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实验室常用以下方法制取氯气:MnO2+4HCl(浓)  MnCl2+Cl2↑+2H2O,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下列问题:
              (1)把氯气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 .请你解释其中的原因 ______
              (2)若上述反应产生的氯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试计算:参加反应的MnO2的质量?
              (3)为保证实验安全,常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当氯气以每分钟1.12L(标准状况)的流速匀速通入时,若实验需耗时4分钟,小烧杯中盛2mol•L-1的NaOH溶液的体积至少应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 2.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制取漂白粉,并探究氯气与石灰乳反应的条件和产物。
              已知:\(\rm{①}\)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可制备氯气,同时生成\(\rm{MnCl_{2}}\);
              \(\rm{②}\)氯气和碱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较高时,氯气和碱还能发生如下反应:
              \(\rm{3Cl_{2}+6OH^{-} \dfrac { \overset{\;\;\triangle \;\;}{}}{\;}5Cl^{-}+ClO_{3}^{-}+3H_{2}O}\)
              该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rm{1}\)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①}\)甲装置用于制备氯气,乙装置的作用是 ______ 。
              \(\rm{②}\)实验室用足量\(\rm{NaOH}\)溶液吸收从浓盐酸和\(\rm{MnO_{2}}\)反应体系中导出的气体。当吸收温度不同时,生成的产物可能是\(\rm{NaClO}\)、\(\rm{NaClO_{3}}\)、\(\rm{NaCl}\)中的两种或三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rm{(}\)填字母\(\rm{)}\)
              A.若产物为\(\rm{NaClO_{3}}\)、\(\rm{NaCl}\),则参加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rm{1}\):\(\rm{5}\)
              B.若产物为\(\rm{NaClO}\)、\(\rm{NaCl}\),则吸收后的溶液中\(\rm{n(ClO^{-})=n(Cl^{-})}\)
              C.若产物为\(\rm{NaClO}\)、\(\rm{NaClO_{3}}\)、\(\rm{NaCl}\),则\(\rm{NaOH}\)与\(\rm{Cl_{2}}\)相互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rm{2}\):\(\rm{1}\)
              D.若产物为\(\rm{NaClO}\)、\(\rm{NaClO_{3}}\)、\(\rm{NaCl}\),则由吸收后的溶液中\(\rm{n(Cl^{-})}\)和\(\rm{n(ClO^{-})}\)可计算吸收的\(\rm{n(Cl_{2})}\)
              \(\rm{(2)}\)该兴趣小组用\(\rm{100mL12mol/L}\)盐酸与\(\rm{8.7g}\) \(\rm{MnO_{2}}\)制备氯气,并将所得氯气与过量的石灰乳反应,则理论上最多可制得\(\rm{Ca(ClO)_{2}}\) ______ \(\rm{g}\)。
              \(\rm{(3)}\)小组成员发现,产物中\(\rm{Ca(ClO)_{2}}\)的质量明显小于理论值。他们讨论后认为,其可能原因是部分氯气未与石灰乳反应而逸出,以及温度升高。为了探究反应条件对产物的影响,他们另取一定量的石灰乳,缓慢匀速地通入足量氯气,得出了\(\rm{ClO^{-}}\)、\(\rm{ClO_{3}^{-}}\)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rm{(n)}\)与反应时间\(\rm{(t)}\)的关系曲线,粗略表示为如图\(\rm{2(}\)不考虑氯气和水的反应\(\rm{)}\)。
              \(\rm{①}\)图中曲线Ⅰ表示 ______ \(\rm{(}\)填离子符号\(\rm{)}\)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关系;
              \(\rm{②}\)所取石灰乳中含有\(\rm{Ca(OH)_{2}}\)的物质的量为 ______ \(\rm{mol}\);
              \(\rm{③}\)另取一份与\(\rm{②}\)等物质的量的石灰乳,以较大的速率通入足量氯气,反应后测得产物中\(\rm{Cl^{-}}\)的物质的量为\(\rm{0.37mol}\),则产物中 \(\rm{n(ClO^{-})}\):\(\rm{n(ClO_{3}^{-})=}\) ______ 。
              \(\rm{(4)}\)为了提高\(\rm{Ca(ClO)_{2}}\)的产率,可对丙装置作适当改进。请你给出一种改进方法: ______ 。
            • 3.
              如图是实验室用\(\rm{MnO_{2}+4HCl(}\)浓\(\rm{) \dfrac { \overset{\;\;\triangle \;\;}{}}{\;}MnCl_{2}+Cl_{2}↑+2H_{2}O}\)制备氯气或验证气体性质的装置图.

              \(\rm{(1)}\)仪器\(\rm{a}\)的名称是 ______
              \(\rm{(2)}\)利用图装置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
              \(\rm{①}\)圆底烧瓶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
              \(\rm{②}\)装置\(\rm{B}\)中溶液为 ______ ,作用: ______
              装置\(\rm{C}\)中溶液为 ______ ,作用: ______
              烧杯\(\rm{E}\)中溶液为 ______ ,作用: ______ .
              \(\rm{③D}\)装置的作用是 ______ .
            • 4.
              实验室里通常用\(\rm{MnO_{2}}\)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m{4HCl(}\)浓\(\rm{)+MnO_{2} \dfrac { \overset{\;\;\triangle \;\;}{}}{\;}MnCl_{2}+Cl_{2}↑+2H_{2}O}\);
              【\(\rm{I}\)】某学生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利用氯气与潮湿的消石灰反应制取少量漂白粉\(\rm{(}\)这是一个放热反应\(\rm{).}\)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rm{(1)}\)若在标准状态下收集到\(\rm{33.6L}\)的氯气,则被氧化的\(\rm{HCl}\)的物质的量是 ______
              \(\rm{(2)}\)漂白粉将在\(\rm{U}\)形管中产生,其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rm{(3)C}\)装置的作用是 ______
              \(\rm{(4)}\)此实验所得漂白粉的有效成分偏低\(\rm{.}\)该学生经分析并查阅资料发现,主要原因是在\(\rm{U}\)形管中还存在两个副反应\(\rm{.}\)已知一个副反应为温度较高时氯气与消石灰反应生成\(\rm{Ca(ClO_{3})_{2}}\),则另一个副反应为\(\rm{(}\)用化学方程式表示\(\rm{)}\) ______ ;为避免此副反应的发生,可将装置作何改进 ______
              【\(\rm{II}\)】用密度为\(\rm{1.19g/cm^{3}}\),溶质质量分数为\(\rm{36.5\%}\)的盐酸,配制\(\rm{0.5mol⋅L^{-1}}\)盐酸\(\rm{480mL}\).
              回答下列问题:
              \(\rm{(1)}\)配制上述溶液时下列所示仪器中肯定不需要的是 ______ \(\rm{(}\)填序号\(\rm{)}\),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______ \(\rm{(}\)填仪器名称\(\rm{)}\).

              \(\rm{(2)}\)计算:配制\(\rm{0.5mol⋅L^{-1}}\)盐酸\(\rm{480mL}\),所需质量分数为\(\rm{36.5\%}\)、密度为\(\rm{1.19g/cm^{3}}\)的盐酸的体积为 ______ \(\rm{m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rm{)}\).
              \(\rm{(3)}\)下列实验操作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的是 ______
              A.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
              B.在容量瓶中进行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C.洗涤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中
              D.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滴加水至刻度线.
            • 5.
              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rm{.}\)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rm{.}\)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为:\(\rm{MnO_{2}+4HCl(}\)浓\(\rm{)}\) \(\rm{ \dfrac { \overset{\;\;\triangle \;\;}{}}{\;}}\) \(\rm{MnCl_{2}+Cl_{2}↑+2H_{2}O}\)
              \(\rm{(1)①}\)该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 ______ ,还原剂是 ______ .
              \(\rm{②}\)取一定量的浓盐酸使其与二氧化锰反应,产生的氯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rm{33.6L}\),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为 ______ .
              Ⅱ\(\rm{.}\)“\(\rm{84}\)”消毒液与硫酸溶液反应可以制取氯气\(\rm{(NaClO+NaCl+H_{2}SO_{4} \dfrac { \overset{\;\;\triangle \;\;}{}}{\;}Na_{2}SO_{4}+Cl_{2}↑+H_{2}O)}\),为探究氯气的性质,某同学利用此原理制取氯气并设计了如图\(\rm{1}\)所示的实验装置.

              请回答:
              \(\rm{(2)}\)从图\(\rm{2}\)装置\(\rm{①}\)、\(\rm{②}\)、\(\rm{③}\)中选择合适的气体制备装置\(\rm{(A}\)处\(\rm{)}\) ______ \(\rm{(}\)填写序号\(\rm{)}\).
              \(\rm{(3)}\)装置\(\rm{B}\)、\(\rm{C}\)中依次放的是干燥的红色布条和湿润的红色布条,实验过程中该同学发现装置\(\rm{B}\)中的布条也褪色,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 ,说明该装置存在明显的缺陷,请提出合理的改进方法: ______ .
              \(\rm{(4)}\)为了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将氯气通入\(\rm{FeCl_{2}}\)溶液中,写出氯气与\(\rm{FeCl_{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 .
              \(\rm{(5)}\)氯气通入饱和\(\rm{NaHCO_{3}}\)溶液能产生无色气体,已知酸性:盐酸\(\rm{ > }\)碳酸\(\rm{ > }\)次氯酸,该实验证明氯气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中含有 ______ .
            • 6.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氯气与氨气之间的反应\(\rm{.}\)其中\(\rm{A}\)、\(\rm{F}\)分别为氨气和氯气的发生装置,\(\rm{C}\)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发生反应的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仪器\(\rm{a}\)的名称为 ______ ;装置\(\rm{A}\)的圆底烧瓶中盛放的固体物质可选用 ______ \(\rm{(}\)填序号\(\rm{)}\).
              \(\rm{a.}\)氯化钠       \(\rm{b.}\)氢氧化钠        \(\rm{c.}\)碳酸钙
              \(\rm{(2)}\)装置\(\rm{F}\)的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装置\(\rm{E}\)的洗气瓶中盛放的试剂为 ______ ,其作用是 ______ \(\rm{.}\)装置\(\rm{D}\)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______ .
              \(\rm{(3)}\)反应过程中,装置\(\rm{C}\)的集气瓶中有大量白烟产生,另一种产物为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rm{(4)}\)从装置\(\rm{C}\)的\(\rm{b}\)处逸出的尾气中含有少量\(\rm{Cl_{2}}\),为防止其污染环境,可将尾气通过盛有 ______ 溶液的洗气瓶.
            • 7.
              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为了证明、比较\(\rm{SO_{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rm{(1)}\)写出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反应原理: ______ 。
              \(\rm{(2)}\)反应开始后,发现\(\rm{B}\)、\(\rm{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都褪去,停止通气后,给\(\rm{B}\)、\(\rm{D}\)两个试管加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rm{B}\): ______ ;\(\rm{D}\): ______ 。
              \(\rm{(3)}\)甲同学提出假设:\(\rm{SO_{2}}\)与\(\rm{Cl_{2}}\)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如果将二者等体积通入品红溶液中则会增强漂白效果。乙同学通过实验发现甲同学的假设是错误的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______ 。
            • 8.
              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在实验室制备\(\rm{Cl_{2}}\)的过程中有水蒸气和\(\rm{HCl}\)挥发出来,同时证明氯气的某些性质,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rm{(}\)支撑用的铁架台省略\(\rm{)}\),按要求回答问题.

              \(\rm{(1)}\)若用含有\(\rm{0.2mol}\) \(\rm{HCl}\)的浓盐酸与足量的\(\rm{MnO_{2}}\)反应制\(\rm{Cl_{2}}\),制得的\(\rm{Cl_{2}}\)体积\(\rm{(}\)标准状况下\(\rm{)}\)总是小于\(\rm{1.12L}\)的原因是 ______ .
              \(\rm{(2)①}\)装置\(\rm{B}\)中盛放的试剂名称为 ______ ,作用是 ______ ,现象是 ______ .
              \(\rm{②}\)装置\(\rm{D}\)和\(\rm{E}\)中出现的不同现象说明的问题是 ______ .
              \(\rm{③}\)装置\(\rm{F}\)的作用是 ______ .
              \(\rm{④}\)写出装置\(\rm{G}\)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 .
              \(\rm{(3)}\)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有缺陷,不能确保最终通入\(\rm{AgNO_{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rm{.}\)为了确保实验结论的可靠性,证明最终通入\(\rm{AgNO_{3}}\)溶液的气体只有一种,乙同学提出在某两个装置之间再加一个装置\(\rm{.}\)你认为该装置应加在 ______ 与 ______ 之间\(\rm{(}\)填装置字母序号\(\rm{)}\),装置中应放入 ______ \(\rm{(}\)填写试剂或用品称\(\rm{)}\).
            • 9.
              某兴趣小组设计的实验室制取氯气并进行氯气的性质实验装置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仪器\(\rm{A}\)的名称是 ______ .
              \(\rm{(2)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rm{(3)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为探究\(\rm{C}\)中溶液含有的部分粒子及某些粒子的性质,该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rm{①}\)取少量\(\rm{C}\)中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硝酸酸化的\(\rm{AgNO_{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rm{C}\)中溶液含有的粒子是 ______ ;
              \(\rm{②}\)取少量\(\rm{C}\)中溶液于试管中,加有色布条褪色,说明\(\rm{C}\)中溶液含有 ______ ;
              \(\rm{(4)}\)实验中观察到\(\rm{D}\)溶液变蓝色,查资料得知淀粉碘化钾溶液是淀粉和碘化钾\(\rm{(KI)}\)的混合溶液,碘单质\(\rm{(I_{2})}\)遇淀粉显蓝色,且氯气可以从\(\rm{KI}\)中置换出碘单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rm{(5)}\)查资料知:\(\rm{F}\)中生成的化合物呈棕红色、易吸水潮解,\(\rm{100℃}\)左右时升华\(\rm{.E}\)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______ ,双通管\(\rm{F}\)中玻璃纤维\(\rm{(}\)不参与反应\(\rm{)}\)的作用是 ______ .
              \(\rm{(6)H}\)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 10.
              利用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制取副产品盐酸的设想在工业上已成为现实,某化学兴趣小组拟在实验室中模拟上述过程,其设计的模拟装置如图:根据要求填空:

              \(\rm{(1)}\)实验室制取\(\rm{Cl_{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
              \(\rm{(2)}\)写出\(\rm{CH_{4}}\)与\(\rm{Cl_{2}}\)生成一氯代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
              \(\rm{(3)B}\)装置有三种功能:\(\rm{①}\)控制气体流速;\(\rm{②}\)将气体混合均匀;\(\rm{③}\) ______
              \(\rm{(4)D}\)装置中的石棉上吸附着\(\rm{KI}\)饱和溶液及\(\rm{KI}\)粉末,其作用是 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