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硫酰氯\(\rm{(SO_{2}Cl_{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试剂,实验室合成硫酰氯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
              \(\rm{①SO_{2}(g)+Cl_{2}(g)SO_{2}Cl_{2}\triangle H \dfrac { \overset{\;{催化剂}\;}{ -}}{\;}97.3kJ⋅mol^{-1}}\)
              \(\rm{②}\)硫酰氯常温下为无色液体,熔点为\(\rm{-54.1℃}\),沸点为\(\rm{69.1℃}\),在潮湿空气中易\(\rm{-}\)发烟;
              \(\rm{③100℃}\)以上或长时间存放硫酰氯都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硫和氯气。
              \(\rm{(1)}\)仪器\(\rm{a}\)为恒压分液漏斗,与普通分液漏斗相比,其优点是 ______ 。
              \(\rm{(2)}\)仪器\(\rm{b}\)的名称为 ______ 。
              \(\rm{(3)}\)装置\(\rm{A}\)中发生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
              \(\rm{(4)}\)仪器\(\rm{d}\)中盛放的试剂为 ______ 。
              A.无水硫酸铜\(\rm{B.}\)无水氯化钙\(\rm{C.}\)碱石灰\(\rm{D.}\)五氧化二磷
              \(\rm{(5)}\)氯磺酸\(\rm{(ClSO_{3}H)}\)加热分解,也能制得硫酰氯与另外一种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分离这两种液态产物的方法是 ______ 。
              \(\rm{(6)}\)装置\(\rm{E}\)为储气装置,用于提供氯气,则分液漏斗\(\rm{c}\)中盛放的试剂为 ______ 。
              当装置\(\rm{E}\)中排出氯气\(\rm{0.224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rm{)}\)时,最终得到\(\rm{1.08g}\)纯净的硫酰氯,则硫酰氯的产率为 ______ 。长期存放的硫酰氯会发黄,其原因可能为 ______ 。
            • 2.
              \(\rm{FeCl_{3}}\)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rm{.}\)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模拟工业流程制备无水\(\rm{FeCl_{3}}\),再用副产品\(\rm{FeCl_{3}}\)溶液吸收有毒的\(\rm{H_{2}S.}\)
              Ⅰ\(\rm{.}\)经查阅资料得知:无水\(\rm{FeCl_{3}}\)在空气中易潮解,加热易升华\(\rm{.}\)他们设计了制备无水\(\rm{FeCl_{3}}\)的实验方案,装置示意图\(\rm{(}\)加热及夹持装置略去\(\rm{)}\)及操作步骤如下:

              \(\rm{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rm{②}\)通入干燥的\(\rm{Cl_{2}}\),赶尽装置中的空气;
              \(\rm{③}\)用酒精灯在铁屑下方加热至反应完成;
              \(\rm{④…}\)
              \(\rm{⑤}\)体系冷却后,停止通入\(\rm{Cl_{2}}\),并用干燥的\(\rm{N_{2}}\)赶尽\(\rm{Cl_{2}}\),将收集器密封.
              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装置\(\rm{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rm{(2)}\)第\(\rm{③}\)步加热后,生成的烟状\(\rm{FeCl_{3}}\)大部分进入收集器,少量沉积在反应管\(\rm{A}\)右端\(\rm{.}\)要使沉积的\(\rm{FeCl_{3}}\)进入收集器,第\(\rm{④}\)步操作是 ______ .
              \(\rm{(3)}\)操作步骤中,为防止\(\rm{FeCl_{3}}\)潮解所采取的措施有\(\rm{(}\)填步骤序号\(\rm{)}\) ______ .
              \(\rm{(4)}\)装置\(\rm{B}\)中冷水浴的作用为 ______ ;装置\(\rm{C}\)的名称为 ______ ;装置\(\rm{D}\)中\(\rm{FeCl_{2}}\)全部反应后,因失去吸收\(\rm{Cl_{2}}\)的作用而失效,写出检验\(\rm{FeCl_{2}}\)是否失效的试剂: ______ .
              \(\rm{(5)}\)在虚线框中画出尾气吸收装置\(\rm{E}\)并注明试剂.
              Ⅱ\(\rm{.}\)该组同学用装置\(\rm{D}\)中的副产品\(\rm{FeCl_{3}}\)溶液吸收\(\rm{H_{2}S}\),得到单质硫;过滤后,再以石墨为电极,在一定条件下电解滤液.
              \(\rm{(6)FeCl_{3}}\)与\(\rm{H_{2}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
              \(\rm{(7)}\)电解池中\(\rm{H^{+}}\)在阴极放电产生\(\rm{H_{2}}\),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 .
              \(\rm{(8)}\)综合分析实验Ⅱ的两个反应,可知该实验有两个显著优点:
              \(\rm{①H_{2}S}\)的原子利用率为\(\rm{100\%}\);
              \(\rm{②}\) ______ .
            • 3.
              二氯化硫\(\rm{(S_{2}Cl_{2})}\)在工业上用于橡胶的硫化\(\rm{.}\)为在实验室合成\(\rm{S_{2}Cl_{2}}\),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了有关资料,得到如下信息:
              \(\rm{①}\)将干燥的氯气在\(\rm{110℃~140℃}\)与硫反应,即可得到\(\rm{S_{2}Cl_{2}}\)粗品,\(\rm{S_{2}Cl_{2}}\)在\(\rm{300℃}\)以上完全分解:\(\rm{S_{2}Cl_{2}+Cl_{2} \dfrac { \overset{\;\;\triangle \;\;}{}}{\;}2SCl_{2}}\)
              \(\rm{②S_{2}Cl_{2}}\)常温下为红棕色液体,沸点为\(\rm{137℃}\):\(\rm{S_{2}Cl_{2}}\)遇水生成\(\rm{HCl}\)、\(\rm{SO_{2}}\)、\(\rm{S}\).
              \(\rm{③S}\)的熔点为\(\rm{112.8℃}\);\(\rm{S_{2}Cl_{2}}\)的沸点为\(\rm{444.6℃}\).
              设计实验装置图如下:

              \(\rm{(1)}\)学习小组同学在实验后期看到\(\rm{G}\)中产生白雾,请你提出改进意见 ______ \(\rm{.}\)利用改进后的正确装置重新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rm{(2)D}\)中的试剂是 ______ ;
              \(\rm{(3)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rm{(4)}\)证明实验中有\(\rm{S_{2}Cl_{2}}\)生成的现象是 ______ ;
              \(\rm{(5)S_{2}Cl_{2}}\)粗品中可能混有的杂质是\(\rm{(}\)填写两种\(\rm{)}\) ______ 、 ______ ;
              \(\rm{(6)}\)取少量制得的\(\rm{S_{2}Cl_{2}}\)于锥形瓶中,滴加足量\(\rm{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rm{.}\)若要检验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rm{Cl^{-}}\),在滴加硝酸和硝酸银溶液之前,必须逬行的操作是 ______ .
            • 4.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模拟工业生产流程制备无水氯化铁并对产物做如下探究实验.

              已知:\(\rm{①}\)无水氯化铁在空气中易潮解,加热易升华;\(\rm{②}\)工业上,向\(\rm{500-600℃}\)的铁屑中通入氯气和生产无水氯化铁;\(\rm{③}\)向炽热的铁屑中通入氯化氢可以生成无水氯化亚铁和氢气.
              \(\rm{(1)}\)仪器\(\rm{N}\)的名称是 ______ ,\(\rm{N}\)中盛有浓盐酸,烧瓶\(\rm{M}\)中的固体试剂 ______ \(\rm{(}\)填化学式\(\rm{)}\).
              \(\rm{(2)}\)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______ \(\rm{→}\) ______ \(\rm{→}\) ______ \(\rm{→}\) ______ \(\rm{→}\) ______ \(\rm{→}\) ______ \(\rm{→}\) ______ \(\rm{→d→e→f.(}\)用小写字母表示,部分装置可重复使用\(\rm{)}\)
              \(\rm{(3)}\)若缺少装置\(\rm{E}\)、则对本实验造成的影响是 ______ ;请简述检验产物是否受影响的方法及实验现象: ______ .
              \(\rm{(4)}\)已知硫代硫酸钠\(\rm{(Na_{2}S_{2}O_{3})}\)溶液在工业上可作脱氧剂,反应后\(\rm{Na_{2}S_{2}O_{3}}\)被氧化为\(\rm{Na_{2}SO_{4}}\),则装置\(\rm{D}\)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rm{(5)}\)实验结束并冷却后,将硬质玻璃管及收集器中的物质一并快速转移至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和少许植物油\(\rm{(}\)反应过程中不振荡\(\rm{)}\),充分反应后,进行如下实验:

              \(\rm{①}\)淡红色溶液中加入过量\(\rm{H_{2}O_{2}}\)溶液后,溶液红色加深的原因是 ______ \(\rm{(}\)用离子方程式表示\(\rm{)}\).
              \(\rm{②}\)已知红色褪去的同时有气体产生,经检验气体为\(\rm{O_{2}}\),该小组对红色褪去的原因进行探究.
              实验 操作 现象
               实验Ⅰ
              \(\rm{(}\)取褪色后溶液\(\rm{3}\)等份\(\rm{)}\)
               第\(\rm{1}\)份 滴加\(\rm{FeCl_{2}}\)溶液   无明显变化
              第\(\rm{2}\)份  滴加\(\rm{KSCN}\)溶液  溶液出现红色
               第\(\rm{3}\)份  滴加稀盐酸和\(\rm{BaCl_{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Ⅱ
              \(\rm{(}\)取与褪色后的溶液同浓度的\(\rm{FeCl_{3}}\)溶液\(\rm{)}\)
               滴加\(\rm{2}\)滴\(\rm{KSCN}\)溶液,溶液变红,再通入\(\rm{O_{2}}\)  无明显变化
              由实验Ⅰ和Ⅱ可得出的结论为 ______ .
            • 5.
              “\(\rm{84}\)消毒液”因\(\rm{1984}\)年北京某医院研制使用而得名,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其有效成分是\(\rm{NaClO.}\)某小组在实验室制备\(\rm{NaClO}\)溶液,并进行性质探究和成分测定.

              \(\rm{(1)}\)该小组按上图装置进行实验,反应一段时间后,分别取\(\rm{B}\)、\(\rm{C}\)、\(\rm{D}\)瓶的溶液进行实验,实验现象如表\(\rm{.(}\)已知饱和\(\rm{NaClO}\)溶液\(\rm{pH}\)为\(\rm{11)}\)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rm{B}\)瓶 \(\rm{C}\)瓶 \(\rm{D}\)瓶
              实验\(\rm{1}\):取样,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变红,缓慢褪色 变红,缓慢褪色 立即褪色
              实验\(\rm{2}\):取样,测定溶液的\(\rm{pH}\) \(\rm{3}\) \(\rm{12}\) \(\rm{7}\)
              \(\rm{①}\)装置\(\rm{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rm{②B}\)瓶溶液中\(\rm{H^{+}}\)的主要来源是 ______ .
              \(\rm{③C}\)瓶溶液的溶质是 ______ \(\rm{(}\)填化学式\(\rm{)}\).
              \(\rm{④}\)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rm{D}\)瓶溶液中石蕊立即褪色的原因 ______ .
              \(\rm{(2)}\)测定\(\rm{C}\)瓶溶液中\(\rm{NaClO}\)含量\(\rm{(}\)单位:\(\rm{g⋅L^{-1})}\)的实验步骤如下:
              Ⅰ\(\rm{.}\)取\(\rm{C}\)瓶溶液\(\rm{20mL}\)于锥形瓶,加足量盐酸酸化,迅速加入过量\(\rm{KI}\)溶液,盖紧瓶塞并在暗处充分反应.
              Ⅱ\(\rm{.}\)用\(\rm{0.1000mol⋅L^{-1}Na_{2}S_{2}O_{3}}\)标准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溶液,指示剂显示终点时共用去\(\rm{20.00mL}\) \(\rm{Na_{2}S_{2}O_{3}}\)溶液\(\rm{.(I_{2}+2S_{2}O_{3}^{2-}═2I^{-}+S_{4}O_{6}^{2-})}\)
              \(\rm{①NaClO}\)的电子式为 ______ .
              \(\rm{②}\)步骤Ⅰ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
              \(\rm{③C}\)瓶溶液中\(\rm{NaClO}\)的含量为 ______ \(\rm{g⋅L^{-1}.(}\)保留\(\rm{1}\)位小数\(\rm{.NaClO}\)式量为\(\rm{74.5)}\)
            • 6. 如图为实验室制取纯净、干燥的Cl2,并进行检验Cl2性质实验的装置.其中E瓶中放有干燥红色布条;F中为铜网,F右端出气管口附近放有脱脂棉.
              试回答:

              (1)A试剂为 ______ ,B试剂为 ______ ,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2)C试剂为 ______ ;D试剂作用为 ______
              (3)E中干燥红色布条 ______ (填“褪色”或“不褪色”);
              (4)F管中现象 ______ ,脱脂棉的作用是 ______
              (5)H中试剂为 ______ ,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7. 如图为制取纯净干燥的Cl2并让其与铁发生反应的装置,A是Cl2发生装置,C、D为气体净化装置,E硬质玻璃管中装有细铁丝网;F为干燥的空广口瓶;烧杯G为尾气吸收装置.试回答:
              (1)C、G两个装置所盛放的试剂分别是:C ______ G ______
              ①装置搭好须进行气密性检查,写出操作方法: ______
              ②两处酒精灯应先点燃 ______ 处(填写A或B),目的是 ______
              ③F中的现象为 ______ ,G中出现了一种沉淀,该沉淀的化学式 ______
              (3)写出在A、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 ______
              E: ______
            • 8. 某小组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研究(a、b、c表示止水夹).请评价或完善其方案:
              (1)将装置A、C、E相连接,用MnO2和浓盐酸制取氯气,请回答:
              ①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
              ②E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 ______
              在C中加入适量的水可制得氯水.将所得氯水分成两份进行实验,其操作、现象和结论如表: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将氯水滴入品红溶液 品红溶液褪色 氯气有漂白性
              氯水中加入碳酸氢钠粉末 有无色气泡产生 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具有酸性
              ③.实验Ⅰ推出的相应结论是否合理? ______ ,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若合理,无需填写) ______
              ④.实验Ⅱ推出相应的结论是否合理? ______ ,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若合理,无需填写) ______
              (2)将B、D、E相连,在B中装浓硝酸和铜片,可制得NO2并进行有关实验.
              ①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②先若关闭c,当丁中充满红棕色的NO2时,再关闭止水夹a、b,微热试管丁,丁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______
            • 9. 某学生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氯气与氨气之间的反应.其中A、F分别为氨气和氯气的发生装置,C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反应的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2)E装置的作用 ______
              (3)装置C内出现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另一生成物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4)从装置C的G处逸出的尾气中可能含有黄绿色的有毒气体,如何处理? ______
            • 10. 如图是实验室中制备气体或验证气体性质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图装置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
              ①圆底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若有6mol的HCl参加反应则被氧化的HCl为 ______ mol.
              ②烧杯E中溶液的作用(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______
              (2)利用图装置证明SO2具有漂白性、还原性及生成气体中含有CO2.圆底烧瓶内加入碳,a中加入浓硫酸,B、D中均为少量品红溶液,C中为足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E中为澄清石灰水.
              ①证明SO2具有漂白性的装置是 ______
              ②证明SO2具有还原性的现象是 ______
              ③证明生成气体中含有CO2的现象是 ______
              ④D装置的作用是 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