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为了制取纯净干燥的气体\(\rm{A}\),可用如图所示装置,生成\(\rm{A}\)的速度可通过滴入液体\(\rm{B}\)的速度控制,已知\(\rm{A}\)是一种无色、无味、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

              色、不会在空气中燃烧的气体,但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rm{(1)A}\)是________。

              \(\rm{(2)}\)若\(\rm{C}\)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则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rm{(3)}\)若\(\rm{C}\)是一种黑色粉末,则\(\rm{B}\)物质是________,\(\rm{C}\)物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rm{(4)}\)洗气瓶\(\rm{(}\)广口瓶\(\rm{)}\)中装的试剂\(\rm{D}\)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

            • 2.
              过氧化氢是一种应用范围极广的过氧化物,根据题意,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rm{(1)}\)请举出\(\rm{H_{2}O_{2}}\)的一种用途 ______ .
              \(\rm{(2)H_{2}O_{2}}\)是一种二元弱酸,请写出它的第一步电离方程式 ______ .
              \(\rm{(3)}\)将\(\rm{H_{2}O_{2}}\)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rm{FeCl_{2}}\)溶液中,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情况 ______ .
              \(\rm{(4)}\)向盛有少量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滴加水,直到气体不再放出,再加水稀释所得溶液,将得到的溶液平均分成两份盛放在两只试管中,进行下列实验:\(\rm{①}\)一只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rm{.}\)半分钟红色褪去;\(\rm{②}\)另一只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rm{.}\)又有气体放出,待气体不再放出,再滴加酚酞,溶液变红,持久不褪色\(\rm{.}\)上述实验表明,过氧化钠和水反应可分两步,其化学方程式为:
              第一步: ______ ;第二步 ______ .
            • 3.
              过氧化氢水溶液又称为双氧水,常用作消毒、杀菌、漂白等\(\rm{.}\)某化学兴趣小组取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准确测定了过氧化氢的浓度,请填写下列空白:
              \(\rm{(1)}\)将\(\rm{10.00mL}\)过氧化氢溶液移至\(\rm{250mL}\) ______ \(\rm{(}\)填仪器名称\(\rm{)}\)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rm{.}\)移取稀释后的过氧化氢溶液\(\rm{25.00mL}\)至锥形瓶中,加入稀硫酸酸化,用蒸馏水稀释,作被测试样.
              \(\rm{(2)}\)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被测试样,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请将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和化学式分别填在下列横线和括号内.
              ______ \(\rm{MnO_{4}^{-}+}\) ______ \(\rm{H_{2}O_{2}+}\) ______ \(\rm{H^{+}═}\) ______ \(\rm{Mn^{2+}+}\) ______ \(\rm{H_{2}O+}\) ______
              \(\rm{(3)}\)移取\(\rm{10mL}\)过氧化氢溶液可以用 ______ \(\rm{(}\)填“酸式”或“碱式”\(\rm{)}\)滴定管\(\rm{.}\)滴定到达终点的现象是 ______ .
              \(\rm{(4)}\)重复滴定三次,平均耗用\(\rm{c}\) \(\rm{mol/L}\) \(\rm{KMnO_{4}}\)标准溶液\(\rm{V}\) \(\rm{mL}\),则原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浓度为 ______ .
              \(\rm{(5)}\)若盛装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没有用标准液润洗,则测定结果 ______ \(\rm{(}\)填“偏高”或“偏低”或“不变”\(\rm{)}\).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