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同学做如下实验,以检验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实验中发现反应后(a)中温度升高,由此可以判断(a)中反应是______热反应;
              (2)写出铝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若将此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其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则负极反应式为______,电路中通过2mol电子时,则______(填“正极”或“负极”)产生标况下氢气体积约______
              (3)(b)中温度降低,由此可以判断(b)中反应,断裂旧键吸收的能量______形成新建释放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b)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应该______其生成物的总能量(填“大于”或“小于”)。
            • 2. 随着环保意识增强,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
              (1)甲烷是一种理想的洁净燃料。已知:
              CH4(g)+2O2(g)=CO2(g)+2H2O(g);△H=-802.3kJ•mol-1
              H2O(1)=H2O(g),△H=+44.0kJ•mol-l
              写出常温常压下甲烷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计算4.8g甲烷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热量为______kJ。
              (2)利用甲烷与水反应制备氢气,因原料廉价,具有推广价值。该反应为CH4(g)+H2O(g)⇌CO(g)+3H2(g)△H=+206.lkJ•mol-l
              ①800℃时,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l.0,某时刻测得该温度下密闭容器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表。
              CH4 H2O CO H2
              3.0 mol•L‾1 8.5 mol•L‾1 2.0 mol•L‾1 2.0 mol•L‾1
              则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是正反应速率______逆反应速率。(填“>”、“<”、“=”)
              ②为了探究温度、压强对上述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组对比实验
              (温度为360℃或480℃、压强为101 kPa或303 kPa,其余实验条件见下表)。
              实验序号 温度/℃ 压强/kPa CH4初始浓度/mol•L‾1 H2O初始浓度/mol•L‾1
              1 360 p 2.00 6.80
              2 t 101 2.00 6.80
              3 360 101 2.00 6.80
              表中t=______,P=______;设计实验2、3的目的是______;
              实验l、2、3中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用K1、K2、K3表示)。
            • 3.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

              \(\rm{①}\)用量筒量取\(\rm{50mL0.50mol⋅L^{-1}}\)盐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盐酸温度;\(\rm{②}\)用另一量筒量取\(\rm{50mL0.55mol⋅L^{-1}NaOH}\)溶液,并用另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rm{③}\)将\(\rm{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得混合液最高温度\(\rm{.}\)回答下列问题:
              \(\rm{(1)}\)倒入\(\rm{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______\(\rm{(}\)填序号\(\rm{)}\).
                   \(\rm{A.}\)沿玻璃棒缓慢倒入            \(\rm{B.}\)分三次少量倒入           \(\rm{C.}\)一次迅速倒入
              \(\rm{(2)}\)使盐酸与\(\rm{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______\(\rm{(}\)填序号\(\rm{)}\).
                   \(\rm{A.}\)用温度计小心搅拌                \(\rm{B.}\)揭开硬纸片用玻璃棒搅拌
                   \(\rm{C.}\)轻轻地振荡烧杯                  \(\rm{D.}\)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地搅动
              \(\rm{(3)}\)现将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稀氢氧化钙溶液、稀氨水分别和\(\rm{1L1mol⋅L^{-1}}\)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其反应热分别为\(\rm{\triangle H_{1}}\)、\(\rm{\triangle H_{2}}\)、\(\rm{\triangle H_{3}}\),则\(\rm{\triangle H_{1}}\)、\(\rm{\triangle H_{2}}\)、\(\rm{\triangle H_{3}}\)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
              \(\rm{(4)}\)假设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rm{1g⋅cm^{-3}}\),又知中和反应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

              \(\rm{c=4.18J⋅g^{-1}⋅℃^{-1}.}\)为了计算中和热,某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起始温度\(\rm{t_{1}/℃}\)

              终止温度\(\rm{t_{2}/℃}\)

              \(\rm{1}\)

              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混合溶液

              \(\rm{2}\)

              \(\rm{20.0}\)

              \(\rm{20.1}\)

              \(\rm{23.2}\)

              \(\rm{3}\)

              \(\rm{20.2}\)

              \(\rm{20.4}\)

              \(\rm{23.4}\)

              \(\rm{4}\)

              \(\rm{20.5}\)

              \(\rm{20.6}\)

              \(\rm{23.6}\)

              依据该学生的实验数据计算,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rm{\triangle H=}\)______________\(\rm{(}\)结果保留一位小数\(\rm{)}\).

              \(\rm{(5)}\)______\(\rm{(}\)填“能”或“不能”\(\rm{)}\)用\(\rm{Ba(OH)_{2}}\)溶液和硫酸代替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