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白色固体混合物A,含有KCl、CaCO3、Na2CO3、Na2SiO3、CuSO4中的几种,常温常压下进行如下实验。

              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无色溶液B的pH≥7
              B.白色固体F的主要成分是H2SiO3
              C.混合物A中有Na2SiO3、CuSO4和CaCO3
              D.在无色溶液B中加HNO3酸化,无沉淀;再滴加AgNO3,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混合物A中有KCl
            • 2. 现有W、X、Y、Z 四种短周期元素,W 分别与X、Y、Z 结合生成甲、乙、丙三种化合物,且每个甲、乙、丙分子中均含10 个电子,Y 和 Z 化合生成丁,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W<Z<Y<X
              B.Z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为强酸
              C.元素的非金属性:W<Z<Y<X
              D.Y 与W、Z 都能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
            • 3. 非金属单质A经如图所示的过程转化为含氧酸D,已知D为强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在常温下为固体,B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①D的化学式是______;
              ②在工业生产中,B气体的大量排放被雨水吸收后形成了______而污染了环境。
              (2)若A在常温下为气体,C是红棕色的气体。
              ①A、C的化学式分别是:A______;C______。
              ②请写出C→D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与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 4. 已知X、Y、Z、W(含同一元素)有如下所示转化关系,XYZW且X能与W发生反应生成一种易溶于水的盐,则X可能是(  )
              A.N2
              B.NO2
              C.NH3
              D.NO
            • 5. (1)X、Y、Z、W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四种气体。已知:X、Y、Z三种气体都能对大气造成污染,在工业上都可以用碱液吸收;X是化石燃料燃烧的产物之一,是形成酸雨的物质;Y是一种单质,它的水溶液具有漂白作用;Z是硝酸工业的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之一,能与水反应;W气体的水溶液滴入酚酞变红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X、Y两种气体按物质的量之比1:1在水溶液中能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科学家发现,Z在催化剂条件下能与W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其产物中的单质的结构式为:______。
              ③检验W气体的方法是______。
              (2)SiO2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它是制备现代通讯材料______(写该材料名称)的主要原料;以SiO2为原料,在工业上制备单质硅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在常温下,SiO2可与一种酸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 6. 为探究某矿物的主要成分X(仅含三种元素)的组成,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55.2g固体X在空气存在下高温煅烧,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标况下为13.44L),该 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②高温煅烧后的固体用磁分离技术进行分离,得到19.2g红色固体单质和23.2g 黑色固体。
              ③将23.2g固体溶于稀硫酸,再加氢氧化钠,将所得沉淀充分灼烧,得到24g 红棕色固体。 已知各步反应试剂均过量,请回答:
              (1)X化学式为______
              (2)写出X在空气存在下高温煅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3)写出X高温煅烧后的气体通入碘水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
            • 7. V、W、X、Y、Z是由四种短周期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组成的5种化合物,其中W、X、Z均由两种元素组成,X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Z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Y、W都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上述5种化合物涉及的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28;V由一种金属元素和两种非金属元素组成,其原子个数比为1:3:9,所含原子总数等于其组成中金属元素的原子序数.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

              (1)写出W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_.
              (2)写出V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将过量的X通入某种物质的水溶液中可以生成Y,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4)4g Z完全燃烧生成X和液态水放出222.5kJ的热量,请写出表示Z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
              (5)在200mL 1.5mol•L-1 NaOH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4.48L X气体,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6)Y是一种难溶物质,其溶度积常数为1.25×10-33.将0.01mol Y投入1L某浓度的盐酸中,为使Y完全溶解得到澄清透明溶液,则盐酸的浓度至少应为______(体积变化忽略不计,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8. 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已略去)。 A 为海水中含量最高的盐类物质,C 为黄绿色气体,F 为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单质,I 为红褐色沉淀。

              (1)E的化学式为______,Ⅰ的名称为______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写出反应⑤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写出D的电子式______。
              (4)检验 H 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的方法是______。
              (5)保存 G 溶液时要加少量固体 F 的原因是______。
            • 9. \(\rm{U}\)、\(\rm{V}\)、\(\rm{W}\)、\(\rm{X}\)、\(\rm{Y}\)、\(\rm{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常见元素。\(\rm{Y}\)的单质在\(\rm{W_{2}}\)中燃烧的产物可使品红溶液褪色。\(\rm{Z}\)和\(\rm{W}\)元素形成的化合物\(\rm{Z_{3}W_{4}}\)具有磁性。\(\rm{U}\)的单质在\(\rm{W_{2}}\)中燃烧可生成\(\rm{UW}\)和\(\rm{UW_{2}}\)两种气体。\(\rm{X}\)的单质是一种金属,该金属在\(\rm{UW_{2}}\)中剧烈燃烧生成黑、白两种固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V}\)的单质分子的结构式为______;\(\rm{XW}\)的电子式为______;\(\rm{Z}\)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
              \(\rm{(2)U}\)、\(\rm{V}\)、\(\rm{W}\)形成的\(\rm{10}\)电子氢化物中,\(\rm{U}\)、\(\rm{V}\)的氢化物沸点较低的是\(\rm{(}\)写化学式\(\rm{)}\)______
              \(\rm{V}\)、\(\rm{W}\)的氢化物分子结合\(\rm{H^{+}}\)能力较强的是\(\rm{(}\)写化学式\(\rm{)}\)______
              用一个离子方程式加以说明______
              \(\rm{(3)U}\)元素形成的同素异形体的晶体类型可能是\(\rm{(}\)填序号\(\rm{)}\)______
              \(\rm{①}\)原子晶体    \(\rm{②}\)离子晶体    \(\rm{③}\)分子晶体    \(\rm{④}\)金属晶体
              \(\rm{(4)}\)写出\(\rm{X}\)的单质在\(\rm{UW_{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rm{(5)YW_{2}}\)气体通入\(\rm{BaCl_{2}}\)和\(\rm{HNO_{3}}\)的混合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和无色气体\(\rm{VW}\),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由此可知\(\rm{VW}\)和\(\rm{YW_{2}}\)还原性较强的是\(\rm{(}\)写化学式\(\rm{)}\)______
            • 10.
              一瓶无色气体,可能由\(\rm{CO_{2}}\)、\(\rm{HCl}\)、\(\rm{NH_{3}}\)、\(\rm{NO_{2}}\)、\(\rm{NO}\)、\(\rm{H_{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rm{.}\)将此无色气体通过盛有足量浓\(\rm{H_{2}SO_{4}}\)的洗气瓶,气体体积减少,继续通过装有足量\(\rm{Na_{2}O_{2}}\)的干燥管,气体变为红棕色,将排出的气体通入盛有足量蒸馏水的洗气瓶,无气体排出\(\rm{.}\)则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rm{(}\)  \(\rm{)}\)
              A.原气体一定含有\(\rm{CO_{2}}\)、\(\rm{NH_{3}}\)、\(\rm{NO}\)
              B.原气体一定不含\(\rm{HCl}\)、\(\rm{NO_{2}}\)、\(\rm{H_{2}}\)
              C.原气体中\(\rm{NO}\)和\(\rm{CO_{2}}\)的体积比为\(\rm{2}\):\(\rm{3}\)
              D.无法确定\(\rm{H_{2}}\)是否存在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