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I.海带含有丰富的碘,为了从海带中提取碘,设计进行以下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rm{(1)}\)步骤\(\rm{①}\)灼烧海带时,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rm{(}\)选填编号\(\rm{)}\)

                    

              \(\rm{(2)}\)步骤\(\rm{③}\)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___。

              \(\rm{(3)}\)步骤\(\rm{④}\)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4)}\)步骤\(\rm{⑤}\)为萃取\(\rm{-}\)分液的方法从碘水中提取碘,主要操作步骤如下图:


              甲\(\rm{.}\)加入萃取剂后振荡  乙\(\rm{.}\)静置分层          丙\(\rm{.}\)分离

              以上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rm{(}\)填“甲”、“乙”或“丙”\(\rm{)}\)。

              \(\rm{(5)}\)步骤\(\rm{⑤}\)中不能用酒精代替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6)}\)检验提取碘后的水层是否还含有单质碘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II.}\)下图转化关系中,\(\rm{A}\)、\(\rm{B}\)、\(\rm{C}\)、\(\rm{D}\)、\(\rm{E}\)都是短周期元素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rm{A}\)是固体,其余都是气体,且\(\rm{C}\)呈黄绿色。化合物\(\rm{H}\)和\(\rm{I}\)两种气体相遇时产生白烟。化合物\(\rm{G}\)的焰色反应为黄色。反应\(\rm{①}\)和\(\rm{②}\)均在溶液中进行。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rm{(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rm{D}\)_______________、\(\rm{F}\)__________________。

              \(\rm{(2)}\)反应\(\rm{①}\)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向\(\rm{K}\)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__。

              \(\rm{(4)}\)将少量单质\(\rm{C}\)通入盛有淀粉\(\rm{KI}\)溶液的试管中,液体变为蓝色。该反应说明单质\(\rm{C}\)的氧化性________于单质碘\(\rm{(}\)填“强”或“弱”\(\rm{)}\)。

              \(\rm{(5)}\)向\(\rm{J}\)溶液中滴入\(\rm{NaOH}\)溶液时,生成的灰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写出沉淀由灰白色变成红褐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 2.

              某同学设计实验探究工业制乙烯的原理和乙烯的主要化学性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rm{(}\)已知烃类都不与碱反应\(\rm{)}\)。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 工业制乙烯的实验原理是烷烃\(\rm{(}\)液态\(\rm{)}\)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不饱和烃\(\rm{{.}}\)例如,石油分馏产物之一的十六烷烃发生反应:\(\rm{C_{16}H_{34}}\)    \(\rm{\xrightarrow[∆]{催化剂} }\)  \(\rm{C_{8}H_{18}+}\)甲,甲\(\rm{\xrightarrow[∆]{催化剂} }\)   \(\rm{4}\)乙。则甲的分子式为________,乙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

              \(\rm{(2) B}\)装置中的实验现象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其反应类型是_________。

              \(\rm{(3) C}\)装置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rm{(4)}\) 查阅资料知,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根据本实验中装置______\(\rm{(}\)填字母\(\rm{)}\)中的实验现象可判断该资料是否真实。

              \(\rm{(5)}\) 通过上述实验探究,检验甲烷和乙烯的方法是______\(\rm{(}\)选填字母,下同\(\rm{)}\);除去甲烷中乙烯的方法是______。

              A.气体通入水中                                         \(\rm{B.}\)气体通过盛溴水的洗气瓶

              C.气体通过盛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                   \(\rm{D.}\)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 3.

              苯乙酸铜是合成优良催化剂、传感材料\(\rm{——}\)纳米氧化铜的重要前驱体。下面是它的一种实验室合成路线:

              制备苯乙酸的装置示意图如下\(\rm{(}\)加热和夹持装置等略\(\rm{)}\):已知:苯乙酸的熔点为\(\rm{76.5 ℃}\),微溶于冷水,溶于乙醇。


              实验步骤:

              Ⅰ\(\rm{.}\)制苯乙酸粗品         

              在\(\rm{250 mL}\)三颈瓶\(\rm{a}\)中加入\(\rm{70 mL70\%}\)硫酸,加入碎瓷片,将\(\rm{a}\)中的溶液加热至\(\rm{100 ℃}\),通过仪器\(\rm{b}\)缓缓滴加\(\rm{40 g}\) 苯乙腈到硫酸溶液中,然后升温至\(\rm{130℃}\)继续反应。反应结束后加适量冷水,立即析出苯乙酸晶体,再分离出苯乙酸粗品。

              Ⅱ\(\rm{.}\)提纯苯乙酸

              Ⅲ\(\rm{.}\)制苯乙酸铜

              将苯乙酸加入到乙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中,充分溶解后,加入\(\rm{Cu(OH)_{2}}\)搅拌\(\rm{30 min}\),过滤,滤液静置一段时间,析出苯乙酸铜晶体。

              回答下列问题:

              \(\rm{(1)}\)配制\(\rm{70\%}\)硫酸时,加入蒸馏水与浓硫酸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

              \(\rm{(2)}\)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_\(\rm{(}\)填答案标号\(\rm{)}\)。

               \(\rm{A.}\)立即补加  \(\rm{B.}\) 冷却后补加   \(\rm{C.}\) 不需补加   \(\rm{D.}\) 重新配料实验

              \(\rm{(3)}\)仪器\(\rm{c}\)的名称是 ______ ,其作用是________ 。

              \(\rm{(4)}\)下列仪器中,不能用于分离苯乙酸粗品的是___________  。

              A.蒸馏烧瓶 \(\rm{B.}\)漏斗   \(\rm{C.}\)烧杯   \(\rm{D.}\)玻璃棒

              \(\rm{(5)}\)提纯粗苯乙酸操作的方法名称是____ ,最终得到\(\rm{44g}\)纯品,则苯乙酸的产率是_____ \(\rm{\%(}\)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有效数字\(\rm{)}\)。

              \(\rm{(6)}\)制苯乙酸铜时,混合溶剂中乙醇的作用是 _______。

            • 4.

              氯化钡是白色的晶体,易溶于水,微溶于盐酸和硝酸,难溶于乙醇和乙醚,易吸湿,需密封保存。工业上制备\(\rm{BaCl_{2}·2H_{2}O}\)有如下两种途径:

              途径\(\rm{1}\):以重晶石\(\rm{(}\)主要成分\(\rm{BaSO_{4})}\)为原料,流程如下:

              \(\rm{(1)}\)写出“溶解”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高温焙烧”时必须加入过量的炭,同时还要通入空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

              \(\rm{(3)}\)结晶得到的晶体,需用乙醇洗涤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途径\(\rm{2}\):以毒重石\(\rm{(}\)主要成分\(\rm{BaCO_{3}}\),含\(\rm{CaCO_{3}}\)、\(\rm{MgCO_{3}}\)、\(\rm{Fe_{2}O_{3}}\)、\(\rm{SiO_{2}}\)等杂质\(\rm{)}\)为原料,流程如下:

               

              \(\rm{Ca^{2+}}\)

              \(\rm{Mg^{2+}}\)

              \(\rm{Fe^{3+}}\)

              开始沉淀时的\(\rm{pH}\)

              \(\rm{11.9}\)

              \(\rm{9.1}\)

              \(\rm{1.9}\)

              完全沉淀时的\(\rm{pH}\)

              \(\rm{13.9}\)

              \(\rm{11.1}\)

              \(\rm{3.7}\)

              已知:\(\rm{K_{sp}(BaC_{2}O_{4})=1.6×10^{-7}}\),\(\rm{K_{sp}(CaC_{2}O_{4})=2.3×10^{-9}}\),\(\rm{K_{sp}[Mg(OH)_{2}]=1.8×10^{-11}}\)。

              \(\rm{(4)}\)滤渣\(\rm{I}\)的成分为________\(\rm{(}\)填化学式\(\rm{)}\)。

              \(\rm{(5)}\)滤渣\(\rm{II}\)中含_________\(\rm{(}\)填化学式\(\rm{)}\)。过滤析出后,滤液中含有的\(\rm{Mg^{2+}}\)浓度为_______。

              \(\rm{(6)}\)加入\(\rm{H_{2}C_{2}O_{4}}\)时应避免过量,其原因是为了防止生成______\(\rm{(}\)填化学式\(\rm{)}\)。

            • 5.
              目前,回收溴单质的方法主要有水蒸气蒸馏法和萃取法等\(\rm{.}\)某兴趣小组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拟采用如下方案从富马酸废液\(\rm{(}\)含溴\(\rm{0.27\%)}\)中回收易挥发的\(\rm{Br_{2}}\):

              \(\rm{(1)}\)操作\(\rm{X}\)所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为 ______ ;反萃取时加入\(\rm{20\%}\)的\(\rm{NaOH}\)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
              \(\rm{(2)}\)反萃取所得水相酸化时,需缓慢加入浓硫酸,并采用冰水浴冷却的原因是 ______ .
              \(\rm{(3)}\)溴的传统生产流程为先采用氯气氧化,再用空气水蒸气将\(\rm{Br_{2}}\)吹出\(\rm{.}\)与传统工艺相比,萃取法的优点是 ______ .
              \(\rm{(4)}\)我国废水三级排放标准规定:废水中苯酚的含量不得超过\(\rm{1.00mg/L.}\)实验室可用一定浓度的溴水测定某废水中苯酚的含量,其原理如下:
              \(\rm{①}\)请完成相应的实验步骤:
              步骤\(\rm{1}\):准确量取\(\rm{25.00mL}\)待测废水于\(\rm{250mL}\)锥形瓶中.
              步骤\(\rm{2}\):将\(\rm{4.5mL}\) \(\rm{0.02mol/L}\)溴水迅速加入到锥形瓶中,塞紧瓶塞,振荡.
              步骤\(\rm{3}\):打开瓶塞,向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的\(\rm{0.1mol/L}\) \(\rm{KI}\)溶液,振荡.
              步骤\(\rm{4}\): ______ ,再用\(\rm{0.01mol/L}\) \(\rm{Na_{2}S_{2}O_{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 \(\rm{Na_{2}S_{2}O_{3}}\)溶液\(\rm{15mL.(}\)反应原理:\(\rm{I_{2}+2Na_{2}S_{2}O_{3}=2NaI+Na_{2}S_{4}O_{6})}\)
              步骤\(\rm{5}\):将实验步骤\(\rm{1~4}\)重复\(\rm{2}\)次.
              \(\rm{②}\)该废水中苯酚的含量为 ______ \(\rm{mg/L}\).
              \(\rm{③}\)步骤\(\rm{3}\)若持续时间较长,则测得的废水中苯酚的含量 ______ \(\rm{(}\)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rm{)}\).
            • 6.
              Ⅰ\(\rm{.}\)从海水得到的粗食盐水中常含\(\rm{Ca^{2+}}\)、\(\rm{Mg^{2+}}\)、\(\rm{SO_{4}^{2-}}\),需要分离提纯\(\rm{.}\)现有含少量\(\rm{CaCl_{2}}\)、\(\rm{MgSO_{4}}\)的粗食盐水,在除去悬浮物和泥沙之后,要用\(\rm{4}\)种试剂\(\rm{①}\)盐酸、\(\rm{②Na_{2}CO_{3}}\)、\(\rm{③NaOH}\)、\(\rm{④BaCl_{2}}\)来除去食盐水中\(\rm{Ca^{2+}}\)、\(\rm{Mg^{2+}}\)、\(\rm{SO_{4}^{2-}.}\)提纯时的操作步骤和加入试剂的情况如图\(\rm{1}\).

              图\(\rm{1}\)中\(\rm{a}\)、\(\rm{b}\)、\(\rm{c}\)、\(\rm{d}\)分别表示上述\(\rm{4}\)种试剂中的一种,试回答:
              \(\rm{(1)}\)沉淀\(\rm{A}\)的名称是 ______ .
              \(\rm{(2)}\)试剂\(\rm{d}\)是 ______ ;判断试剂\(\rm{d}\)已经足量的方法是 ______ .
              \(\rm{(3)}\)加入\(\rm{b}\)、\(\rm{c}\)后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rm{(4)}\)现有图\(\rm{2}\)所示仪器,过滤出沉淀\(\rm{A}\)、\(\rm{B}\)、\(\rm{C}\)时必须用到的是 ______ \(\rm{(}\)填序号\(\rm{)}\),仪器\(\rm{③}\)的名称是 ______ .
              Ⅱ\(\rm{.}\)海带等藻类物质经过处理后,可以得到碘水,欲从碘水中提取碘,需要图\(\rm{2}\)仪器中的 ______ \(\rm{(}\)填序号\(\rm{)}\),该仪器名称为 ______ ,向该碘水中加入四氯化碳以提取碘单质的实验操作叫做 ______ .
            • 7.

              已知下表数据:

              物质

              熔点\(\rm{/℃}\)

              沸点\(\rm{/℃}\)

              密度\(\rm{/(g/cm3)}\)

              乙醇

              \(\rm{-144}\)

              \(\rm{78}\)

              \(\rm{0.789}\)

              乙酸

              \(\rm{16.6}\)

              \(\rm{117.9}\)

              \(\rm{1.05}\)

              乙酸乙酯

              \(\rm{-83.6}\)

              \(\rm{77.5}\)

              \(\rm{0.90}\)

              浓硫酸

              \(\rm{——}\)

              \(\rm{338}\)

              \(\rm{1.84}\)

              某学生做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

              \(\rm{(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按装置图安装好仪器后,在大试管中配制好体积比为\(\rm{3︰2}\)的乙醇和乙酸,加热至沸腾,很久也没有果香味液体生成,原因是 _______。

              \(\rm{(3)}\)现拟分离粗产品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的混合物下列框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则试剂\(\rm{a}\)是:___________,分离方法\(\rm{I}\)是_________,分离方法\(\rm{II}\)是__________,试剂\(\rm{b}\)是__________,分离方法\(\rm{III}\)是_____________。



               \(\rm{(4)}\)甲、乙两位同学欲将所得含有乙醇、乙酯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提纯,在未用指示剂的情况下,他们都是先加\(\rm{NaOH}\)溶液中和酯中过量的酸,然后用蒸馏法将酯分离出来。甲、乙两人实验结果如下:甲得到了显酸性的酯的混合物;乙得到了大量水溶性的物质;丙同学分析了上述实验目标产物后认为上述实验没有成功。

              试解答下列问题:

              \(\rm{①}\)甲实验失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②}\)乙实验失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已知某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rm{CuSO_{4}}\),少量的\(\rm{Ag^{+}}\)、\(\rm{Hg^{2+}}\)以及部分污泥,通过下述过程可从该废水中回收硫酸铜晶体及其它物质.

              \(\rm{(1)}\)步骤\(\rm{1}\)的主要操作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有 ______ .
              \(\rm{(2)}\)步骤\(\rm{2}\)中需加入某种试剂后再将混合物分离,该试剂是\(\rm{(}\)填化学式\(\rm{)}\) ______ ,固体残渣的成分是\(\rm{(}\)填化学式\(\rm{)}\) ______ .
              \(\rm{(3)}\)步骤\(\rm{3}\)中涉及的操作是:蒸发浓缩、 ______ 、过滤、烘干.
              \(\rm{(4)}\)步骤\(\rm{2}\)应该在通风橱中进行,原因是 ______ .
            • 9. \(\rm{Na_{2}S_{2}O_{4}}\)俗称保险粉,大量用于漂白纸张和印染工业。某学习小组用下列方法制备该物质。
              \(\rm{①}\)把甲酸\(\rm{(HCOOH)}\)溶于甲醇溶液,再和足量的\(\rm{NaOH}\)溶液混合配成溶液;
              \(\rm{②}\)制取\(\rm{SO_{2}}\)并通入上述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可获得保险粉。\(\rm{(}\)已知:\(\rm{Na_{2}S_{2}O_{4}}\)在水中溶解度较大,在甲醇中溶解度较小\(\rm{)}\)。装置如图所示

              \(\rm{(1)A}\)装置中的分液漏斗改为                \(\rm{(}\)仪器名称\(\rm{)}\)更有利于液体的滴加,     不选用\(\rm{98%}\)的浓硫酸的原因是                                        \(\rm{D}\)中盛放的试剂为            

              \(\rm{(2)B}\)装置的作用为                                                           

              \(\rm{(3)C}\)装置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rm{(4)}\)分离\(\rm{C}\)装置中产品时选用下列装置           \(\rm{(}\)填甲、乙、丙、丁,下同\(\rm{)}\),回收甲醇的装置为               

            • 10.

              一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分离\(\rm{NaCl}\)和\(\rm{CaCl_{2}}\)两种固体的混合物。填空和回答下列问题:

              \(\rm{(1)B}\)物质是_________\(\rm{(}\)写化学式\(\rm{)}\),得到该物质需用到下列仪器中的______________ 。

              \(\rm{(2)}\)按此实验方案分离得到的\(\rm{NaCl}\),经分析含有杂质,此杂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

              \(\rm{(3)}\)写出生成沉淀\(\rm{B}\)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rm{(4)}\)若要测定该样品中\(\rm{NaCl}\)和\(\rm{CaCl_{2}}\)的质量比,可称量干燥的\(\rm{B}\)物质和另一物质的质量,这种物质是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