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rm{NH_{3}}\)及其盐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rm{(1)}\)用\(\rm{NH_{4}Cl}\)和\(\rm{Ca(OH)_{2}}\)制备\(\rm{NH_{3}}\),反应发生、气体收集和尾气处理装置依次为________。

              \(\rm{(2)}\)按下图装置进行\(\rm{NH_{3}}\)性质实验。


              \(\rm{①}\)先打开旋塞\(\rm{1}\),\(\rm{B}\)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稳定后,关闭旋塞\(\rm{1}\)。

              \(\rm{②}\)再打开旋塞\(\rm{2}\),\(\rm{B}\)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实验室获取氮气有很多种途径,常见的\(\rm{3}\)种方法是:
              方法一:将氨气通入灼热的氧化铜粉末,得到纯净的氮气和铜;
              方法二:将空气通过灼热的铜,得到较纯净的氮气和氧化铜粉末;
              方法三:将亚硝酸钠\(\rm{(NaNO_{2})}\)和氯化铵的混合溶液加热,氮元素全部转化为氮气\(\rm{.}\)进行实验时可选择的实验仪器如下图所示\(\rm{(}\)省略夹持装置与加热装置\(\rm{)}\):

              \(\rm{(1)}\)方法一:制氮气所需的氨气可以用浓氨水滴加到生石灰中得到,此反应的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_____\(\rm{(}\)选填装置编号\(\rm{).}\)请写出生石灰在此反应中的两个作用:______,______.
              \(\rm{(2)}\)方法二:为保证所得氮气尽可能纯净,除了使用铜外,还可以向装置______
              \(\rm{(}\)选填装置编号\(\rm{)}\)中加入______以除去其它杂质气体.
              \(\rm{(3)}\)方法三:制氮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rm{(4)}\)绿色化学是指在制造和应用化学产品时应有效利用\(\rm{(}\)最好可再生\(\rm{)}\)原料,消除废物和避免使用有毒的和危险的试剂与溶剂\(\rm{.}\)在制取氮气的\(\rm{3}\)种方法中,联合使用方法\(\rm{-}\)和方法二与单独使用方法三相比,具有很多优越性,请从绿色化学的角度进行评价:______.
              \(\rm{(5)1892}\)年,英国科学家瑞利\(\rm{(Rayleigh)}\)发现,采用方法二得到的氮气在相同条件下比方法三得到的氮气密度总是偏大\(\rm{5‰}\)左右\(\rm{.}\)若上述实验设计与操作均无错误,且氮气已完全干燥,请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______.
            • 3. \(\rm{(1)}\)下列能实现人工固氮的是 ______
              A.闪电    \(\rm{B.}\)在加压降温的条件下使空气中的氮气液化
              C.根瘤    \(\rm{D.}\)合成氨车间
              \(\rm{(2)}\)实验室通常用加热消石灰与氯化铵固体的方法来制取氨气.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方法有多种,下面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中错误的是 ______
               

              \(\rm{(3)}\)用乙装置吸收一段时间氨后,再通入空气,同时将加热的铜丝插入乙装置的锥形瓶内,锥形瓶中不可能生成的物质是: ______

              A.\(\rm{H_{2}}\)    \(\rm{B.NO_{2}}\)    \(\rm{C.HNO_{3}}\)    \(\rm{D.NH_{4}NO_{3}}\)
              写出乙装置中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rm{(5)}\)在标准状况下,\(\rm{1L}\)水中可溶解\(\rm{700LNH_{3}}\),所得溶液的密度为\(\rm{0.9g/cm^{3}}\),则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 \(\rm{mol/L(}\)保留一位小数\(\rm{)}\).
            • 4.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氨的催化氧化”实验\(\rm{(}\)固定装置已略去\(\rm{)}\)。




              \(\rm{(1)A}\)中使用的药品是等物质的量的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则在下列仪器中,\(\rm{A}\)中未画出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rm{(}\)填序号\(\rm{)}\)。

              \(\rm{①}\)分液漏斗 \(\rm{②}\)试管  \(\rm{③}\)烧瓶  \(\rm{④}\)酒精灯   \(\rm{⑤}\)导管 \(\rm{⑥}\)橡胶塞

              \(\rm{(2)}\)与装置\(\rm{B}\)中的药品发生反应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rm{(}\)填化学式\(\rm{)}\),若\(\rm{A}\)、\(\rm{B}\)中药品足量,则装置\(\rm{D}\)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从安全与环保角度考虑该装置有两处明显的缺陷,请提出修改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rm{(NH_{4})_{2}SO_{4}}\)是常用的化肥和化工原料,受热易分解。某兴趣小组拟探究其分解产物。

              \(\rm{[}\)查阅资料\(\rm{] (NH_{4})_{2}SO_{4}}\)在\(\rm{260℃}\)和\(\rm{400℃}\)时分解产物不同。

              \(\rm{[}\)实验探究\(\rm{]}\) 该小组拟选用如下列各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rm{(}\)夹持和加热装置略\(\rm{)}\)。



              实验\(\rm{1}\):连接装置\(\rm{A—B—C—D}\),检查气密性,按图示加入试剂\(\rm{(}\)装置\(\rm{B}\)盛\(\rm{0.500 0 mol·L^{-1}}\)盐酸\(\rm{70.00 mL)}\)。通入\(\rm{N_{2}}\)排尽空气后,于\(\rm{260℃}\)加热装置\(\rm{A}\)一段时间,停止加热,冷却,停止通入\(\rm{N_{2}}\)。品红溶液不褪色。取下装置\(\rm{B}\),加入指示剂,用\(\rm{0.200 0 mol·L^{-1}NaOH}\)溶液滴定剩余盐酸,终点时消耗\(\rm{NaOH}\)溶液\(\rm{25.00 mL}\)。经检验滴定后的溶液中无\(\rm{SO\rlap{_{4}}{^{2-}}}\)。

              \(\rm{(1)}\)仪器\(\rm{X}\)的名称是___________。

              \(\rm{(2)}\)滴定前,下列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rm{(}\)填字母编号\(\rm{)}\)。

              \(\rm{a.}\)盛装\(\rm{0.200 0 mol·L^{-1}NaOH}\)溶液      \(\rm{b.}\)用\(\rm{0.200 0 mol·L^{-1}NaOH}\)溶液润洗

              \(\rm{c.}\)读数、记录       \(\rm{d.}\)查漏、清洗        \(\rm{e.}\)排尽滴定管尖嘴的气泡并调整液面

              \(\rm{(3)}\)装置\(\rm{B}\)内溶液吸收气体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rm{mol}\)。

              实验\(\rm{2}\):连接装置\(\rm{A—D—B}\),检查气密性,按图示重新加入试剂。通过\(\rm{N_{2}}\)排尽空气后,于\(\rm{400℃}\)加热装置\(\rm{A}\)至\(\rm{(NH_{4})_{2}SO_{4}}\)完全分解无残留物,停止加热,冷却,停止通入\(\rm{N_{2}}\)。观察到装置\(\rm{A}\)、\(\rm{D}\)之间的导气管内有少量白色固体。经检验,该白色固体和装置\(\rm{D}\)内溶液中有\(\rm{SO\rlap{_{3}}{^{2-}}}\),无\(\rm{SO\rlap{_{4}}{^{2-}}}\)。进一步研究发现,气体产物中无氮氧化物。

              \(\rm{(4)}\)检验装置\(\rm{D}\)内溶液中有\(\rm{SO\rlap{_{3}}{^{2-}}}\)、无\(\rm{SO\rlap{_{4}}{^{2-}}}\)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5)}\)装置\(\rm{B}\)内溶液吸收的气体是________。

              \(\rm{(6)(NH_{4})_{2}SO_{4}}\)在\(\rm{400℃}\)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实验室模拟合成氨和氨催化氧化的流程如下:

              已知实验室可用饱和亚硝酸钠\(\rm{(NaNO_{2})}\)溶液与饱和氯化铵溶液经加热后反应制取氮气。

              \(\rm{(1)}\)从如图中选择制取气体的合适装置:氮气________、氢气________。

              \(\rm{(2)}\)氮气和氢气通过甲装置,甲装置的作用除了将气体混合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

              \(\rm{(3)}\)氨合成器出来经冷却的气体连续通入乙装置的水中吸收氨,________\(\rm{(}\)“会”或“不会”\(\rm{)}\)发生倒吸,原因是:________。

              \(\rm{(4)}\)用乙装置吸收一段时间氨后,再通入空气,同时将经加热的铂丝插入乙装置的锥形瓶内,能使铂丝保持红热的原因是:________,锥形瓶中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rm{(5)}\)写出乙装置中氨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rm{(6)}\)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的溶液中含有\(\rm{H^{+}}\)、\(\rm{OH^{-}}\)、________、________离子。

            • 7.

              如图是用于气体制备、干燥、性质验证、尾气处理的部分仪器装置\(\rm{(}\)加热及夹持固定装置均已略去\(\rm{)}\)。请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rm{(1)}\)若烧瓶中盛装锌片,分液漏斗中盛装稀硫酸,则:

              \(\rm{①}\)当仪器连接顺序为\(\rm{A→C→B→B→D}\)时,两次使用\(\rm{B}\)装置,其中所盛的药品依次是\(\rm{CuO}\)、无水\(\rm{CuSO_{4}}\)粉末。

              此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②}\)为了使\(\rm{B}\)中\(\rm{CuO}\)反应充分,在不改变现有药品的条件下,可采取的方法有\(\rm{(}\)写一种\(\r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③}\)加热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若烧瓶中盛装\(\rm{Na_{2}O_{2}}\)固体,分液漏斗中盛装浓氨水,慢慢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则:

              \(\rm{①}\)烧瓶内产生的气体主要有\(\rm{(}\)写化学式\(\r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②}\)用产生的气体做氨的催化氧化实验,各装置按气流方向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是\(\rm{(}\)填字母\(\rm{)}\)_________________\(\rm{→E}\)。

              \(\rm{③}\)试管\(\rm{B}\)中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利用以下装置制备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性质\(\rm{(}\)部分仪器已略去\(\rm{)}\)。请回答:


              \(\rm{(1)}\)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rm{(2)}\)用装置\(\rm{B}\)收集氨气时,应选择氨气的进气口是_____\(\rm{(}\)选填“\(\rm{a}\)”或“\(\rm{b}\)”\(\rm{)}\),并说明选择的理由是___________。

              \(\rm{(3)}\)打开装置\(\rm{B}\)中的止水夹\(\rm{c}\),若观察到圆底烧瓶内产生了红色喷泉,则说明氨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rm{(4)}\)为防止污染环境,以下装置\(\rm{(}\)盛放的液体均为水\(\rm{)}\)可用于吸收多余氨气的是_____\(\rm{(}\)填序号\(\rm{)}\)。

            • 9.

              Ⅰ\(\rm{.}\)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模拟合成氨并制备少量氨水。

              已知:加热\(\rm{(85}\) \(\rm{℃)NH_{4}Cl}\)和\(\rm{NaNO_{2}}\)饱和溶液可以制取\(\rm{N_{2}}\)。

              \(\rm{(1)B}\)装置中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rm{(2)}\)为了完成实验,装置从左到右接口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_。

              \(\rm{(3)D}\)装置中玻璃纤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rm{(4)}\)小组中甲同学认为\(\rm{F}\)装置不太合理,实验中会产生倒吸。乙同学认真分析后认为该装置无需改进,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Ⅱ\(\rm{.}\)实验探究

              \(\rm{(5)}\)该小组同学利用制备的氨水再进行银镜反应实验。经查阅资料,配制的银氨溶液主要成分是\(\rm{Ag(NH_{3})_{2}OH}\),该小组同学对其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rm{①}\)在洁净的小试管中加入\(\rm{2 mL 2\%}\)的\(\rm{AgNO_{3}}\)溶液,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滴加\(\rm{2\%}\)的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制得银氨溶液。

              \(\rm{②}\)在制得的银氨溶液中加入无水乙醇,溶液变浑浊,过滤,用____________洗涤,得到白色固体。

              \(\rm{③}\)将该白色固体用适量蒸馏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用广范\(\rm{pH}\)试纸检验溶液近似呈中性;向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沉淀,静置,取上层清液于另一支放有一小片铜的小试管中并微热,发现铜片的表面有气泡产生,遇到空气变成红棕色;另取少量上层清液加过量的\(\rm{NaOH}\)溶液并加热,得到无色刺激性气体。由此确定通过上述方法制备的白色固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6)}\)请根据以上探究,设计实验来制备少量纯净的\(\rm{Ag(NH_{3})_{2}OH}\)溶液:取\(\rm{2 mL 2\%}\)的\(\rm{AgNO_{3}}\)溶液于洁净的小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即得到纯净的\(\rm{Ag(NH}\)\(\rm{{\,\!}_{3}}\)\(\rm{)}\)\(\rm{{\,\!}_{2}}\)\(\rm{OH}\)溶液。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