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
              B.Al2O3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C.NH4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
              D.Al2(SO43易水解,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
            • 2. NH3经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HNO3和NH4NO3,如图1所示.

              【资料卡片】
              i.NH4NO3是一种白色晶体,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
              ii.在230℃以上时,同时有弱光:2NH4NO3═2N2+O2+4H2O.
              iii.在400℃以上时,剧烈分解发生爆炸:4NH4NO3═3N2+2NO2+8H2O.
              (1)如图2将水滴入盛有硝酸铵的试管中,观察到的A处液面上升,B处液面下降,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______ .一段时间后还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
              (2)实验室可以用氯化铵和熟石灰反应来制备氨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能否用硝酸铵代替氯化铵, ______ (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______
              (3)从反应类型角度分析在I~IV的转化过程中的共通点是 ______ ;完成反应IV的化学方程式:□NO+□H2O═□+□+□H+
            • 3. 试管中盛有少量白色固体,确认其是铵盐的方法是(  )
              A.加水,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B.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滴入紫色石蕊试剂
              C.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滴入酚酞试剂
              D.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 4. 现有(NH42SO4、NH4NO3两种化肥,你认为哪种适宜用于酸性土壤?说明理由.
            • 5. “8.12”天津港爆炸事件原因是库存了大量硝酸铵、剧毒物氰化钠(NaCN)、金属钠和镁等化学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CN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是含碳的化合物,因此属于有机物
              B.硝酸铵本身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受热或撞击易发生爆炸
              C.爆炸发生引发大火,可以用大量水灭火
              D.为防止中毒,可用H2O2将NaCN还原为无毒物质
            • 6. 下列现象或事实不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
              A.加热碳酸氢铵晶体和氯化铵晶体都产生气体
              B.漂白粉和双氧水都可用于漂白织物
              C.臭氧和硫酸亚铁都可用于处理生活用水
              D.向牛奶和豆浆中加入食醋都会出现絮凝物
            • 7. 下列有关化工生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工业上可用氯化钠制备化肥NH4Cl
              B.氯碱工业中,电解槽的阳极区产生NaOH
              C.在接触室被氧化成SO3,SO3在吸收塔内被水吸收制成浓硫酸
              D.工业上用石英制太阳能电池,在高温下用铝热法炼铁制备钢材
            • 8. 下列物质与水作用形成的物质能与氯化铵作用形成氨气的是(  )
              A.二氧化氮
              B.钠
              C.硫酸镁
              D.二氧化硅
            • 9. 检验管中盛有的色固体是铵盐的方是(  )
              A.将固体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检验,看是否变蓝
              B.加水溶解,用pH试纸测溶液的酸碱性
              C.加入NaOH溶液,加热,再滴入酚酞试液
              D.加入NaOH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检验,看是否变蓝
            • 10. 关铵盐的叙述:铵盐都易溶于水/格//空铵盐中元都是-3价/空/空格空格/ 铵只能跟碱反应酸反应 空/  铵盐都能碱反应 空/ /格/中正确的是  )
              A.②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