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硝酸铵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其工业生产流程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写出反应容器\(\rm{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rm{(2)}\)吸收塔\(\rm{C}\)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

              \(\rm{(3)}\)浓硝酸一般保存在棕色试剂瓶里,并放置在阴凉处,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4)}\)金属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该反应中稀硝酸表现的性质是________。

            • 2.

              、铜既能与稀硝酸反应,也能与浓硝酸反应。

              \(\rm{(1)}\)铜与硝酸的反应中,硝酸表现出的性质是                

              \(\rm{(2)}\)铜与硝酸反应可以制备硝酸铜。有同学认为这种方法不好,他设计了如下方法,此方法的优点是:污染小、               

              \(\rm{(3)}\)将\(\rm{3.20 g Cu}\)跟\(\rm{30.0 mL 10 mol·L^{-1}}\)的\(\rm{HNO_{3}}\)充分反应,还原产物有\(\rm{NO}\)和\(\rm{NO_{2}}\),则反应过程中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为        ;若反应后溶液中有\(\rm{a mol H^{+}}\),则此时溶液中含\(\rm{NO_{3}^{-}}\)的物质的量为        

              \(\rm{(4)0.3 mol Cu}\)被另一浓度的硝酸完全溶解后,如果此时产生的\(\rm{NO}\)和\(\rm{NO_{2}}\)气体总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rm{8.96 L}\),则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        \(\rm{mol}\),产生的混合气体中\(\rm{NO}\)和\(\rm{NO_{2}}\)体积比为        

            • 3.

              \(\rm{A~H}\)均是中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有下图所示转化关系\(\rm{(}\)部分产物已略去\(\rm{)}\)。已知:\(\rm{A}\)为酸式盐,常用作化肥;常温下\(\rm{B}\)、\(\rm{D}\)、\(\rm{E}\)、\(\rm{F}\)、\(\rm{G}\)均为气体,\(\rm{C}\)为无色液体,\(\rm{H}\)的浓溶液常温遇到铁铝发生钝化

              回答下列问题:

              \(\rm{(1)}\)列举工业上\(\rm{D}\)的一种具体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写出\(\rm{A}\)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在反应\(\rm{B}\)生成\(\rm{E}\)的过程中,若生成\(\rm{3.2gE}\),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rm{mol}\)。

              \(\rm{(4)}\)在\(\rm{G}\)到\(\rm{H}\)的转化过程中,被氧化的物质与被还原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rm{(5)}\)写出\(\rm{A}\)与少量\(\rm{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6)}\)写出\(\rm{E}\)和\(\rm{CH_{4\;}}\)通入\(\rm{NaOH}\)溶液中组成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rm{X}\)、\(\rm{Y}\)、\(\rm{Z}\)、\(\rm{W}\)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

              I.若\(\rm{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rm{3}\)倍

              \(\rm{(1)W}\)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 。

              \(\rm{(2)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____________________。

              \(\rm{(3)}\)一定条件下,\(\rm{X}\)的最低价氢化物与\(\rm{X}\)的某种氧化物按\(\rm{2:3}\)物质的量比混合恰好反应生成\(\rm{X}\) 单质和水,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rm{(4)}\)将足量的铜片置于\(\rm{18mol/L100mLZ}\)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浓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若溶液中剩余\(\rm{Z}\)的含氧酸根离子浓度为\(\rm{8mol/L}\),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rm{(}\)反应前后体积变化忽略不计\(\rm{)}\)。

              Ⅱ\(\rm{.}\)若\(\rm{Y}\)和\(\rm{Z}\)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rm{20}\)。

              \(\rm{(5)}\)相对分子质量为\(\rm{16}\)的\(\rm{Y}\)的氢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6)}\)写出单质\(\rm{Y}\)和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7)}\)写出工业制备\(\rm{Z}\)的过程中发生的第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铝热反应实验展开研究。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对“铝热反应”的现象有这样的描述:“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出耀眼的光芒”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查阅\(\rm{《}\)化学手册\(\rm{》}\)知,\(\rm{Al}\)、\(\rm{Al_{2}O_{2}}\)、\(\rm{Fe}\)、\(\rm{Fe_{2}O_{3}}\)熔点、沸点数据如下:

              物质

              \(\rm{Al}\)

              \(\rm{Al_{2}O_{3}}\)

              \(\rm{Fe}\)

              \(\rm{Fe_{2}O_{3}}\)

              熔点\(\rm{/℃}\)

              \(\rm{660}\)

              \(\rm{2054}\)

              \(\rm{1535}\)

              \(\rm{1462}\)

              沸点\(\rm{/℃}\)

              \(\rm{2467}\)

              \(\rm{2980}\)

              \(\rm{2750}\)

              \(\rm{——}\)

              \(\rm{(1)①}\)某同学推测,铝热反应所得到的熔融物应是铁铝合金。理由是: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铁熔化,而铝的熔点比铁低,此时液态的铁和铝熔合形成铁铝合金。你认为他的解释是否合理?答:____\(\rm{(}\)填“合理”或“不合理”\(\rm{)}\)。

              \(\rm{②}\)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上述所得的块状熔融物中含有金属铝。该实验所用试剂是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③}\)实验室溶解该熔融物,在下列试剂中最适宜的试剂是__\(\rm{(}\)填序号\(\rm{)}\)。

              A.浓硫酸       \(\rm{B.}\)稀硫酸       \(\rm{C.}\)稀硝酸       \(\rm{D.}\)氢氧化钠溶液

              \(\rm{(2)}\)实验研究发现,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硝酸的浓度越稀,对应还原产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越低。某同学取一定量上述的熔融物与一定量很稀的硝酸充分反应,反应过程中无气体放出。在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rm{4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rm{(mL)}\)与产生的沉淀的物质的量\(\rm{(mol)}\)的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rm{①}\)图中\(\rm{OC}\)段没有沉淀生成,此阶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②}\)在\(\rm{DE}\)段,沉淀的物质的量没有变化,则此阶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rm{③B}\)与\(\rm{A}\)的差值为____\(\rm{mol}\)。

              \(\rm{④B}\)点对应的沉淀的物质的量为__\(\rm{mol}\),\(\rm{C}\)点对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__\(\rm{mL}\)。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