{2Na_{3}PO_{4}+4CuSO_{4}+2NH_{3}⋅H_{2}O═Cu_{4}O(PO_{4})_{2}↓+3Na_{2}SO_{4}+(NH_{4})_{2}SO_{4}+H_{2}O}\)

              \(\rm{(1)}\)写出基态\(\rm{Cu^{2+}}\)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与\(\rm{Cu}\)同周期的元素中,与铜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还有____________\(\rm{(}\)填元素符号\(\rm{)}\)。

              \(\rm{(2)PO_{4}^{3-}}\)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__。

              \(\rm{(3)}\)与\(\rm{SO_{4}^{2-}}\)互为等电子体的\(\rm{1}\)种分子是______。

              \(\rm{(4)}\)氨水溶液中各元素原子的电负性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____.

              \(\rm{(5)}\)氨基乙酸铜\(\rm{(}\)结构简式:\(\rm{H_{2}NCH_{2}COO-Cu-OOC-CH_{2}NH_{2})}\)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_,基态碳原子核外电子占有_________个轨道。

              \(\rm{(6)}\)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rm{KCN}\),生成配合物\(\rm{[Cu(CN)_{4}]^{2-}}\),则\(\rm{1mol}\)该配合物中含有的\(\rm{π}\)键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rm{mol}\)。

              \(\rm{(7)}\)铜晶体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配位数为___________,铜晶胞的空间利用率为__________。

            • 6.

              现有四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rm{①1s^{2}2s^{2}2p^{6}3s^{2}3p^{4}}\);\(\rm{②1s^{2}2s^{2}2p^{6}3s^{2}3p^{3}}\);\(\rm{③1s^{2}2s^{2}2p^{3}}\);\(\rm{④1s^{2}2s^{2}2p^{5}}\)。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rm{(}\)  \(\rm{)}\)

              A.电负性:\(\rm{④ > ③ > ② > ①}\)   
              B.原子半径:\(\rm{④ > ③ > ② > ①}\)
              C.第一电离能:\(\rm{④ > ③ > ② > ①}\)   
              D.最高正化合价:\(\rm{④ > ③=② > ①}\)
            • 7.

              A、\(\rm{B}\)、\(\rm{C}\)、\(\rm{D}\)、\(\rm{E}\)是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元素。\(\rm{A}\)、\(\rm{D}\)同主族且能形成两种常见化合物\(\rm{DA_{2}}\)和\(\rm{DA_{3}}\);基态\(\rm{C}\)原子最外电子层上有\(\rm{1}\)个未成对电子;基态\(\rm{B}\)、\(\rm{E}\)原子的最外层均只有\(\rm{2}\)个电子,其余各电子层均全充满。回答下列问题:

              \(\rm{(1)}\)基态\(\rm{D}\)原子价电子的轨道表达式为_________,元素铜与\(\rm{E}\)的第二电离能分别为\(\rm{I_{Cu}=1985 kJ·mol^{-1}}\),\(\rm{I_{E}=1733 kJ·mol^{-1}}\),\(\rm{I_{Cu} > I_{E}}\)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DA_{2}}\)分子的\(\rm{VSEPR}\)模型是______。写出与\(\rm{DA_{3}}\)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的化学式:____。

              \(\rm{(3)}\)实验测得\(\rm{C}\)与氯元素形成气态化合物的实际组成为\(\rm{C_{2}Cl_{6}}\),其中\(\rm{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__。已知\(\rm{CCl_{3}}\)在加热时易升华,与过量的\(\rm{NaOH}\)溶液反应可生成 \(\rm{Na[C(OH)_{4}]}\),\(\rm{CCl_{3}}\)固体属于______晶体\(\rm{(}\)填晶体类型\(\rm{)}\)

              \(\rm{(4)}\)试比较\(\rm{A}\)、\(\rm{D}\)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rm{(}\)用键参数解释\(\rm{)}\)

              \(\rm{(5)D}\)与\(\rm{E}\)所形成化合物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


              \(\rm{①}\)在该晶体中,\(\rm{D}\)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___。

              \(\rm{②}\)原子坐标参数可表示晶胞内部各原子的相对位置。上图晶胞中,原子坐标参数\(\rm{a}\)为\(\rm{(0,0,0)}\);\(\rm{b}\)为\(\rm{(\dfrac{1}{2},0,\dfrac{1}{2})}\);\(\rm{c}\) 为\(\rm{(\dfrac{1}{2},\dfrac{1}{2},0)}\)。则\(\rm{d}\) 的坐标参数为_________。

              \(\rm{③}\)已知该晶体的密度为\(\rm{ρ g·cm^{-3}}\),设\(\rm{N_{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晶胞中\(\rm{D}\)离子与\(\rm{E}\)离子之间的最近距离为__________\(\rm{pm}\)。

            • 8.

              A、\(\rm{B}\)、\(\rm{C}\)、\(\rm{D}\)、\(\rm{E}\)、\(\rm{F}\)六种元素均位于周期表的前四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rm{A}\)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rm{B}\)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分占四个原子轨道;\(\rm{D}\)元素原子的已成对电子总数是未成对电子总数的\(\rm{3}\)倍;\(\rm{E}\)与\(\rm{D}\)处于同一主族;\(\rm{F}\)位于\(\rm{ds}\)区,且原子的最外层只有\(\rm{1}\)个电子。

              \(\rm{(1)F^{+}}\)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__。

              \(\rm{(2)B}\)、\(\rm{C}\)、\(\rm{D}\)各元素对应氢化物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rm{(}\)用化学式表示\(\rm{)}\)_________。

              \(\rm{(3)B}\)、\(\rm{C}\)元素的某些氢化物的分子中均含有\(\rm{18}\)个电子,则\(\rm{B}\)的这种氢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rm{B}\)、\(\rm{C}\)的这些氢化物的沸点相差较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rm{(4)A}\)、\(\rm{B}\)、\(\rm{D}\)可形成分子式为\(\rm{A_{2}BD}\)的某化合物,则该化合物分子中\(\rm{B}\)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是________;\(\rm{1 mol}\)该分子中含有\(\rm{π}\)键的数目是________。

              \(\rm{(5)}\)由\(\rm{A}\)、\(\rm{D}\)、\(\rm{E}\)三种元素组成的两种常见化合物酸性由强到弱为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6)C}\)、\(\rm{F}\)两元素形成的某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rm{C}\)原子的配位数是____________。

            • 9.

              \(\rm{X}\)、\(\rm{Y}\)、\(\rm{Z}\)、\(\rm{M}\)为前四周期中除氢以外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元素,\(\rm{X}\)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在所处周期中最多;\(\rm{Y}\)元素原子核外共有\(\rm{3}\)个能级,且最高能级电子数是前两个能级电子数之和;\(\rm{Z}\)的单质常温下为淡黄色固体,\(\rm{ZY_{3}}\)分子呈平面正三角形;\(\rm{M}\)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rm{3d^{n}4s^{n}}\)。

              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X}\)、\(\rm{Y}\)、\(\rm{Z}\)三种元素原子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rm{(}\)用元素符号表示\(\rm{)}\)

              \(\rm{(2)}\)某\(\rm{X}\)氢化物分子结构式为:\(\rm{H-X=X-H}\),该分子中\(\rm{X}\)原子的杂化方式是            ;\(\rm{Y}\)元素简单氢化物的沸点高于\(\rm{Z}\)的氢化物,主要原因是      

              \(\rm{(3)}\)根据等电子原理,写出\(\rm{X_{2}Y}\)分子的电子式:        

            • 10.

              根据下列五种元素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数据\(\rm{(}\)单位:\(\rm{kJ/mol)}\),回答下面各题:


              元素代号

              \(\rm{I}\)1

              \(\rm{I}\)2

              \(\rm{I}\)3

              \(\rm{I}\)4

              \(\rm{Q}\)

              \(\rm{2080}\)

              \(\rm{4000}\)

              \(\rm{6100}\)

              \(\rm{9400}\)

              \(\rm{R}\)

              \(\rm{500}\)

              \(\rm{4600}\)

              \(\rm{6900}\)

              \(\rm{9500}\)

              \(\rm{S}\)

              \(\rm{740}\)

              \(\rm{1500}\)

              \(\rm{7700}\)

              \(\rm{10500}\)

              \(\rm{T}\)

              \(\rm{580}\)

              \(\rm{1800}\)

              \(\rm{2700}\)

              \(\rm{11600}\)

              \(\rm{U}\)

              \(\rm{420}\)

              \(\rm{3100}\)

              \(\rm{4400}\)

              \(\rm{5900}\)



              \(\rm{(1)}\)在周期表中,最可能处于同一族的是___________

              A.\(\rm{Q}\)和\(\rm{R}\)       \(\rm{B.S}\)和\(\rm{T}\)       \(\rm{C.T}\)和\(\rm{U}\)       \(\rm{D.R}\)和\(\rm{T}\)       \(\rm{E.R}\)和\(\rm{U}\)

              \(\rm{(2)}\)如果\(\rm{R}\)、\(\rm{S}\)、\(\rm{T}\)是同周期的三种主族元素,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元素_______的第一电离能反常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