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rm{.KMnO_{4}}\) 是一种氧化剂,实验室常用 \(\rm{KMnO_{4}}\)和浓盐酸反应制备 \(\rm{Cl_{2}}\)。下图是制备 \(\rm{NaClO}\)溶液的装置图。





              完成下列填空:

              \(\rm{(1)KMnO_{4}}\)稀溶液是一种常见消毒剂,其消毒机理与以下物质相似的是______\(\rm{(}\)选填编号\(\rm{)}\)。

              \(\rm{a.75\%}\)酒精    \(\rm{b.}\)双氧水    \(\rm{c.NaClO}\) 溶液    \(\rm{d.}\)硫磺皂

              \(\rm{(2)B}\)装置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rm{D}\)装置中\(\rm{NaOH}\)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rm{(3)}\)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调节__________以控制\(\rm{A}\) 装置中产生 \(\rm{Cl_{2}}\)的气流,\(\rm{C}\)装置需控制反应温度在 \(\rm{0~5℃}\),实验中可将\(\rm{C}\) 装置放入________________中。

              \(\rm{II.}\)测定 \(\rm{KMnO_{4}}\)纯度可用标准 \(\rm{Na_{2}S_{2}O_{3}}\)进行标定

              \(\rm{(4)}\)配制\(\rm{250 mL 0.1000 mol/L}\)标准 \(\rm{Na_{2}S_{2}O_{3}}\)溶液,需准确称取\(\rm{Na_{2}S_{2}O_{3}}\)固体的质量为____\(\rm{g(}\)精确到\(\rm{0.001)}\)。

              \(\rm{(5)}\)取某 \(\rm{KMnO_{4}}\)  \(\rm{0.600g}\),酸化后用 \(\rm{0.1000 mol/L}\) 标准 \(\rm{Na_{2}S_{2}O_{3}}\)溶液进行滴定,滴定至终点消耗 \(\rm{Na_{2}S_{2}O_{3}}\)溶液 \(\rm{20.00 mL}\),则该 \(\rm{KMnO_{4}}\)产品的纯度是_________。

            • 2.

              溴苯是一种常用的化工原料。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rm{1}\):在\(\rm{a}\)中加入\(\rm{15mL}\)苯和少量铁屑,再将\(\rm{b}\)中\(\rm{4.0mL}\)液溴慢慢加入到\(\rm{a}\)中,充分反应。

              步骤\(\rm{2}\):向\(\rm{a}\)中加入\(\rm{10mL}\)水,然后过滤除去未反应的铁屑。

              步骤\(\rm{3}\):滤液依次用\(\rm{10mL}\)水、\(\rm{8mL}\) \(\rm{10\%}\)的\(\rm{X}\)溶液、\(\rm{10mL}\)水洗涤,分液得粗溴苯。

              步骤\(\rm{4}\):向分出的粗溴苯中加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钙,静置、过滤即得粗产品。

              \(\rm{(1)}\)步骤\(\rm{1}\)仪器\(\rm{a}\)的名称是________,\(\rm{a}\)中发生的主要有机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仪器\(\rm{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rm{(3)}\)将\(\rm{b}\)中的液溴慢慢加入到\(\rm{a}\)中,而不能快速加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rm{(4)}\)仪器\(\rm{c}\)的作用是冷凝回流,回流的主要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rm{(}\)填化学式\(\rm{)}\)

              \(\rm{(5)}\)步骤\(\rm{3}\)中\(\rm{X}\)溶液可以选用__________________

              \(\rm{(6)}\)步骤\(\rm{4}\)得到的粗产品中还含有杂质苯,已知苯、溴苯的有关物理性质如下表,则要进一步提纯粗产品,还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溴苯

              密度\(\rm{/g·cm^{-3}}\)

              \(\rm{0.88}\)

              \(\rm{3.10}\)

              \(\rm{1.50}\)

              沸点\(\rm{/℃}\)

              \(\rm{80}\)

              \(\rm{59}\)

              \(\rm{156}\)

              在水中的溶解度

              微溶

              微溶

              微溶

            • 3. 观察下列实验装置图,按要求作答:

              \(\rm{(1)}\)装置中\(\rm{c}\)、\(\rm{d}\)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rm{(2)}\)分离下列物质,需要在哪套装置中进行\(\rm{?}\)

              I.干燥\(\rm{H_{2}}\),可采用______\(\rm{(}\)填装置序号\(\rm{)}\) 装置。

              \(\rm{II.}\)除去食盐溶液中的水,可采用____ \(\rm{(}\)填装置序号\(\rm{)}\)装置。

              \(\rm{III.}\) 淡化食盐水,可采用_____ \(\rm{(}\)填装置序号\(\rm{)}\) 装置。

              \(\rm{IV.}\)实验室中的石灰水久置,液面上常悬浮有\(\rm{CaCO_{3}}\)微粒。可采用____ \(\rm{(}\)填装置序号\(\rm{)}\) 装置除去\(\rm{Ca(OH)_{2}}\)溶液中悬浮的\(\rm{CaCO_{3}}\)微粒。

              \(\rm{V.}\)分离碘水中的碘应先选择装置____\(\rm{(}\)填装置序号\(\rm{)}\), 进行______和____操作后,再用装置____\(\rm{(}\)填装置序号\(\rm{)}\) 进行______操作。

            • 4.

              Ⅰ\(\rm{.}\)根据下表左边的“实验操作”,从右边的“实验现象”中选择正确的字母代号,填入对应“答案”的空格中。

              实验操作

              答案

              实验现象

              \(\rm{(1)}\)将水滴入盛有少量过氧化钠的试管中

               

              A.溶液褪色

              B.生成白色胶状沉淀

              C.产生大量气泡

              D.剧烈燃烧

              \(\rm{(2)}\)向\(\rm{Al_{2}(SO_{4})_{3}}\)溶液中滴加氨水

               

              \(\rm{(3)}\)将二氧化硫通入溴水中

               

              Ⅱ\(\rm{.}\)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和离子交换法等。下图为海水蒸馏原理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冷却水的进水口是________\(\rm{(}\)填“\(\rm{a}\)”或“\(\rm{b}\)”\(\rm{)}\);

              \(\rm{(2)}\)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rm{(}\)填“防止暴沸”或“作催化剂”\(\rm{)}\)。

              第二部分

            • 5. 平板电视显示屏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玻璃粉末\(\rm{(}\)含\(\rm{SiO_{2}}\)、\(\rm{Fe_{2}O_{3}}\)、\(\rm{CeO_{2}}\)、\(\rm{FeO}\)等物质\(\rm{)}\)。某课题以此粉末为原料,设计如图工艺流程对资源进行回收,得到\(\rm{Ce(OH)_{4}}\)和硫酸铁铵: 



              己知:
              I.酸性条件下,铈在水溶液中有\(\rm{Ce^{3+}}\)、\(\rm{Ce^{4+}}\)两种主要存在形式;
              \(\rm{II.CeO_{2}}\)不溶于稀硫酸;利用有机溶剂可分离稀土元素如\(\rm{Ce}\)等化合物。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rm{(1)Ce}\)的原子序数为\(\rm{58}\),它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_周期。   

              \(\rm{(2)}\)步骤\(\rm{①}\)、\(\rm{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检验滤渣\(\rm{B}\)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4)}\)步骤\(\rm{③}\)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5)}\)操作\(\rm{X}\)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

              \(\rm{(6)}\)在滤液\(\rm{B}\)中加过量铁粉于\(\rm{50^{\circ}C}\)水浴中加热充分反应后趁热过滤,滤液移至试管中,用橡胶塞塞紧试管口,静置、冷却一段时间后收集得产品绿矾。静置冷却一段时间后,在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中学实验常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少量溴苯\(\rm{{.}}\)在烧瓶\(\rm{a}\)中装的试剂是苯、溴和铁粉\(\rm{{.}}\)请填写下列空白.


              \(\rm{(1)}\)导管\(\rm{b}\)的作用有两个:一是导气,二是兼起______的作用;
              \(\rm{(2)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rm{(3)}\)该实验得到的是粗苯,为了除去其中的溴,要用到的一种常用除杂操作方法是______,提纯溴苯的具体步骤有:\(\rm{①}\)蒸馏;\(\rm{②}\)水洗;\(\rm{③}\)用干燥剂干燥;\(\rm{④10%NaOH }\)溶液洗;\(\rm{⑤}\)水洗\(\rm{{.}}\)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rm{A.①②③④⑤B}\).\(\rm{②}\)\(\rm{④⑤}\)\(\rm{③}\)\(\rm{①}\)C.\(\rm{④}\)\(\rm{②}\)\(\rm{③}\)\(\rm{①}\)\(\rm{⑤}\)D.\(\rm{②}\)\(\rm{④}\)\(\rm{①}\)\(\rm{⑤}\)\(\rm{③}\)
              \(\rm{(4)}\)为证明苯和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可向水中加入______;但该实验不够严密,为此必须在导管\(\rm{a}\)、\(\rm{b}\)之间加上一盛有______的洗气瓶,目的是______.
            • 7.

              正丁醚常用作有机反应的溶剂。实验室制备正丁醚的反应和主要实验装置如下:

              \(\rm{2C{H}_{3}C{H}_{2}C{H}_{2}C{H}_{2}OH \underset{浓硫酸}{\overset{{135}^{o}C}{⇌}}{\left(C{H}_{3}C{H}_{2}C{H}_{2}C{H}_{2}\right)}_{2}O+{H}_{2}O}\)



              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如下:

               

              相对分子质量

              沸点\(\rm{/℃}\)

              密度\(\rm{/(g·cm^{-3})}\)

              水中溶解性

              正丁醇

              \(\rm{74}\)

              \(\rm{117.2}\)

              \(\rm{0.8109}\)

              微溶

              正丁醚

              \(\rm{130}\)

              \(\rm{142.0}\)

              \(\rm{0.7704}\)

              几乎不溶

              实验步骤:

              \(\rm{①}\)将一定量的浓硫酸和正丁醇,按一定顺序添加到\(\rm{A}\)中,并加几粒沸石。

              \(\rm{②}\)加热\(\rm{A}\)中反应液,迅速升温至\(\rm{135℃}\),维持反应一段时间。分离提纯:

              \(\rm{③}\)待\(\rm{A}\)中液体冷却后将其缓慢倒入盛有一定量水的分液漏斗中,振摇后静置,分液得粗产物。

              \(\rm{④}\)粗产物依次用蒸馏水、\(\rm{NaOH}\)溶液和蒸馏水洗涤,分液后再加入一定质量的无水氯化钙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

              \(\rm{⑤}\)将上述处理过的粗产物进行蒸馏,收集馏分,得正丁醚。

              请回答:

              \(\rm{(1)}\)步骤\(\rm{①}\)中浓硫酸和正丁醇的添加顺序为________。

              \(\rm{(2)}\)加热\(\rm{A}\)前,需先从________\(\rm{(}\)填“\(\rm{a}\)”或“\(\rm{b}\)”\(\rm{)}\)口向\(\rm{B}\)中通入水。

              \(\rm{(3)}\)步骤\(\rm{②}\)中,若温度控制不当,最容易产生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rm{(4)}\)分液漏斗在使用前须清洗干净并________,步骤\(\rm{③}\)中粗产物应从分液漏斗的________\(\rm{(}\)填“上”或“下”\(\rm{)}\)口分离出。

              \(\rm{(5)}\)步骤\(\rm{④}\)中加入\(\rm{NaOH}\)溶液洗涤的目的为________。

              \(\rm{(6)}\)步骤\(\rm{⑤}\)中,加热蒸馏时应收集________\(\rm{(}\)填选项字母\(\rm{)}\)左右的馏分。

              \(\rm{a.100℃}\)    \(\rm{b.117℃}\)    \(\rm{C.135℃}\)    \(\rm{d.142℃}\)

              \(\rm{(7)}\)反应过程中会观察到分水器中收集到液体物质,且分为上下两层,随着反应的进行,分水器中液体逐渐增多至充满时,上层液体会从左侧支管自动流回\(\rm{A}\)。分水器中上层液体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下层液体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

            • 8.

              已知:在常温下,苯\(\rm{(C_{6}H_{6})}\)为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毒性较高,易挥发,易燃,有腐蚀性,沸点为\(\rm{80.1℃}\),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可作为有机溶剂;碘\(\rm{(I_{2})}\)为紫黑色晶体,易升华,易凝华,熔点\(\rm{113.5℃}\),沸点\(\rm{184.3℃}\),加热时碘升华为紫色蒸气,冷却后凝华成紫黑色固体。实验室常用苯来提取碘水中的碘,具体操作如下:

              \(\rm{①}\)向碘的水溶液中加入萃取剂苯,转移到分液漏斗中,塞上玻璃塞,充分振荡放气后\(\rm{(}\)如图\(\rm{1)}\);

              \(\rm{②}\)将分液漏斗置于铁架台的铁圈上静置\(\rm{(}\)如图\(\rm{2)}\);

              \(\rm{③}\)当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分成清晰的两层后,经“合适的操作”将两层液体进行分离;

              \(\rm{④}\)将分离出的碘和苯的混合液转移到仪器\(\rm{A}\)中,加入少量沸石进行蒸馏以分离苯和碘\(\rm{(}\)如图\(\rm{3)}\)。

              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分液漏斗在使用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振荡静置后溶有碘的苯溶液在分液漏斗的           \(\rm{(}\)填“上层”或“下层”\(\rm{)}\)。

              \(\rm{(2)}\)步骤\(\rm{③}\)中“合适的操作”的名称是          

              \(\rm{(3)}\)步骤\(\rm{④}\)中采用水浴加热的原因是          ;图\(\rm{3}\)中置于烧杯中的仪器\(\rm{A}\)的名称

                        ;图\(\rm{3}\)中有多处明显的错误:\(\rm{a.}\)冷却水进出方向错误;\(\rm{b}\).          ;\(\rm{c}\).        

              \(\rm{(4)}\)锥形瓶置于冰水中的目的是         

            • 9.

              某课外小组探索利用废合金\(\rm{(}\)含有铝、铁、铜\(\rm{)}\)粉末制取纯净的氯化铝溶液、绿矾晶体和胆矾晶体,其实验方案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rm{(1)}\)所加试剂\(\rm{②}\)是 ______\(\rm{.(}\)填化学式\(\rm{)}\)
              写出合金加入试剂\(\rm{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
              \(\rm{(2)}\)操作\(\rm{①}\)所用的玻璃仪器有 ______.
              \(\rm{(3)}\)写出\(\rm{A→D}\)反应离子方程式 ______.
              \(\rm{(4)}\)滤液\(\rm{E}\)经蒸发浓缩、 ______得绿矾晶体\(\rm{(FeSO_{4}·7H_{2}O)}\),然后再经过滤、洗涤、干燥即得成品\(\rm{.}\)洗涤时,下列试剂最好选用 ______.
              \(\rm{a}\)\(\rm{.}\)稀\(\rm{H_{2}SO_{4}}\)     \(\rm{b}\)\(\rm{.}\)蒸馏水     \(\rm{c}\)\(\rm{.}\)酒精     \(\rm{d}\)\(\rm{.N}\) \(\rm{a}\)\(\rm{OH}\)溶液
              \(\rm{(5)}\)由滤渣\(\rm{F}\)制\(\rm{C}\) \(\rm{u}\)\(\rm{SO_{4}}\)溶液有途径\(\rm{I}\)和途径Ⅱ两种,你认为最佳途径是 ______,理由是 ______.
            • 10.

              资源的高效利用对保护环境、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如回收利用电解精炼铜的阳极泥中含有的银、铂、金等贵重金属。提炼阳极泥的方法有多种,湿法提炼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其主要生产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各步生产流程中都涉及了同一种分离方法,该方法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和______。

              \(\rm{(2)}\)脱铜渣\(\rm{A}\)中含有\(\rm{AgCl}\),它溶于浓氨水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已知\(\rm{N_{2}H_{4}}\)被银氨溶液氧化的产物是氮气,则每生成\(\rm{1molAg}\),需要消耗______\(\rm{g N_{2}H_{4}}\)。
              \(\rm{(4)}\)固体\(\rm{B}\)中单质\(\rm{Au}\)在酸性环境下与\(\rm{NaClO_{3}}\)、\(\rm{NaCl}\)反应生成\(\rm{NaAuCl_{4}}\);在\(\rm{NaAuCl_{4}}\)中\(\rm{Au}\)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5)}\)阳极泥中的铜可以用\(\rm{FeC1_{3}}\)溶液浸出,所得溶液主要含有的阳离子为\(\rm{Cu^{2+}}\)、\(\rm{Fe^{3+}}\)和\(\rm{Fe^{2+}}\);结合下图分析:\(\rm{(}\)其中的纵坐标代表金属阳离子浓度的对数\(\rm{)}\)

              \(\rm{①}\)要从浸出液中提纯铜,最好先加入酸化的双氧水,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加入适量的\(\rm{CuO}\)调节\(\rm{pH=3.7}\),除去_____离子;

              \(\rm{②}\)从图中数据计算可得\(\rm{Cu(OH)_{2}}\)的\(\rm{K_{sp}}\)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