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工业上用铝土矿\(\rm{(}\)主要成分为\(\rm{A1_{2}O_{3}}\),还有少量的\(\rm{Fe_{2}O_{3}}\) ,\(\rm{SiO_{2}}\)等杂质\(\rm{)}\)提取氧化铝作冶炼铝的原料,提取的操作过程如下:

              \(\rm{(1)I}\)和\(\rm{II}\)步骤中分离溶液和沉淀的操作是:                   
              \(\rm{(2)}\)沉淀\(\rm{M}\)中除含有泥沙外,一定还含有             ,固体\(\rm{N}\)是             
              \(\rm{(3)}\)滤液\(\rm{X}\)中,含铝元素的溶质的化学式为                 ,它属于      \(\rm{(}\)填“酸”、“碱”或“盐”\(\rm{)}\)类物质;
              \(\rm{(4)}\)实验室里常往\(\rm{AlCl_{3}}\)溶液中加人                 \(\rm{(}\)填“氨水”或“\(\rm{NaOH}\)溶液”\(\rm{)}\)来制取\(\rm{Al(OH)_{3}}\),请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                            
            • 2.
              下面是对铜及其化合物相关性质的研究.
              \(\rm{(1)}\)下表为“铝与氯化铜溶液反应”实验报告的一部分: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将打磨过的铝片\(\rm{(}\)过量\(\rm{)}\)放入一定浓度的\(\rm{CuCl_{2}}\)中\(\rm{.}\)  产生气泡,析出疏松的红色固体,溶液逐渐变为无色
               反应结束后分离出溶液备用  
               红色固体用蒸馏水洗涤后,置于潮湿空气中  一段时间后固体由红色变为绿色\(\rm{[}\)视其主要成分为\(\rm{Cu_{2}(OH)_{2}CO_{3}]}\)
              按反应类型写出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各一个\(\rm{(}\)是离子反应的只写离子方程式\(\rm{)}\)
              置换反应 ______ ;
              化合反应 ______ .
              \(\rm{(2)}\)碘化亚铜可作催化剂,饲料添加剂等,是难溶于水的固体\(\rm{.}\)铜可以与氢碘酸发生置换反应得到氢气,试从离子浓度对离子反应方向影响的角度解释此反应能够发生的原因 ______ ,\(\rm{CuSO_{4}}\)溶液也能使淀粉\(\rm{-KI}\)试纸变蓝,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其原理 ______ .
              \(\rm{(3)}\)纳米氧化亚铜是一种具有良好光电效应的材料,工业上制备它的方法之一是:先向\(\rm{KOH}\)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rm{CuSO_{4}}\)溶液,再加入一定量的肼\(\rm{(N_{2}H_{4})}\),加热并保持反应体系的温度在\(\rm{90℃}\),反应完全后,分离、洗涤、真空干燥所得到的固体样品.
              \(\rm{①}\)检验反应混合体系内纳米\(\rm{Cu_{2}O}\)已经生成的实验方法的名称是 ______ ,干燥时要“真空”的原因是 ______ .
              \(\rm{②}\)完成下面的反应方程式:
              ______ \(\rm{CuSO_{4}+}\) ______ \(\rm{N_{2}H_{4}+}\) ______ \(\rm{KOH \dfrac { \underline{\;\;\triangle \;\;}}{\;}Cu_{2}O+N_{2}+K_{2}SO_{4}+}\) ______ .
              \(\rm{(4)}\)由\(\rm{Cu_{2}O}\)和\(\rm{Cu}\)组成的混合物的质量为\(\rm{1.76g}\),与足量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后得到标准状况下的\(\rm{NO}\)气体\(\rm{224mL}\),则混合物中\(\rm{Cu_{2}O}\)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 \(\rm{(}\)保留小数点后\(\rm{1}\)位\(\rm{)}\).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