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已知\(\rm{X}\)、\(\rm{Y}\)和\(\rm{Z}\)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rm{42.X}\)元素原子的\(\rm{4p}\)轨道上有\(\rm{3}\)个未成对电子,\(\rm{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rm{2p}\)轨道上有\(\rm{2}\)个未成对电子\(\rm{.X}\)跟\(\rm{Y}\)可形成化合物\(\rm{X_{2}Y_{3}}\),\(\rm{Z}\)元素可以形成负一价离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X}\)元素原子基态时的电子排布式为 ______ ,该元素的符号是 ______
              \(\rm{(2)Y}\)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______ ,该元素的名称是 ______
              \(\rm{(3)X}\)与\(\rm{Z}\)可形成化合物\(\rm{XZ_{3}}\),该化合物的空间构型为 ______
              \(\rm{(4)}\)已知化合物\(\rm{X_{2}Y_{3}}\)在稀硫酸溶液中可被金属锌还原为\(\rm{XZ_{3}}\),产物还有\(\rm{ZnSO_{4}}\)和\(\rm{H_{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rm{(5)}\)比较\(\rm{X}\)的氢化物与同族第二、第三周期元素所形成的氢化物稳定性、沸点高低 ______ ,理由是 ______
            • 2.

              现有\(\rm{A}\)、\(\rm{B}\)、\(\rm{C}\)、\(\rm{D}\)、\(\rm{E}\)、\(\rm{F}\)六种元素,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rm{(1)A}\)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rm{3}\)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有\(\rm{8}\)个电子,则\(\rm{A}\)元素为_____。

              \(\rm{(2)B^{-}}\)和\(\rm{C^{+}}\)的电子层结构都与氖相同,则\(\rm{B}\)元素的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_____,\(\rm{C}\)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_________________。

              \(\rm{(3)D^{3+}}\)的\(\rm{3d}\)能级为半充满,则\(\rm{D}\)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

              \(\rm{(4)E}\)元素基态原子的\(\rm{M}\)层全充满,\(\rm{N}\)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则基态\(\rm{E^{+}}\)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5)F}\)元素的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rm{3s^{2}3p^{2}}\),则\(\rm{F}\)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

               \(\rm{(6)}\)请写出由第\(\rm{2}\)周期元素为中心原子,通过\(\rm{sp^{3}}\)杂化形成中性分子的化学式\(\rm{(}\)各写一种\(\rm{)}\):正四面体形分子______,三角锥形分子________,\(\rm{V}\)形分子________。

            • 3.

              已知\(\rm{A}\)、\(\rm{B}\)、\(\rm{C}\)、\(\rm{D}\)、\(\rm{E}\)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rm{A}\)、\(\rm{B}\)、\(\rm{C}\)、\(\rm{D}\)位于短周期。\(\rm{A}\)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rm{B}\)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总数相同;\(\rm{D}\)原子的核外成对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的\(\rm{3}\)倍;\(\rm{E}\)有“生物金属”之称,\(\rm{E^{4+}}\)和氩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rm{A}\)、\(\rm{B}\)、\(\rm{D}\)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rm{M}\)是新装修居室中常含有的一种有害气体,\(\rm{A}\)、\(\rm{B}\)两种元素组成的原子个数之比为\(\rm{1 : 1}\)的化合物\(\rm{N}\)是常见的有机溶剂。

              请回答下列问题\(\rm{(}\)答题时,\(\rm{A}\)、\(\rm{B}\)、\(\rm{C}\)、\(\rm{D}\)、\(\rm{E}\)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rm{)}\):

              \(\rm{(1)A_{2}D_{2}}\)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分子\(\rm{(}\)填“极性”或“非极性”\(\rm{)}\),\(\rm{E}\)的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

              \(\rm{(2)B}\)、\(\rm{C}\)、\(\rm{D}\)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

              \(\rm{(3)C}\)元素形成含氧酸酸性强弱:\(\rm{HNO_{3}}\)____________\(\rm{HNO_{2}(}\)填“\(\rm{ > }\)”或“\(\rm{ < }\)”\(\rm{)}\)

              \(\rm{(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rm{(}\)填序号\(\rm{)}\)。

              A.\(\rm{ M}\)是极性分子,\(\rm{N}\)是非极性分子

              B.\(\rm{ M}\)和\(\rm{BD_{2}}\)分子中的中心原子均采用\(\rm{sp^{2}}\)杂化

              C.\(\rm{ N}\)分子中含有\(\rm{6}\)个\(\rm{σ}\)键                

            • 4.

              钾和碘的相关化合物在化工、医药、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rm{(1)}\)元素\(\rm{K}\)的焰色反应呈紫红色,其中紫色对应的辐射波长为_______\(\rm{nm(}\)填标号\(\rm{)}\)。

              A.\(\rm{404.4}\)                \(\rm{B.553.5 C.589.2}\)                     \(\rm{D.670.8 E.766.5}\)

              \(\rm{(2)}\)基态碘\(\rm{(I)}\)原子中,核外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的符号是_________,占据该能层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形状为__________、电子数为 _________。

              \(\rm{(3)}\)用晶体的\(\rm{x}\)射线衍射法可以测得晶体结构。金属钾晶胞为体心立方晶胞,若晶胞的边长为\(\rm{a nm}\),则在单位晶胞中钾原子的个数_______,该晶体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rm{g·cm^{-3}}\)。

              \(\rm{(4)KIO_{3}}\)晶体是一种性能良好的非线性光学材料,具有钙钛矿型的立体结构,边长为\(\rm{a=0.446nm}\),晶胞中\(\rm{K}\)、\(\rm{I}\)、\(\rm{O}\)分别处于顶角、体心、面心位置,如图所示。\(\rm{K}\)与\(\rm{O}\)间的最短距离为______\(\rm{nm}\),与\(\rm{K}\)紧邻的\(\rm{O}\)个数为__________。

              \(\rm{(5)}\)在\(\rm{KIO_{3}}\)晶胞结构的另一种表示中,\(\rm{I}\)处于各顶角位置,则\(\rm{K}\)处于______位置,\(\rm{O}\)处于______位置。

            • 5.

              铬、铁、镍、铜等金属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重要用途。 \(\rm{(1)}\)基态铬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rm{(2)CrO_{2}Cl_{2}}\)和\(\rm{NaClO}\)均可作化工生产的氧化剂或氯化剂。制备\(\rm{CrO_{2}Cl_{2}}\)的反应为\(\rm{K_{2}Cr_{2}O_{7}+3CCl_{4}═══2KCl+2CrO_{2}Cl_{2}+3COCl_{2}↑}\)。

              \(\rm{①}\)上述反应式中非金属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rm{(}\)用元素符号表示\(\rm{)}\)。

              \(\rm{②}\)常温下\(\rm{CrO_{2}Cl_{2}}\)是一种易溶于\(\rm{CCl_{4}}\)的液体,则固态\(\rm{CrO_{2}Cl_{2}}\)属于________晶体。

              \(\rm{③COCl_{2}}\)分子中所有原子均满足\(\rm{8}\)电子结构,则\(\rm{COCl_{2}}\)分子中\(\rm{σ}\)键和\(\rm{π}\)键的个数比为________。

              \(\rm{(3)NiO}\)、\(\rm{FeO}\)的晶体结构均与氯化钠的晶体结构相同,其中\(\rm{Ni^{2+}}\)和\(\rm{Fe^{2+}}\)的半径分别为\(\rm{6.9×10^{-2} nm}\)和\(\rm{7.8×10^{-2} nm}\),则熔点:\(\rm{NiO}\)________\(\rm{(}\)填“\(\rm{ < }\)”、“\(\rm{=}\)”或“\(\rm{ > }\)”\(\rm{)FeO}\)。

              \(\rm{④CuCl}\)的盐酸溶液能吸收\(\rm{CO}\)生成复合物氯化羰基亚铜\(\rm{Cu_{2}Cl_{2}(CO)_{2}·2H_{2}O]}\),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rm{(}\)填字母序号\(\rm{)}\)。

              A.该复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和配位键

              B.该复合物中\(\rm{Cl}\)原子的杂化类型为\(\rm{sp^{3}}\)

              C.该复合物中只有\(\rm{CO}\)和\(\rm{H_{2}O}\)作为配位体

              D.\(\rm{CO}\)与\(\rm{N_{2}}\)的价电子总数相同,其结构为\(\rm{C≡O}\)

            • 6.

              有五种元素,它们的结构、性质等信息如下表所述:

              元素

              结构、性质等信息

              \(\rm{a}\)

              焰色显黄色,该元素的某种合金是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rm{b}\)

              \(\rm{b}\)与\(\rm{a}\)同周期,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呈两性

              \(\rm{c}\)

              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极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

              \(\rm{d}\)

              该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其固态氧化物可用于人工降雨

              \(\rm{e}\)

              \(\rm{M}\)层的\(\rm{d}\)轨道上有两个空轨道

              请根据表中信息填写:

              \(\rm{(1)a}\)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rm{(2)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其原子核外有__种电子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

              \(\rm{(3)c}\)元素原子中能量最高的电子为____轨道上的电子,其轨道呈____形。 

              \(\rm{(4)d}\)元素有多种氢化物,其中一种分子式为\(\rm{d_{2}H_{4}}\),该分子中\(\rm{π}\)键与\(\rm{σ}\)键数目之比为_____。 

              \(\rm{(5)e}\)元素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rm{A}\)、\(\rm{B}\)、\(\rm{C}\)、\(\rm{D}\)、\(\rm{E}\)、\(\rm{F}\)六种元素。其中\(\rm{A}\)的基态原子有\(\rm{3}\)个不同的能级,各能级中的电子数相等;\(\rm{C}\)的基态原子\(\rm{2p}\)能级上的未成对电子数与\(\rm{A}\)原子的相同;\(\rm{D}\)为它所在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rm{E}\)和\(\rm{C}\)位于同一主族,\(\rm{F}\)的原子序数为\(\rm{29}\)。

              \(\rm{(1)F}\)基态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在\(\rm{A}\)、\(\rm{B}\)、\(\rm{C}\)三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rm{(}\)用元素符号回答\(\rm{)}\)。

              \(\rm{(3)}\)元素\(\rm{B}\)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沸点___________\(\rm{(}\)填“高于”或“低于”\(\rm{)}\)元素\(\rm{A}\)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沸点,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4)}\)由\(\rm{A}\)、\(\rm{B}\)、\(\rm{C}\)形成的离子\(\rm{CAB^{−}}\)与\(\rm{AC_{2}}\)互为等电子体,则\(\rm{CAB^{−}}\)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

              \(\rm{(5)}\)在元素\(\rm{A}\)与\(\rm{E}\)所形成的常见化合物中,\(\rm{A}\)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

              \(\rm{(6)}\)由\(\rm{B}\)、\(\rm{C}\)、\(\rm{D}\)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rm{(7)FC}\)在加热条件下容易转化为\(\rm{F_{2}C}\),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 8.

              Ⅵ\(\rm{A}\)族的氧、硫、硒\(\rm{(Se)}\)、碲\(\rm{(Te)}\)等元素在化合物中常表现出多种氧化态,含Ⅵ\(\rm{A}\)族元素的化合物在研究和生产中有许多重要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S}\)单质的常见形式为\(\rm{S_{8}}\),其环状结构如下图所示,\(\rm{S}\)原子采用的轨道杂化方式是_____;


              \(\rm{(2)}\)原子的第一电离能是指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rm{O}\)、\(\rm{S}\)、\(\rm{Se}\)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

              \(\rm{(3)Se}\)的原子序数为_____,其核外\(\rm{M}\)层电子的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4)H_{2}Se}\)的酸性比\(\rm{H_{2}S}\)_____\(\rm{(}\)填“强”或“弱”\(\rm{)}\)。气态\(\rm{SeO_{3}}\)分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______,\(\rm{SO_{3}^{2-}}\)离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_________;

              \(\rm{(5) H_{2}SeO_{3}}\)的\(\rm{K_{1}}\)和\(\rm{K_{2}}\)分别为\(\rm{2.7×10^{-3}}\)和\(\rm{2.5×10^{-8}}\),\(\rm{H_{2}SeO_{4}}\)第一步几乎完全电离,\(\rm{K_{2}}\)为\(\rm{1.2×10^{-2}}\),请根据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解释:

              \(\rm{①H_{2}SeO_{3}}\)和\(\rm{H_{2}SeO_{4}}\)第一步电离程度大于第二步电离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②H_{2}SeO_{4}}\)比\(\rm{H_{2}SeO_{3}}\)酸性强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6)ZnS}\)在荧光体、光导体材料、涂料、颜料等行业中应用广泛。立方\(\rm{ZnS}\)晶体结构如下图所示,其晶胞边长为\(\rm{540.0pm}\),其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列式并计算\(\rm{)}\),\(\rm{a}\)位置\(\rm{S}\)\(\rm{{\,\!}^{2-}}\)离子与\(\rm{b}\)位置\(\rm{Zn}\)\(\rm{{\,\!}^{2+}}\)离子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pm(}\)列式表示\(\rm{)}\)。

            • 9.

              \(\rm{X}\)、\(\rm{Y}\)、\(\rm{Z}\)、\(\rm{W}\)、\(\rm{M}\)五种元素位于周期表的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rm{X}\)元素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rm{Y}\)元素原子核外有三种不同的能级且各个能级所填充的电子数相同,\(\rm{W}\)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rm{3}\)倍,\(\rm{M}\)含有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指出\(\rm{M}\)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______周期,第______族,属于________区。

              \(\rm{(2)Y}\)、\(\rm{Z}\)、\(\rm{W}\)的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rm{(}\)用元素符号表示\(\rm{)}\)

              \(\rm{(3)M}\)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rm{(4) X_{2}W_{2}}\)分子电子式是______,\(\rm{X_{2}W_{2}}\)分子中\(\rm{W}\)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____,分子之间______\(\rm{(}\)填有或无\(\rm{)}\)氢键,实验室用它制氧气方程式是_____。

              \(\rm{(5)Z}\)与\(\rm{W}\)可形成的一种\(\rm{ZW_{3}^{-}}\)阴离子,其空间构型是________,与其互为等电子体的阴离子为_______\(\rm{(}\)任写一种\(\rm{)}\)。

              \(\rm{(6)MCl_{3}}\)能与\(\rm{Z}\)、\(\rm{W}\)的氢化物形成配位数为\(\rm{6}\)的配合物,且相应两种配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rm{2∶1}\),氯离子全部位于外界。则该配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 10.

              A、\(\rm{B}\)、\(\rm{C}\)、\(\rm{D}\)、\(\rm{E}\)、\(\rm{F}\)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其中\(\rm{A}\)是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rm{B}\)是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rm{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层数相等;\(\rm{D}\)、\(\rm{E}\)元素的基态原子\(\rm{3p}\)能级上都有两个未成对电子;\(\rm{F}\)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rm{(n-1)d}\)\(\rm{{\,\!}^{10}}\)\(\rm{ns}\)\(\rm{{\,\!}^{1}}\)。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rm{(1)A}\)元素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轨道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在同周期元素中第一电离能介于\(\rm{C}\)、\(\rm{E}\)之间的元素是______。 

              \(\rm{(2)}\)将以下三种物质:\(\rm{①A}\)与硼元素按原子个数比为\(\rm{1∶1}\)形成的空间网状结构化合物,\(\rm{②B}\)的氯化物, \(\rm{③D}\)的氯化物。按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_____\(\rm{(}\)用化学式表示\(\rm{)}\)。 

              \(\rm{(3)A}\)的最简单氢化物易液化,其原因是__________,\(\rm{E}\)的次高价含氧酸根离子的\(\rm{VSEPR}\)模型名称是______,该离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 

              \(\rm{(4)F}\)单质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如图甲所示,其晶胞特征如图乙所示,原子之间相互位置关系的平面图如图丙所示。

              若已知\(\rm{F}\)晶胞参数为\(\rm{a pm}\),\(\rm{F}\)相对原子质量为\(\rm{M}\),\(\rm{N}\)\(\rm{{\,\!}_{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请回答:

              \(\rm{①}\)晶胞中\(\rm{F}\)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rm{F}\)单质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是________堆积。

              \(\rm{②F}\)原子半径\(\rm{r =}\)_______ \(\rm{pm}\),\(\rm{F}\)单质晶体密度计算式为:_____________ \(\rm{g·cm}\)\(\rm{{\,\!}^{-3}}\)

              \(\rm{(5)A}\)与\(\rm{F}\)形成的某种化合物晶胞结构如图丁所示,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该化合物能与稀盐酸剧烈反应,生成一种白色沉淀和一种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