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有一瓶澄清的溶液,其中可能含有\(\rm{H^{+}}\)、\(\rm{NH_{4}^{+}}\)、\(\rm{K^{+}}\)、\(\rm{Al^{3+}}\)、\(\rm{Mg^{2+}}\)、\(\rm{Ba^{2+}}\)、\(\rm{Fe^{3+}}\)、\(\rm{SO_{4}^{2-}}\)、\(\rm{CO_{3}^{2-}}\)和\(\rm{I^{-}.}\)取该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rm{①}\)用\(\rm{pH}\)试纸测得该溶液呈酸性。
              \(\rm{②}\)取部分溶液,加入\(\rm{CCl_{4}}\)及数滴氯水,经振荡后\(\rm{CCl_{4}}\)层呈紫红色;
              \(\rm{③}\)另取部分溶液,加入稀\(\rm{NaOH}\)溶液使其变为碱性,溶液中始终无沉淀生成;
              \(\rm{④}\)取部分上述碱性溶液,加入\(\rm{Na_{2}CO_{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rm{⑤}\)将\(\rm{③}\)得到的碱性溶液加热,有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rm{(1)}\)根据上述实验事实,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 ______ ;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______ 。
              \(\rm{(2)}\)对于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应用 ______ 方法进行检验。
              \(\rm{(3)}\)实验\(\rm{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
              \(\rm{(4)}\)实验\(\rm{④}\)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
            • 2. 已知:某废水中可能含有\(\rm{H^{+}}\)、\(\rm{NH_{4}^{+}}\)、\(\rm{Fe^{3+}}\)、\(\rm{Al^{3+}}\)、\(\rm{Mg^{2+}}\)、\(\rm{Na^{+}}\)、\(\rm{NO_{3}^{-}}\)、\(\rm{CO_{3}^{2-}}\)、\(\rm{SO_{4}^{2-}}\)中的几种,为分析其成分,分别取废水样品\(\rm{100mL}\),进行了三组实验,其操作和有关图象如图\(\rm{1}\)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根据上述\(\rm{3}\)组实验可以分析废水中一定不存在的阴离子是______,一定存在的阳离子是______。
              \(\rm{(2)}\)写出实验\(\rm{③}\)图象中沉淀达到最大量且 质量不再发生变化阶段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
              \(\rm{(3)}\)分析图象\(\rm{(}\)图\(\rm{2)}\),在原溶液中\(\rm{c(NH_{4}^{+})}\)与\(\rm{c(Al^{3+})}\)的比值为______,所得沉淀的最大质量是______\(\rm{g}\)。
              \(\rm{(4)}\)若通过实验确定原废水中\(\rm{c(Na^{+})=0.14mol⋅L^{-1}}\),\(\rm{c(NO_{3}^{-})=}\)______ \(\rm{mol⋅L^{-1}}\)。
            • 3.
              某水溶液\(\rm{X}\)中只可能含有\(\rm{Al^{3+}}\)、\(\rm{CO_{3}^{2-}}\)、\(\rm{Cl^{-}}\)、\(\rm{SiO_{3}^{2-}}\)、\(\rm{SO_{4}^{2-}}\)、\(\rm{Fe^{2+}}\)中的若干种离子\(\rm{.}\)某同学对该溶液进行了如下实验:
              \(\rm{①}\)取少量溶液\(\rm{X}\),向其中加入足量盐酸时,既无气体生成,也无沉淀生成;
              \(\rm{②}\)取少量溶液\(\rm{X}\),向其中加入\(\rm{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加入\(\rm{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rm{(1)}\)由实验\(\rm{①}\)可知,水溶液\(\rm{X}\)中不含有 ______ \(\rm{(}\)填离子符号,下同\(\rm{)}\)
              \(\rm{(2)}\)由实验\(\rm{②}\)可知,水溶液\(\rm{X}\)中含有 ______ .
              \(\rm{(3)}\)实验\(\rm{②}\)中,沉淀质量减少的原因是 ______  \(\rm{(}\)用离子方程式表示\(\rm{)}\),加入足量\(\rm{NaOH}\)溶液后,一段时间静置,此时沉淀呈 ______ 色,该沉淀的成分是 ______ .
              \(\rm{(4)}\)检验水溶液\(\rm{X}\)中是否含有\(\rm{SO_{4}^{2-}}\),可向水溶液\(\rm{X}\)中滴加 ______ 溶液.
            • 4.
              某待测液中可能含有大量\(\rm{Mg^{2+}}\)、\(\rm{Fe^{3+}}\)、\(\rm{K^{+}}\)、\(\rm{SO_{4}^{2-}}\)、\(\rm{H^{+}}\)、\(\rm{NO_{3}^{-}}\)、\(\rm{OH^{-}}\)、\(\rm{MnO_{4}^{-}}\)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现通过下列实验进行检验:
              I.观察待测液的颜色,溶液呈无色;
              Ⅱ,取少量待测液,滴加\(\rm{NaOH}\)溶液,先无明显现象,后有白色沉淀生成;
              Ⅲ\(\rm{.}\)另取少量待测液,加入\(\rm{BaCl_{2}}\)溶液,无明显现象.
              回答下列问题:
              \(\rm{(1)}\)据此可以判断该待测液中一定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______ ,一定不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______ ,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 ______ .
              \(\rm{(2)}\)依次写出Ⅱ中加入\(\rm{NaOH}\)溶液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 , ______ .
            • 5.
              有\(\rm{M}\)、\(\rm{N}\)两种溶液,经测定这两种溶液中含有下列\(\rm{12}\)种离子:\(\rm{Al^{3+}}\)、\(\rm{Cl^{-}}\)、\(\rm{Na^{+}}\)、\(\rm{K^{+}}\)、\(\rm{NO_{3}^{-}}\)、\(\rm{OH^{-}}\)、\(\rm{Fe^{2+}}\)、\(\rm{AlO_{2}^{-}}\)、\(\rm{CO_{3}^{2-}}\)、\(\rm{NH_{4}^{+}}\)、\(\rm{SO_{4}^{2-}}\)、\(\rm{H^{+}}\).
              \(\rm{(1)}\)完成下列表格中实验\(\rm{①}\)的结论和实验\(\rm{②}\)的实验内容以及现象:
              实验内容以及现象 结论
              \(\rm{①}\)取少量\(\rm{N}\)溶液滴加足量的硝酸钡溶液,无沉淀产生

              \(\rm{②}\)
              确定\(\rm{M}\)溶液中含有\(\rm{Na^{+}}\),不含\(\rm{K^{+}}\)
              \(\rm{③}\)用\(\rm{pH}\)试纸检测\(\rm{M}\)溶液,\(\rm{pH}\)试纸呈蓝色
              \(\rm{(2)}\)根据\(\rm{(1)}\)中的实验回答:
              \(\rm{NO_{3}^{-}}\)存在于 ______ 溶液中,理由是 ______ ;
              \(\rm{Cl^{-}}\)存在于 ______ 溶液中,理由是 ______ .
              \(\rm{(3)}\)根据\(\rm{(1)}\)中的实验确定,\(\rm{M}\)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为 ______ .
            • 6. 为研究铁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某学习小组用碳素钢\(\rm{(}\)即铁和碳的合金\(\rm{)}\)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
              \(\rm{(1)}\)将已去除表面氧化物的铁钉\(\rm{(}\)碳素钢\(\rm{-}\)含杂质碳\(\rm{)}\)放入冷浓硫酸中,\(\rm{10}\)分钟后移入硫酸铜溶液中,片刻后取出观察,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rm{(2)}\)称取碳素钢\(\rm{6.0}\) \(\rm{g}\)放入\(\rm{15.0}\) \(\rm{ml}\)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rm{X}\)并收集到混合气体\(\rm{Y}\)。
              \(\rm{①}\)甲同学认为\(\rm{X}\)中除\(\rm{F}\) \(\rm{e}\)\(\rm{{\,\!}^{3+}}\)之外还可能含有\(\rm{F}\) \(\rm{e}\)\(\rm{{\,\!}^{2+}.}\)若要确认其中的\(\rm{F}\) \(\rm{e}\)\(\rm{{\,\!}^{2+}}\),应选用____________\(\rm{(}\)选填序号\(\rm{)}\)。
              A.\(\rm{KSCN}\)溶液和氯水\(\rm{B.}\)铁粉和\(\rm{KSCN}\)溶液\(\rm{C.}\)浓氨水\(\rm{D.}\)酸性\(\rm{KM}\) \(\rm{n}\)\(\rm{O_{4}}\)溶液
              \(\rm{②}\)乙同学取\(\rm{560}\) \(\rm{m}\)\(\rm{L(}\)标准状况\(\rm{)}\)气体\(\rm{Y}\)通入足量溴水中,发生\(\rm{SO_{2}+B}\) \(\rm{r}\)\(\rm{{\,\!}_{2}+2H_{2}O=2HB}\) \(\rm{r}\)\(\rm{+H_{2}SO_{4}}\)反应,然后加入足量\(\rm{B}\) \(\rm{a}\)\(\rm{C}\) \(\rm{l}\)\(\rm{{\,\!}_{2}}\)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干燥固体\(\rm{4.66}\) \(\rm{g}\)\(\rm{.}\)由此推知气体\(\rm{Y}\)中\(\rm{SO_{2}}\)的体积分数为方法为_____                           ____。
              探究二:
              根据上述实验中\(\rm{SO_{2}}\)体积分数\(\rm{(80\%)}\)的分析,丙同学认为气体\(\rm{Y}\)中还可能含有氢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为此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装置\(\rm{(}\)假设有关气体完全反应\(\rm{)}\)

              \(\rm{(3)}\)装置\(\rm{B}\)中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         _____
              \(\rm{(4)}\)分析\(\rm{Y}\)气体中的\(\rm{CO_{2}}\)气体是如何生成的_________     ___\(\rm{(}\)用化学方程式表示\(\rm{)}\).
              \(\rm{(5)}\)已知洗气瓶\(\rm{M}\)中盛装澄清石灰水,为确认\(\rm{CO_{2}}\)的存在,需在装置中添加洗气瓶\(\rm{M}\)于____________\(\rm{(}\)填序号\(\rm{)}\)。
              A.\(\rm{A}\)之前\(\rm{B.A-B}\)间\(\rm{C.B-C}\)间\(\rm{D.C-D}\)间
              \(\rm{(6)}\)如果气体\(\rm{Y}\)中含有\(\rm{H_{2}}\),预计实验现象应是______        ___。
            • 7.

              有一瓶澄清的溶液,其中可能含有\(\rm{H^{+}}\)、\(\rm{NH_{4}^{+}}\)、\(\rm{Na^{+}}\)、\(\rm{Al^{3+}}\)、\(\rm{Fe^{3+}}\)、\(\rm{I^{-}}\)、\(\rm{NO_{3}^{-}}\)、\(\rm{CO_{3}^{2-}}\)、\(\rm{SO_{4}^{2-}}\)、\(\rm{AlO_{2}^{-}}\)。取该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rm{①}\)用\(\rm{pH}\)试纸检验,溶液呈强酸性。

              \(\rm{②}\)取溶液适量,加入少量\(\rm{CCl_{4}}\)和数滴新制氯水,振荡,\(\rm{CCl_{4}}\)层呈紫红色。

              \(\rm{③}\)该溶液的焰色反应没有黄色;

              \(\rm{④}\)当向该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rm{NaOH}\)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rm{NaOH}\)溶液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

               


              \(\rm{(1)}\)该溶液中肯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确定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

              \(\rm{(2)}\)肯定不含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不能确定的离子是_________,如何证明该离子是否存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4)}\)请写出沉淀溶解过程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某化学小组欲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rm{.}\)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请帮助他们完成以下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试剂:铁粉、\(\rm{FeCl_{3}}\)溶液、\(\rm{FeCl_{2}}\)溶液、氯水、锌片、碘化钾、淀粉溶液

              实验记录:

                \(\rm{①}\)在\(\rm{FeCl_{2}}\)溶液中滴入适量氯水,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离子方程式:                        ,结论:\(\rm{Fe^{2+}}\)具有        

                \(\rm{②}\)在\(\rm{FeCl_{3}}\)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现象                                  离子方程式:                        ,结论:\(\rm{Fe^{3+}}\)具有        性\(\rm{Fe}\)具有        

              \(\rm{(2)}\)亚铁盐在溶液中易被氧化,而实验中需要纯净的亚铁盐溶液\(\rm{.}\)那么保存亚铁盐溶液时加入       来防止亚铁盐被氧化。

              \(\rm{(3)}\)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rm{Fe^{3+}}\)的方法是加入                   检验.

            • 9.

              某学习小组在研究酸性废水处理问题时,将一定量\(\rm{NaClO}\)稀溶液与\(\rm{FeSO_{4}}\)稀溶液相混合,得到含有大量悬浮物的混合液。请完成对反应物剩余情况的探究。

              \(\rm{(1)}\)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rm{1}\):\(\rm{FeSO_{4}}\)有剩余;   假设\(\rm{2}\):\(\rm{NaClO}\)有剩余;

              假设\(\rm{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样品初步处理:取少量混合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硫酸得到澄清溶液。此澄清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4)}\)设计后续实验方案验证假设,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

              限选实验试剂:\(\rm{3 mol·L^{-1}H_{2}SO_{4}}\)、\(\rm{0.01 mol·L^{-1}KMnO_{4}}\)、\(\rm{20\% KSCN}\)、\(\rm{3\%H_{2}O_{2}}\)、淀粉\(\rm{-KI}\)溶液、紫色石蕊溶液。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rm{1}\):将上述澄清溶液分置于\(\rm{A}\)、\(\rm{B}\)试管中。

               

              步骤\(\rm{2}\):

               

               

              步骤\(\rm{3}\):

               

               

            • 10. \(\rm{(6}\)分\(\rm{)}\)已知\(\rm{A}\)是一种常见金属,\(\rm{C}\)是强碱,各物质有以下物质相互转化。试回答:

              \(\rm{(1)}\)写出\(\rm{A}\)的化学式         ,\(\rm{C}\)的化学式            

              \(\rm{(2)}\)写出由\(\rm{D}\)转变成\(\rm{H}\)的化学方程式                              

              \(\rm{(3)}\)写出向\(\rm{G}\)溶液加入\(\rm{A}\)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________

              四、计算题\(\rm{(}\)共\(\rm{6}\) 分\(\rm{)}\)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