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生活中,需要对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反应的限度进行研究,以便控制化学反应。

              Ⅰ\(\rm{.}\)某实验小组以\(\rm{H_{2}O_{2}}\)分解为例,研究浓度、催化剂、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按照如下方案完成实验。


              项目

              反应物

              催化剂

              温度

              \(\rm{①}\)

              \(\rm{10 mL 10\%H_{2}O_{2}}\)溶液

              \(\rm{25}\) \(\rm{℃}\)

              \(\rm{②}\)

              \(\rm{10 mL 20\%H_{2}O_{2}}\)溶液

              \(\rm{25}\) \(\rm{℃}\)

              \(\rm{③}\)

              \(\rm{10 mL 20\%H_{2}O_{2}}\)溶液

              \(\rm{40}\)  \(\rm{℃}\)

              \(\rm{④}\)

              \(\rm{10 mL 20\%H_{2}O_{2}}\)溶液

              \(\rm{1}\)\(\rm{~}\)\(\rm{2}\)\(\rm{0.1 mol·L}\)\(\rm{{\,\!}^{-}}\)\(\rm{{\,\!}^{1}}\)

              \(\rm{FeCl_{3}}\)溶液

              \(\rm{40}\)  \(\rm{℃}\)

              通过实验得到氧气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rm{(1)}\)代表实验\(\rm{①}\)的图示是________________。

              \(\rm{(2)}\)对比实验\(\rm{③}\)和\(\rm{④}\)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通过上面对比实验,所得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Ⅱ\(\rm{.}\)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rm{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rm{1 mol N_{2}}\)和\(\rm{3 mol H_{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rm{N_{2}(g)+3 H_{2}(g)2NH_{3}(g)}\),测得其中\(\rm{N_{2}}\)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rm{(4)}\)从开始反应到\(\rm{t_{2}}\)时刻,氨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

              \(\rm{(5)}\)在\(\rm{t_{3}}\)时刻,氢气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

            • 2. \(\rm{(1)Zn}\)粒和稀盐酸反应一段时间后,反应速率会减慢,当加热或加入浓盐酸后,反应速率明显加快\(\rm{.}\)由此判断,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 ______ 和 ______ .
              \(\rm{(2)}\)为探究锌与盐酸反应过程的速率变化,某同学的实验测定方法是:在\(\rm{100ml}\)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实验记录如下\(\rm{(}\)氢气体积已换算为标准状况\(\rm{)}\):

              时间\(\rm{/min}\)

              \(\rm{1}\)

              \(\rm{2}\)

              \(\rm{3}\)

              \(\rm{4}\)

              \(\rm{5}\)

              体积\(\rm{/mL}\)

              \(\rm{50}\)

              \(\rm{120}\)

              \(\rm{2}\)

              \(\rm{290}\)

              \(\rm{310}\)

              \(\rm{①}\)哪一时间段反应速率最大 ______\(\rm{ (}\)填“\(\rm{0~1min}\)”或“\(\rm{1~2min}\)”或“\(\rm{2~3min}\)”或“\(\rm{3~4min}\)”或“\(\rm{4~5min}\)”\(\rm{)}\).
              \(\rm{②2~3min}\)时间段以盐酸的浓度变化来表示的该反应速率\(\rm{(}\)设溶液体积不变\(\rm{)}\)为 ______ .
              \(\rm{③}\)试分析\(\rm{1~3min}\)时间段里,反应速率变大的主要原因 ______ .
            • 3.

              I.高炉炼铁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rm{1/3Fe_{2}O_{3}(s)+ CO(g)}\)  \(\rm{2/3Fe(s)+CO_{2}(g)}\)

              已知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rm{K}\)\(\rm{=}\)__________,\(\rm{\triangle }\)\(\rm{H}\)______\(\rm{0(}\)填“\(\rm{ > }\)”、“\(\rm{ < }\)”或“\(\rm{=}\)”\(\rm{)}\);

               \(\rm{(2)}\)在一个容积为\(\rm{10L}\)的密闭容器中,\(\rm{1000℃}\)时加入\(\rm{Fe}\)、\(\rm{Fe_{2}O_{3}}\)、\(\rm{CO}\)、\(\rm{CO_{2}}\)各\(\rm{1.0 mol}\),反应经过\(\rm{l0 min}\)后达到平衡。求该时间范围内反应达到平衡后\(\rm{c(CO_{2})= }\)_____________、\(\rm{CO}\)的平衡转化率\(\rm{= }\)_____________;

               \(\rm{(3)}\)欲提高\(\rm{(2)}\)中\(\rm{CO}\)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

               \(\rm{A.}\)减少\(\rm{Fe}\)的量          \(\rm{B.}\)增加\(\rm{Fe_{2}O_{3}}\)的量         \(\rm{C.}\)移出部分\(\rm{CO_{2}}\)

              D.提高反应温度         \(\rm{E.}\)减小容器的容积        \(\rm{F.}\)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Ⅱ\(\rm{.}\)已知化学反应\(\rm{①}\):\(\rm{Fe(s)+CO_{2}(g)}\) \(\rm{FeO(s)+CO(g)}\),其平衡常数为\(\rm{K_{1}}\);化学反应\(\rm{②}\):\(\rm{Fe(s)+H_{2}O(g)}\) \(\rm{FeO(s)+H_{2}(g)}\),其平衡常数\(\rm{K_{2}.}\)在温度\(\rm{973K}\)和\(\rm{1173K}\)情况下,\(\rm{K_{1}}\)、\(\rm{K_{2}}\)的值分别如下:

              \(\rm{(4)}\)根据反应\(\rm{①}\)和\(\rm{②}\)可以推导出\(\rm{K_{1}}\),\(\rm{K_{2}}\)和\(\rm{K_{3}}\)之间的关系式。\(\rm{K_{3}=}\)__________。据此关系式和上表数据,也能推断出反应\(\rm{③}\)是     \(\rm{\_(}\)填“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rm{)}\)。

                 

            • 4.

              某课外兴趣小组对 \(\rm{H_{2}O_{2}}\) 的分解速率做了如下实验探究.

              \(\rm{(1)}\)   下表是该小组研究影响过氧化氢\(\rm{(H_{2}O_{2})}\)分解速率的因素时采集的一组数据。表中数据为在不同条   件下用 \(\rm{10mL H_{2}O_{2}}\) 制取 \(\rm{150mLO_{2}}\) 所需的时间\(\rm{(}\)秒\(\rm{)}\)。




              \(\rm{①}\)上述实验结果体现了____、_____、_____等因素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rm{②}\)从上述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中任选一个,说明该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   该实验小组将质量相同的粉末状和块状的 \(\rm{MnO_{2}}\) 分别加入盛有 \(\rm{15ml 5\%}\)的 \(\rm{H_{2}O_{2}}\) 溶液的大试管中,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测试,结果如下:

              \(\rm{MnO_{2}}\)

              触摸试管情况

              观察结果

              反应完成所需的时间

              粉末状

              很烫

              剧烈反应,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rm{3.5min}\)

              块状

              微热

              反应较慢,火星红亮但木条未复燃

              \(\rm{30min}\)

              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与____________有关.

              \(\rm{(3)}\)   某同学在 \(\rm{10mL H_{2}O_{2}}\) 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放出气体的体积\(\rm{(}\) 标准状况\(\rm{)}\)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rm{A}\)、\(\rm{B}\)、\(\rm{C}\) 三点所表示的反应速率最慢的是____.

              \(\rm{(4)}\)   若将适量 \(\rm{MnO_{2}}\) 加入酸化的 \(\rm{H_{2}O_{2}}\) 溶液中,\(\rm{MnO_{2}}\) 溶解产生 \(\rm{Mn^{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

              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

              \(\rm{(2)}\)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氢气生成速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rm{(3)}\)实验室中现有\(\rm{Na_{2}SO_{4}}\)、\(\rm{MgSO_{4}}\)、\(\rm{Ag_{2}SO_{4}}\)、\(\rm{K_{2}SO_{4}}\)等\(\rm{4}\)种溶液,可与实验中\(\rm{CuSO_{4}}\)溶液起相似作用的是________。

              \(\rm{(4)}\)要加快上述实验中气体产生的速率,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答两种\(\rm{)}\)。

              \(\rm{(5)}\)为了进一步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rm{6}\)个盛有过量锌粒的反应瓶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的时间。

              \(\rm{①}\)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rm{V_{1}=}\)________,\(\rm{V_{6}=}\)________,\(\rm{V_{9}=}\)________。

              \(\rm{②}\)反应一段时间后,实验\(\rm{A}\)中的金属呈________色,实验\(\rm{E}\)中的金属呈________色。

              \(\rm{③}\)该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当加入少量\(\rm{CuSO_{4}}\)溶液时,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但当加入的\(\rm{CuSO_{4}}\)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请分析氢气生成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________。

            • 6.

              \(\rm{)}\)现有反应\(\rm{mA(g)+nB(g)⇌pC(g) }\),达到平衡后,当升高温度时,\(\rm{B}\)的转化率变大,当减小压强时,混合体系中\(\rm{C}\)的质量分数减小,则:

                  \(\rm{(1)}\)该反应的逆反应是________热反应\(\rm{(}\)填“吸”或“放”\(\rm{)}\),且\(\rm{m+n}\)________\(\rm{(}\)填“\(\rm{ > }\)”“\(\rm{ < }\)”或“\(\rm{=}\)”\(\rm{)p}\)。

                  \(\rm{(2)}\)减压时,\(\rm{A}\)的质量分数________\(\rm{(}\)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rm{)}\)。

                  \(\rm{(3)}\)若加入\(\rm{B(}\)体积不变\(\rm{)}\),则\(\rm{A}\)的转化率________,\(\rm{B}\)的转化率________。

                  \(\rm{(4)}\)若升高温度,则平衡时,\(\rm{B}\)、\(\rm{C}\)的浓度之比将________。

                  \(\rm{(5)}\)若加入催化剂,平衡时气体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________。

                  \(\rm{(6)}\)若\(\rm{B}\)是有色物质,\(\rm{A}\)、\(\rm{C}\)均为无色物质,则加入\(\rm{C(}\)体积不变\(\rm{)}\)时混合物的颜色________,而维持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变,充入氖气时,混合物的颜色________\(\rm{(}\)填“变浅”“变深”或“不变”\(\rm{)}\)。

            • 7.

              某温度时,在一个\(\rm{2L}\)的密闭容器中,\(\rm{X}\)、\(\rm{Y}\)、\(\rm{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rm{.}\)根据图中数据,试填写下列空白:



              \(\rm{(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rm{(2)}\)从开始至\(\rm{2min}\),\(\rm{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______
              \(\rm{(3)}\)某探究性学习小组用相同质量的锌和相同浓度的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得到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rm{①}\)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______ 、 ______ 对锌和稀盐酸反应速率的影响;
              \(\rm{②}\)实验Ⅰ和Ⅱ表明 ______ ,化学反应速率越大;
              \(\rm{③}\)能表明固体的表面积对反应速率有影响的实验编号是 ______ 和 ______ ;
              \(\rm{④}\)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盐酸的浓度对该反应的速率的影响: ______ .
            • 8. \(\rm{(15}\)分\(\rm{)}\)氮化铝\(\rm{(AlN)}\)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生产领域。某研究小组利用氮气、氧化铝和活性炭制取氮化铝,设计如图\(\rm{1}\)所示实验装置。


              请回答:

              \(\rm{(1)}\)实验中用饱和\(\rm{NaNO_{2}}\)与 \(\rm{NH_{4}Cl}\)溶液制取氮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rm{(2)}\)装置中导管\(\rm{A}\)的作用是                        

              \(\rm{(3)}\)按图\(\rm{1}\)连接好实验装置后的下一步操作是                        

              \(\rm{(4)}\)图\(\rm{1}\)实验装置存在一些不足,请指出其中一个                    

              \(\rm{(5)}\)反应结束后,某同学用图\(\rm{2}\)装置进行实验来测定氮化铝样品的质量分数\(\rm{(}\)实验中导管体积忽略不计\(\rm{)}\)。已知:氮化铝和\(\rm{NaOH}\)溶液反应生成\(\rm{NaAlO_{2}}\)和氨气。

              \(\rm{①}\)广口瓶中的苯的作用是                      

              \(\rm{②}\)广口瓶中的液体没有装满,则实验测得\(\rm{NH_{3}}\)的体积将       \(\rm{(}\)填“偏大”、“偏小”、“不变”\(\rm{)}\)。

              \(\rm{③}\)若实验中称取氮化铝样品的质量为\(\rm{10.0 g}\),测得氨气的体积\(\rm{3.36 L(}\)标准状况\(\rm{)}\),则样品中\(\rm{AlN}\)的质量分数为         \(\rm{(}\)保留\(\rm{3}\)位有效数字\(\rm{)}\)。

            • 9. \(\rm{Fenton}\)法常用于处理含难降解有机物的工业废水,通常是在调节好\(\rm{PH}\)和浓度的废水中加入\(\rm{H_{2}O_{2}}\),所产生的羟基自由基能氧化降解污染物\(\rm{.}\)现运用该方法降解有机污染物\(\rm{p-CP}\),探究有关因素对该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rm{[}\)实验设计\(\rm{]}\)控制\(\rm{p-CP}\)的初始浓度相同,恒定实验温度在\(\rm{298 K}\)或\(\rm{313 K(}\)其余实验条件见下表\(\rm{)}\),设计如下对比试验.
              \(\rm{(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

              实验编号

              实验目的

              \(\rm{T/K}\)

              \(\rm{pH}\)

              \(\rm{c/10^{-3}mol.L^{-1}}\)

              \(\rm{H_{2}O}\)

              \(\rm{Fe^{2+}}\)

              \(\rm{①}\)

              为以下实验作参照

              \(\rm{298}\)

              \(\rm{3}\)

              \(\rm{6.0}\)

              \(\rm{0.30}\)

              \(\rm{②}\)

              探究温度对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rm{③}\)

              \(\rm{298}\)

              \(\rm{10}\)

              \(\rm{6.0}\)

              \(\rm{0.30}\)

              表中序号处所填内容为:Ⅰ_______Ⅱ_______Ⅲ_______Ⅳ_______

              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数据处理\(\rm{]}\)实验测得\(\rm{p-CP}\)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

              \(\rm{(2)}\)请根据如图实验\(\rm{①}\)曲线,计算降解反应在\(\rm{50~150s}\)内的反应速率:\(\rm{v(p-CP)=}\)______\(\rm{mol⋅L^{-1}⋅s^{-1}}\)
              \(\rm{[}\)解释与结论\(\rm{]}\)
              \(\rm{(3)}\)实验\(\rm{①}\)、\(\rm{②}\)表明温度升高,降解反应速率增大\(\rm{.}\)但温度过高时反而导致降解反应速率减小,请从\(\rm{Fenton}\)法所用试剂\(\rm{H_{2}O_{2}}\)的角度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4)}\)实验\(\rm{③}\)得出的结论是: \(\rm{PH}\)等于\(\rm{10}\)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5)}\)根据题意,在一定条件下\(\rm{H_{2}O_{2}}\)与\(\rm{Fe^{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rm{CuSO_{4}}\)溶液可加快\(\rm{H_{2}}\)的生成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氢气生成速率的原因是________。

                  \(\rm{(2)}\)实验室中现有\(\rm{Na_{2}SO_{4}}\)、\(\rm{MgSO_{4}}\)、\(\rm{Ag_{2}SO_{4}}\)、\(\rm{K_{2}SO_{4}}\)等\(\rm{4}\)种溶液,可与上述实验中\(\rm{CuSO_{4}}\)溶液起相似作用的是________\(\rm{(}\)填化学式\(\rm{)}\)。

                  \(\rm{(3)}\)要加快上述实验中气体产生的速率,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rm{(}\)任写两种\(\rm{)}\)。

                  \(\rm{(4)}\)为了进一步研究\(\rm{CuSO_{4}}\)的量对\(\rm{H_{2}}\)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rm{6}\)个盛有过量\(\rm{Zn}\)粒的反应瓶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如下表所示:


              \(\rm{①}\)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rm{V_{1}=}\)________,\(\rm{V_{6}=}\)________,\(\rm{V_{9}=}\)________。

              \(\rm{②}\)该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当加入少量\(\rm{CuSO_{4}}\)溶液时,生成\(\rm{H_{2}}\)的速率会大大提高。但当加入的\(\rm{CuSO_{4}}\)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rm{H_{2}}\)的速率反而会下降。请分析\(\rm{H_{2}}\)生成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