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八种短周期元素(用字母表示)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化如图1所示.根据判断出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f 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 ______
              (2)比较y、g、h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是: ______ ______ ______ .(用化学式表示)
              (3)由表中两种元素的原子按1:1组成的化合物A和B,A中既含离子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其电子式为 ______ ;B是常见的液态化合物,其稀溶液易被催化分解,可使用的催化剂为 ______ .(填序号)
              A.MnO2 B.FeCl3 C.Na2SO3 D.KMnO4
              (4)由表中元素形成的常见物质X、Y、Z、M、N可发生以下如图2反应:
              ①X溶液与Y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②常温下,为使0.1mol/L M 溶液中由M电离的阴、阳离子浓度相等,应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Y溶液至 ______
              (5)上述元素可组成盐R:zx4f(gd42,向盛有10mL 1mol•L-1 R溶液的烧杯中滴加1mol•L-1NaOH溶液,沉淀的物质的量随NaOH溶液体积变化如图3所示:
              ①写出m点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
              ②若R溶液中改加20mL 1.2mol•L-1Ba(OH)2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为 ______ mol.
            • 2. 如表所示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参照元素①~⑦在表中的位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③、④、⑦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_ (用元素符号表示).
              (2)⑥和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为 ______ (用酸的化学式表示).
              (3)①、②两种元素按原子个数之比为1:1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在酸性溶液中能将Fe2+氧化,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
              (4)由表中元素形成的物质可发生如图中的反应,其中B、C、G是单质,B为黄绿色气体,D溶液显碱性.

              ①写出D溶液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②写出检验A溶液中溶质的阴离子的方法 ______
            • 3. 化学实验室要从含少量铜粉的银、锰(Mn)混合金属粉末中分离出贵金属,并获得一种盐晶体,将有关三种金属随意编号为:A、B、C,并设计了如下流程:

              (1)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______ ______ ______
              (2)金属C是 ______ ,操作a的名称是 ______
              (3)已知A的硫酸盐中A元素显+2价,请写出步骤①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4. 在课外实验中,某学生用蔗糖、碳铵、生石灰和硫酸四种药品从AgNO3(内含少量Fe3+和A13+)溶液中提取银.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方框中各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
              ______  ②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2)写出生成沉淀④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 ______
              (3)写出生成单质银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5. (1)下面是我们熟悉的物质:
              ①O2    ②SO2    ③CaCl2     ④HNO3     ⑤NaOH    ⑥NH4Cl
              这些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______ ;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______ ;只含离子键的是 ______
              (2)下列曲线分别表示元素的某种性质与核电荷数的关系(Z为核电荷数,Y为元素的有关性质).

              把与下面的元素有关性质相符的曲线的标号填入相应括号中:
              ①第ⅡA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 ______
              ②第三周期离子Na+、Mg2+、Al3+、P3-、S2-、Cl-的离子半径 ______
              ③第二、三周期主族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原子半径的变化 ______
              (3)已知某单核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①当x-y=10时,该粒子为 ______ (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②当y=8时,若该微粒的氧化性很弱,得一个电子后变为原子,该微粒的符号是 ______
              (4)已知A、B、C、D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四种10电子微粒,它们之间存在如图中转化关系.

              请写出:A的化学式 ______ (写一种);D的化学式 ______
            • 6. 短周期元素W、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Z的单质是一种重要半导体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的各个领域.
              W X
              Y Z
              (1)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______
              (2)W、X、氢元素形成的三原子分子的电子式 ______
              (3)下列选项中,能证明元素非金属性X强于W的是 ______
              A.原子序数:X>W
              B.最低化合价:X>W
              C.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X>W
              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X>W
              (4)元素周期表中与Z同周期的某金属元素形成的单质A,可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

              其中化合物D是一种白色沉淀,则B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______ ;B与C也可直接转化生成D,写出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 7. 某混合物A,含有KAl(SO42、Al2O3和Fe2O3,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如图所示的物质之间的变化:

              据此判断:
              (1)写出KAl(SO42的电离方程式: ______
              (2)A混合物溶于水所得到的沉淀是 ______ ,往该沉淀中加入NaOH溶液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3)写出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
              (4)固体E所含物质的化学式为 ______
            • 8. 某厂排出的废液主要含硝酸锌和硝酸银,为了从回收金属银和硝酸锌,某中学化学课外活动组设计了以下的实验步骤:
              (1)X、Y分别是什么物质?X ______ ,Y: ______
              (2)固体A 和滤液B、C 的主要成分是什么?A ______ ,B: ______ ,C: ______
              (3)Z处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
            • 9. 现有四瓶丢失标签的KOH、Na2CO3、AlCl3、NH4HSO4溶液,为鉴别四种溶液,将四瓶溶液编号为A、B、C、D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和记录如下图所示(无关物质已略去),请回答:

              (1)Y、Z的化学式分别为:Y ______ ;Z ______ .X与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2)D溶液pH值 ______ 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______
              (3)写出C与过量B反应(加热)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
              (4)若B、C的稀溶液混合后(不加热)溶液呈中性,则该溶液中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
            • 10. A、B、C、D四种可溶的化合物(所含离子各不相同),分别由阳离子Na+、Mg2+、Al3+、Ba2+和阴离子OH-、Cl-、SO42-、CO32-两两组合而成.为了确定这四种化合物的成份,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①将四种化合物各取适量配成溶液,分别装入四支试管.
              ②取A溶液分别滴入另外三种溶液中,记录实验现象如下:
              B溶液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
              C溶液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
              D溶液白色沉淀沉淀部分溶解.
              ③向B溶液中滴入D溶液,无明显实验现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______    C ______
              (2)上述②的第三次实验,再加入A,沉淀部分溶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3)写出A与D溶液混合时,其中D中溶质的阳离子恰好完全沉淀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