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硫氰化钾\(\rm{(KSCN)}\)是重要的化学试剂和药品。它易溶于水,水溶液呈中性。
              完成下列填空:
              \(\rm{(1)}\)钾离子的电子式为 ______ 。碳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______ ;\(\rm{C}\)和\(\rm{N}\)的原子半径大小比较为\(\rm{C}\) ______ \(\rm{N(}\)填“\(\rm{ > }\)”、“\(\rm{=}\)”或“\(\rm{ < }\)”\(\rm{)}\)。
              \(\rm{(2)}\)如图装置所示是\(\rm{KSCN}\)溶于水时的实验现象,该现象说明\(\rm{KSCN}\)溶于水时会 ______ \(\rm{(}\)填“吸收”或“放出”\(\rm{)}\)热量,则该溶解过程水合的热效应 ______ \(\rm{(}\)填“\(\rm{ > }\)”、“\(\rm{=}\)”或“\(\rm{ < }\)”\(\rm{)}\)扩散的热效应。
              \(\rm{(3)KSCN}\)水溶液呈中性,则硫氰酸\(\rm{(HSCN)}\)的电离方程式为 ______ ;硫氰化铵\(\rm{(NH_{4}SCN)}\)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 。
              \(\rm{(4)}\)若用\(\rm{KSCN}\)溶液检验氯化亚铁溶液是否变质,实验方法是 ______ 。
            •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m{(}\)  \(\rm{)}\)
              A.\(\rm{PCl_{3}}\)、\(\rm{Cl_{2}}\)及\(\rm{Cl_{2}O}\)三种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都具有\(\rm{8}\)电子稳定结构
              B.\(\rm{HF}\)分子比\(\rm{HCI}\)分子稳定是因为分子间作用力前者强于后者
              C.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两种微粒化学性质也相同
              D.\(\rm{CaCl_{2}}\)和\(\rm{CaSO_{4}}\)中化学键的类型完全相同
            • 3.
              \(\rm{(1)}\)铁离子\(\rm{(Fe^{3+})}\)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 ______ ,其核外共有 ______ 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
              \(\rm{(2)}\)硒、砷、溴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_ \(\rm{(}\)用元素符号表示\(\rm{)}\)。
              \(\rm{(3)}\)两种三角锥形气态氢化物\(\rm{PH_{3}}\)和\(\rm{NH_{3}}\)的键角分别为\(\rm{93.6^{\circ}}\)和\(\rm{107^{\circ}}\),试分析\(\rm{PH_{3}}\)的键角小于\(\rm{NH_{3}}\)的原因 ______ 。
              \(\rm{(4)}\)常温下\(\rm{PCl_{5}}\)是白色晶体,在\(\rm{148℃}\)时熔化成能导电的熔体。该熔体由\(\rm{A}\)、\(\rm{B}\)两种微粒构成,\(\rm{A}\)、\(\rm{B}\)分别与\(\rm{CCl_{4}}\)、\(\rm{SF_{6}}\)互为等电子体,则\(\rm{A}\)的化学式为 ______ ,其中心原子杂化方式为 ______ 。
              \(\rm{(5)Cu}\)与\(\rm{Au}\)的某种合金可形成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的晶体\(\rm{(}\)密度为\(\rm{ρg⋅cm^{-3})}\),在该晶胞中\(\rm{Cu}\)原子处于面心,用\(\rm{N_{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rm{①}\)与\(\rm{Au}\)距离最近的\(\rm{Cu}\)个数为 ______ 。
              \(\rm{②}\)该晶体具有储氢功能,氢原子可进入到\(\rm{Cu}\)原子与\(\rm{Au}\)原子构成的立方体空隙中,储氢后的晶胞结构与金刚石晶胞结构\(\rm{(}\)如图\(\rm{)}\)相似,该晶体储氢后的化学式为 ______ ,则晶胞中\(\rm{Cu}\)原子与\(\rm{Au}\)原子中心的最短距离\(\rm{d=}\) ______ \(\rm{cm.}\)若忽略吸氢前后晶胞的体积变化,则该储氢材料的储氢能力为 ______ \(\rm{(}\)储氢能力\(\rm{= \dfrac {{储氢后氢元素的密度}}{{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
            • 4.
              \(\rm{2015}\)年\(\rm{8}\)月\(\rm{12}\)号接近午夜时分,天津滨海新区一处集装箱码头发生爆炸。发生爆炸的是集装箱内的易燃易爆物品,爆炸火光震天,并产生巨大蘑菇云。根据掌握的信息分析,装箱区的危险化学品可能有钾、钠、氯酸钠、硝酸钾、烧碱,硫化碱、硅化钙、三氯乙烯、氯碘酸等。运抵区的危险化学品可能有环己胺、二甲基二硫、甲酸、硝酸铵、氰化钠、\(\rm{4}\),\(\rm{6-}\)二硝基苯\(\rm{-}\)邻仲丁基苯酚等。
              回答下列问题:
              \(\rm{(1)}\)在组成\(\rm{NH_{4}NO_{3}}\)、\(\rm{NaCN}\)两种物质的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 ______ \(\rm{(}\)填元素符号\(\rm{)}\),解释原因 ______ 。
              \(\rm{(2)}\)二甲基二硫和甲酸中,在水中溶解度较大的是\(\rm{(}\)填名称\(\rm{)}\) ______ ,原因 ______ ;烧碱所属的晶体类型为 ______ ;硫化碱\(\rm{(Na_{2}S)}\)的\(\rm{S^{2-}}\)的基态电子排布式是 ______ 。
              \(\rm{(3)}\)硝酸铵中,\(\rm{NO_{3}^{-}}\)的立体构型为 ______ ,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______ 。
              \(\rm{(4)1mol}\)化合物\(\rm{NaCN}\)中\(\rm{CN^{-}}\)所含的\(\rm{π}\)键数为 ______ ,与\(\rm{CN^{-}}\)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 ______ 。\(\rm{(CN)_{2}}\)又称为拟卤素,实验室可以用氰化钠、二氧化锰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得,写成该制备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rm{(5)}\)钠钾合金属于金属晶体,其某种合金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合金的化学式为 ______ ;晶胞中\(\rm{K}\) 原子的配位数为 ______ ;已知金属原子半径\(\rm{r(Na)=186pm}\)、\(\rm{r(K)=227pm}\),计算晶体的空间利用率 ______ \(\rm{(}\)列出计算式,不需要计算出结果\(\rm{)}\)。
            • 5.
              磷酸铁锂电池对环境无污染,为绿色环保型电池,是铅酸电池的替代品,该电池的总反应为:\(\rm{Li_{1-x}FePO_{4}+Li_{x}C_{6}=LiFePO_{4}+C_{6}}\)
              \(\rm{(1)}\)基态\(\rm{Fe^{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______ ,与\(\rm{Fe}\)同周期的元素中,与铜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还有 ______ \(\rm{(}\)填元素符号\(\rm{)}\),磷酸铁锂电池总反应中涉及到的\(\rm{C}\)、\(\rm{O}\)元素,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 ______ 。
              \(\rm{(2)PO_{4}^{3-}}\)的空间构型是 ______ 。
              \(\rm{(3)}\)与\(\rm{PCl_{5}}\)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的化学式为 ______ 。
              \(\rm{(4)}\)二乙烯三胺五乙酸铁\(\rm{-}\)钠络合物结构如图所示,其中\(\rm{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______ 。
              \(\rm{(5)}\)亚铁氰化钾经氯气或电解氧化,可得铁氰化钾\(\rm{K_{3}Fe(CN)_{6}]}\),为红棕色晶体,也称赤血盐,\(\rm{1mol}\)该物质含有的\(\rm{π}\)键的数目为 ______ 。
              \(\rm{(6)}\)已知:\(\rm{LiF}\)晶体与 \(\rm{NaCl}\)晶体结构相同,\(\rm{F^{-}}\)半径为\(\rm{0.133nm}\),\(\rm{Li^{+}}\)半径为\(\rm{0.076nm}\),阴阳离子相接触,则一个晶胞中离子的空间占有率为 ______ \(\rm{(}\)列式并计算\(\rm{)}\),分析说明该计算结果小于\(\rm{74.05\%}\)的原因 ______ 。
            • 6.

              短周期主族元素\(\rm{X}\)、\(\rm{Y}\)、\(\rm{Z}\)、\(\rm{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分占三个不同的周期。\(\rm{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rm{3}\)倍,\(\rm{Y}\)与\(\rm{W}\)同主族,\(\rm{Z}\)的主族序数等于其周期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m{W}\)的原子半径比\(\rm{Z}\)的大
              B.\(\rm{X}\)、\(\rm{Y}\)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
              C.\(\rm{Z}\)、\(\rm{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发生反应
              D.\(\rm{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rm{W}\)的弱
            • 7.
              人类能够有效利用氮气的主要途径是合成氨,生产化学肥料等。完成下列填空:
              \(\rm{(1)}\)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______ ,其最外层有 ______ 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氮气的电子式为 ______ ;氨气分子的空间构型是 ______ 。
              \(\rm{(2)}\)工业上常用醋酸亚铜氨溶液来吸收含有大量\(\rm{N_{2}}\)的高炉气体系中的\(\rm{CO}\),从而实现\(\rm{CO}\)和\(\rm{N_{2}}\)的分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rm{CH_{3}COOCu(NH_{3})_{2}}\) \(\rm{(aq)+CO(g)⇌CH_{3}COOCu(NH_{3})_{2}⋅CO(aq)+Q(Q > 0)}\)
              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rm{K=}\) ______ ;欲使\(\rm{K}\)值变大,可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 。
              吸收\(\rm{CO}\)后的溶液经过适当处理又可以重新生成醋酸亚铜氨,可采取的适当处理措施有 ______ \(\rm{(}\)选填序号\(\rm{)}\)。
              \(\rm{a.}\)适当升高温度     \(\rm{b.}\)适当降低温度     \(\rm{c.}\)增大压强      \(\rm{d.}\)减小压强
              \(\rm{(3)}\)消除\(\rm{NH_{3}}\)对水体污染的重要方法是在一定条件下向水体中加入适量\(\rm{NaOH}\),这样能使\(\rm{NH_{3}}\)的脱除率增大,试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其原因 ______ 。
              为实现\(\rm{CO_{2}}\)减排,合成氨工厂采用苯菲尔法脱碳。该方法是用碳酸钾溶液为吸收剂捕集混合气中的\(\rm{CO_{2}}\)得到富液,再高温加热富液使之分解释放出\(\rm{CO_{2}}\),正常情况下再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体积分数可达\(\rm{98.5\%}\)以上。
              \(\rm{(4)}\)某研究小组用\(\rm{200mL}\) \(\rm{1.5mol/L}\) \(\rm{K_{2}CO_{3}}\)溶液吸收了\(\rm{3.36L}\) 的\(\rm{CO_{2}(}\)标准状况\(\rm{)}\)形成富液,碳酸钾溶液吸收\(\rm{CO_{2}}\)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 ,该富液中的溶质是 ______ \(\rm{(}\)填化学式\(\rm{)}\),各离子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______ 。
              \(\rm{a.c(K^{+})+c(H^{+})=2c(CO_{3}^{2-})+c(HCO_{3}^{-})+c(OH^{-})}\)
              \(\rm{b.3c(K^{+})=4c(CO_{3}^{2-})+4c(HCO_{3}^{-})+4c(H_{2}CO_{3})}\)
              \(\rm{c.c(K^{+}) > c(OH^{-}) > c(HCO_{3}^{-}) > c(CO_{3}^{2-}) > c(H^{+})}\)
            • 8.
              羰基硫\(\rm{(COS)}\)可作为熏蒸剂,分子结构与\(\rm{CO_{2}}\)相似。回答下列问题:
              \(\rm{(1)}\)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______ ;
              组成羰基硫的元素中,半径最大的原子其核外有 ______ 种不同能量的电子。
              \(\rm{(2)}\)羰基硫为 ______ \(\rm{(}\)填“极性”或“非极性”\(\rm{)}\)分子,羰基硫的电子式为 ______ 。
              \(\rm{(3)}\)已知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则\(\rm{t_{0}}\)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______ 或 ______ 。
              \(\rm{(4)}\)解释稳定性\(\rm{CO_{2}}\)大于\(\rm{CS_{2}}\)的原因 ______ 。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rm{CO(g)+H_{2}S(g)⇌COS(g)+H_{2}(g)}\)
              \(\rm{(5)}\)该反应达到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rm{H_{2}S}\)浓度增加,表明该反应是 ______ \(\rm{(}\)填“放”或“吸”\(\rm{)}\)热反应,平衡常数\(\rm{K}\)将 ______ \(\rm{(}\)填“增大”、“减小”或“不变”\(\rm{)}\);若在反应体系中通入一定量\(\rm{SO_{2}(g)}\),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并解释原因。 ______
            • 9.
              铁被誉为“第一金属”,铁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rm{(1)}\)基态\(\rm{Fe^{2+}}\)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 ______ 。
              \(\rm{(2)}\)实验室可用\(\rm{KSCN}\)、苯酚 ______ 来检验\(\rm{Fe^{3+}.N}\)、\(\rm{O}\)、\(\rm{S}\)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_ \(\rm{(}\)用元素符号表示\(\rm{)}\),苯酚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______ 。
              \(\rm{(3)FeCl_{3}}\)的熔点为\(\rm{306℃}\),沸点为\(\rm{315℃.FeCl_{3}}\)的晶体类型是 ______ 。\(\rm{FeSO_{4}}\)常作净水剂和补铁剂,\(\rm{SO_{4}^{2-}}\)的立体构型是 ______ 。
              \(\rm{(4)}\)羰基铁\(\rm{[Fe(CO)_{5}]}\)可用作催化剂、汽油抗爆剂等。\(\rm{1mol}\) \(\rm{Fe(CO)_{5}}\)分子中含\(\rm{molσ}\)键,与\(\rm{CO}\)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是 ______ \(\rm{(}\)填化学式,写一种\(\rm{)}\)。
              \(\rm{(5)}\)氮化铁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rm{1}\)所示。该晶体中铁、氮的微粒个数之比为 ______ 。
              \(\rm{(6)}\)氧化亚铁晶体的晶胞如图\(\rm{2}\)所示。已知:

              氧化亚铁晶体的密度为\(\rm{ρg⋅cm^{-3}}\),\(\rm{N_{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在该晶胞中,与\(\rm{Fe^{2+}}\)紧邻且等距
              离的\(\rm{Fe^{2+}}\)数目为 ______ ;\(\rm{Fe^{2+}}\)与\(\rm{O^{2-}}\)最短核间距为 ______ \(\rm{pm}\)。
            • 10.
              铁及铁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rm{.}\)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基态\(\rm{Fe^{2+}}\)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 ______ .
              \(\rm{(2)}\)工业上常利用\(\rm{Fe^{2+}}\)与\(\rm{CN^{-}}\)形成稳定\(\rm{Fe(CN)_{6}^{4-}(}\)六氰合亚铁离子\(\rm{)}\)的特点来处理含\(\rm{CN^{-}}\)的工业废水\(\rm{.}\)在\(\rm{CN^{-}}\)中\(\rm{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______ ,并写出\(\rm{CN^{-}}\)的电子式 ______ .
              \(\rm{(3)}\)三氯化铁易溶于水,也易溶于乙醚等有机溶剂\(\rm{.}\)其在\(\rm{300℃}\)以上易升华,在\(\rm{400℃}\)时它的蒸气中有以配位键结合的双聚分子存在,其结构如图\(\rm{1}\)所示\(\rm{.}\)请判断三氯化铁的晶体类型为 ______ ,并将其结构式中配位键标出,绘制在答题卡中.
              \(\rm{(4)}\)应用于合成氨反应的催化剂\(\rm{(}\)铁\(\rm{)}\)的表面上存在氮原子,如图为氮原子在铁的晶面上的单层附着局部示意图\(\rm{(}\)图中小黑色球代表氮原子,灰色球代表铁原子\(\rm{).}\)则图示铁颗粒表面上氮原子与铁原子的个数比为 ______ .
              \(\rm{(5)}\)当温度低于\(\rm{912℃}\)时,铁以体心立方的\(\rm{α-Fe}\)晶型存在;当温度介于\(\rm{912℃~1394℃}\)之间时,铁以面心立方的\(\rm{γ-Fe}\)晶型存在\(\rm{.}\)已知\(\rm{α-Fe}\)的密度为\(\rm{7.86g/cm^{3}}\),则\(\rm{γ-Fe}\)的密度为 ______ \(\rm{g/cm^{3}}\),铁的原子半径为 ______ \(\rm{cm.(}\)只要求列算式,不必计算出数值,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用\(\rm{N_{A}}\)表示\(\rm{)}\).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