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同学用以下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Ⅰ图:若MnO2过量,则浓盐酸可全部消耗完
              B.Ⅱ图:证明新制氯水具有酸性
              C.Ⅲ图:产生了棕黄色的雾
              D.Ⅳ图: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
            • 2. 下列物质中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的是(  )
              A.氯水
              B.液氯
              C.氯气
              D.次氯酸
            • 3. 根据元素周期律,卤族元素的下列性质从上到下依次递减的有(  )
              A.非金属性
              B.原子半径
              C.单质的氧化性
              D.氢化物的稳定性
            • 4. 下列关于漂白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
              B.漂白粉暴露在空气中久置不会变质
              C.漂白粉是由Cl2与石灰乳制得
              D.漂白粉变质过程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 5. 下列关于漂白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效成分是CaCl2
              B.空气中久置会变质
              C.工业上常用Cl2和消石灰反应制得
              D.使用时加浓盐酸可提高漂白效果
            • 6. 下列叙不正的是(  )
              A.NH3易液化,液氨常用作制冷剂
              B.与金属反应时,稀HNO3可能被还原为更低价态,则稀HNO3氧化性强于浓HNO3
              C.铵盐受热易分解,因此贮存氨态氮肥时要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通风处
              D.稀HNO3和活泼金属反应时主要得到氢气
            • 7. 下列关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质量都减轻
              B.常温下都能与铜较快反应
              C.常温下都能与氨气反应
              D.加热条件下都能与碳反应
            • 8. 下列述不正确的是  )
              A.NH3易液化,液氨常用作制冷剂
              B.与金属反应时,稀HNO3可能被还原为更低价态,则稀HNO3氧化性强于浓HNO3
              C.铵盐受热易分解,因此贮存氮肥时要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通风处
              D.不能用稀HNO3和金属反应制取氢气
            • 9. 氮和钠可形成离子化合物Na3N,它能与水剧烈反应产生NaOH和NH3,下列叙述正确的(  )
              A.Na3N中钠离子半径比氮离子半径小
              B.Na3N含离子键和非极性键
              C.Na3N若与足量盐酸作用可生成两种盐
              D.Na3N与水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 10.
              下表各组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不可以实现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的是\(\rm{(}\)  \(\rm{)}\)

               选项  \(\rm{X}\)  \(\rm{Y}\)  \(\rm{Z}\) 箭头上所标数字的反应条件 
               \(\rm{A}\)  \(\rm{CaO}\)  \(\rm{Ca(OH)_{2}}\)  \(\rm{CaCO_{3}}\) \(\rm{①}\)常温遇水 
               \(\rm{B}\)  \(\rm{AlCl_{3}}\)  \(\rm{NaAlO_{2}}\)  \(\rm{Al(OH)_{3}}\)  \(\rm{②}\)通入\(\rm{CO_{2}}\)
               \(\rm{C}\)  \(\rm{Fe_{2}O_{3}}\)  \(\rm{FeCl_{3}}\)  \(\rm{Fe(OH)_{3}}\) \(\rm{③}\)加入盐酸 
               \(\rm{D}\)  \(\rm{Cl_{2}}\)  \(\rm{Ca(ClO)_{2}}\) \(\rm{HClO}\)  \(\rm{③}\)加入盐酸
              A.\(\rm{A}\)
              B.\(\rm{B}\)
              C.\(\rm{C}\)
              D.\(\rm{D}\)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