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探究氨气及铵盐性质的过程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将集有氨气的试管倒扣于水槽中,液体迅速充满试管,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B.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入集有氨气的集气瓶中,试纸由红色变为蓝色,说明氨水呈碱性
              C.加热NH4HCO3固体,观察到固体逐渐减少,试管口有液滴产生,说明NH4HCO3受热不稳定
              D.
              将红热的Pt丝伸入如图所示的锥形瓶中,瓶口出现少量红棕色气体,说明氨气的直接氧化产物为NO2
            • 2. 下列物质的制备与工业生产实际相符合的是(   )
              A.NH3 NO HNO3
              B.MnO2 Cl2 漂白粉
              C.制取Mg:海水 Mg(OH)2 MgO Mg
              D.黄铁矿 SO2 SO3 稀H2SO4
            • 3. 科学家预测,氨有望取代氢能,成为重要的新一代绿色能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液氨作为清洁能源的反应原理是4NH3+5O2 4NO+6H2O
              B.液氨具有腐蚀性和毒性,在使用过程中要防止液氨泄漏
              C.氨气比空气轻,标准状况下密度约为0.76 g•L1
              D.氨气与氢气相比,优点在于氨气不容易发生爆炸,使用时更安全
            • 4. 有关氨气的实验较多,下面对这些实验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氨气极易溶于水,可以用来做喷泉实验
              B.氨气的还原性可以解释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实验
              C.实验室可用NH4Cl和石灰水制取氨气
              D.NH3液化时放出大量的热,因而,不能用氨作制冷剂
            • 5. 科学家预测,氨有望取代氢能,成为重要的新一代绿色能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液氨作为清洁能源的反应原理是4NH3+5O2 4NO+6H2O
              B.液氨可以作为溶剂使用,而氢的沸点极低,不易液化
              C.氨气比空气轻,标准状况下密度约为0.76 g•L1
              D.氨气与氢气相比,优点在于氨气不容易发生爆炸,使用时更安全
            • 6. 下列关于氨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氨气既能用浓硫酸干燥也能用无水CaCl2干燥
              B.NH3是电解质,所以氨水能导电
              C.用水吸收NH3用如图装置可防止倒吸
              D.NH3可以使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 7. 关于氨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氨易液化,因此可用来作制冷剂
              B.氨水显弱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C.氨极易溶于水,因此氨水比较稳定
              D.氨极易溶于水,因此可作喷泉实验
            • 8. 工业上,若输送Cl2的管道漏气,用NH3进行检验时生成NH4Cl和N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H只有 H和 H两种核素
              B.Cl2 , NH4Cl中氯元素微粒的半径:r(Cl)>r(Cl
              C.工业上常用干燥的钢瓶储存液氯,是因为铁和氯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反应
              D.该反应表明常温下氯气有氧化性
            • 9. 下列关于氨及铵盐的性质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氨气可用排水法收集
              B.氯化铵固体加热容易分解
              C.氨气和酸相遇都能产生白烟
              D.实验室用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铵溶液加热制NH3
            • 10. 下列关于氨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氨气溶于水显碱性,所以氨气可以使湿润的酚酞试纸变蓝
              B.氨气可以用浓硫酸干燥
              C.用水吸收氨气可用如图的装置防止倒吸
              D.氨气本身没有毒,因此氨气泄漏时,人们没有必要采取任何防范措施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